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美学意蕴解析[4]
张立华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5]但并不是每一个导演都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我们观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无论人物、建筑、音乐、还是色彩都包涵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其“得于心”之时,也给观众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让我们看到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一、人性美
所谓人性美是指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探索、追求、创造、奉献以及由此实现的人生价值。它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人其实每时每刻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活的,每个人内心都有很美好的情愫,都在追求“诗意地栖居”。导演张艺谋借助电影镜头,再现了墙角一朵朵惊艳之花来表现人性美。电影《红高粱》《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就是充满着深切人文关怀、洋溢着温馨爱情、饱涵着浓烈亲情的影片,涤荡着人们内心的贫瘠与苍凉,让人的精神获得解放,使人性美得到升华。
二、建筑美
中国的古建筑蕴藏着极其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富于变化的造型、多姿多彩的装饰风格,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特色。张艺谋善于运用符号与画面体现其电影的主题。这是一种思维符号,是灵魂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那个深宅大院是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其规模宏大,设计精巧,工艺精细,威严气派、庄重大方,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美,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电影《红高粱》取景于宁夏镇北堡,是西北部边防戎塞的土城堡。《菊豆》取景于黄山脚下的南屏村的徽州的古建筑。《活着》以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尊美堂”石府宅第石家大院为主要取景地。这里是规模最大的晚清民宅建筑群,素有“津西第一宅”之称。在他的电影中欣赏到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建筑美与意境美。
三、音乐美
电影是视听艺术,音乐是以一种特殊方式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张艺谋电影音乐融合多种音乐风格,其中有粗犷的民歌、浓郁的民族音乐,悲凉的二胡、欢快的唢呐,也有节奏快、现代感强的摇滚乐,还有时尚而刺激的rurp说唱乐。从中你可以听到一方水土的风情血脉,一个时代的文化灵魂。如电影《活着》借助二胡曲将人生的无奈、无助、悲凉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联想到“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这个精灵就是二胡。[6]
《山楂树之恋》的音乐旋律优美而略带忧伤;清新而略带惆怅;特别唯美,有一种返璞归真之感,很容易让人想到逝去的岁月,过往的记忆。
四、意象美
所谓意象“意指审美观照和创作构思时的感受、情志、意趣。”[7]意象美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最大的特点。它含蓄、内敛、深藏不露,这从屈原的芳草,陶渊明的菊,苏轼的月亮,柳永的蝉,徐志摩的康桥,艾青的石中能感受得到。张艺谋通过意象将想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以关怀人的情感、命运及生存境遇为终极目标,从而再现意象美。
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就有众多的意象之美。山楂树开红花的故事,手风琴演奏的苏联歌曲《山楂树》,静秋写意的山楂树,一篮子山楂,山楂树红花颜色的布,山楂树图案的盆子,片末的山楂树景等,这些意象不单单是以一些景物的客观属性存在,导演力图接近理性的概念,表现人的理想,关注生命与对象,同时寄托、蕴含了一种主观情绪,以有限的巨象,表现无限的意象,再现意象之美。
如果说好诗是一杯好酒;那么好的电影就是围绕在我们身旁的没有被污染的清新的空气。电影把曾经溜走的充满着青春回忆的光阴故事带给我们,在辉映着我们眼睛的镜头中感受光芒的存在,在超越苦难、体验痛苦中感受美,给心灵一个美好的栖息之地,一次次地叩问人生。虽然知道生活中美好与残酷离得那么近,但还会为此流下激动的眼泪。燕飞蝴去,流水落花,美在瞬间再次与我们相遇……
【注释】
[1]本文节选自张晓杰《21世纪市场新特征》[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6.
[2]本文节选自刘宇希毕业论文《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德绿色经济之发展》。
[3]本文节选自李想硕士研究生论文《浅谈生态城市在中国》。
[4]本文节选自张立华.《张艺谋电影美学意蕴解析》[J].《电影文学》,2012,10.
[5]丰子恺.丰子恺论艺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6]左言宝.山楂树之恋——原声音乐赏析[J].《电影文学》,2011(23).
[7]邱明正、朱立元.美学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