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本研究影响因素的总体框架
根据本章对惯用短语以及词汇研究的文献回顾、以往研究不足以及本研究的解决途径,本研究提出了图2-1所示的总体框架。
图2-1 本研究英语惯用短语学习影响因素总体框架
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分为三大类:教师操作因素、学习者因素和目标词汇特征因素,其中重点考察任务类型、任务频次、学习者水平和短语透明度对惯用短语学习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二语词汇或短语学习是一个多因素交织影响的过程,本研究以任务类型为聚焦点,其他因素均是围绕该因素而展开的。另外,在任务设计中,除投入量外,还涉及时间、频率、输入及输出等因素。
在所涉及的诸因素中,本研究以教师操作因素(任务类型、任务频次)和短语特征(短语透明度)因素为自变量、学习者因素(学习者水平)为调节变量、英语惯用短语的学习结果为因变量。自变量包括三个:任务类型、任务频次和短语透明度。在这三个变量中,以任务类型为主、任务频次为辅,短语类型是嵌入在两者之中的。总的来说,本研究系统考察了任务类型、任务频次、二语水平和短语透明度对短语学习的影响。
除教师操作因素和短语特征因素外,学习者因素,如学习者个体差异、二语水平等都可能影响短语的习得。鉴于本研究的可行性,综合英语水平与词汇知识水平成为学习者因素中的备选项。
本研究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以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为准,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采用Nation(2001)的词汇水平测试。由于受试者的接受性词汇水平和产出性词汇水平与英语水平之间呈显著相关(接受性词汇知识与四级成绩:r=.478,p=.000;产出性词汇知识与四级成绩:r=.505,p=.000),且综合英语水平测试涵盖了对词汇量的考察,因此,词汇测试成绩不再作为变量。学习者因素中的英语水平作为本研究中的调节变量,旨在调查任务类型和任务频次与短语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学习者二语水平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另外,本研究还包括一些控制变量,如句子语境中的句长、信息量、其他词汇熟悉度的控制、目标短语数量、时间、不同透明度短语的总词长和构成词的熟悉度等。同时,组间英语水平差异、词汇水平、平均年龄、教育背景等基本一致。
总之,本研究在调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等多变量的交织关系,对各变量的研究以三项任务为基础:
(1)阅读+填空;
(2)阅读+造句;
(3)阅读+选择。
二语词汇或短语学习的任务各有不同,哪种任务类型更有利于目标词的习得?虽然以往大多数研究都证明输出任务的习得效果好,但通常没有控制完成任务的时间,我们很难断定是时间还是任务本身的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鉴于此,首先本研究中的三项任务是基于阅读的、具有不同投入量的混合型任务,但本研究在控制时间变量的基础上,依次调整了接触短语的频次,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投入量假设”中的任务设计,特别是对完成任务时间的处理方面。
其次,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输入与输出因素对短语学习的影响,因提出“假设”时,Laufer和Hulstijn(2001)认为,任务设计无需区分输入与输出,只考虑投入量三要素的影响,由此导致以往有关“投入量假设”的实证研究中,很少探讨输入与输出的作用,本研究对此做一补充。
再者,我们还要考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任务。在词汇学习的初始阶段,输入任务还是输出任务更有效?以往在探究任务类型的影响时,没有讨论过学习阶段的问题,这也是本研究将要探究的问题之一。
最后,本研究在先导实验中,也尝试选取了一组英汉在语言形式、概念基础或文化内涵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短语,以检验这些因素对惯用短语学习的影响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