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的规划建设
“规划”一词,它与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划,小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尽管规划的规模或性质常常不同,但它们在其相应的规划语境中却都有同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古代《礼记·中庸》中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者于2010年7月24日曾通过谷歌搜索引擎,分别检索了中文关键词“规划”和对应的英文关键词“planning”,所得出的结果分别为规划8 600万条记录和planning 7.25亿条记录。笔者同时还对谷歌的“学术搜索”网页进行了检索,所得出的结果分别为规划247万条记录和planning 390万条记录。由此成千万和上亿条的搜索记录可见,“规划”的概念无处不在,影响深远而广泛。然而,当我们要具体制订或实施规划的时候,规划工作的特殊性却往往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明了的。什么样的规划才是合理和科学的,制订规划的依据是什么,规划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否则便不利于我们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辞书编纂出版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繁盛的历史时期。据我们的相关数据统计,这期间编纂和出版的辞书数量(14 090部)几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总量(891部)的16倍,而外语类辞书的编纂出版(6 624部)所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这30年中,中国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较好地服务了我们改革开放事业的总体需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语类辞书的编纂出版为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有效缩短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地理与心理距离。因此,这30年外语类辞书事业的发展成就是非常值得回顾与总结的。而在我们回溯1978—2008年这段外语类辞书发展历史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看到新中国两次全国性辞书编写出版规划(1975—1985;1988—2000)对我国整个辞书事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也非常清楚地看到有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实上也归咎于我国以往辞书相关规划建设工作中的缺陷或不足。这种辞书规划工作成就与问题并存的情况使我们非常有必要冷静地回望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和成败得失,为使我国今后成为真正文化和学术实力意义上的“辞书强国”而非目前仅出版数字意义上的“辞书大国”做好多方面的准备。此外,目前我国正酝酿开展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全国辞书编写出版规划工作,这与上一次全国辞书编写出版规划实施完成已经相距10年之久,它对我国未来辞书编纂出版事业的发展,包括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意义重大。有鉴于此,我们更有必要对改革开放30年过程当中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相关的规划工作进行认真的回顾与反思。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结合所做的大规模辞书编纂出版调研数据对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全国辞书编写出版规划中与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相关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