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无”格式的认知心理表征

“有无”格式的认知心理表征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3 “有A无B”格式的认知心理表征“有A无B”格式的整合度是不平衡的。这为“有A无B”格式的认知静态理解提供了理论框架。“有A无B”如实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和意象图式的精髓。下面以“有天无日”、“有意无意”为例来诠释“有A无B”格式的概念整合的心理过程。

3.3 “有A无B”格式的认知心理表征

“有A无B”格式的整合度是不平衡的。以下将尝试运用概念隐喻、概念合成以及关联等理论分析格式的认知心理过程。

3.3.1 从隐喻看“有A无B”格式

“有A无B”的格式义不全都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组合,有一部分具有隐喻义。传统上隐喻被看作是在有限条件下使用的非常规语言。认知语言学认为广义的隐喻是语言和思想的最基本成分,是构成常规理性认知活动的概念系统。这为“有A无B”格式的认知静态理解提供了理论框架。“有A无B”如实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和意象图式的精髓。下面以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1)有死无二——比喻有必死之志而无二心。指意志坚定,宁死不渝。

(2)有口无心——谓嘴上说说而已并不准备实行;谓说话心不在焉;心直口快。

(3)有年无月——比喻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

(4)有天无日——喻暗无公理;喻言行肆无忌惮;无稽言行。

(5)有影无形——只有影子而没有形迹。比喻没有根据的谣传。

(6)有斧无柯——有斧子头而没有柄。比喻有锋利的才干却没有借以施展的权柄。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这些格式的喻体所表达的概念都非常具体、直观、形象,它的本体表达的是抽象的概念,源域意象图式的结构系统映射到目标域中。如“有斧无柯”——喻体是有斧子头而没有柄,比喻有锋利的才干却没有借以施展的权柄”。下文将以此为例来说明隐喻映射在格式义建构中的作用。“有斧无柯”(源域)是人们自身对自然界的体验和感知,并组织和构建了意象图式——只有锋利的斧子头,没有斧柄,斧子无用途,从而构成了该短语的源域投射到目标域“有锋利的才干却没有借以施展的权柄”所必需的图式。人类通过对“有斧无柯”具体体验即有斧头无斧柄,没有用,通过联想与推理把这一意想图式投射到目标域,喻指“人有才干但却没有借以施展的权柄”这样抽象的概念。喻体和本体之所以成为可以投射的来源域和目标域,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认知域具有相似性。隐喻在认知方面的成就就在于它能跨范畴的相似性。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就是将原来并不被认为其间存在着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从而使人们获得对其中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有A无B”中间的连接线就像一座桥梁,把人类认知的两个方面完美的结合起来。这也许正是“有A无B”在漫长的语言演变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缘故。

“有A无B”格式即喻体,它通常是具体的,是人们对生活的体验,是直接的、表层的,同时也是源域。然后,源域中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意象图式通过人类大脑的联想和推理投射到目标域,从而组成抽象的深层的意图,构成格式的真正的隐含义——本体。

3.3.2 从概念合成看“有A无B”

Fauconnier(1997)的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为格式动态理解提供了恰当的解释。格式内部概念的形成,不管是具体的来源认知域还是最后抽象目标认知域,概念整合理论都会在格式使用的意义建构中发挥作用,从而形成格式的心理概念整合空间。

正如Paul Ricoeur(2004)所言,静态的对比仅仅是动态转移的基础。以隐喻为基础的模式可作为概念整合过程中的输入部分。

下面以“有天无日”、“有意无意”为例来诠释“有A无B”格式的概念整合的心理过程。先看例句:

(1)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

(2)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癫癫,只休信他。

(3)如此折腾了一大圈,小百姓们又将迎来[有天无日]的日子。

(4)两人在网上[有天无日]的瞎扯着,不觉就到了深夜!

“有天无日”的来源认知域指的是有天空也应该有太阳,但却没有太阳。通过转喻获得其字面义——有天空没有太阳,一切都是黑暗的。通过隐喻获得其常规比喻义——什么都是黑暗的,没有道理可循等。这成为其中的一个输入空间。另一个输入空间是具体的语境,即上面所举的例句。格式的短语空间和语境空间形成跨空间映射。在类属空间中,含有与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相似的概念结构,人们在理解隐喻时首先需从隐喻的源域中抽取反映事物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具体而言,在理解例句(1)、(3)时首先需从格式短语空间中提取常规含义——一切都是黑暗,没有道理可言。然后投射到语境空间中去,用它去把握目标域。在合成空间中一方面是来自格式短语部分的投射;另一方面是来自具体语境部分的投射,这些部分在这里进行合并和互动,从而在这具体的语境中产生新的突生结构和具体意义,即“梁山泊管制的天下十分黑暗,没公理”或“社会十分黑暗,政治气候严酷”具体语境含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例句(2)、(4),即:“无稽言行”或“言行非常放肆,无所顾忌”。经过概念整合,格式“有天无日”的意义又从抽象到具体。

再以“有意无意”为例来说明概念整合的心理过程:

(5)范仲淹[有意无意],以史家的大手笔,迫使我们记住滕子京。

(6)他就是躺在床上也睡不踏实,耳朵像是打开的雷达,总是[有意无意]监听着机器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7)当市场经济出现一些新情况,人们对此不适应,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过去熟悉的旧办法来处理新问题。

(8)人们变得越发容易[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受人伤害。

(9)在一次次[有意无意]的变化与选择中,白润生也一次次地调整着人生坐标。

这一格式的概念整合首先包含两个输入空间:一个是“有意无意”即“有意”还是“无意”;另一个是具体的语境环境,如各例句出现的具体语境。两域空间中的元素部分地投射到合成空间。人类认知总是尽力朝着获得最大限度的关联性并且每个表面的刺激都传递一组最佳关联假设。格式的语境、动机与背景以及受话人或读者的个人经历和百科知识等等,通过组合、完善、扩展进行整合并形成突生结构,产生具体的语境意义。在例(5)中,范仲淹的“有意无意”表达了这位大文豪的为人直率而豁达潇洒,做事自然率真,不是曲意雕琢。例(6)的具体语境意义——他对“机器运转声音是否正常”这件事情表现出了也关心,也不关心的样子。例(7)的具体语境意义则是形容人们半有意识半无意识地用过去熟悉的旧办法来处理新问题。例(8)的具体语境意义说明人们像是故意又像是不经意地伤害别人。例(9)则传达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无奈与难以把握。

通过对以上例句的分析,可以知道合成空间中生成的这种新显结构只是临时性的,其正确与否还需要最后确认,大脑中储存的一切背景知识以及一切相关的语境知识被调动起来,对空间合成的内容进行核实。临时性新显结构一经确认,突生结构便自然产生,也就形成了人们对格式的真正含义上的理解。合成空间理论揭示的是抽象的认知过程,所以在分析概念的形成过程时要把握它的弹性。这些抽象结构与组织可以在完全不同的情境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体现出来。依据语境和作者或说话者的意图,有时要将突生结构投射到目标域,有时则需将突生结构投射到源域。“有意无意”这个短语属于最高整合度类的短语,被收入到成语词典中。人们根据此短语类推出很多“有A无A”类短语,如“有轨无轨、有声无声、有钱无钱、有罪无罪、有暇无暇、有须无须、有它无它、有为无为、有佛无佛、有情无情”等,在这种情况下语言使用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动性,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帮助进行意义的建构与阐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