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词典》收条存在的问题

《词典》收条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 《词典》收条存在的问题《词典》尝试性也是开创性地将类固定短语收录其中,意义重大,但仍然存在着下列一些问题。单以格式而论,《词典》所收录的格式仅占格式总数的十分之一,远远不能真实反映类固定短语的现状。《词典》收入的类固定短语格式,不仅要突破型式上的单一性问题,而且应该允许更多的格式走进来,成为合法的条目出现在词典中。

2.1 《词典》收条存在的问题

《词典》尝试性也是开创性地将类固定短语收录其中,意义重大,但仍然存在着下列一些问题。

第一:格式的型式单一

我们发现,《词典》所收录的34种格式,全部是偶位内嵌型,无一例外。这可能主要是出于词典编排的原因,将“一三字隐、二四字显”这种格式作为收条立目的对象,技术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头一个字隐含,似乎无法在以音序为主要检索手段的《词典》中立定条目。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难度并不大,关键是是否承认“一三字隐、二四字显”与“一三字显、二四字隐”的格式是否都是语言词汇中的一类单位,是否有着同样的合法地位。另外将偶位内嵌型和奇位内嵌型同时收入词典之中,可能会出现用例“撞车”的问题。例如复合型式的类固定短语,既可以作为偶位内嵌型格式的语例出现,也可以作为奇位内嵌型格式的语例出现。这样就会出现一定的重复,似乎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但实际情况是,即使从《词典》本身的编纂原则上看,它也未曾规定并实行过不同的条目不可共用同一个例子,更重要的是这种重复并非简单意义上的重复。另外,词典编者如此处理的原因可能是凭语感判断偶位内嵌型的格式更具有类推性、常见性。我们对常见的类固定短语格式的统计也说明了这一点,偶位内嵌型格式不仅数量众多(约占总数的60%),而且具体格式统辖下的类固定短语的数量也较多。因此相对于其他型式而言,偶位内嵌型的格式更容易被词典纳入,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掌握,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型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词典》的这种处理方式就完美无瑕了,实际上应该考虑将更多其他型式的类固定短语格式一并收进来,格式的型式应该体现出多样性。

第二:格式数量偏少

《词典》1996年收录了33种类固定短语格式,2005年第5版增加到了34种,近十年来(1996—2005),只是增加了一种格式。修订者对类固定短语的收录采取了比较审慎的态度,这无可厚非,我们也主张对类固定短语从严收录。但是如果从尊重类固定短语的语言事实来看,我们认为格式的数量应该有所增加。我们粗略地对类固定短语的格式进行统计就收集了300种之多,每种格式统辖的语例更是数量惊人。单以格式而论,《词典》所收录的格式仅占格式总数的十分之一,远远不能真实反映类固定短语的现状。自《词典》收录类固定短语以来十年间,出现了许多新的格式和大量新的语例,《词典》只是新增一种的做法与激增的类固定短语事实相差甚远。

既然有一部分高度能产和常用的类固定短语格式已被纳入《词典》的条目中,那么允许更多的高能产性、成熟的类固定短语格式加入进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以被收入《词典》的格式不应该仅仅是“一三字显、二四字隐”这种模式,还应该包括实际语言中存在的其他型式。一些常在大众口头中出现的、高度能产的格式也应该走进词典中来。《词典》收入的类固定短语格式,不仅要突破型式上的单一性问题,而且应该允许更多的格式走进来,成为合法的条目出现在词典中。偶位内嵌型、奇位内嵌型、组块内嵌型、首尾内嵌型、一字支撑型等型式的相关格式都可以适当考虑让它们进入《词典》的条目中来,特别是奇位内嵌型的格式。下面这些使用频率高、能产性高、格式义稳定的格式都可以考虑收入《词典》的条目中来:忽…忽…、…模…样、…头…脸、…手…脚、…年…月。周荐(2001、2004)认为似乎可以考虑将“大…小…、千…百…、添…加…、如…似…、有…没…、天…地…”等6种格式与《词典》已收录的格式一样看待,也收录进来。如果可以将上述6种格式收录到《词典》中来,那么根据此等标准,我们所收集的300种格式几无例外通通可以收入《词典》的条目。很显然,这样处理不合时宜。周荐(2001、2004)也承认,自己为上述6种格式举出的用例大多已作为条目收入了《词典》之中。既然用例大多已经出现在《词典》之中,那又何必再将格式重复列出呢?考察这6种格式,我们发现,“如…似…、有…没…”的常用性和能产性较弱,“有…无…”格式虽已收入《词典》之中,但是与之相关的“有…没…”格式无论在常用性还是能产性方面都差之甚远。能产性和常用性最强的是“天…地…”格式,但是相比较“…天…地”格式而言,它的能产性和常用性又差距显著,更应该作为《词典》条目收录进来的是“…天…地”格式而非“天…地…”格式。能产性和常用性最弱的是“添…加…”格式,除了几个固定短语之外,少有几个类推生成的类固定短语出现在大众口语之中。因此,这6种格式,似乎只有“大…小…、千…百…、天…地…”3种格式可以考虑收入《词典》的条目中来。

第三:格式之外的类固定短语不应完全摒弃

《词典》将类固定短语格式收入其中,那么34种格式之外的类固定短语是否也可以收录进来呢?固定短语作为独立的条目可以出现在《词典》之中,那么高频率使用的部分类固定短语是否也可以出现在《词典》之中呢?《词典》用格式来统辖类固定短语的方法是非常科学有效的,把固定短语收入词典的条目之中,而将类固定短语排除在外也是适宜的。用格式来统辖类固定短语,一方面可以以简驭繁,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同一格式下的类固定短语,促动我们自觉以此类格式类推生成更多的类固定短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限制词典条目的无限增量,从而减轻词典应用者的负担。但是,具体操作起来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固定短语和类固定短语之间难以区分,严格区分很难找出一个有效的标准;另一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部分固定短语可以衍生出大量的类固定短语,部分类固定短语也可以转化成为固定短语。固定短语作为独立的条目可以出现在词典之中,因此高频率使用的部分类固定短语在类固定短语格式没有大量收入《词典》的前提下也可能被收录到《词典》中来。对于类固定短语收入词典的标准,我们倾向于从严,以避免词典条目的泛滥。

第四:收录方言格式的时机尚不成熟

《词典》收录的格式之中既有普通话的,也有方言的。方言格式是否应该被《词典》吸收进来?什么样的方言格式可以收入《词典》的条目呢?既然方言的格式可以进入《词典》的条目之中,那么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普通话中的格式进入《词典》呢?尽管《词典》中只收入了一种方言格式,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问题。我们对这唯一的一种方言格式进行考察发现,词典编者将“道…不…”格式收入进来有失斟酌。根据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我们搜检到含有“道…不…”结构的语料共有4688条,可是“道…不…”作为类固定短语格式出现的没有检索到一例。由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道…不…”作为类固定短语格式收入词典是不合适的。《词典》可以对方言的词汇进行适度的收录,但是作为条目出现在《词典》之中应该符合一定的条件,需要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并且能对规范的现代汉语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格式出现的“道…不…”不仅在方言里应该具有较强的衍生能力,而且更应该具备在规范的现代汉语中的强生存能力和被吸纳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将方言格式收入《词典》的前提是大量的普通话类固定短语格式收入《词典》中来,但现实是大量的类固定短语格式被排除在《词典》之外。因此,我们认为,将“道…不…”格式收入《词典》的时机尚不成熟,即使是作出了方言标注。但是透过《词典》将“道…不…”格式收录进来的事实,我们可以发现,《词典》编者倾向于将格式用词简单、格式义特殊、内嵌成分规律的格式收录到《词典》中来。

第五:格式的说解需要进一步规范

《词典》对类固定短语格式的解释应该更加具体还是更加抽象呢?我们以《词典》对“有…无…”格式的解释来分析这个问题。《词典》对“有…无…”格式的解释是这样的:[有…无…]1.表示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行~市|~己~人|~口~心|~利~弊|~名~实|~始~终|~头~尾|~眼~珠|~益~损|~勇~谋。2.表示有前者没有后者(强调的说法):~过之~不及|~加~已|~增~减。3.表示有了前者就可以没有后者:~备~患|~恃~恐。4.表示似有似无:~意~意。《词典》将这种格式细分为4个义项,并分别举例。我们认为这样分类过于琐碎,并不利于对此类格式的掌握。格式的解释应该倾向于抽象、概括,而不是越细越好。另外,进行格式解释的时候,可以适当说明内嵌成分的性质和规律,因为格式义与内嵌成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仍以“有…无…”格式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对于“有…无…”格式,我们不妨进行如此说解:[有…无…]1.表示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内嵌的成分是意义相反或相类的两个名词:~行~市|~己~人|~口~心|~利~弊|~名~实|~始~终|~头~尾|~眼~珠|~益~损|~勇~谋。2.表示有前者没有后者(强调的说法),内嵌的成分是意义相反的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过之~不及|~加~已|~增~减。3.表示有了前者就可以没有后者,内嵌的前一成分是动词,后一成分是与前动词在意义上密切关联的名词:~备~患|~恃~恐。4.表示似有似无,内嵌的前后成分为同一名词:~意~意。相比较而言,《词典》对“不…不…”格式的解释则科学得多、规范得多。有鉴于词典对类固定短语的说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而有必要对类固定短语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和考察。我们认为,对于格式的解释应该尽量做到:高度概括、科学分类、语例丰富、统一规范。

第六:固定短语重复出现

目前《词典》对于类固定短语的处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固定短语重复出现。作为独立条目出现在《词典》中的固定短语,照理说是不应该作为类固定短语格式的例子来使用的。因为,类固定短语格式既然作为词典的条目出现,那就意味着它本身只是词汇单位的架构,容许填塞进该架构的都仅仅是构成那个新的词汇单位的成分,经填塞新成分而成的单位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新的完整而独立的单位。但是,《词典》在处理类固定短语格式的方式上却存在着不同的情况。有的是作为格式的例子出现的类固定短语,不再在《词典》中作为独立的条目出现,如《词典》对“半…半…”格式的处理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有的是作为格式的例子出现的类固定短语,又作为固定短语在《词典》中以独立的条目重新出现,例如《词典》对于“半…不…”格式的处理,“半生不熟”、“半死不活”作为“半…不…”格式的语例出现在《词典》中,可又作为独立的条目出现在《词典》中;有的是作为格式的例子出现的,又全部作为独立的条目出现在《词典》中,例如《词典》对于“不…而…”格式的处理就是这样。固定短语是具备作为独立条目出现在《词典》中的资格的,按照常理就不应再作为内嵌格式的例子出现,尽管某些固定短语可能会与某种内嵌格式存在历史上的渊源关系。三种情况进行考量,我们认为《词典》对于类固定短语处理的第一种方式还是比较妥贴的,应该尽量将固定短语和类固定短语区分开,并尽量避免固定短语的重复出现问题。固定短语和类固定短语虽然有时候难以区分,但是为了避免重复现象发生,不妨做出强制性的限制,凡是作为独立条目出现在《词典》之中的固定短语,不再作为类固定短语格式的语例重复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