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和审美的哲学思想

设计和审美的哲学思想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时空观概述“哲学可以分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的基础,第二层次是哲学的分支,第三层次是哲学的应用。第一层次包括逻辑学、哲学学和元哲学,第二层次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第三个层次是哲学的应用,其中包括宗教哲学、教育哲学、语言哲学、艺术哲学等。”本体论和认识论研究以实践为导向,是为伦理学研究服务的。

第二章 时空观概述

“哲学可以分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的基础,第二层次是哲学的分支,第三层次是哲学的应用。第一层次包括逻辑学、哲学学和元哲学,第二层次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第三个层次是哲学的应用,其中包括宗教哲学、教育哲学、语言哲学、艺术哲学等。”[1]洪晓楠在《哲学通论十五讲》中对元哲学和哲学学进行了如下阐述:

元哲学是从哲学内部来看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来透视哲学,它不是从哲学之外而是从哲学之内来观察哲学、发现哲学和反思哲学,因此,元哲学是一门哲学的分支学科,或者说是哲学的元科学。哲学学虽然是以哲学为研究对象,但它不是从哲学内部而是从哲学外部来观察哲学,是从外部把哲学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旨在揭示哲学的社会性质。[2]

第一层次是关于如何研究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即研究用来研究物质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第二层次是关于研究物质的视角的问题,即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视角,从根本上、总体上研究物质及其相互关系。本体论致力于从根本及总体上揭示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本来面目,认识论致力于从根本及总体上揭示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可能面目,价值论致力于从根本及总体上揭示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性面目。换言之,“三论”从本性上看是要揭示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本来面目和可能面目,评判其现实面目,构建其理想面目,达到和谐共赢的目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研究以实践为导向,是为伦理学研究服务的。实践中的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共赢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目的和中心。

第三层次的应用哲学是第一层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使命就是把哲学的方法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视角运用于不同领域,并根据具体领域的实际情况确定这个领域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基本活动准则,规范和指导本领域的实践活动,实现和谐共赢的终极目的。[3]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实践并取得理想成果的根本保证。哲学的自觉在于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理解,从较高层次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态势。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种彻底不仅表现在理论本身能够自圆其说,更重要的是理论能够把握整体,能够从宏观上对事物有完整的理解。而且,这样的理论还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由此表明理论在实践中的彻底性。显然,这种哲学的自觉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历史的发展脉络,使理论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而这种前瞻性和预见性正是彻底的理论自身具备的本质特征。经验主义的方法只会使我们裹足不前,完全从经验出发就会使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当我们真正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理解,只有当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才能从哲学的高度解释我们在经验中面对的各种现象,才能在事物的各种变化中把握事物的发展脉络。[4]

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对表面现象的认识常常限于就事论事,而对造成表面现象的原因和它可能产生的结果的深层次研究则需要良好的哲学素养。

他(恩格斯)指出,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因此,只有通过对不同时代的理论思维的学习理解,我们才能提升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这里的理论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科学思维能力,一个是哲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帮助我们对以往历史中出现的各种科学假说和科学思想形成恰当的判断,有助于我们认清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理论和思想的创新程度。但科学思维能力仅仅停留在或者说只能在对经验现象的表层理解,即使是对经验现象的科学解释也不过是采用了逻辑的方法,对这些现象重新分类而已。而哲学思维能力则对我们的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必须能够超越经验现象,通过对各种各样现象表面的理解达到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把握。……

……用辩证的方式观察事物,解释现象,提出观念,形成理论,这些就是哲学的自觉表现。[5]

哲学核心概念有助于研究事物之间复杂的、整体的、立体的、系统的关系,这种能力属于哲学思维能力的范畴。时空观就是用哲学核心概念,以物理时空和审美时空融合为视角,指导对物质及物质间复杂关系的充分认识的系统工具。

时空观属于哲学的第一层次。时空观是有关审美要素及它们之间在哲学核心概念观照下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方法论。物质是时空的存在。物质分为实体物质和抽象物质。实体物质包括自然实体(大自然、植物、生物等)和自然现象、人的行为和创造物;抽象物质包括自然法则和人以物质为研究或欣赏对象的思维活动。时空分物理时空和审美时空。物理时空是自然实体客观存在的时空,审美时空是抽象物质客观存在的时空。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理时空以物质的存在和变化为主要特征,审美时空是认识主体为了研究认识客体根据哲学的核心概念建构的物质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时空观理论

一、物理时空

物理时空是物质存在的时空,是审美时空存在的基础,也是审美主体研究的客体。物理时空由物理时间和物理空间组成,它们相互依存,须臾不可分离。

(一)物理时间

物理时间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时间,表现为点和线,有不可逆的一维性和顺序固定不变的特点。点与线都是相对的概念,一天与更长的时间相比是时间上的一个点,但与小时等更短的时间相比则是一条线。物理时间是绝对的,是客观的存在,计时单位为科学计时,如秒、年、世纪等。

(二)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空间,是客观存在,表现为点、线、面和体四种形式,有科学计量单位,如米、平方米、立方米,还有测量单位,如页、辑、卷。前者用来丈量实体物质和抽象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场所,后者用来统计抽象物质行为的物理化结果。

(三)物理时间和物理空间的交融

物理时间和物理空间相互依存。物理时间是恒定和变化的,而物理空间是在物理时间中存在和变化的,没有独立于物理时间的物理空间。物质存在于物理时空,没有时空则物质不复存在。特定的物质存在于特定的空间,存在于特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特定的物质被审美主体选中后则成为审美客体。审美就是时空观指导下的思维活动。

二、审美时空

审美时空以物理时空为基础,以审美主体选中的物质为审美客体。特定的审美活动存在于特定的物理时空中。审美时空由审美时间和审美空间组成。审美时空是审美主体观察、认识、判断和批评与审美客体相关的多种因素形成的关系网,是审美主体为了保证审美活动的成功而有意识地建构起来的,它的大小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成正比,因此,它是开放的,而且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训练的。

(一)审美时间

审美时间是审美主体在研究审美客体时使用的时间,它是审美主体根据需要,对物理时间灵活多变的使用。审美时间由历时与共时、顺序与优先权体现。历时与共时以物理时间为坐标,顺序有上、下、左、右四个维度,而优先权则有动态特征。从历时的角度看,审美时间可以与物理时间在顺序上保持一致,特别是对未来进行规划和根据物理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对历史进行研究。如为了控制翻译风险,“翻译工作流程可以大致分为项目分析、项目规划、进程报告、审议校对、排版完稿(排版完成、交付译稿)和译后服务六个环节”[6]。各项工作有相应的任务,目标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每一项的风险控制都为其后的翻译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书籍的编撰也是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的。

审美时间是相对的。审美时间的点与线既可长也可短。当一条线与更长的一条线相比时就可以被看作一个点,与一条更短的线相比时依然是一条线。既可以历史长河为背景,也可以一个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前者为背景,前者是一条线,后者就是一个点,而以后者为背景,比其更短的时间就可以被看作一个点。

从共时的角度看,两个以上的审美客体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物理时间。鉴于审美时间的相对性,所谓同一物理时间的时间点既可以是很短的时间,也可以是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总之都是审美客体共同发生和存在的时间。

与物理时间不同的是,审美时间中的顺序是灵活多元的。审美活动可以从任何时间开始,也可以在任何时间结束,不受物理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的制约,审美主体根据需要对顺序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审美活动既可以从现在开始逆向追溯过去,也可以展望未来;既可以从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向以前的时间追溯,也可以向其后延展等。

审美时间范畴的优先权指的是审美主体选择从哪个审美客体或者审美客体的哪个侧面开始审美活动。哪个审美客体或审美客体的哪个侧面获得优先权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由它们所处的具体语境所决定的。优先权的决定既可以体现审美客体或其侧面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体现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之间或审美客体的侧面之间的整体把握和灵活处理能力。总之,优先权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

(二)审美空间

审美空间由哲学核心概念观照下的概念、范畴、层次、等级、范围、顺序、程度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这些要素本身也都是概念,只是概念不同而已。概念与范畴是相对的。概念与概念之间会有巨大的差异。有的概念包含几个相关联的概念,这时这个概念本身则变成范畴,所以范畴是由概念组成的。当几个相关联的范畴组成一个更大的范畴时,它们就变成了概念。原则上讲,范畴的层次高于概念。层次越高,等级越高,涵盖的范围越广。以语族为例。有些语言的某些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有对应关系,有相似之处,它们为同族语言;有的语族与语族之间又有对应关系,被称为同系语言。语族本身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在与其他概念的关系中,与语系相比,语族是概念,语系是范畴;当语族与特定的语言相对时,语族则变成了范畴。在语言系统中,语族的层次和等级均高于特定的语言,涵盖的范围也相应地广,但语系在这三个方面均居于语族之上。等级也存在于同一层次的概念中,因为它们之中有的是基本概念,有的是充分概念。相比较而言,从活动的频率来看,基本概念的等级要高于充分概念的等级,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充分概念的等级也有高于基本概念的时候,因为充分概念一旦发挥作用,它就处于主导地位。以影响翻译的因素为例。在众多因素中,翻译标准“信”“达”“雅”都属于基本概念,而目标语文化的意识形态等则属于充分概念。无论这三个标准实现的程度如何,它们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政治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在氛围宽松的情况下几乎不发挥什么作用。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在翻译某些特定的文本或者文本的某些特定部分时,意识形态则起着压倒一切的主导作用,决定着译文对原文的忠实所能达到的程度。就基本概念的级别问题而言,翻译标准“信”和“达”都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起主导作用。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尽量地忠实于原作,“信”的级别就高于“达”,但当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成为译者的重点时,译文的流畅性则高于对原文的忠实度。即使是基本概念本身,也要分主次,但主次关系是动态的,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时空观的本质属性是审美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要素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理性思维的基础。时空观以时空为坐标对“在场的”和“不在场的”的关系进行非功利性的研究。与“在场的”相比,“不在场的”总是更为重要,因为正是它们决定了“在场的”。它们与“在场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关系体现的是哲学核心概念,因此可以用这些概念观照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核心概念包括:主体与客体、存在与意识、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现象与本质、数量与质量、必然与偶然、整体与个体、普遍与特殊、动态与静态、作用与反作用、因与果、否定之否定、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和谐等。这些关系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整体性、系统性、立体性、协同性、灵活性和包容性等特征。

(三)概念的多维性

对不同的概念进行概念—范畴/范畴—概念的梳理就形成了系统。涉及的概念、范畴、层次越多,这个系统越复杂。对层次的划分使得结构关系更为清晰,从而有利于做出更为准确、合理的判断和决定,同时也有助于训练缜密的思维和提高审美的能力。

处于同一层次的概念越多,它们上一级的范畴涵盖的范围就越广,它们形成的系统就越大。处于同一层次的概念有共性,同属于一个范畴,同时也有个性,所以它们是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在程度上有别,有的概念之间差异小,即差异的程度低,而有的差异大,即差异的程度高。

被归于同一范畴的同一个层次的概念是否总是归于同一层次会有很大的变数。具体的审美活动都是有各种限制的,主观的和客观的都有。从主观因素来看,审美活动受到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限制。审美能力高,则对概念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把握比较好,对其层次划分也相对准确。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层次划分得越细、越准确越好。

同时,就某一特定的实践活动而言,审美主体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穷尽所有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时由于时间的限制也不必要求准确无误地梳理概念的层次,此时会出现把不同层次的概念并置于同一层次的情况。只要不影响审美活动目的的实现则不必苛求,但就思维训练而言是越准确越好。

概念、范畴等审美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大小不一的审美空间。概念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抽象认识,而客观世界则体现了概念。概念及概念之间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都是认识主体认识客观世界并利用客观世界的手段。原则上讲,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主观上出于客观认识的意愿。

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一个概念只能属于一个范畴。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个概念可以从属于不同的范畴,这取决于审美主体审美活动的目的和需要。比如人、动物和植物构成了生物这个范畴,人本身又可以继续分为男人和女人,而它们则又可以继续根据年龄、职业、宗教信仰、国别等概念不断分支下去。而环境保护问题既涉及保护环境的人,又涉及需要保护的环境,即人和环境同属于环境保护范畴的主要概念。虽然概念隶属的范畴会千差万别,但概念—范畴的划分却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因为它决定审美活动的结果和效果。

在具体的语境中,任何概念都由它的表征体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范畴就是概念,而概念就是范畴这个概念的表征,因此,概念和表征也是相对而言的。概念有许多表征,范畴下属的表征对其所属的范畴是表征,但就表征下属的概念而言,表征本身就成了概念。

(四)“有底”与“无底”

通过对各种关系的分析,审美主体对自己的实践行为——包括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有了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已经发生的”有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对“正在发生的”进行及时的矫正,因此在规划“将要发生的”时,可以从可行性、受益性、受益程度这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

根据这些千变万化的关系,审美主体可以挖掘出与任何一个“在场的”相关的不同因素。一旦对与“在场的”相关的任何一个“不在场的”因素进行探究,它就立刻变成了“在场的”,继而可以对与这个新的“在场的”相关的“不在场的”进行研究。原则上讲,对“不在场的”的探究是“无底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任何一个“不在场的”探究又必须是“有底的”,其“底部”则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了解所限制,并由其研究目的所决定。鉴于不同因素之间的错综关系,如果对“不在场的”的探究浅尝辄止,就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审美主体可以意识不到、忽略甚至无视无穷的“不在场的”,但这并不能防碍它们对“在场的”产生各种影响。而这些复杂的因素形成的关系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审美主体的研究是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审美主体对各种关系的认识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其对辩证法则的把握和运用。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与其认识的复杂程度成正比。

这些关系根据审美主体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灵活组合,并非进行任何实践活动时都要把所有的关系考虑到位。换言之,要在绝对“无底”的前提下做到相对“有底”。鉴于“不在场的”的“无底”特征,虽然某一具体的审美活动无法进行“无底”的追求,但这并不影响无数具体的审美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事实上的“无底”追求。如何平衡“有底”与“无底”的关系也是判断审美能力高低的一个指标。过于“有底”则过于简单,于事无补,而过于“无底”则会迷失方向,因此用一种折中的策略则比较合适,以满足需要和实现目的为界限。

折中的策略就是在进行某一特定的审美活动时,概要地勾勒一个相对完整的大系统,这就是所谓的由概念组成的范畴,然后以并列概念中的某一个概念为范畴进行相对“无底”的探究,即尽量穷尽这个范畴的所有概念。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忽略或遗漏个体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各自在整体中的位置,也不会因为涉猎过多客体和与它们相关的细节而走入迷宫找不到出路,迷失重心,而是会繁简得当,重点突出,对某个特定的点进行深入挖掘,同时这个点与系统中其他点的关系也一目了然。其他审美活动对不同的点进行相应的探究,这样它们各自都为巨系统的复杂程度做出贡献。因此,就某个特定的审美活动而言,大系统是粗略扼要的,而其中的某个点则是翔实的。不同的特定的审美活动的结果整合在一起,即把不同的点拼贴在一起,它们形成的系统就是整体的、立体的、层次分明的。以下引文很好地印证了系统与点的关系。

Bell指出翻译过程是“心理而非生理过程”(2001:13)。把翻译纳入心理研究范畴就意味着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待认知过程。信息加工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看不清其间的关系,译者就容易失语。充分认识翻译过程中语言内部要素和语言内外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可有效地避免失语,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反之,就容易产生认知盲点。盲点越多,失语情况越严重。语言内外部的关系错综复杂,其中语义关系最关键。语义是链接各种关系的中枢,失语几乎都与语义认知缺陷有关。[7]

(五)个体与集体审美空间

具体的审美空间有个体审美空间和集体审美空间之分。个体审美空间与具体的某一个审美主体有关。由于审美主体的能力和目的不同,每一个特定的审美活动涉及的点、线、面和体也会出现差异。而且进行面和体的研究需要很高的审美能力和很多的时间精力,所以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点与线的研究上,不够全面和立体,研究的结果也值得质疑。另外,即使有些素质高的审美主体进行了面和体的研究,但不同审美主体进行的同一个审美客体的研究,在线、面和体等方面也未必完全相同。它们可能会部分重合,部分有别。然而,正是它们的不同之处使得对同一客体的研究形成的系统内容更为丰富。

集体是个体相加的总和,巨集体是所有集体相加之和。就理论研究而言,集体意味着审美主体形成了学术共同体,他们的学术空间融为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会随着审美客体的变化和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一定要明确审美客体属于个体审美空间还是集体审美空间,以及集体审美空间的大小,以免造成个体与集体的混淆,忽略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严重影响审美主体的判断和决策。

集体的审美空间则是相对的,既有小集体的审美空间,也有较大集体的审美空间,还有巨大集体的审美空间。由于人是社会的人,因此审美主体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他们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相互妥协。所有这些都以他们的审美空间为基础、起因和结果。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是共同的审美空间使得他们的合作成为可能,是不同的审美空间使得他们的合作形成互补和必要,成为他们共同进步的起点和终点。每一次互动都会扩大他们相同的空间,同时也会促使他们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空间。因此,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审美空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而正是差异成为他们建立新空间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催化的结果。随着他们之间互动的增加,他们建立的空间相同的越大,同时产生的新的空间也越大,不同的空间也越大,进而为新的合作打下基础。

(六)动态与静态

对审美空间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鉴于审美主体之间的互动及互动带来的审美空间的变化,无论是个体审美主体的审美空间还是集体审美主体的审美空间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没有人能第二次走进同一条河。”当个人的审美空间扩大之后,集体的审美空间随之变化。在进行审美活动时,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客观的,而静态是人为的,因而是相对的。审美主体要根据需要对物质进行动态、静态或两者并举的研究,要明确审美视角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以免混淆两者,同时也要避免用静态的代替动态的,或者用动态的代替静态的。否则,研究的结果将令人质疑。鉴于对物质动态和静态的两种研究视角,还应该注意的是,动态的研究聚焦于某一物质甚至是有史以来的物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而静态研究的焦点则是在历史上的某一点物质呈现的状态。因此,对不同审美客体进行对比时,如果是动态的,审美主体必须区分对比的是过程还是结果;如果是静态的,应区分对比的则是同一物理时间点的物质状态还是不同物理时间点的物质状态,还应该回答为什么对比的是相同的时间点或不同的时间点,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点物质状态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在哪方面相同,在哪方面不同,又为什么在不同的时间点物质状态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在哪方面相同,在哪方面不同。

(七)物理时空和审美时空形影不离

没有时间的空间或没有空间的时间均不存在,物理时空和审美时空也密不可分。审美空间由哲学核心概念观照下的概念、范畴、层次、等级、范围、顺序、程度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是审美主体认识、利用和评价物质的方法和手段。对关系的研究活动属于抽象物质范畴,是在物理时空中进行的,而且审美活动的结果会对物理空间产生影响,而物理时空又是审美客体,会反过来影响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认识、利用和评价等审美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时空是审美时空的因和果,审美时空随着物理时空的流转而变化,同时又影响着物理时空的变化。同理,审美时空也是物理时空的因和果,物理时空随着审美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又影响着审美时空的变化。

(八)审美能力

审美空间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审美主体使用的核心概念的种类和数量。使用得越多,审美空间的复杂性即系统性越强,涵盖的面越广,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认识就越清晰、越深刻。因此,审美主体应该认真学习和把握哲学核心概念,并把它们应用到实践中去,根据需要适量考虑与审美客体相关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经得起推敲的结论,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

概念如此众多,它们的关系如此复杂,如何能够高效地把握和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第一要务。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的认识,就人类而言,需要进化;对个人而言,需要学习和消化吸收。进行任何审美活动时,审美主体都要面对审美客体和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有助于建立关系网的哲学核心概念既可以通过体验的方式进入审美主体的意识和潜意识,也可以先以理论的形式进入审美主体的意识,然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进入审美主体的潜意识。就具体的审美活动而言,面对审美客体时,审美主体需要调动其内在的以审美能力的形式出现的审美空间,之后,这次审美活动形成的审美空间有可能进入审美主体的意识之后转化为潜意识。它们究竟有多少能够进入审美主体的意识和潜意识,取决于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就是对审美空间复杂性的把握能力。审美能力越强,建构的审美空间就越复杂。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随着审美主体审美空间的复杂性的增加而提高。它与审美主体活动的效果成正比。因此,审美能力是物理时空和审美时空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物理时间的流逝,审美主体每进行一次审美活动,都需要调动自己的审美能力来面对当前的审美客体,发现与其相关的因素,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网,或感知其他审美主体针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建立的关系网。如果这些关系网足够复杂,是在很多哲学核心概念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些审美活动都将有助于提升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就是在主动地和被动地使用哲学核心概念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渐渐提高的。

学习一门学科或一种理论时,审美主体的审美水平越高,其理解和感悟能力越强。如果是进行理论研究,审美能力越强,理论研究就越扎实,理论在复杂性、立体性、逻辑性等方面更胜一筹,说服力和解释力也就越强。审美能力强在理论上的表现是建构的理论有很强的普适性、解释力、说服力和应用性。在实践上的表现是在解决问题时能考虑适量的相关因素,平衡主次,做出有益于更多利益相关方的判断和决定。

审美能力与知识的丰富未必成正比。审美能力的提高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但知识本身并不能自然产生能力。若没有很好的审美能力,那么知识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即缺乏系统性,即便知识很多,也只能说明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不强。审美能力强则有助于梳理和利用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服务于实践活动的目的。

审美能力强还有助于审美主体创造知识。充分利用哲学的核心概念可以发现许多他人尚未发现的复杂关系。发现新的关系则会影响已有的关系,使整个关系系统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发现新的规律。这个发现新的规律的过程就是创造知识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审美能力很强的审美主体也会犯批评对象所犯的错误,如有些审美主体会批评他人知识不够丰富,结论过于片面等,但其自身也未必不会犯这些错误。这是因为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基于他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他的观点和决定同样是他的知识和能力协力的结果。当他深思熟虑后做出一个决定,他会觉得它是正确的。然而任何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都是有限的。虽然他们知道人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遇到实际情况时,他们会无意中忘记这个人性弱点,做出过于绝对的判断和结论,从而影响实践活动的结果和效果。因此,审美主体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人的知识和能力不足的认识和意识,在做决定或结论时,要有所保留,留有余地,表达不要过于绝对,以免“盲人摸象”,引发没有必要的争论。

第二节 时空观应用

时空观属于哲学第一层次的元哲学范畴,是以审美要素在哲学核心概念观照下形成的关系网为本质特征的方法论,是审美主体进行任何实践活动时的基本思维工具,是具体实用工具的基础。哲学的第二层次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它们是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的三个基本视角,是时空观方法论运用的结果。哲学的第三层次就是第二层次在具体领域的具体运用,形成了哲学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融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一、理论与实践

哲学第二层次的本体论是有关物质本来面目的知识系统,认识论是有关认识物质本来面目及物质之间关系的知识系统,价值论是评价利用对物质及其关系的认识而达到特定目的的实践活动的知识系统。这三论是审美主体认识和利用物质世界及评价实践活动的有机整体。

实践是基于对审美客体的本体认识,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对物质世界本来面目的认识可以是实践活动的目的,但认识物质本来面目的目的就是利用其结果实现当下某个特定的目的,因此认识物质的本来面目只是为了实现另一个实用目的的前提条件而已,而不是终极目的。鉴于审美主体对物质的认识无法做到完全彻底,所以对物质的利用也只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同时,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有选择地利用物质的属性或特性也是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审美主体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以目的为导向,实践的过程涉及审美客体及其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可能是期望的,也可能与期望的有些差距,甚至是很大的差距。实现目的的程度取决于审美主体是否预知哪些相关因素会影响实践过程,并恰如其分地调动它们,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

二、两类实践活动

从广义上说,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实践活动,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审美活动又可以细分为理论实践活动和应用理论的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说,理论实践活动属于理论范畴,而应用理论的实践活动则属于实践范畴。这两种实践活动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理论实践活动以理论的建构为主要特征,其目的是追求真理。从主观上来讲,审美主体的目的是排除任何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发现规律,追求真理;从客观上来讲,人的任何行为和行为的结果都是各种条件制约的产物。但是,它与主观上屈从于各种限制是不同的。这就是理论实践活动与理论应用的实践活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就一门学科而言,时空观有助于理论建构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概念清晰,范畴、范围、层次和等级明确,欲穷尽几乎所有可触及的可能性,具有相当的完整性,而新的理论发现也对其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应用理论的实践活动,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即使不是有意识地对理论进行运用,起码也是活动本身体现了规律和法则,所以被称作应用理论的实践活动。它与理论实践活动的本质不同在于它受到应用理论实践活动涉及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具体实践活动的具体语境千差万别。就实践而言,时空观的作用主要在于遵守动态、因果等自然法则,根据需要、目的、制约因素的限制,厘清具体语境中足够多的相关因素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根据轻重缓急给予它们相应的关注,在决定中给予它们相应的侧重,使决策的效果尽量最大化。

具体的实践活动可能会涉及不同的人,而他们的行为目的可能不同,因此,他们的目的之间会发生冲突和竞争,结果可能是竞争胜利的一方的目的就成为唯一的实践目的,也可能是胜利一方的是主要目的,而其他的则是次要目的,它们都会相应决定实践者的判断和决策,并因此影响实践的结果和效果。究竟哪一方会取胜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相关方的话语权、意识形态等。

对实践活动的评价参数包括实践活动是否达到了预定目的和实践结果是否能在最大程度上惠及更多的利益相关方,换言之,实践活动是否达到了利益最大化。它指的是实践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的利益最大程度。当实践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照顾到了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时,目的与利益呈正相关,否则呈负相关。呈正相关的实践活动价值相对较大,而呈负相关的则价值相对较小,在实现目的的同时关注利益相关方利益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根本。

三、翻译学的时空观

位于第三层次的应用哲学是第一层次——逻辑学、哲学和元哲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使命就是把哲学的方法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视角运用于不同领域,并根据具体领域的独特性确定这个领域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基本活动准则,规范和指导本领域的实践活动,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实现和谐共赢的终极目的。

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学科,研究的对象既可以是翻译实践,也可以是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研究既可以是对翻译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翻译实践规律的研究。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既可以是对翻译理论的学习,也可以是对翻译理论的批评和建构。对翻译理论既可以做宏观的研究,也可以做中观和微观的研究。

翻译学的时空观就是把哲学方法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研究中来,发现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规律,解决它们存在的问题,为老问题找到新答案,为新问题的解决寻找规律,建构更为成熟的翻译学,从不同的层次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并依据翻译实践中的案例进一步完善翻译理论,使翻译活动和译作惠及更多的翻译主体,更加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注释】

[1]江畅:《伦理学原理》,(2013-12-02)[2013-12-07],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t_-J-nmAWrxLjEwDFsqHZfi1jjtw-s5LGuyN1Rgq4pT8GasJPTM5xg5DSJya9qi-xezj YSG5kj829wq4q0QFq86CEXT8eMgjNRHWeV5UpGy。

[2]洪晓楠:《哲学通论十五讲》,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江畅:《伦理学原理》,(2013-12-02)[2013-12-07],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t_-J-nmAWrxLjEwDFsqHZfi1jjtw-s5LGuyN1Rgq4pT8GasJPTM5xg5DSJya9qi-xezj YSG5kj829wq4q0QFq86CEXT8eMgjNRHWeV5UpGy。

[4]江怡:《从文化自觉到哲学自觉》,《光明日报》2012年7月3日第11版。

[5]江怡:《从文化自觉到哲学自觉》,《光明日报》2012年7月3日第11版。

[6]王惠、雷艳妮:《翻译风险识别》,《中国翻译》2012年第2期,第74页。

[7]徐莉娜:《从译者失语看翻译教学的缺失环节》,《中国翻译》2012年第2期,第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