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X为其他成分的“X前X后”
3.2.1 “X”为副词
X是副词的比较少见,如:或前或后、稍前稍后、不前不后、时前时后、略前略后。实例如:
(1)我们就这样前行了一段距离,不远不近,[不前不后],没有对视也没有交谈,就像两个陌路人在同一条路上各走各的。
(2)飞来一对蝴蝶,时上时下,[时前时后],在嬉戏,在打闹。
X为副词的“X前X后”一般不能独立作为分句出现,往往需要有对举成分出现,例(1)“不前不后”前的“不远不近”,例(2)“时前时后”前的“时上时下”。
相比来看,“X”为副词时,“X前X后”做状语的用例较多,往往有状语标记“地”。如:
(3)两位老人只好互相[时前时后]地一道往前走。
(4)两对脚[不前不后]地轻轻错落着,好像唯恐踩破了什么。
(5)他老是抽着一根烟竿,在马队旁边,[或前或后]地行进着。另外,“X”为副词时,“X前X后”可以做定语,如:
(6)鲁迅的观点,必然和他当时或[稍前稍后]一些人的思想,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
(7)我希望,第三阶段将于本月底或[稍前稍后]几天内完成。
3.2.2 “X”为数词
X是数词的用例不多,如“一前一后、一前二后、两前两后”等。其中“一前一后”中的“前、后”除可表空间义外,还可以表时间义。“一前一后”中的“前、后”多表空间义,表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如:
(8)我们父子久久地沉默着,[一前一后]地漫步。
(9)两辆运煤的卡车[一前一后]爬上坡来,两车相距约有一两公里。也有“前、后”表时间义的情况,表示“一个先发生一个后发生”,如:
(10)中东争端的两个重要对手[一前一后]访问莫斯科,这确实是耐人寻味的。其他数词进入该格式时,“前、后”不表时间义,如:
(11)孟大环和江华并肩往南城外步行着,四个特务[两前两后]跟着他们。
(12)杨子荣两人飞奔下出,和匪徒[一前两后],急急追赶,黑点愈来愈大。
“X”为数词时,“X前X后”多做状语,如例(8)、例(11),少数可做定语。如例(13):
(13)代表团对我们[一前一后]的两次接待工作都很满意。
3.2.3 “X”为代词
“X前X后”格式中,X可为代词,如“此前此后”,表示“以此为参照,早于和晚于这一参照点的时间范围”,如:
(14)除周作人[此前此后]均曾著文论鬼外,像老舍、丰子恺等也都披挂上阵。
3.2.4 X 1、X 2词性不同
“X前X后”中还有前后X词性不同的用例。
1)X 1为名词、X 2为动词的“X前X后”,如:
(15)慈禧46岁,忽然得了重病,脉案对病因的叙述,含糊不清,而所开药方,则属于专治[胎前产后]诸症的“四物汤”,群臣皆为之困惑不解。
(16)江苏仪征化纤股份公司涤纶一厂除完善女工[婚前产后]系列服务外,还坚持同育龄夫妇签订生育节育合同。
例(15)的“胎前产后”,“胎”和“产”虽为不同词性,但进入“X前X后”中分别指称“怀胎”和“生产”这两个事件;(16)的“婚前产后”也都是指称“结婚”和“生产”这两个事件,都是指称义,多做定语。
2)X 1为形容词、X 2为动词的“X前X后”,如:
(17)有个衣冠楚楚的行骗者,混入众多的来宾中[忙前跑后],巧妙地向一位奥委会委员借了一笔钱后踪影全无,成为奥运争办史上一个有趣的小插典。
(18)去年我老父亲去世,康俊[忙前跑后]帮着张罗,连骨灰都是他一块一块地拣进骨灰盒的。
例(17)和(18)中,进入“X前X后”格式的“忙”和“跑”,都显示出很强的动作义,句法功能与“V前V后”相似,主要做谓语、状语。
(19)马英拿在小元洞下一看,是一本[少前没后]的《水浒》。
例(19)中,“少前没后”做定语。
可见,除了名词、动词性成分,X为其他成分的“X前X后”也较为常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