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文的固定句式

古文的固定句式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古文的固定句式在阅读古文时,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子经常出现,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固定句式。因此,掌握这些固定句式,就能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古文中最为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如下几种:一、“何以……为”然则,又何以兵为?“不亦……乎”也是古文中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语气较委婉,所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这种固定句式,是用来表示怀疑与猜测的语气。

(三)古文的固定句式

在阅读古文时,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子经常出现,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固定句式。其中所用的词,跟它们通常所表示的意义和语法作用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多数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凡是结构相同的,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也基本相同。因此,掌握这些固定句式,就能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古文中最为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如下几种:

一、“何以……为”

然则,又何以兵为?

——《荀子·议兵》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季氏》

父有罪,何以召其子为?

——《史记·楚世家》

在这样的句式里,“为”是语气助词,“何以”有两种意思。如果它后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就作“何用”解(“用”是动词,“何”是疑问副词作状语),即“怎么用得着”,“哪里用得着”的意思。如“何以兵为”就是“哪里用得着兵呢?”因而,这样的句式有时也写作“何用……为”,如《汉书·元后传》“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而欲求之?”

如果“何以”后面是动词或动宾词组,那么,“何以”就是“以何”(“以”是介词,“何”是它的宾语),即“为什么”的意思。“何以伐为”,意思就是“为什么讨伐呢?”

由于古代汉语中,“何”可以作疑问副词,单独用来表示“为什么”的意思。所以在这样的句式里,如果“何以”后面是动词或动宾词组,则“以”字往往可以省去。如: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记·项羽本纪》

“何渡为?”意思就是“为什么渡江呢?”

上知朔多端,召问朔曰:“何恐侏儒为?”

——《汉书·东方朔传》

“何恐侏儒为”意思就是“为什么恐吓侏儒呢?”

如果“何以”后是名词,作“以”的宾语,则有时这个名词可以省去,形成“何以为”的格式。意思是“哪里(怎么)用得着呢?”这时“以”当动词“用”解。如:

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

——《史记·孝武本纪》

“尚何以为”就是“还哪里用得着(公孙卿的奏章)呢?”

“何以……为”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句式,其中的“何”,有时可改用其他疑问词。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用“奚”代“何”。全句意思是“为什么到九万里高空向南去呢?”

恶用是鶂鶂者为哉?

——《孟子·滕文公》

用“恶”代“何”,全句意思是:哪里用得着这鶂鶂叫的东西呢?

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

——《三国志·温恢传》

用“安”代“何”,“安以富为”即“哪里用得着富呢?”

二、“不亦……乎”

今释此而远攻,不亦谬乎!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

——《礼记·儒行》

上例中“不亦谬乎”即“不是荒谬吗”的意思。“不亦难得乎”即“不是难得吗”的意思。在这种句式里,“亦”字只是凑足音节、舒缓语气,不作现代汉语“也”字解。王引之在《经传释词》卷三“亦”字条下就说“凡言‘不亦’者,皆以‘亦’为语助”。

“不亦……乎”也是古文中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语气较委婉,所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句末的疑问语气词,有时可以改用“邪”。如:

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报任安书》

三、“无乃……乎”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

——《左传·成公二年》

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新序·杂事》

前一例,“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意思是:恐怕不是先王之命吧;后一例,“无乃不可加兵乎”意思是:恐怕不能出兵(攻魏)吧。这种说法,在形式上是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测度,但实际上说话人的意思是偏于肯定的,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使语气委婉一些,带有商量口吻,而让对方容易接受。“无乃……乎”一般都可译作“恐怕……吧”。其中“无”字,有时可以写作“毋”。如:

好兽而恶民,毋乃不可乎!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毋乃不可乎”即“恐怕不行吧”的意思。

“无乃”在古文中有时可以单用,不跟“乎”配合。这时,则只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估计。跟上面介绍的作为一种委婉的肯定说法不同。例如:

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

——《左传·僖公十九年》

吴方无道,无乃辱吾君,不如止也。

——《左传·哀公十二年》

前一例“无乃犹有所阙”即“恐怕还有欠缺的地方”的意思;后一例,“无乃辱吾君”是“只怕使我们君主受辱”的意思。“无乃”都可译作“恐怕”或“只怕”。

四、“得无……乎”

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

——《吴越春秋》卷一

景公见而怪之曰:“夫子何遽乎?得无有急乎?”

——《韩诗外传》卷十

前一例,“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可译为“莫非要得到人才能成功吗?”后一例,“得无有急乎”,可译为“该不会有急事吧?”这种固定句式,是用来表示怀疑与猜测的语气。全句意思是对某种事实的推测,一般都可译为“莫非……吗”或“该不会……吧”。有时,“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句末可以改用“邪”。意思都一样。例如:

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邪?

——《庄子·盗跖》

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近南塞,得毋有伏兵乎?

——《汉书·李广传》

上面例子中,“得微往见跖邪”即“莫非去见盗跖了吗?”“得毋有伏兵乎”即“莫非有伏兵吗?”

五、“……孰与……”

秦昭公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

——《战国策·秦策》

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

——《战国策·齐策》

“孰与”在有比较的具体内容出现时,也可以分开理解。“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可以解为“今日韩魏与始孰(哪个)强”。但多数情况下,“孰与”已凝固成一个固定词组,应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如王引之所说“书传中言‘孰与’者,皆谓‘何如’也”[11]。它通常用在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询问两项相比怎么样。如“救赵孰与勿救”即救赵跟不救赵相比怎么样。

有时本无疑问,只是用问句形式提出抉择意见,表示对后一情况的肯定。如: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天论》

这种句式里,“孰与”应理解为“哪里比得上”。上面这句话可译为“盼望时令而等待它,哪里比得上适应时令而使用它。”

六、“……者,……也”

兵者,凶器也。

——《韩非子·存韩》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史记·项羽本纪》

这是古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表示一种提示性的停顿,“也”用在句尾,表示判断语气。“者”、“也”在现代汉语中均无法译出。对这种句式,一般是在主谓之间加判断词“是”来理解。如“兵械是凶器”,“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有时也可以只用“者”或只用“也”,如: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

——《史记·项羽本纪》

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只用“者”不用“也”,表示重点在主语方面;只用“也”不用“者”,则有强调判断内容的意味。总的说,作为判断句,语势不如“者”“也”对用来得强。但在理解上并无区别。

七、“……之谓……”

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

——《孟子·告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这也是表判断的一种格式。在这种格式中,助词“之”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来取消它的独立性。“谓”是“叫做”的意思。“生之谓性”可译为“天生的(资质)叫做性”;“此之谓大丈夫”可译为“这叫做大丈夫”。

有时“谓”之后跟着语气词,组成“……之谓也”、“……之谓乎”等格式: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荀子·王制》

人有言曰:“兵在其颈”其郤至之谓乎?

——《国语·周语》

这种格式同样表示判断,但结构与上面说的不同。这里的助词“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谓”是动词“说”的意思。“此之谓”即“谓此”(说这回事)。“其郤至之谓乎”即“大概是说郤至吧?”

八、“何……之……也”

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

——《穀梁传·文公十四年》

上面例子中,“何忧之远也”就是说“怎么忧思这么深远啊”;“何知之晚也”就是说“知悟怎么这么晚啊”。可见,这是一种以疑问形式表示感叹语气的固定句式。句中用“之”,句尾用“也”,使说话的语气延缓,以增强感叹意味。这种格式,都可以译为“怎么……这么……啊”或“……怎么这么……啊”。

由于古文中的代词“其”,可以兼有“彼之”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主语已明确的情况下,这种格式可以改成“何其……也”。如: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论语·子罕》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这种说法,疑问的意味较多。一般可译为“为什么这么……呢”。“何其多能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么多能呢”;“何其速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么快呢?”

九、“奈……何”、“如……何”、“若……何”

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

——《国语·晋语》

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

——《左传·宣公十二年》

陈文子见崔武子曰:“将如君何?”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这种习惯说法,主要是用来询问办法的。都可译为“拿……怎么办”或“把……怎么样”。“奈”、“如”、“若”在古音中是一声之转。在这里都有“办”、“处置”、“对付”的意思。“何”表疑问,当“怎么”、“怎样”讲。这种说法,有时是用疑问方式表示一种否定。如:“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左传·成公十年》)“若我何”即“把我怎么样”,实际是说不能把我怎么样。

这种格式中,动词“如”、“若”的宾语,有时可以用代词“之”代替。例如: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梁惠王》

这里的“若之何”、“如之何”也是用来询问办法。可以直译成“拿它怎么办”或“把它怎么样”。但不如说成“怎么办”,更合现代语言习惯。有时可以用来询问对方对人和事物的态度,或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因。如: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

——《论语·先进》

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左传·宣公十二年》

前一例,“如之何”询问态度,应译为“怎么样”;后一例,“若之何”询问原因,应译为“怎么”或“为什么”。

由于古文中,作宾语的代词“之”往往可以省略。这种说法就经常压缩成“奈何”、“若何”、“如何”这样的凝固结构。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诸侯不从,奈何?

——《汉书·高帝纪》

这种凝固结构用在句末,主要用来询问办法和态度。询问态度的,可译为“怎么样”,如上举《左传》例;询问办法的,可译为“怎么办”,如上举《汉书》例。但这种结构,在古文中更常见的用法还是放在句首,用来询问原因。如: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尚书·五子之歌》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以上三例中,“如何”、“奈何”、“若何”均用来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一般说来,说话人对后面所说的内容持否定态度,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回答。

【注释】

[1]见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

[2]见王伯祥《史记选》注。

[3]见《史通·模拟》。

[4]见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

[5]见《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

[6]见《日录论文》。

[7]见《经传释词》卷十。

[8]见《古书疑义举例》卷六。

[9]参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〇年第五期裘锡圭文。

[10]见《经义述闻》卷三十二。

[11]《经传释词》卷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