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翻译的标准
学习翻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翻译”或“翻译是什么”,即翻译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地、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它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
翻译有两种形式:口译和笔译。无论口译还是笔译,从事翻译的人只能充当代言人的角色。虽然翻译也是一种创造活动,但这种创造的目的是使译文再现原文的意义和功能,所以这种创造的原则只能是服从于原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翻译并不比创作容易,有时甚至更难。而且翻译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它的艺术美远远超出了语言的范畴。
由于翻译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所以翻译的标准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从1898年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翻译三原则后,有一定影响的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有鲁迅的“直译”、林语堂的“美学”、郭沫若的“创作论”、朱光潜的“艺术论”、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但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
严复(1853-1921)根据自己翻译的实践在《天演论》(1898年出版)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从以上可以看出,严复在提出“信、达、雅”翻译标准时主张:
关于“信”:译文应该抓住全文要旨,对于词句可以有所颠倒增删,只要不失原意,不必斤斤计较词句的对应和顺序。
关于“达”:达非常重要,信而不达,译了等于白译,只有做到达,才能做到信。要做到达,译者必须首先认真通读全文,做到融会贯通,然后进行翻译。
关于“雅”:译文要雅,否则没人看。“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
对于严复的“信、达、雅”,不少人对于“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不能脱离原文,片面追求雅;如果原文不雅,译文怎么雅?况且,严复主张的是古雅,即用古文翻译,这是不可取的。但严复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且有着相对的主次关系,在不同的文体中需要译者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信、达、雅”的成分比例做适当的调整,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至于“信”和“达”,多年来用作评价翻译的尺度,在我国翻译界一直是没有异议的。
五四运动之后,鲁迅先生(1881-1936)主张“信”与“顺”的兼顾的翻译标准。他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应保存着原文的风姿。”所谓“信”,是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即把原文完整而准确地表达于译文中,对原文的内容尽可能不增不减。所谓“顺”,是指用词正确得体,译文流畅通顺,符合译文习惯;避免逐字死译、生搬硬套。这就是鲁迅的“直译”翻译标准。
在文学翻译上傅雷提出“传神”的翻译标准。傅雷认为,首先要“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第二,表达要“传神达意”。傅雷曾说过:“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可见“传神”就是传原文的精神,透过字面,把字里行间的意蕴曲达以出。而钱钟书在文学翻译上提出“化境”的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是入于‘化境’。17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换骨’,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文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这本来是个很好的意见,但一直未被人重视,认为这是不切实际,要求过高,而未被公认。
在实践翻译工作中,对原文含义的理解和表达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符合要求呢?一般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而要表达得清楚,让读者看明白。前面一个要求就叫做“忠实”,后面一个要求就叫做“通顺”。
如何理解忠实?比如说,在译“This product makes your hair strong.”这句时,起先是译为“此产品使你的头发更强壮。”后来被改译为“XX洗发水使你的秀发更强韧。”这样,从形式上看,句子的主语用具体的产品代替了,与原文的主语看似不一样,但实际上是根据上下文把指示代词“this”具体化了,把原文的真正含义更确切地显示出来了。这在翻译中就叫做“忠实”。当然,第一个译法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忠实”的,但那只是形式上的忠实罢了。我们要的不是忠实于原文的字面,而是要忠实于原文的真正含义。又比如说,在译“You should complete this customs declaratio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Another language may be added,provided it is accepted in the country of destination,further information can be obtained at a post office.”这句时,起先译为“你应该用英语来填写这份海关报表。用目的国允许的其他一种语言也可附上。进一步情况可以从邮局中得到。”后来被改译为“本表需要用英语填写。可以附上寄达国所接受的其他一种语言,细节可以从邮局进一步获得。”从形式上看,“海关报表”用“本报表”替代了,“目的国”用了“寄达国”代替了,与原文看似不一样,但改译的更符合交际中的语言风格或语体风格。这就是指忠实于原作的风格,即语言风格或语体风格。所以忠实,首先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即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原作的内容;其次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及语言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的信息与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
如何理解通顺?比如说,在译“America’s trading partners in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formally charged Washington today with violating the rules of the trading agreement with its 15 percent surtax on imports.”这句时,起先译为“美国的贸易伙伴在关贸总协定指控华盛顿今天破坏贸易协定的规则,其对进口商品征收15%的附加税。”后来被改译为“美国在关贸总协定的贸易伙伴今天正式指控华盛顿破坏贸易协定的规则,对进口商品征收15%的附加税。”这样,实词并没有变,但句子的结构有了变化,使译文符合汉语规范,便于读者抓住原文的精神实质。这在翻译中就叫做“通顺”。第一译文完全照搬原文的结构,体现的是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英语的表达习惯,虽然译者自己感到很清楚,可是读者看了以后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说什么,这就是不通顺。又比如,在译“We should develop our city into a modern city that is advanced in economic development,prosperous in culture,with flourishing urban areas and a beautiful environment.”这句时,起先译为“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并且有着繁华的城区和优美的环境。”后来被改译为“我们要把本市建设成为一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城区繁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这样,实词并没有变,但形容词的位置改变了,结构也有了变化,使得译文更符合汉语规范,说起来也朗朗上口,没有逐字死译、硬译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所以通顺,首先必须是通顺易懂,符合规范,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其次使用明白流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字死译、硬译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现象。
现在,大多数翻译标准归于“忠实、通顺”四个字。忠实与通顺也是相辅相成的,忠实是通顺的基础,通顺是忠实的保证。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了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通顺也失去了作用。通顺是翻译标准中的首要问题,它对原作的内容、风格、语言应有全面的照顾。可见,忠实与通顺是对立的统一,两者的关系反映了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所以,我们说,忠实是译文质量的基础,而通顺则是译文质量的保证。总之,忠实和通顺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对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