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有A无B”格式产生及发展动因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演变,这是语言发展的外因;同时,客观存在的语言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互相制约、相互影响,形成独特的语言单位或模式。冯胜利(1997)认为在汉语里四字并联常常组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以致成为一种独立的格式,在汉语里构成一个独立的语言单位,因而它们在使用中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任何一个结构都是建立在与它相关的语言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A无B”格式的产生与发展当然也离不开这内外两种因素的作用。
4.2.1 语言外部因素对“有A无B”发展的作用
中国文学史上的几次变革都对四字格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也包括“有A无B”在内。史料显示我国最早的史书典籍《尚书》,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易经》都有大量的四言句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四言为主,后来辞赋以及《百家姓》、《千字文》等都采用了四言句,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描写景物、刻画人物,或文学评论的词语中四字结构也比较多。文学作用进一步促使人们在心理上越来越愿意接受这种四字格表达模式。
4.2.1.1 文学作品对“有A无B”产生、发展的影响与推动
第一,四言诗对“有A无B”发展的影响与推动
“四言诗”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直到东汉末年,五言诗才真正出现,四言诗兴盛了一千余年,为汉语积淀了丰富的词汇,更是留下了大量的四字格词语。陆志韦(1956)认为现代汉语的四字格结构形式和先秦的四字格一样,根据他的统计分析,在《诗经》中已经出现了今天四字格的几乎全部格式。我们在《诗经》、《左传》、《论语》等文献中检索到的“有A无B”格式有50个,有些成语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如“有备无患、有死无二、有教无类”等,有些结构模式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如“有功无功、有入无出、有首无身、有罪无罪”等。
第二,辞赋、骈体文对“有A无B”发展的影响
两汉时期的辞赋中常常会出现四字格式,但是大部分都是出于追求形式,句法上讲求对偶,句子的字数也渐渐趋于骈四俪六,所以在辞赋中很少出现“有A无B”格式,倒是在《史记》、《史论》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有祸无福、有外无内、有兵无兵、有为无为、有山无林、有阳无阴”等,在这一时期出现。
第三,佛经翻译、唐宋通俗文学对“有A无B”发展的影响与推动
在魏晋南北朝佛经翻译盛行时期产生了大批四字格词语,佛经翻译采用四言形式一是便于推广记诵,二是受当时文学语言形式影响;反过来由于佛教的传播和影响,又对汉语产生重要的影响。佛经译文的口语化,佛教传播形成的多种通俗文又促成了民间口语词中四字格俗语的大量产生,而且这些四字格词语更具有生命力和广泛性。“有A无B”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从六朝到五代十国时期,我们检索到150例“有A无B”格式,常见的有“有佛无佛、有陨无贰、有加无损、有君无臣、有来无往、有意无意、有头无尾、有慈无威”等。
第四,明清白话小说对“有A无B”发展的影响与推动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四字格词语。小说中,写景状物、人物描写运用四字格比比皆是。根据前面的统计,出现在明清文学作品的此格式有745余次,如《西游记》中出现27次,《红楼梦》中出现30余次。这说明“有A无B”使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同时,由于明清小说特别是四大名著的影响,无疑会对“有A无B”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2.1.2 民族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四字格式因其自身特点即表达精炼、生动形象、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等而深受中华民族的青睐,独特的结构形式,传承丰富的文化气息。陆志韦(1956)指出汉语有一种特性:听一段话或是念一段白话文老是会觉着句子里的字(音节)会两个两个,四个四个结合起来。他认为四字格与双音节一样已经深入汉语社团的内心。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即指出“偶字易安”。从形式上看,四字格是双偶相加的表现形式。“有A无B”内部是“有A”+“无B”,2+2结合,形成的整体格式是四字格式,所以符合大众的求“偶”的心理,格式能够稳定发展并且能根据语义需要创造新的格式用例。
通过对“有A无B”的语义进分析,可以发现格式的构成反映了汉民族辨证思维二元对立的观点,格式“肯定+否定”式的反义对举更能说明汉民族典型的“二元式”的思维方式,如“有水无电、有德无才、有口无心、有城无市、有错无罪、有害无益”等等。
4.2.2 语言内部因素变化是“有A无B”发展的根本原因
4.2.2.1 汉语双音节化与“有A无B”发展的关系
语言的各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者一般认为汉语四字格的发展和汉语的双音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吴为善(2005)认为汉语词汇双音化是汉语语音系统变化的结果。古代汉语词汇是单音词占优势,后来由于语音简化,产生大量同音词,它使词语在形式(语音)方面没有区别,给交际带来不利的影响,促使汉语的词汇系统从单音节词发展成为双音节词。汉语词汇双音化是产生四字格结构必不可少的内部条件。从上古汉语可以看到汉语的四字格在汉语双音节化之前是以叠音格为主的,徐通锵(1997)曾谈到四字格是在联绵字的基础上再由“2”分化为“4”;初期它与联绵字类似,每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本身无义,而后以此为基础,实义字利用这种结构格式以义代音形成汉语特殊的四字格。双音节化同时也引起了汉语语法系统方面的变化,因此吕叔湘(1963)提出“四音节的倾向表现在某些组合里一个双音节成分要求另一个成分也是双音节,比如某些双音节动词后面必须是双音节宾语。”“有A无B”的构成则是由单音节的动词“有、无”后加成分“A、B”构成了四音节格式,在格式里“有A”、“无B”先构成双音节,再由此构成四字格,格式一旦形成,一些原本“有A”、“无B”双音节不能单说的,放入格式中则成立,如:“有恃”这样的双音节很难单独成立,进入格式中与“无恐”构成并立的四字格。“有A无B”的构成正符合吕叔湘(1963)阐述的四音节的组合倾向,双音节成分要求另一个成分也是双音节,不然,“有A无B”格式就不符合句法关系而无法形成一个固定的构式。“有A无B”格式一旦固定为构词的手段,一些词语就可以比较自由的进入格式,如“有去无回、有来无往、有深无浅”等。
4.2.2.2 “有A无B”本身固有的韵律成就了格式的形成和发展
“有A无B”作为众多四字格式之一而存在和发展,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该格式本身符合四字格形成的客观条件,即音节平稳、节奏和谐、语义结构对称及音韵结构对称。二是“有A无B”可以认为是汉语韵律构词的一种必然产物,该格式可以看成是“复合韵律词”。文炼(1994)认为四字格所包含的四音节语段能给人以稳定之感。冯胜利(1997)认为所有的复合韵律词都会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前后两段的性质。吴为善(2003)也指出“韵律词”必须是一个能自由运用的、稳定的、完整的语言单位。“有A无B”的“2+2”的音段组合明显比“1+3”或“3+1”的音段组合更稳定、能产性更高。而且“熟语化”在格式的应用过程中也起了很大的催化作用,使原本很不稳定的格式在不断重复使用中,扩大了其使用范围,从而使格式趋于稳定,结构更为凝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