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译文化空缺的弥补

口译文化空缺的弥补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口译文化空缺的弥补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并非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文化空缺”是民族语言文化异质性的集中体现。音译的对象主要是人名、地名和部分文化空缺词。这种译法在英汉翻译中已经被广泛采用。“英译汉化”被称为“中国英语”或“汉化英语”。

第三节 口译文化空缺的弥补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并非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文化体系,属于异质文化。由于异质文化各自特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差异很大,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存在较大的障碍。在口译中,汉语中的一个问候语译成英语可能变成无理的冒犯,而英语的一句赞扬词译成中文也许会令人难堪。这就是“文化空缺”的现象给口译带来的难题。

“文化空缺”是民族语言文化异质性的集中体现。它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也是文化冲突的主要根源。正如俄国学者索罗金所指出,弥补“文化空缺”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不同民族文化沟通和传播的主要手段。对于口译中文化空缺现象,通常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进行弥补:

一、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当原语与目标语之间差异很大、存在语义空缺的情况下,翻译不可能直接从形式或语义上入手,此时音译是主要的翻译手段”(方梦之,2004)。音译的对象主要是人名、地名和部分文化空缺词。这种译法在英汉翻译中已经被广泛采用。例如,英语外来词clone(克隆)、bungee(蹦极)、mosaic(马赛克)、internet(因特网)、talk show(脱口秀)、cool(酷)、AIDS(艾滋病)、SARS(沙斯病毒)等等,均采用了音译法。同样,对于汉语的一些文化内涵词如:阴阳(Yin and Yang)、风水(fengshui)、秀才(xiucai)、叩头(kowtow)、功夫(kongfu)、太极(taichi)、炕(kang)、胡同(hutong)、饺子(jiaozi)、白话文(baihua)等,也采用了音译的翻译手法。

音译法的主要特点是“直接、快捷”,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口译中,如果把“胡同”翻译成“lane”,“秀才”译成“scholar”,则都无法体现“胡同”和“秀才”所包含的丰富民俗文化内涵。

二、译借法

译借法是指借用目标语中现成的、听众耳熟能详的文化内涵词来替换原语中的文化概念。这是一种非常简洁、有效的翻译手段,在口译中也常被使用。例如,曾有译员在陪外宾观看《梁山伯与祝英台》影片时,形象地将片名译成为“Chiese Romeo and Juliet”,美国客人听后兴趣盎然。再例如,有译员将“诸葛亮”译成为“Chinese Solomon”(中国的“所罗门”),“世外桃源”译成了“Arcadia”。“所罗门”是以色列历史上的一名国王,以智慧而著称,西方人家喻户晓,与中国的“诸葛亮”很相似;Arcadia则是古希腊的一个高原地区,用以比喻田园诗般和牧歌式的纯朴生活,与我国晋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意义上对应。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种译法最大的特点是利于文化理解,不存在沟通障碍。因为利用听者所熟悉的文化内涵词来表达,无需做更多的解释。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它的局限性,易导致“文化错位”现象的出现。使用“异国情调”来取代“本国情调”,有时会给听者一种文化错觉的感受。因此,口译过程中绝不可滥用,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灵活、适度地掌握。

三、汉译西化与英译汉化

“汉译西化”,是指“译自外文(特别是英文)的汉语受外文的影响或采用外文的表达方式”;“英译汉化”则与“汉译西化”相对,是指“英译时受汉语的影响,或采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方梦之,2004)。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的交流与信息的沟通。通过“英译汉化”和“汉译西化”的方式,既可再现源语文化信息,又可丰富译语语言词汇,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1)汉译西化通常称为“西式汉语”或“欧化译文”。在英译汉过程中,有时不是找不到中国的表达法才使用外国表现法,而是有意识引进我们能接受的外国表现法,从而丰富祖国的语言。根据语用学的观点,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听者和读者都有“移情”(empathy)的心理准备,知道对方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文化与语言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汉译西化”的翻译策略,虽不能完全填补异质文化的空缺,但却打开了另一文化的大门。如: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如教堂老鼠

●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兔

●to 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 stack:草堆寻针

这类形式和意义都达到等值“西化”的译文,不但不拙劣,反而给人以新鲜感,可丰富汉语的表达(何自然,1994)。

(2)“英译汉化”被称为“中国英语”或“汉化英语”。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不同于中式英语(Chinglish),它既不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渡语”,也不是因英语不够表达而胡编乱造的英语。“中国英语”这一概念首先是由葛传架先生1980年提出来的,之后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的专门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或者说是专门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意义的干扰性英语变体。如:

●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s

●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

●扶贫工程:‘Anti-Poverty’Project

●安居工程: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urban residents

●四书:Four Books

●八股文:eight-legged essay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Marxism-Leninism,Mao Zedong Thought,Deng Xiao-ping Theory,“Three Represents’”important Thought

四、释义增补法和释义法

1.释义增补法

是指当源语中词语的内涵意义在译语中出现词汇空缺,其联想意义也出现空白时,译者必须保留源语的词语形象,而将其深层含义以解释的形式翻译出来,揭示出源语的文化特性或文化背景。尽管在口译中增添解释会影响信息传达的直接性,但是对于一些在源语和译语文化层面上差异较大的信息,直译或音译加解释无疑能对文化信息缺失起到很好的补偿。释义增补法常用在翻译本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专有名词、缩略语、隐语、成语、典故、俚语或俗语等。释义增补法在导游口译中特别常见。因为导游口译信息处理的时间相对宽松,且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赏文化节目和了解异国他乡的文化特色。如:

●“泼水节”:“Water-Sprinkling Festival”,a big festival for the Dai nationality to wish everyone happiness by splashing water to one another

●“钉子户”:“dingzihu”,refers to person or household who refuses to move and bargains for unreasonably high compensation when the land is requisitioned for a construction project

●气功:qigong,a system o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

●“假日经济”:“holiday economy”,a term that sprung up in 1999 when China lengthened its major holidays

●“三高三低”(关于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一些提法):“three highs”refers to high birth rate,high mortality rate and high growth rate and“three lows”refers to low birth rate,low mortality rate and low growth rate.

2.释意法

“释义法”与“释义增补法”大致相似,不同的是“释义法”未保留源语的词语形象,而只是将其深层含义以解释的形式翻译出来。法国释意学派曾提出的口译“脱壳”理论,认为口译首先要“话语阐释”;其次,“脱离语言外壳”;最后,“重组原语信息内容”。该理论阐明了一个中心论点:即口译不是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一个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口译时要脱掉源语的语言外壳,对其中“纯粹”的思想内容加以理解,然后用译出语的外壳加以包装并输出。释义法就是“脱壳”理论的主要表现手法。如:

●“这几天,台湾的选情波谲云诡,急转直下,用尽了权谋手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就是有人要让‘台独’势力上台吗?”

“In these few days,the Taiwan election campaign,with dramatic changes,has been fraught with treachery and schemes.However,the hidden intention is clear for anyone to see.Some people are trying their best to make the one who is for Taiwan independence win the election.”

以上两个句子包含了三个四字词组和一个成语。译员采用了释义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典故译为the hidden intention is clear for anyone to see,干净利落,通俗易懂,简明达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