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容与意义

内容与意义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形式、内容与意义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是围绕形式、内容与意义来进行的,要掌握语言人类学的本质,首先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有关讨论的脉络,否则就不能和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在社会人文学科中,形式、内容与意义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

第二节 形式、内容与意义

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是围绕形式、内容与意义来进行的,要掌握语言人类学的本质,首先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有关讨论的脉络,否则就不能和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在社会人文学科中,形式、内容与意义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西方哲学以二元对立为基础,一直在讨论精神与物质、经验论与唯理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尤其强调感觉经验,否认或者贬低先天观念、先天范畴和先天知识。唯理论坚决反对经验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经验的原则,认为必然、普遍、可靠的知识不能来自经验,只能来自先天的自明之理。康德试图调和二者的关系,强调互动、辩证和能动,对后来的社会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近代的传统哲学思想一直在寻找社会秩序的自然基础,寻找永恒的人性,寻找超越人类的进化图式。然而,在18世纪末的欧洲大陆,哲学唯心论重新抬头,似乎社会不再受永恒法则的支配,而要听命于社会能动者的主观活动。有趣的是,人类学本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其他社会现象产生了重要影响(J.Dolgin et al.,1977:7)。

涂尔干虽然致力于实证研究,强调参与观察社会分工和自杀之类的社会现象,但他的最终追求是一种稳定的形式或者结构,即决定社会团结或社会问题的条件,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笛卡儿、霍布斯到穆勒、康德,都在心目中有一个新古典观念的社会模型,它要服从自然法则,要遵循社会制度的发展规律,走向外在、先定的目标。他们这些思想家都认为社会生活的根基是和谐一致的。不过,正是康德本人把各种哲学问题归结为符号形式的问题,他也意识到理性的非理智基础(J.Dolgin et al.,1977:1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提出了符号形式的理论,讨论了符号形式与思维的关系。许多有名的社会科学家,包括涂尔干、韦伯、莫斯、冯特、索绪尔、维特根斯坦和皮尔斯,后来都围绕着康德提出的问题著书立说,沿着形式、内容与意义的探索之路走了下来。康德认为,思维的基本结构与思维的内容无必然联系,例如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就独立于我们看到的某个具体事物,因果关系也是如此,如俗话说的“前因后果”。也就是说,事物的这种时空和因果属性是独立形式,和人们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没有依赖关系。涂尔干认为历史不过是一系列偶然事件,它解释不了社会形态的本质。社会形态的本质要在抽象结构中寻找(J.Dolgin et al.,1977:14)。韦伯和弗洛伊德在强调社会互动的同时,也都把形式和内容严格区分开来,仍然继承了康德的二分观。韦伯从思维活动中提取“理想型”,弗洛伊德主要寻找思维的基本结构。他们在强调社会互动的同时,继续区分形式与内容,突出形式的决定意义。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进行了区分,语言相当于抽象形式、价值体系;言语相当于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项。也有社会文化人类学家把这种形式看作是“社会语法”,似乎社会语法是稳定的,而具体的语言活动是多变的,同样也是形式超越内容、高于内容、独立于内容的观点。此外,康德、涂尔干和韦伯把意义作为混乱的对立面,认为社会稳定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混乱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诚心希望人类能够找到意义,克服混乱,拯救社会。但是,黑格尔和马克思都否认意义的对立面是混乱,因为不存在这样的混乱。意义来源于行动,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劳动。他们都认为意义是社会行动者创造出来的,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实,形式和内容经常出现对转的情况,形式变成内容,内容变成形式,就像我们用语言(元语言)研究语言、用工具制造工具一样。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对转不可能是平面的、共时的;它是历史的、差异的、文化的和能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