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科院校ESP教学定位的再思考——再议学术英语与专业英语之争[1]
钟玮[2] 韩嫣薇[3]
摘 要: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的ESP教学面临种种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ESP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为了应对挑战,尽快高效高质地开展ESP教学,首先有必要对大学英语的ESP教学做出准确合理的定位,并且在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激励制度等各方面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从而积极配合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切实推动我国ESP教学的发展,培养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ESP课程定位;多元化;师资培养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又可以分为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其中Jordan(1997)又将EAP细分为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和EGA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两种。因此ESP可以更详细地分为EGAP、ESAP和EOP三种。在“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一文中,为了避免这些术语翻译上的混乱,蔡基刚教授建议将EGAP、ESAP和EOP分别汉译为学术英语、专业英语和行业英语。蔡教授在文中提出,鉴于近几年我国高校双语课程尤其是全英语课程的崛起,以及学术希望有一门衔接性课程的呼吁,我国的大学ESP课程应定位在学术英语上。“这一定位的意义在于不仅能满足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需求,而且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转型乃至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蔡基刚,廖雷朝2010:47)
其他学者也呼应了他的观点。如Lan Agnes(2005)介绍,香港大学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就主要是学术英语,如Speaking skills for architecture students,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arts students,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written communication for engineers,English skills for legal students,Professional writing for social work students等。张济华和高钦也提到,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开设学术英语。束定芳(2010)也建议从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术英语教学中借鉴大学英语的教学思路。
蔡教授和其他诸位专家学者定位于学术英语的观点显然是基于目前中国大学ESP教学不甚理想的现状而提出的。高职高专开设的ESP课程大都定位在EOP上,如秘书英语、旅游英语、护士英语、会展英语等。这类课程与学生的专业相关度高,实用性强,作为职前培训,能够帮助学生为就业做好准备,因而深受学生欢迎。而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与高职高专不同,更着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学习和研究专业课程的能力。因此开设的多为商务英语、经贸英语、新闻英语、化工英语、法律英语、生物英语等侧重于专业研究的学生英语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和了解相应专业领域中的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从而顺利阅读专业文献。但是,这些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情况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既由于ESP教师英语能力或专业知识的制约,也受到不合理的教学管理和考评体制的影响,还存在被双语课程挤压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蔡教授提出应将本科院校ESP教学定位为学术英语(即EGAP),认为学术英语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术专业学习的需求,而且也更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师转型。
对此,笔者不完全认同。从宏观上讲,将大学英语教育定位在EAP是十分正确的。这将解决长期以来由通用英语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育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和英语学习费时低效等问题。但是如果进一步细分,将大学英语的EAP教学狭义地定位在(EGAP)学术英语,则有失偏颇,值得商榷。
在教学实践中是教授EGAP还是ESAP是各国EAP实践者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是“专业英语”课程(ESAP)。虽然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有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否定本科院校专业英语教学(ESAP)的可行性。
为了对大学英语的ESP教学做出准确合理的定位,本文将从以下这三方面进行讨论:(1)EGAP与ESAP的关系;(2)需求分析;(3)师资培训。
一、厘清学术英语(EGAP)与专业英语(ESAP)的关系
首先从EGAP和ESAP的中文译名来看,将它们分别译作学术英语和专业英语,原本是为了表达上的精简,但在客观上造成了意义理解的偏差。两者同属(EAP)学术用途英语的子分类,EGAP和ESAP更确切的译名应该是“一般学术用途英语”和“专门学术用途英语”。前者是“适合所有专业学生的通用的英语及其技能教学”,后者是“迎合具体专业特点的英语及其技能教学”。因此,EGAP与ESAP之间并非是互不相关、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更接近于EGP与ESP的基础与专业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顺利学习培养必要的语言能力;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专业学习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巩固实用的语言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基于对“一般学术用途英语”与“专门学术用途英语”之间的关系,国内不少高校通过有梯度有衔接的课程设置,较为成功地开展了ESP课程的教学,以前文列举的香港大学、东京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这些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对外交流密切,且有相当数量的合作办学项目,有条件大规模地开设全英语课程,因此,学生产生了对“一般学术用途英语”(EGAP)强烈的刚性需求。作为一门衔接性课程,EGAP通过训练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回答问题或做作业所需要的组织材料的写作能力、引用资料为自己观点论述的能力、学术阅读和记笔记的能力等,从而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外教开设的全英语课程,顺利地过渡到英文授课环境下专业课程的学习。
但是中国有近2000所各类高等院校,办学层次和区域条件差异巨大,其中有多少院校具有像上述几所大学这样的办学条件和开展有效高质的全英语课程的能力呢?如果无法开设这些课程,那么EGAP课程是否也会陷入像通用英语(EGP)一样“学而无以致用”的尴尬处境,并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懈怠,以致“一般学术用途英语”(EGAP)教学失败?
正如束定芳所指出的,由于各个院校在办学层次、学校定位和培养的人才规格上的差异,其对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和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完全不同(束定芳2010:7)。
以高职高专的ESP教学为例,这些学校大多开设的是行业英语(EOP),如秘书英语、护士英语、酒店英语等实用性课程。由于这些行业英语课程以掌握行业基本知识、运用英语开展相关岗位工作为目的,作用类似岗前培训,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紧密结合,针对性强,因而深受学生欢迎。
此外,全国大多数非重点建设的高校目前由于生源、师资、资金等原因尚没有条件大规模开设全英语课程。而“专门学术用途英语”(ESAP)作为一门英语后续课程还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通过学习这类课程,学生既可以习得语言技能,又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从而达到英语技能与专业知识并进的目的,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由此可见,对于大学ESP教学的定位,我们有必要转换思路,不强求统一的ESP课程定位,而应该基于全面细致的社会个体学习者的需求调查,依据全国高校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办学方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促进大学ESP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二、合理全面的需求分析
对外语学习的需求分析可分为宏观的社会需求和微观的学习者个体需求。
社会需求又可分为国家特殊需求和社会一般需求。国家特殊需求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外语的需求。而社会一般需求则主要指社会一般交往、就业、升职等对外语的需求。通过对社会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类型、数量、分布以及把他们所应具备的外语水平、语言技能和知识结构等的要求,从而对外语教学做出正确的定位,制定出外语教学大纲,并依此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束定芳2010:6)。
除了宏观层面的社会需求调查,大学ESP教学的准确定位更离不开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学习者的需求是在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个体对英语学习的具体需求。针对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弄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水平之间的差异,从而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充分合理的学习者需求分析是对大学ESP教学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
蔡基刚教授在《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一文中以复旦大学的343位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他的调查显示学习者对“一般学术用途英语”(EGAP)的需求是建立在以英语为学习语言的基础之上的,需求的主体包括:(1)选修双语课程或全英语课程的学生;(2)本科期间到国外或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作为交换生,在全英语授课环境中短暂学习的学生;(3)想到美国等英语国家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4)在国内升学读研考博的学生。复旦、北大等一流的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学术研究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上四类学生占绝大多数,而且学校也有充足的师资为学生提供以英语为学习语言的教学环境,因此“一般学术用途英语”(EGAP)作为一门衔接性的课程,有利于学生们将来的学术研究生涯的发展前景,当然深受学生欢迎且是他们迫切需要的(蔡基刚,廖雷朝2010:73)。
再以国际化教育程度较高的香港地区为例。香港很多大学的专业课程是全英文授课的。学生为了能在将来的专业学习中熟练地使用英语听课、阅读、讨论、写课业论文,对EGAP课程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这些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以EGAP为主是符合学习者需求的。
但是中国有近2000所办学层次不一、培养目标不同的各类高等院校。除了上述这些处于高等教育发达、国际化程度高的地区的科研型大学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的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并不具备上述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生源水平,无法广泛开设高质量的全英语课程,并且在校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与ESAP在重点大学处于夹缝中的窘境不同,在二线城市的省属大学,ESAP还是符合学习者英语学习需求的。有不少学生希望能够通过EGAP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以及撰写论文摘要的能力。也有学生认为在EGAP课程之后最好能再开设ESAP课程,这对他们将来在国内外攻读硕士或博士课程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有大量学生相信ESAP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掌握专业英语技能,切实提高将来的职场竞争力。
正如蔡基刚教授在关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文章中所提倡的,大学英语应该按照各种大学不同的办学定位实行多元化管理和教学,大学ESP教学的定位也应该尊重现实,遵循多元化的理念,才能从源头上避免以往大学英语教学走过的弯路,促进大学ESP教学的健康发展(蔡基刚2007:29)。
三、师资现状和师资培训
要开展多元化的大学ESP教学,师资短缺问题一直是制约该项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各高校的ESP教师一般由两类教师担任。其一是专职负责一般用途英语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其二就是专业课教师。两类教师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大学英语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已经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教学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往往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缺乏跨学科授课的能力。另一类非英语专业的ESP教师则恰恰相反,专业知识娴熟,功底深厚,但英语技能,尤其是口语表达欠佳,不能胜任ESP课程的教学。正如王慧婷,陶加辉(2010:81)指出的,目前ESP教师缺乏ESP专业理论知识、ESP语言教学理论知识和ESP专业实践知识。师资的不足与非专业化问题在基础较为薄弱的地方性院校更为突出。
ESP的师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类院校应该从自身办学条件的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地提高ESP师资的专业性。师资力量雄厚,对外交流的重点院校应注意挖掘现有的师资潜力,并积极培训可能的ESP师资。鼓励本校的留学归国人员承担起实施ESP教学的任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聘请外籍专业教师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院校则应积极开展各类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国内外进修,开展校际或校企合作,甚至可以与专业国际考证机构开展课程开发和师资培训等合作,从而在短期内突破师资瓶颈,尽快实施ESP教学。
四、结论
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的ESP教学面临种种问题和困难,但是应该认识到ESP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也有必要认清,在新的改革中,不能重蹈以往“大一统”的覆辙。而是应该求同存异,务实高效地在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激励制度等各方面坚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从而积极配合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切实推动我国ESP教学的发展,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
参考文献
[1]JORDAN R 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27—32.
[3]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 (6),47—50,73.
[4]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专业导向”英语教学模式的调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5]王慧婷,陶加辉.“三位一体”的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3):80—84.
[6]张济华,高钦.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词汇教学探讨[J].外语界,2009(3):17—23.
【注释】
[1]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校级高教课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编号:xgy12091)研究成果。
[2]钟玮,男,浙江杭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3]韩嫣薇,女,浙江杭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