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译的基本概念

口译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口译的基本概念一、口译一词的由来在翻译工作当中,整体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口译,另一个是笔译。这与我国的解释基本相同。这与日本在过去称口译人员为“訳語”、“通事”完全吻合。即便需要口译者,口译者也绝非是谈话的主角。发言者也应尽力协助口译者,向其提供情况和必要的信息资料。口译者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肩负着最为崇高的任务。

第一节 口译的基本概念

一、口译一词的由来

在翻译工作当中,整体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口译,另一个是笔译。口译也称之为口头翻译(interpretation),笔译也称为笔头翻译(translation)。

“口译”一词的英语“interpretation”的动词“interpret”来自拉丁语“interpretari”,意思是“explain”(解释);“interpretari”的名词形式是“interpres”,意思则是“a negotiator”(协商者、谈判者)。

从辞源学上分析,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代西方口译理论主流派(如欧洲的释意派)的主张大抵都集中于有关如何“解释”的各种命题。而再看“笔译”(translation),“trans”是前缀,来自拉丁语“tra”,意思是“across”;“translate”的拉丁语是“translatus”,其中的“latus”表示“ferre”,就是英语的“carry”。

因此两个语素合在一起就成了“carry across”,意思是“从此处转运到彼处”、“从一种语文改变成另一种语文”,核心意义中没有“解释”的基本意涵[1]。这与我国的解释基本相同。

据《辞海》记载: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隋书·经籍志》:“汉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责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亦指做翻译工作的人。[2]

然而,从口译一词由来的历史去考证,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史料上最早的记载是“译”一词,即《礼记·王制》中“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3]。可见周与东、南、西、北四夷进行语言交流,都要通过翻译来完成。对从事语言翻译的人员都有不同的称谓。据《全唐文》[4]记载“其边州令制,译语学官,常令教习,以达异意”。

另据《唐会要》记载“开元十九年十二月十三日敕。鸿胪当司官吏以下,各施问籍出入,其译语掌客出入客馆者,于长官下状牒馆门,然后与监门相兼出入”[5]。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历代以来译者的地位并不高。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译者》中说“译,陈也;陈说内外之言皆立此传语之人以通其志,仅北方谓之通事。”

可见“通事”旧指翻译人员[6]。这与日本在过去称口译人员为“訳語”、“通事”完全吻合。

日本在1400多年以前把口译(日本称:通訳者)称为:“おさ”。据日本小学馆《日本国语大辞典》记载:

おさ【訳語·通事】

外国語を通訳すること。またその人。通訳。

『日本書紀』推古15年(607年)「大礼(だいらい)小野臣妹子を大唐(もろこし)に遣はす。鞍作福利(くらつくりのふくり)を以て通事(おさ)と為す」

小野臣妹子是日本推古朝的外交官,出生于当时近江国滋贺郡小野村(今大津市),是日本首批遣隋使最高长官。也就是说鞍作福利是随同遣隋使小野臣妹子一同来中国的日本第一位口译翻译。此后,还有日本的天台宗创始人最澄(767~822年),号“传教大师”,生于滋贺郡古市乡(今大津市),曾经在奈良东大寺戒坛院受戒,公元804年7月与空海大师同时入唐求法。当时他的弟子义真(781~833年)就作为他的口译翻译,与他同时乘坐遣唐副使第二艘船前往中国。

通过中日两国的这种友好往来,我们可以认为日本的“訳語”“通事”这两个词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

根据时代的变迁,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訳語”这个词在日本逐步失去了它的原意,被固定为现代日语的“翻訳の際に用いる語”[7],即“用于翻译的语言”。“通事”也演变为“訳者”,并且随着日本明治时期前后引进西方文化的渗透,这两个词进一步派生细分出“翻訳”和“通訳”。现代日语中的“翻訳”主要指的是笔译;“通訳”主要指口译。关于“通訳”一词的由来,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尚无文献可查。

根据以上考证可以推断,这是日本人对古汉语的理解加工,并根据英文的意思把“通事”和“訳語”综合起来,取其头文字创造出来的。

二、口译的定义

所谓口译,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口传方式从事两种或多种语言传递的一种翻译工作。换句话说,不同国家的人使用各自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时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障碍。为跨越这种障碍进行沟通,首先采用的是既懂本国语言又懂对方国家语言的人从中进行语言传递,而以口传方式进行传递的工作就叫口译,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通常被称为口译人员。

口译英语称:interpretation;日语称:通訳。

三、口译者的定位

提起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人们往往会忽略翻译或口译人员的存在。如果对话双方能够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的话,当然没有口译者存在的必要。即便需要口译者,口译者也绝非是谈话的主角。因为口译者所处的位置并不显眼,进入工作场所后就立刻投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双方之间口译者只不过是为完成某种理想目的工作运转中的一个零件。

所以,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都希望口译者能发挥出双方所期待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口译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使发言者能够毫无顾忌、放心地与对方进行沟通,并且可以起到补充双方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匮乏,在交流过程中发挥其扬长避短的作用。发言者也应尽力协助口译者,向其提供情况和必要的信息资料。这样才能使交流顺利圆满地进行。好的口译者会使双方感到没有口译者的存在,言语交流就无法进行。这就是口译者在语言交流中应有的地位。

四、口译的任务

1.推动交流促进沟通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口译在异文化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在国际会议上,还是在逐年扩大的进出口贸易等各种经济活动中,口译都带来了庞大的语言信息交流量。

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中,不同语言的人际交流日益频繁。通过口译者从中沟通、“穿针引线”,世界各国的人们便能够畅所欲言,自由阐述各自的想法。口译者的任务是帮助人与人、社会与社会之间深入广泛地交流和理解,建构相互尊重的基础,为渴望心灵交流的人们提供对话的机会。口译者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肩负着最为崇高的任务。

任何语言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词汇和语法。但是,在一国语言形成过程中,词汇语法与其以外的各种不同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而且,每个词汇在异文化中所表达的概念不可能完全相同,表达的意图也有所不同。

毫无疑问,为了顺利进行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另一种语言的记号体系,纵使说同一语言的人也未必就拥有完全相同的记号体系。所以,如果仅凭对记号体系的理解,我们无法了解是否将信息传达给了对方或对方完全给予了理解。尽管我们努力正确使用语言,但严格地来说,不一定会达到100%的理解。口译者都希望自己能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口译者的目标是:使发言人心中的想法与听话人心中接受的内容达到一致。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地使听话人接受的信息与发言人想传达的内容几乎相同。这便是口译者需要做到的首要任务。

2.加深理解准确传输

为了理解对方,我们必须抓住对方的思想,揣摩字里行间的意思,根据前后内容“察言观色”,掌握各种非语言信息。也就是说,当我们发挥了对方的想象力,交流就会继续。

日语是一种观察文化,日语也是依赖语境的语言。口译者介于使用不同语言的发言者和听者之间,起着媒介的作用。发言者往往将想要传达给听者的内容转化为表情或动作。口译者把它接收之后转化为听者的记号体系,再通过表情、动作等传达给听者。但需要提醒的是,词语转换并不等于意思地正确传达。口译工作含有“词语转换”。假定口译者的工作是帮助交流地进行,这就产生了围绕发言,根据前后内容,选择合适的表达的必要性。

为准确地再现发言者希望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口译者必须尽量选择听者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决不能硬译、直译。因为那样往往会让听者感到难以理解,产生心理负担。但是,有的发言者会认为口译工作就应当是逐字逐句地翻译,误认为那样才是好的翻译。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

笔者遇到过这样一次事:日本成立了一个新的政党,日语的名字叫:“さきがけ”。这条新闻需要在午间新闻中播出,获得这条消息到播出这条消息的时间仅有30多分钟,时间非常紧迫。根据字典表示的汉字,“さきがけ”是“魁”字,有人建议就用这个字。可是“魁”字用在政党的名称上怎么用呢?说“日本成立了一个魁党”还是说“日本成立了一个叫魁的政党”呢?很明显,前者听众难以理解,后者是一种解释。按照中文表达的习惯,这既不符合政党的名称,也不适合新闻用语规范。

播音(广播口译)组成员为了这个名称绞尽了脑汁,后来决定给该党总部打电话询问,但是得到的回答仍是字典上的含义。后来笔者根据其词义,又根据当时该党和日本政界的具体情况,译为:“先驱新党”,得到了同伴们的认可。NHK的这条消息播出以后,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等媒体均采用了这一名称。

这个例子说明,词语的转换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只在词汇层面上对不同的语言进行替换,另一个是根据对方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转换。特别是后者在广播口译中尤为重要。

口译者不是翻译机器。认为口译只是机械地进行单词的转换是十分错误的。并且,口译者也不是站在舞台上的演员,凭借过火的演技来吸引听众。这也绝不是口译者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