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口译要领

广播口译要领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广播口译要领关于广播口译的特征和结构我们已经在第四章中有所提及。视译和播译的共同点在于都要通过看和听来完成翻译并且播出,这是广播口译的关键所在。

第二节 广播口译要领

关于广播口译的特征和结构我们已经在第四章中有所提及。根据工作性质仔细地分析起来,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主要形式:一个是视译,即边看视频图像边进行播译;另一个是播译,即边听广播边进行播译。两种形式都离不开这样的过程:认知—分析—转换—译出—核对—播出这六个环节。为便于各位理解和掌握,就其基本流程状况简要如下:

一、事先准备

无论是视译还是播译,都要进行事先准备。这种准备主要有三项内容:

(1)视频信息、录像录音带等语音资料。

(2)字典、参考资料。

(3)纸张、笔记本或电脑。

二、操作

播放视音频内容,译者边听发言边理解。把发言转换成译文,审核确定译稿,对译文细节进一步审核确定(参照笔记和原讲稿),核对原声和译文时间。

三、播出

正式对外播出视音频内容,译者边听音频、看视频图像、译稿,边注意掌握好时间的长短边用适当的嗓音语调播出。

在没有视频信息的播译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两种类型:一个是有时间限制的;另一个是无时间限制的。但是这两种类型从开始到结束都受节目整体时间(如有的节目3分钟,有的节目5~10分钟)的制约。视译和播译的共同点在于都要通过看和听来完成翻译并且播出,这是广播口译的关键所在。为了圆满地完成这项工作,其基本要领如下:

1.正确听解

如前所述,日本播音员的播音速度为300字/分,中国播音员的播音速度280字/分,速度很快。而中文播音的信息量远远高于日文,听解时需要边听边去理解发言内容,分析其含义,正确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根据时间的需要适时播出。听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如果译者本身说话语速较慢,在听解时一定会不习惯,从而受到影响。

为改变这种状况和缺陷,首先要练习快速听解。按一个个完整意思的音为单位来听词汇音,基于语法知识从许多单词中听出语句,提高语言信息的处理速度。其次要掌握每句话的含义,不是每个单词的含义。如果拘泥于个别单词则会影响对整句的理解。从许多语句中理解篇章段落的逻辑关系,根据其含义和逻辑关系来转换语言。但对于数字、名称等固有名词和个别难译的词汇可以做下纪录,以便听后仔细查阅斟酌。

2.词汇运用

广播语言的特征之一是使用新闻语言,所以广播口译的语言要符合目前广泛运用的新闻用语的规范。尽量不要用口语,但也不能用书面语。要采用听众易懂的广播常用语汇,做到既标准又易于听众理解。

如日语“マッチ”这个词,中文可以译成“洋火”,也可以译成“火柴”,播出时当然用后者。还有日文新闻用语中常用的“……では”“……によって”“……にもとづいて”,平时翻译成中文“根据……”“按照……”等等,而在播音时我们常用“鉴于”来表达(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另外针对发言人的讲话进行翻译播出时,尽可能根据讲话的风格去翻译。如日文“わしゃ、キャナダではフィッシャーマンでした”,如果翻译成“我曾经从事过渔业”就不合适了。尽管意思没错,但听起来很别扭。所以应当翻译成“在加拿大我曾是个打鱼的。”就更加贴近口语式的表达。

播出时,还要注意必须保证时间。因为日语与汉语不同:汉语字数较少,信息量较大,日语既有汉字又有假名,句子较长。所以,两者在时间的长短上会出现差异。

总之,要掌握这种语言规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要长期积累,多听目的语广播或者经常看对方的电视、报纸、杂志等刊物来逐步培养自己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3.译出确认

初稿译完以后,无论文字还是语言都很零乱。要对其进一步进行整理,否则在译出时会出现混乱。

首先要确认疑难词汇的译法、用法是否得当。在听解过程中,因音频语速过快,记录下来许多不合适、不通顺的词或句子,要通过查阅字典一一进行确认。但时间有限,最好针对主要的难译的词句来进行。

其次是句子的通顺问题。可以在播出前反复读几遍,确认与原文意思是否有出入。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大脑加深理解和回忆,同时也可以练习播出时的声音语调,掌握正常的语速。

如果口译内容是发言人的讲话,要确认译文是否符合讲话的规范,句子的长短是否合适,中心内容是否准确,听众听起来是否舒服得当。

4.朗读发音

播出译文是广播口译的另一个主要特征,除了上述要点以外,译者的声音几乎决定了播出的效果。即便译出优美的译文,发音不清晰难以听懂或像蚊虫一样则不能把意思很好地传达给听众,相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另外,播出时气喘吁吁、瓮声瓮气、喘息声音过大都会影响播出的效果。要掌握好呼吸法和发声法,做到口腔、气息、共鸣的掌控,注意声音弹性和可塑性。这方面最好经过与播音员同等的训练。因为播音学当中,仅发声和发音训练就包括了很多内容,如能发出洪亮母音的舌头训练、灵活调整语速和声调等等。如果发音、语调存在缺陷,也会给听众留下无法弥补的恶劣印象,必须及时加以训练和矫正。

5.掌握时间

广播口译的另一个关键是能否掌握好时间。发言者的发言没完,而译者播出的译文已经结束,这是不合适的。这样会引起听众的怀疑——是不是没有把原意翻译出来或者出现了遗漏?相反超过发言人的讲话也不合适,也会被听众误认为用词不当、词语不够精炼、拖泥带水、过于啰嗦等等,这些都会给译者的翻译水平留下某种阴影。

另外,开始与结束的时间也非常重要。播出时间结束过早会出现播出空白,过慢会被其他节目或讲话内容切断覆盖。因此译者适当掌握时间,节奏合理地播出译文才能收到听众满意的理想效果。

6.文化知识

译者为使对方感受到民族的异质性,就必须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译者在这方面要有较好的修养,不仅要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

比如我们在随同采访播译的过程中会发现:汉语中一个传统谈话特征是据理以例来说服别人。即中国人在回答对方问题时,往往举出实例来让对方思考,而不直接讲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发言方法不能不说是高人一筹,但有时也会让对方感觉到讲话人在绕圈子不接触实质。日本人在讲话中容易出现暧昧性的表达,不轻易下结论。但是针对发生重大事件则非常重视因果关系,特别是对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格外重视。

这里包含了一个国家、民族、地理和危机意识等问题,也包含了思维方式、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问题。

语言可以借助字典辞典来帮助加强理解,而文化则需要译者亲身去体验,从生活中去感受、去消化。这种文化反过来又会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会对语言的准确运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上,大多数拥有翻译学研究的研究生院都会让学生前往目的语国家长期留学,特别是对想学习、研究翻译或文化的学生,要求其至少在对方国家留学两年。

7.播前练习

在即将播出的前几分钟,广播口译人员在熟读稿件内容的基础上,要反复进行口部活动和发声训练。尽管是短短的几分钟,倘若运动得不好,嘴部僵硬,舌头不听使唤,在播出时很可能会出现音不到位、吐字不清、语音走调、语速不稳等不正常现象。

所以,我们经常采用与播音员同等的方法来活动口部肌肉和舌头的灵活性。不过,广播口译人员不像播音员那样有充足的时间来读稿、背稿或熟悉稿件中的内容,只有短短的几秒或者几分钟走入现场的时间。

怎样利用这宝贵的时间,达到与播音员同等的效果?笔者根据个人体验总结出一套简便的易于操作的口部操。

(1)手指助推法:将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并排按在左右两腮,里外旋转揉搓10秒,以此来缓解腮部咬肌的紧张。

(2)口部闭合法:把嘴张开,向最大限度张开,然后闭上。这样闭合5秒,可以解决张嘴的灵活性。

(3)掌心揉搓法:使用自己的任一掌心,按住自己的嘴,轻轻地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揉搓5秒,可以解除口部疲劳,使嘴唇保持松弛。

(4)发音练习法:①播中文的话,用最快的语速读两遍汉语声母、韵母;②播日文的话,也用最快的语速横读或竖读两遍50音图;③因经常受日语舌前音和发音开口不大、舌部活动不够的影响,在播出中文时很容易混淆唇齿音“f”,忽略舌根音“g、k、h(ng)”、舌尖后音“zh、ch、sh、r”、单元音韵母、复合元音韵母、前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以及清音与浊音的区别。可以通过绕口令《画凤凰》《牛郎恋刘娘》《学时事》《撕字纸》等(详见附件)的练习加以解决;④日语播出时要注意清浊音、半浊音、促音、拗长音、拨音的准确,还要注意句子的平和连贯。汉语发音语调抑扬顿挫,而日语则平和舒缓节奏较快。要尽量避免汉语式的朗读方法和受汉语的影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练习《かきくけこのうた》《がぎぐげごのうた》《らっぱもっているかっぱのうた》以及《东京特许》等(详见附件)日式发音绕口令。

8.活用字典

广播口译中常用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很多。根据不同情况、翻译的不同类型而选用查阅。

通常可以用电子词典。但是电子词典有它的局限性,有时版本不同,辞典的用途也不同。有时因收录词汇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使用的价值。

在NHK经常使用的工具书中,常用的有日本小学馆出版的《日中辞典》《中日辞典》《英文缩写辞典》《世界人名地名大辞典》《中国年鉴》《日本語の知識》《広辞苑》《日英汉对译日本人名地名大辞典》等等种类繁多,而最好用的则是工作人员自己归纳编辑整理保存在电脑中的《最新日汉语汇》。

字典辞典对译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收集和积累。新的词汇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搜集编排整理的习惯,才能应对新的工作和任务,保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