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春静的研究成果(3)
曹春静从四个角度分析了当代汉语词语模的类型。
(一)依据模标和模槽的位置划分
根据模标和模槽的位置,将词语模分为前附式、后附式和叠加式三种。前附式词语模是指模标在前、模槽在后的词语模,例如“超×”、“非×”、“亚×”、“准×”、“泛×”、“后×”等。后附式词语模是指模标在后、模槽在前的词语模,例如“×迷”、“×虫”、“×户”、“×盲”、“×族”、“×热”等。叠加式词语模是指一个词语模进入另一个词语模的情况,例如“后×主义×风”可以构成“后淑女主义风”,先由“×主义”构成“淑女主义”,再由“后×”构成“后淑女主义”,然后进入“×风”构成“后淑女主义风”。
(二)根据模标的音节数量划分
根据模标音节数量的多少,将词语模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种。单音节模标词语模的模标只含有一个音节,如“×族”、“×度”、“×界”、“反×”、“准×”、“泛×”、“后×”等。双音节模标词语模的模标含有两个音节。这类词语模有两种情况,一是只包含一个双音节的模标,如“×意识”、“×现象”等;二是两个单音节模标叠加的词语模,如“零×族”、“非×性”等。多音节模标词语模的模标是三音节或三个以上的音节,如“后×主义”、“非×主义”、“反×主义”、“后×主义×风”等。
(三)依据词语模模标的来源划分
根据词语模模标的来源,将词语模分为自源、他源和混合型三种。自源词语模的模标指本民族语言中固有的类词缀或按汉语自身规律发展而来的形成一定类义的词或语素,如“×迷”、“×派”、“×户”、“×友”、“×热”等。他源词语模的模标主要来自外语,如“半×”(semi-)、“超×”(super/ultra-)、“反×”(anti/ counter-)、“后×”(post-)、“×族”等。混合型词语模是自源词语模和他源词语模的混合,如“×主义×风”、“×主义×热”、“后×主义”、“反×主义”等。
(四)依据词语模的语法功能划分
根据所标示词性的功能不同,将词语模分为名词性词语模、动词性词语模、形容词性词语模和区别词性词语模。名词性词语模如“×迷”、“×友”、“×盲”、“×族”、“×派”、“×坛”、“×界”、“×性”、“×度”、“×式”、“×型”、“×感”、“×热”等,由此构成的词语都是名词性的。动词性词语模如“×化”等,由此构成的词语一般都是动词性的。形容词性词语模如“多×”等,由此构成的词语大多是形容词性的。区别词性词语模如“×式”,由此构成的词语大多是区别词性的。
曹春静对词语模类型的划分,在不少方面体现出新的见解,例如根据模标和模槽的位置,将词语模分为前附式、后附式和叠加式三种,其中的“叠加式”注意到词语模结构上的套叠现象,兼顾了模标与模槽成分的组合层次,颇有新意。再如根据所标示词性的功能不同,将词语模的类型细分为名词性词语模、动词性词语模、形容词性词语模和区别词性词语模四种,比先前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