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句子翻译题

句子翻译题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 翻译的过程既然翻译被视为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而交际是从明确的交际动机开始的,李运兴认为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应呈现下图所示的这样一个过程:翻译动机导致对源语语篇的选择,进而将源语语篇放在源语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并针对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相对地位、区别以及翻译目的及译文读者群的特定要求制定翻译策略,然后构建译语语篇,最后呈现给译文读者,实现翻译动机。

1.4 翻译的过程

既然翻译被视为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而交际是从明确的交际动机开始的,李运兴(2001)认为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应呈现下图所示的这样一个过程:

img1

翻译动机导致对源语语篇的选择,进而将源语语篇放在源语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并针对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相对地位、区别以及翻译目的及译文读者群的特定要求制定翻译策略,然后构建译语语篇,最后呈现给译文读者,实现翻译动机。于是,从原文读者到译文读者的所有交际过程参与者便都落到了研究者的视野中。特别是突出了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以原文信息接受者和译文信息发送者的双重身份主动、创造性地促成跨文化交际的决策过程,以及包括翻译发起者、翻译动机、翻译活动的政治背景等因素在内的翻译情境对译者的制约作用。

奈达也认为(2001:97)翻译过程绝不只是涉及从原文到译本的那几个步骤。有一些基本因素应之前予以考虑到,如原文文本类型、译者的能力、翻译方向(是从外语译到母语,还是从母语译到外语)、译作所预设的读者的类型、出版商和编辑的风格,译作的推销以及读者的用途。(Translation procedure involves far more than step-by-step procedures for producing a translation from a source text. There are a number of preliminary factors which must first be considered, e.g. the nature of the source text, the competence of a translator,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he type of audience for which the translation is being prepared, the kind of publisher and editor, the marketing of the translation, and how it likely to be used by readers.)

假设翻译动机已明确,已将原文置于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比较,以及考虑了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群的特定要求制定了翻译原则和方法,下一步就是着手从源语到译入语的语言转换了,奈达认为(2001)在这个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有四个步骤:

(1)原文的分析(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从源语到译入语的转换(transfer from source to target language)

(3)译文语言的重组(restructur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4)译文的校核(testing of translated text)

在本书中,我们将上述步骤概括为翻译的“三部曲”:理解、表达和校核。

1.4.1 翻译的理解

要正确理解原文,通常离不开语境。语境指的是言语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所处的境况。语言既是交际的,那自然离不开一定的交际参与者、谈话的主题、时间、地点等情景。语言只有在语境中诸如其词句的准确意义、情景意义、文化意义、指称意义、句子结构等等才能得到充分理解。如:当父亲对母亲说:“我看你真老糊涂了。”这时“我”指的是父亲,“你”指的是母亲;相反,当母亲说:“我看你才糊涂了呢!”这时的“我”指的是母亲,而“你”则是指父亲了。如果不知道说话者是谁,听话者又是谁,那就不知道“我”“你”的所指了。又如美国语言学乔姆斯基(N. Chomsky)举过“ They are flying planes.”这个例子来说明句子的歧义性:它们是在飞的飞机,还是他们在驾驶飞机。其实,只要把这个句子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句子就没有歧义了。如果谈话的主题是飞机,那么句子的意思就是:它们是在飞的飞机。如果谈话的主题是飞行员,那么句子的意思就是:他们在驾驶飞机。

英语中有一句名言:“词本无义,义随人生。”(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从这就可看出词义的不确定和灵活性。汉语的多义现象多集中在单音字上。古汉语单音字偏多,如用“和”、“战”来表示“和平”和“战争”。现代汉语多用双音或多音字来代替单音字,这样词的意义便得到了确定。如“大”字,单个的看,它的意思是极不确定的,但如果它和其他的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联立关系,那意思就相对精确了。如:

巨大(denotative: a huge animal; connotative: great influence)

广大(den: large or extensive territory; con: large masses)

高大(den: high building; con: ambitious desire)

宽大(den: spacious rooms; con: generous policy)

重大(den: heavy machinery; con: great importance)

宏大(den: loud-voiced; con: liberal-minded)

强大(den: strong power; con: powerful country)

伟大(den: a great warrior; con: great achievement)

远大(den: far-sighted view; con: promising future)

庞大(den: a huge body; con: bulky organization)

放大(to enlarge; to magnify)

扩大(to enlarge; to extend)

壮大(to grow; to augment; to increase)

长大(to grow up)

夸大(to exaggerate)

又如下面这组句子,每句都有“头”字,细细体会“头”在各句中的不同意思:

例1.这娃娃头真大。

The baby has got a real big head.

例2.她正在梳头。

She was combing her hair.

例3.他的女儿在山头上玩。

His daughter is playing on the top of the hill.

例4.一辆小车停在桥西头。

Acar was parked at the west end of the bridge.

例5.让我从头讲起吧。

Let me tell the story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例6.他把铅笔头扔了。

He has thrown away the pencil stub [stump].

例7.她是我们组的头儿。

She is the head [chief] of our group.

例8.他们是一头儿的。

They are on the same side.

例9.事情不能只顾一头。

We mustn’t pay attention to only one aspect of the matter.

例10.这还是我头一次来杭州呢。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came to Hangzhou.

例11.我们有30头牛。

We have thirty head of cattle.

例12.他头天上午就来了。

He came here the previous morning.

有的词义仅靠狭义的上下文(一般指词所处的句子或词组)还不能断定它的确切含义,必须参考到广义的上下文,即对这个词语的语义产生制约作用的前后句子,段落,章节甚至整部作品。如:

例13.两个女孩紧挨着走,走着,走着,林道静突然站住身,回过头,愣愣地对小陈说:“小陈,我不能上学了。……”说这话时,她的脸色异常苍白。(杨沫《青春之歌》 )

“紧挨着走”的意思可以是“肩并肩地挨着”,也可以是“一前一后地挨着”。在这段话中,“紧挨着走”该取哪一个意思,在后面的句子“林道静突然站住身,回过头,”已有暗示,应是“一前一后地挨着”。试看译文:

The two girls set out, one just in front of the other along a narrow path. They had walked for some time when Tao-ching, who was ahead, turned around and stared fixedly at her companion. Her face was unusually white, ‘I have got to give up my studies, Wei-yu...’(吕俊1992)

情景语境对词语意义的选择也有限定作用。“情景语境指语篇中,特别是口语语篇中某些上下文无法弄清楚的意思,需要参考使用语言时所发生的事件、参与者和时空方式等因素才能贯通起来。”(胡壮麟1994:184)。如:

例14.浅花叫了一声奔着井沿跑去,她心里一冷,差一点没栽到地上死过去。她想,竟来不及拉他一把,自己也跳进井里去吧。(孙犁《藏》 )

根据小说情节,浅花是位年轻的农村妇女,当时的情景是,那天夜里看见自己的丈夫“跳”了井,不免惊恐“叫”了起来,句中的“冷”不是表示温度低而导致的“cold”,而是由于内心的恐惧导致的“害怕”;“死”不是“die”,而是指“faint”;“拉他一把”根据当时的情境,也不能理解为“to pull him”,而应理解为“to save him”。因此全句译为:

Qianhua screamed and ran to the well. In a moment of horror she almost fainted and fell. She thought that since she had failed to save him, she might as well jump in and make an end of herself.(包惠南2001)

在理解原文时,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也不能全面把握词语的意思,尽其义而译。如:

例15.“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到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鲁迅《阿Q正传》 )

“Ah Q, may you die sonless!”sounded the little nun’s voice tearfully in the distance.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一个家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幸,不生育儿女是对祖宗最大的不孝。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骂人“断子绝孙”是很恶毒的咒语。而在西方社会,这种观念要淡薄的多,尤其在追求享乐的现代年轻人中,独身主义蔚然成风,因而在译文中最好能加上一条注释——acurse intolerable toear inChina,才能使译文读者确切理解全句的语用含义。(包惠南2001)又如:

例16.(凤姐: )“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红楼梦》 )

译文1 “And everything about her so distingue! 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霍克斯译)

译文2“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 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Ancestress, but more like a Jia.”(杨宪益、戴乃迭译)

凤姐在贾母面前称赞林黛玉,又说她不像贾母的外孙女,而像亲孙女,是在借黛玉恭维贾母。文中的“外”与“亲”字很关键。在我国,称谓不仅有长幼男女之分,也有血缘内外之别。译文1中的“your side”讲的虽然也是真话,却并不中听,肯定不讨贾母的欢喜,也不是凤姐的用意。译文2用“her father”替代了贾母,既澄清了“外孙女”所含的语义关系,又达到了原文语用的目的。

1.4.2 翻译的表达

对原作有了正确充分的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为翻译中的另一重要过程——表达打好了基础。但表达也并非是用另一种语言按源语的表达习惯,字当句对地把原文“原封不动”得搬到译入语中去。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有其各自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如若将这两种语言进行以词译词地硬译,就有如将一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旗袍罩在了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姑娘身上,总让人觉得不习惯、不自然。因而在翻译的表达过程中,要根据英汉语各自的特点,在必要的地方打破原文的结构框架,调整语句结构,用译入语中的习惯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这样原文的信息便能顺利地为译入语读者接受,达到翻译交际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译者首先要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篇结构有所了解。语篇结构是某一特定文化中组句成篇的特定方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相对稳定的语言使用习惯,是文化因素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长期积淀的结果。下面将从词句层级、句子层级和语篇段落层级分别来看在翻译的表达这一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词汇层级

如果说理解是在原文中选义的过程,那么表达就是在译文中选词的过程。选词就是在译文里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选词是在一组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进行的,但要注意词的习惯搭配,词的习惯表达,词的色彩等问题。

汉英语有各自不同的固定或常见词汇搭配用法,词汇的搭配可以说是汉译英表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词义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包括主谓搭配、主表搭配、动宾搭配、形容词和中心词的搭配等,翻译时要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找出符合英语习惯的搭配,切忌逐字翻译。如:

大雪 heavy snow

大风 strong wind

红茶 black tea

红糖 brown sugar

浓茶 strong tea

浓汤 thick soup

浓烟 heavy/dense smoke

生活水平 the living standard

英语水平 one’s English proficiency

领导水平 the art of leadership

履历表 resume

时间表 timetable

日程表 schedule

价目表 price list

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各自的习惯表达,在翻译的表达阶段,也要转化表达的角度,来传递原文的意义。

油漆未干 wet paint

打九折 a 10 percent discount

候机楼 the departure lounge

死胡同 a blind alley

触电 have a electric shock

词语的使用往往带有一定的色彩,在选词中,要注意把握同义词之间的语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词,准确表达词语的情感、风格、褒贬等意义。

如:风格意义:

img2

又如:褒贬意义

例17.他不为金钱和美色动心。

Money and pretty women couldn’t lure him away.

例18.姑娘为他的真挚动心。

The girl was moved by his honesty/sincerity.

例19.老王的工作经验十分丰富。

Lao Wang is rich in working experience.

例20.我们应当从这里得出一条经验,就是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We should draw a lesson here: Don’t be missed by false appearance.

二、句子层级

英语句子多为长句,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形式多样的语法形式,组词造句中较为灵活的语序结构;而汉语无词形的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靠词汇手段,组词造句中完全依据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句子多为流水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英汉语言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按其表达习惯将原文的信息传达给读者,这样才达到了交际的目的。汉英翻译中,以下几个方面应加以调整:

(1)句子的长度

东方民族的综合性思维,强调“从多归一”的方式。句子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逻辑事理为顺序,横向铺叙,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吕叔湘对汉语句子的论述是:“汉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而西方人惯于分析,强调“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小句,结构复杂,但层次分明,形成“树杈形”的句式结构,多为长句。严复曾对英语句子有过精辟的论述:“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天演论·译例言》 )。因此,在翻译时,汉语中一个意群中的几个短句可转化为一个英语长句。如:

例21.事实上,现代诗中的对立,并不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是创新与保守的对立。这两种对立有关系,可是绝不相同。

In fact, the antithesis in modern poetry has not been betweenAsia and Europe, but between innovation and conservation—a related but by no means identical polarity.

例22.蛤蟆滩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封建势力是已经搞垮了;但庄稼人精神上的封建思想,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冲洗净哩!(柳青《创业史》 )

While feud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cepts had been discarded in Frog Flat, it would still be some time before all feudal influence could be eradicated from the peasants’minds.

(2)句子的重心

东方民族“由多到一”的思维方式是将句子的次要语义部分放在句首,重心放在句末。即汉语的行文组织讲究意合,注重叙事和伦理逻辑(logics in narration and logics in reasoning),按照先发生在前,后发生在后;原因、条件在前,结果、结论在后;低值信息在前,高值信息在后的顺序,层层推进,归纳总结,信息如流水般的往前流去。汉语的这种信息排列顺序和由马泰休斯(V. Mathesius)提出的实义切分法“主位(theme)+述位(rheme)”的信息结构是相符的。根据实义切分法,句子可以从交际的角度分为两个语义组成部分: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主位一般是句子的第一个成分,说明谈话的主题,通常为交际双方已经熟悉的已知信息,是低值信息;述位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它是叙述的核心内容,交际双方未知的信息,是高值信息。汉语从本质上讲是以“话题+评论”为格局的语义结构。“话题”相当于“主位”,“评论”相当于“述位”。

西方民族“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往往将句子的语义重心放在句子的开头,但也不是固定的。因为英语是分析、综合型参半的语言。“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有分析型和综合型。分析型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语序比较固定,而综合型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语序比较灵活。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因此语序比较固定,而英语则是分析、综合型参半的语言,因此语序既有固定的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李瑞华1997:405)表现在信息排列方面,英语有时还会把语义重心放在句末,如在掉尾句(圆周句periodic sentence)中。

如:

To believe your own thought, to believe that what is true for you in your private heart is true for all men—that is genius.

—Ralph Waldo Emerson

因此,汉翻英时,也要按照西方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调整句子的语义重心,一般为前移句子的语义重心。如:

例23.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的丑态给人民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

A tremendous achievemen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was its public exposure of the ugliness of old stereotype and the old dogma and its call to the people to rise against them.

例24.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这次访问,这使我感到格外高兴。

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

3)句子的结构

从本质上讲,汉语是以“话题+评论”为铺排格局的句子结构,讲究“意合”(parataxis);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逻辑事理为顺序,横向铺叙,依仗语义和逻辑,并无泾渭分明的层次。而英语的句子是以“主语+谓语”为核心的句子结构,是讲究“形合”(hypotaxis)的语言,即有着鲜明的形态特征;主干部分可套多重从句,介词词组或分词、不定式结构,环环相扣,各个层次泾渭分明。而汉语却未必有可以与印欧语系比附的主语和谓语。因而,在汉翻英中,应先对句子进行逻辑分析,确定英译的主语和谓语,各种属于从属地位的成分,以组成层次分明的形式框架。如:

例25.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①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②移步读去,猛然一惊,③他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余秋雨《道士塔》 )

One of the stupas was built not long ago, so itis comparatively intact. There is an epitaph inscribed on it. When Iwent closer and read the text, I found, to my great consternation, thatthe man buried under this stupa was none other than Wang Yuanlu.(《英汉对照中国文学现代散文卷》420)

英译文和原文相比,具有明显的形式框架。连原文中的三处省略:①处的“塔”字,②处的“我”字和③处的省略语义“我看到”之类的词语,都在译文中用划线部分的词表示出来了,而这些词也是整个框架不可缺少的部分。(李运兴2001)又如:

例26.他跑来跑去的寻。他想寻一个窟穴,躲了身子,将石子堵了穴口,隐隐地脱壳。他知道外面脱壳是危险的。身子还软,要被别的螃蟹吃去的。这并非空害怕,他实在亲眼见过。(鲁迅《螃蟹》 )

He dashed here and there in search of a cave to hide. He was going to block up the mouth of the cave, so that he could moult in secret. He knew it would be very dangerous to shed his shell in the open because, with his new shell still being soft, he might be eaten up by other crabs.This fear was not groundless for he himself had really seen it happen to other moulting crabs.(张培基译)

在译文中,斜体部分是一些衔接词语,将原文中暗含的语义表达了出来,使得译文在语义上连贯,结构上衔接,符合英语注重“形合”的特点。原文中划线部分的短句在译文中用一个长句表达了出来(划线部分),同时在这个译句中,把语义重心“是危险的(would be very dangerous)”进行了前置。

(4)句子的视角

中国人习惯本体思维方式,因而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发生或演变的过程时,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发出者身上。在句子中,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主动语态使用频繁。西方人习惯客体思维方式,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身上,并以此为句子的主语,被动语态通常用得广泛。在翻译时,应根据语义逻辑,改换或增添句子的主语,调整句子的语态,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如:

例27.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The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so eagerly awaited by the whole nation is herewith inaugurated.

例28.应该教育儿童讲老实话。

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 speak the truth.

例29.发现了错误,一定要改正。

Wrongs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

以上两句都是汉语的一种特有的句型,称为无主句。这类句型虽然没有形式上的主语,但却能表达完整而明确的语义,在翻译中,要注意英语句子的形式完整性,明确主语。

(5)句子的顺序

事件的发展总是要按时间的顺序来叙述,在语篇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构建框架。汉语的句子往往是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排列分布的。任何复杂的表达只要其词、短语或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环环相扣,不脱节,不跳跃,就可逐一道出,娓娓道来。而“树杈形”的英语句子有很强的包容性,只要主干框架确立后,句子各要素都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过去、现在或将来发生的事情,句子的安排并非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是按结构的需要进行空间的构建。在英译汉中,译者应将英语句子中发生的行为动作按时间顺序进行重新编排,以符合汉语句子的行文习惯。而在汉译英中,则应抓住句子的主干框架,根据结构的要求,填充句子的各要素,可顺译,也可调整顺序而译。如:

例30.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地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找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去,靠门立住了。(鲁迅《药》)

Absorbed in his walking, Old Chuan was startled when he saw distinctly the cross-road ahead of him. He walked back a few steps to stand under the eaves of a shop, in front of its closed door.(杨宪益译)

此句用的是顺译法,又如:

例31.我伸手去接包袱,我一点也不怕,我理直气壮,我明明知道他故意作难,正想把包袱接过来就走。猜得对对的,他并不把包袱真给我。(萧红《当铺》 )

I was aware that he was out to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me. Therefore, bold and confident, I reached out my hand for the bundle. But, just as I had been doubly sure, he simply wouldn’t let go of it.(张培基译)

译文和原文在行文的顺序上有了很大不同。通过纳入主谓分明的句法框架,尤其是平添了两个连接词语therefore和but,突出了句子的逻辑关系,译文的结构属于典型的英文形式结构。

三、语篇段落层级

英汉语言由于文化思维的差异除了在句子行文,信息排列上有各自的特点,在组句成篇上的模式上也有不同,如汉语民族的思维模式是典型的东方型,其语篇发展模式往往是一种螺旋形结构。语篇开端趋于从表面上很远的相关外围入手,实际上思维深处已经隐伏着问题,但又不明确议论主题,而只是先用思维内容推理暗示,然后由暗到明逐步提示问题的存在,最后针对问题点明主题,陈述手法委婉曲折。而受西方直线型思维模式的影响,英语语篇的构成一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之后再说明、解释。试分析下面这个例子:

例32.在四川西部,有一美妙去处。它背依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声婉转,流水潺潺。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

One of Sichuan’s finest spots is Huanglong (Yellow Dragon), which lies in Songpan County just beneath Xuebao, the 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Its lush green forests, filled with fragrant flowers, bubbling streams and songbirds, are rich in historical in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

汉语原文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先行描述,最后点明这一美妙去处究竟是哪里。而英语语篇往往采取开门见山,先点明地点,再行描述的结构。另外,译文中的are rich in historical in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将原文中的“美妙”一词具体化,给英语读者以更明晰的印象。(陈宏薇1996)

1.4.3 翻译的校核

这一阶段是理解与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它也是使译文能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校核可以分为自我校核和他人校核。在自我校核中,译者应该仔细将初译好的译文校核两到三遍,及时将一些错误和遗漏加以改正和补充,确保译文的质量。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将译文搁置一段时间后再来校核,这样译者的思绪就不会被翻译时的那种想法所左右,会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原文的意思。在校核阶段一般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校核译文在人名、地名、日期、方位、数字等方面有无错漏;

(2)校核译文的段、句或重要的词有无错漏;

(3)修改译文中译错的和不妥的句子、词组和词;

(4)力求译文没有冷僻罕见的词汇或陈词滥调,力求译文段落、标点符号正确无误;

(5)通常至少校核两遍。第一遍着重校核内容,第二遍着重润饰文字。如果时间允许,再把已校核两遍的译文对照原文通读一遍,作最后一次检查、修改,务使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译文才算是定稿。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译文让其他人帮助校核,即他人校核。奈达(2001:109)认为最有用的检测就是让几个有朗读能力的人朗读译本。朗读时,译者即时记录朗读者在什么地方犹豫、打结巴、错用其他词、重复或在语调上表现出的迟疑。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都在译文中的同一地方出现问题,那就说明译文有问题。问题也许是语法形式别扭,也许是语义结构难懂,也许是缺少过渡词语,也许是语序不对头,但不管是什么问题,都必须对疑难之处加以仔细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