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演进关系和动因

演进关系和动因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5 演进关系和动因6.5.1 链接式演进关系从语料分析来看,“N来N去”、“A来A去”、“V来V去”三者的出现和演进是平行的,之间不存在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因此,A、B、C三类“V来V去”呈链接式发展。总的来说,“X来X去”各类是渐次虚化的,而虚化的直接动因是作为固定成分的“…来…去”的虚化。

6.5 演进关系和动因

6.5.1 链接式演进关系

从语料分析来看,“N来N去”、“A来A去”、“V来V去”三者的出现和演进是平行的,之间不存在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最先产生的应当是“N来N去”,“A来A去”,早期的“V来V去”结构皆与“A来A去”相同,而现代汉语中典型的“V来V去”出现相对较晚,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却较前两者完善。三者中的各类是链接式的演进关系:

N来N去:A类格式→B类格式

A来A去:A类格式→B类格式

V来V去:A类格式→B类格式→C类格式

“V来V去”在演进关系上,前人曾有争论,李晋霞(2002)认为A、B两类不存在语法化关系,两者是同时产生的;而刘志生(2004)却认为B类是由A类语法化而来。我们同意刘文的说法,A、B两类的出现在历时上具有前后继承的关系,B类在唐代出现时数量还不占优势,同时A、B两类在语义上具有由实到虚的演进关系,在结构上也由松散到凝固。A类“V来V去”最早产生的基础是“来、去”的分别虚化、“V来/去”的出现,动词V由位移动词到一般的动作动词乃至后来的心理动词。C类是由B类语法化而来,其动因是“说来说去”类所处的句法位置使其篇章功能突出,“言说”的实义内容弱化。因此,A、B、C三类“V来V去”呈链接式发展。

“N来N去”受“来、去”虚化的影响,由可移动、可变化的N发展为可在外力作用下移动的N,再到不可移动、不可变化的N。

“A来A去”最早出现的例子虽然已经较为虚化,但从“独往独来、哭往哭来”这样的例子中可推知,应当存在“来、去”有动作义的A类“A来A去”,在这一格式中性状“A”被凸显出来,而后才出现纯粹以“A”为核心的B类格式。

总的来说,“X来X去”各类是渐次虚化的,而虚化的直接动因是作为固定成分的“…来…去”的虚化。在这三类的演变过程中类推机制和隐喻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6.5.2 产生动因的推测

对于“X来X去”是如何产生的,据陆志韦(1956)考察,X异形的“X来X去”在白话里绝少发现,古白话也很少见。但是X相同的“X来X去”是极自由格式,很多动词、形容词性成分都容易进去,认为可能是由骈句紧缩而来。

由于缺乏充分的记录当时口语的语料,能够检索到的语料也较为有限,我们无法十分准确地发现它的产生过程,只能根据现有的语料进行合理的推测。

因为这一格式在唐代已经完全形成,我们仅限对唐代及以前的例子进行考察。在前文的分析中看到,最初的“X来X去”都可以分离为“X来”、“X去”,因此也推想是通过相关的句子紧缩而来,最早在《周易》中出现的例子,就是一个例证,只不过最初出现的不一定是X为同形的例子,因为X异形更有可能是两个相关而非连续的独立事件,从而紧缩。

紧缩之后,在语型和语音上“X来”和“X去”更为紧凑,更利于表达“动作重复”这一语义。另外,“X来X去”出现之初,就具有较强的描写性,描写事物“来了又去”的状态,而不单单是陈述一个动作。状态一般是具有延续性的,这一语用功能对“反复、持续”语义的形成也起了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