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浅析1——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韦 群2 楼敏洁3
摘 要:浙江工商大学于2008年开设法语专业,主要培养法、英双语的商贸类人才。本文结合浙江工商大学专业课程体系,详细分析法语专业课程设置,力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近年来,国内法语专业发展迅速,培养复合型法语人才成为教学界共识。浙江工商大学于2008年开设法语专业,主要培养法、英双语的商贸类人才。经过几年的摸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但尚有可改进之处。本文结合浙江工商大学专业课程体系,详细分析法语专业课程设置,力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体系。
一、浙江工商大学专业课程体系
浙江工商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共同课和学科专业课三大模块。公共基础课指教育部要求或学校规定全校各专业均需开设的课程,包括普通共同课、通识课和任意选修课;学科共同课指同一学科中各专业均需开设的课程;学科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共同课由学校制定,学科专业课由院系制定。
目前,三个课程模块基本上各自为政,尚缺乏有效联系。如能合理配置,三个模块可以互为补充,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详见本文第三部分)。
图1 浙江工商大学专业课程体系
二、法语专业学科共同课
法语专业学科共同课可分为基础阶段课程和高年级课程。
(一)基础阶段课程
按照《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法语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交际能力,并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为提高阶段的法语学习或以法语为工具进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学时数要求每学年为476—544学时(14—16学时×17周×2学期),基础阶段总时数为956—1088学时”。①
表1 浙江工商大学法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②
以每学期16教学周计算,基础阶段专业核心课与专业选修课总时数为992学时,符合《大纲》要求。近几年,学生参加全国高校法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较高,也说明基础阶段教学较符合培养要求。笔者两年前接手法语专业2011级,经过基础法语、听说、语法、写作、泛读、法国社会与文化等课程一一摸爬滚打,认为基础阶段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尚有可改进之处,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一、二年级“基础法语”每周10课时,课时量饱满,满足教学需求。因二年级另设“语法”“写作”和“泛读”等辅助课程,故可将“基础法语”课时改为8课时,空出2课时以供他用。
第二,二年级“听说”课程由外教承担,但大部分在华外教并非专业出身,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较为薄弱,学生对此反映较多。可考虑将“听说”课程拆分为“听力”和“口语”,分别由中、外教承担,更符合教学规律,可提升教学效果。课程拆分所增课时由“基础法语”空出课时补足。
第三,“写作”课程一般设置在高年级,因学生需在二年级下学期参加法语专四考试,且此前缺少写作专项训练,故课程设置时间提前。此法并无不妥,但基础阶段写作与高年级写作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方式不尽相同,应在高年级增设或改设后续课程为宜。
(二)高年级课程
根据《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法语教学大纲(试行)》规定,法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有高年级法语、写作、笔译、口译、(视)听说、文学选读和报刊选读等,必修课每周总课时数11—17学时;各院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开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或系列讲座,如法国文学史、法国史、法语语言学基础、法语词汇学、法语文体学、法语语法、法语国家地区国情和应用法语(如经贸、旅游、科技、法律法语等)。④
表2 浙江工商大学法语专业高年级课程⑤
结合08、09、10三届高年级课程可以看出,专业核心课基本稳定,但周课时较少,翻译类课程开设学期较短,写作类课程空缺;专业选修课可选11—12门,主要分为法语语言文学类、商贸法语类和英语类,其中商贸法语类和英语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符合专业复合性质,但是法语语言文学类课程未能对专业核心课形成有效补充,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尚有可改进之处,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三年级上应以法语语言文学类课程为主,数量以四门为宜,可保留“法语报刊选读”和“国际商务英语”课程,改“简明法国历史”为“法国文学”,同时增设“高级法语写作”。“法语报刊选读”为法语专业传统课程、“国际商务英语”符合双语培养要求,不宜改动;“法国文学”课程本开设于四年级上学期,考虑到毕业班学生精力主要集中在就业、考研、出国上,且“法国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学科主干课程,故移至三年级上学期;“高级法语写作”可衔接基础阶段“写作”课程,并有助于四年级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如此,可进一步提高学生法语水平,弥补专业核心课学时不足,并为下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三年级下以商贸法语类课程为主,数量也以四门为宜。“国际商贸法语”“经贸法语应用文写作”“经贸英语应用文”三门课程已相对稳定,虽然2010级未选“经贸法语应用文写作”,改选“旅游法语”,但从课程统一性角度考虑,应引导学生选择“经贸法语应用文写作”;同时增设“商贸翻译实践”,以弥补商贸翻译类课程的空缺。
第三,四年级上继续以商贸法语类课程为主,数量仍以四门为宜,可保留“企业法语”和“WTO文本英语”等特色课程,改“法国电影赏析”为“商务口译”,同时增设“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如此,可形成较为系统的专业选修课模块,更有利于按照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
第四,“简明法国历史”“法国语言与文化”“法语电影赏析”和“旅游法语”等课程另行安排。
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体系
本文第一部分已经提到,目前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共同课和学科专业课三大模块基本上各自为政,缺乏有效联系。但是,如果合理配置,三个模块可以互为补充,配以辅修制和“双专业、双学位”制,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培养体系。
(一)课程模块有机结合
公共基础课中,普通共同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体育和计算机课程,其中,英语类已参与构建法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此处不再赘述。
通识课分为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哲学与心理学、经济与社会和数学与自然科学五个方向,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每学期选修2学分,共计8学分。在基础阶段,可引导学生多选择“经济与社会方向”课程,如“经济学导读”“管理学导读”等,使学生初步具备商业经济领域入门知识。
任意选修课分甲类(人文素质类课程)、乙类(学科交叉类课程)、丙类(艺术体育类课程)和丁类(语言与技能类课程)四类,学校要求学生在第5—7学期至少修满共计8学分任意选修课。除规定必选课程外,学生既可以在全校统一安排的任选课中选修,亦可以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从本专业选修课、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辅修课和研究生一年级课程中选修。在高年级,可将“简明法国历史”“法国语言与文化”“法语电影赏析”和“旅游法语”等课程纳入该范畴,指导学生进行选择,充当专业选修课的有益补充。
(二)辅修制和“双专业、双学位”制
为了培养知识面广、工作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校在实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实行辅修制度和“双专业、双学位”制度。
鉴于法语专业“零起点”的特殊性和基础阶段课时量的饱和性,笔者不建议学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而鼓励学生在高年级进行辅修。根据法语专业定位,宜引导学生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或相关课程,如“会计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单证”“国际物流管理”等。
(三)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体系
综上所述,法语专业可以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含英语类)为主干,以通识课、任意选修课和辅修为辅助,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培养出符合专业定位、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法语人才。
表3 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体系
以上是笔者的一点浅见,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指正。
注 释
①《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根据浙江工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信息汇总,http://jww.zjgsu.edu.cn/switch.htm,2013年8月查询。
③英语类中,前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属普通共同课范畴,第四学期“英语口语”属专业选修课,为统计方便单列。
④《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法语教学大纲(试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⑤同②。
⑥英语类中,前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属普通共同课范畴,后五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属专业选修课范畴,为统计方便合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王文融.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法语教学大纲(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浙江工商大学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本科培养方案[EB/OL].[2013-08-15]http://jww.zjgsu.edu.cn/ArticleList.asp?nid=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