三、词语模是一种具有定形性、定性性的“模具”
模具通常指生产上使用的各种模型,即用压制或浇灌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俗称模子。“词语模”是一种比喻性说法,它与作为生产工具的“模具”相比,只具有结构上的类似性,本质上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一)从所生产的成品看,词语模具有半成品性质
作为生产工具的模具,与其生产的成品处于分离状态,也就是说,材料经过模具的定形加工后变为成品,成品脱胎于模具,模具本身并不是成品的组成部件,而是成品的母体。与作为生产工具的模具相比较,词语模本身就是一个“半成品”,模标具有现成性,模槽具有开放性,进入模槽的语言材料与模标组合后变为一个成品,也就是说,成品与模具密不可分,模具不是成品的母体,而是成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从功能上看,词语模具有定型特征
作为生产工具的模具,其功能是使产品定形。例如生产一个盒子,它的模具如果是圆形的,就会造出一个圆形的盒子;它的模具如果是方形的,就会造出一个方形的盒子。词语模的模具功能则不仅可以使所创造的新词语定形,还可以使它定性,在此我们用“定型”一词来涵盖“定形”与“定性”两个方面。“定形”指的是使事物的特点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定性”指的是确定事物所包含的成分及其性质。词语模能够标示模标成分与模槽成分的性质,并且能够限定模标成分与模槽成分的位置,同时还制约着所生成词语的语义走向、语法性能和结构关系。例如“放心”原为动词,意思是“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在句子中处于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例如“你只管放心,不会出错的”。但是在“放心×”构式中,“放心”却活用为形容词,意思是“令人放心的……”,在构式中处于修饰、限定成分的位置。“放心”是模标,位置在前,模槽成分被要求是名词性的,模标与模槽的结构关系被限定为偏正结构中的定中关系,所生成的词语也相应地成为名词性词语。例如“放心菜、放心米、放心面、放心肉、放心水、放心药、放心油、放心工程、放心食品、放心医院、放心早餐、放心粮油、放心农资”等。但是在“放心购物、放心消费、放心理财、放心装潢”中,“放心”的意思是不是“放心地(做某事)”?“购物、消费、理财、装潢”是不是动词?“放心”与这些词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偏正结构中的状中关系?显然,要回答这些问题离不开“放心×”构式。在这一特定构式中,既然模标的意义、词性和语法功能发生了变化,那么,能够进入模槽位置的成分就必然要与之匹配,因此,“菜、米、面、肉、水、药、油、工程、食品、医院、早餐、粮油、农资”等原本就是名词性身份,进入构式属于顺理成章;而“购物、消费、理财、装潢”等原本是动词性身份,进入构式则必然入乡随俗,变为名词性身份,用来指称一种行为。可见,“放心购物(消费、理财、装潢)”不是“放心地购物(消费、理财、装潢)”,而是指“令人放心的购物(消费、理财、装潢)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