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课外口语活动设计——“西湖边寻老外”[1]
汪露秋[2]
摘 要:思辨能力成为近年来我国外语界的一个关注热点,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并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这一现象,但事实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亦有此类现象的发生。因此,本文从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表现入手,分析其原因,并就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设计了为时三学期的课外口语访谈活动——“西湖边寻老外”,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访谈活动;活动设计
一、引言
在国际化交流日趋频繁、知识更新飞快加速的21世纪,英语仍是中国大学生最渴望掌握的一门外语。但是对大多数学生,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英语四、六级等语言测试水平考试、获得相应证书,则是他们在大学期间英语学习的最主要目标,以此为顺利敲开就业或深造的大门加码。所以,在大多数大学校园内,最为常见的英语学习方式便是背单词、做习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更不用提口语活动中思辨性的培养和提升。有时即使面对基本的口语交流,天之骄子们也往往是无话可说或者语无伦次,即兴的英语演讲或辩论更是无从说起。许国璋老先生在世时常说:“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有的女孩子,语音好,语调也好,打招呼的那几句开场白很像个样子,可是谈完天气之后再也没有话了,也不能连贯地谈论正经的事,既没有知识,也没有看法。这样是学不好语言的”。(刘润清1999:10)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特别是口语的思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英语口语活动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
《礼记·中庸》说“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只有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然后才可以切实地去实行。这句古语便强调了“思”和“辩”的重要性。思辨,亦称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Paul &Elder 2006)。一直以来,与中国文化强调的直觉及经验的主观辩证思维不同的是西方客观理性思维,它注重运用概念和逻辑进行推理。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的研究,探讨其构成和培养途径(韦晓保2012)。近三十年来,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尤为关注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并且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对信息加以合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近年来,我国外语类学者专家们也开始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何其莘等1999;文秋芳1999)。他们指出:“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何其莘等1999:26)更为悲观的论点是,英语专业学生患有“思辨缺席症”。对于该痼疾的后果,有学者认为:“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黄源深2010:11)。虽然多数学者在谈到“思辨缺席”时都是指外语类专业的学生,但其实在大一和大二专业倾向性还未明显区分时,这一现象同样也发生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身上。
(一)“思辨缺席”的表现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口语活动的主要模式为利用新学的词汇、短语或句型结构来讨论和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对标准语言的模仿和口头反复操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口语在真实语境中所需的交际性,即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而无法对语言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思考、辨析和推断。这种逻辑混乱、条理性差、缺乏批判性独立思考的现象就是“思辨缺席”。它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
“谦虚谨慎”这一特点在学生进行口语活动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个人演讲、小组讨论还是双方辩论,很少有学生会主动亮出个人的观点,他们将此作为一种有风险的行为,深恐会因为个人观点偏颇而遭到大家的诟病。因此,他们更不会将发表自己的观点视作是一种分享行为。
2.不敢挑战权威
学生普遍还是选择和老师或课本一致、较为安全的观点,很少有学生会结合自身的阅历,独立思考,发表和老师或课本不一样的观点,因此,“人云亦云”的现象在学生中还是较为普遍。即使内心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沉默,他们把这作为尊师重道的一种表现。
3.缺乏正确的独立思考方法
口语活动具有不可重复性,而且有时还是即兴的,所以一旦话语说出口,就很少有修改或替换的机会,但很多学生还是没有意识到口语活动的这一特点。因此,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他们不知如何归纳和演绎自己的观点。
4.缺乏反思性
口语活动的另一特点便是互动性,即使是个人演讲,其实也存在着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不过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建立起听众意识或进行换位思考,他们对自己所陈述的观点和事实极少进行反思,从而抹杀了口语活动的交际作用。
(二)“思辨缺席”的原因
造成学生口语活动“思辨缺席”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在于学生。作为口语活动的主体,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挖掘和探索自身的思辨潜能,并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努力提升它。但是由于中国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普遍存在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加之缺乏宽广的知识面,以及向纵深发展的逻辑推理能力,他们很少能够与人深入探讨各类话题,从而导致思辨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与此同时,他们的思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自身语言水平的限制。其次在于教师。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仍沿用了传统的课堂口语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例如,词汇量增加了没有,语法点是否掌握了,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思考,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提高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而且很多教师其实本身也缺乏思辨意识,所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更无从谈起。最后在于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历经了12年应试型的基础和中等教育,学生们习惯了这种填鸭式、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知识密集型灌输的过程中就这样一步步被磨灭。学生没有提升思辨能力的意识,更勿提其主动性,而且整个教育大环境也没有强调其必要性。
三、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课外口语活动设计
(一)口语与思辨
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本体。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而后者为前者搭建了坚实牢固的基本框架。而思辨能力作为人类思维能力的主要构成之一,使得语言更富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创新性,并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著名学者文秋芳(1999)曾就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以下建议:1.设计的口语活动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挑战性;2.设计培养归纳和抽象能力的活动;3.设计培养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活动;4.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教师需要通过口语活动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思考与分析问题,运用语言解决问题,做到沟通无极限。
(二)活动设计
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活动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它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外显方式(刁培萼2000;赵中建2004)。笔者所在的浙江工商大学校园英语文化丰富多彩,例如,演讲比赛、配音大赛、英语文化节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但这些活动一般都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参加,并不能让所有学生同时参与,而且活动基本都还是在校园内部,没有改变“象牙塔式文化”的本质。所以课外活动要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和适应性,让全体同学能更充分地接触社会,课外活动可以选在校园外这个更大的平台。而且就口语活动本身而言,校外语言环境更真实、有效。因此,笔者在所带班级(2010级和2012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试行了多次“西湖边寻老外”的英语访谈类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1.主题:西湖边寻老外
由于笔者所在学校位于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因此课外口语活动的地点便是西湖。这类活动基本在任何一座城市都可以实行,因为每一所大学所在地都有它吸引莘莘学子的特点。因为“西湖边寻老外”这个主题活动是持续三学期的(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英语课开设三学期)活动,所以每一学期都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话题,根据这个话题,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准备一些不同的问题(一般在第三学期,就由学生自行准备问题),以便带着目的和外国友人交流,而不是聊完天气就无话可说。
表1 学生各学期话题及问题
以上三个学期的话题从简单到复杂,基本围绕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所见所闻。但学生在事先准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问题是否适宜、对方是否有兴趣回答以及如何排列问题的顺序等等。这一系列的考虑因素都是对学生逻辑性、条理性的一种锻炼,是提升思辨能力的热身环节。此外,在第三学期的活动中,学生准备的问题需要彰显自己的专业特色,这就在专业知识的延伸性和拓展性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活动形式
按照课堂口语小组(一般为4位学生左右)到西湖周围人流量较为集中的景点对外国友人进行访谈。
(1)活动前
小组成员充分准备好问题以及预设可能会碰到的麻烦及解决办法。
(2)活动中
采访三到四位不同的外国友人,使得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一次完整的访谈经历。每遇到一位外国友人都需要“有礼有节”展开访问,既要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让访谈对象充分参与活动。
(3)活动后
小组全体成员充分总结访谈中所遇到的问题,交流各自的心得,并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由于每一次访谈的对象都不一样,所以需要学生抓住每一位采访对象的特点,及时调整访谈问题或方式。这样的真实语言环境依赖的不仅仅是语言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使访谈顺利进行的交际能力,即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或信息,进行及时的思考、辨别、推断和总结,因此在这其中思辨能力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而且作为小组团队活动,活动顺利展开与否还取决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活动记录方式
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需要借助笔记、照片、录音、影像等手段来记录每一个阶段的问题、访谈内容、心得等等,这些记录为之后的活动展示和反思提供了一手资料。
4.活动反馈形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对各自的访谈活动进行总结性展示(presentation),之后由老师提问、打分、给出反馈意见,并记录学生的访谈情况。对于访谈活动的主体——学生而言,最后的总结性展示实则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每位小组成员可就访谈活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前者是指每位学生和小组内部其他成员进行比较,后者是指各次活动中成员自身表现进行比较。通过反思性比较,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英语口语交际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今后如何避重就轻、顺利进行英语交流奠定基础,所以最后这个过程本身也体现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每次第一学期的访谈活动伊始,学生总是担心他们的采访是否太唐突,外国友人是否愿意接受访谈,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碰到的绝大部分外国友人都是欣然接受访问,这当然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事实上,经过几轮课外访谈活动之后,学生们所遇到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三方面:(1)如何进行有效的后续交流;(2)如何避免敏感的政治或宗教话题;(3)如何成功地解决活动中的突发问题。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们往往在活动过程中就争取取得采访对象的email地址,采访结束之后,通过email保持和他们的联系,但成功取得email地址并保持联系的同学只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其次,针对敏感性话题,学生们事先在准备问题时就已过滤政治或宗教敏感性话题,但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对方就此类话题进行提问或评论,学生往往会果断且友好地结束话题,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发生但几率比较小。最后,就如何解决突发问题,例如,西湖边碰不到外国友人,或遇见之后对方不愿接受采访等等,即使在同一个地点或提同一个话题,所遇到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所以学生们往往会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本身也是思辨能力的一种提升方式。
五、结论
如何改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并实践的。它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首先,在全球化时代,学生要有全球化视野,不能再做井底之蛙,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可能改变的是一生,无论用哪一种语言。其次,教师自身也要有思辨意识,只有通过在备课、授课和解答过程中提高思辨能力,才能去引导学生发生思维模式的改变。再次,学校对于思辨缺席这一现象要引起重视并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例如,思辨能力可以作为某一门学科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总的来说,在国际化环境中,思辨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竞争力,唯有提升,才能实现梦想!
参考文献
[1]PAUL R,ELDER L.Critical Thinking:Learning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New Jersey:Pearson Prentice Hall,2006.
[2]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5]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9—12.
[6]韦晓保.促进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多维培养模式构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8):77—86.
[7]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2):1—4.
[8]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注释】
[1]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校级研究项目《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浸入式”英语学习的可行性》研究(编号:1070KU111027)成果。
[2]汪露秋,女,浙江临安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