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项关于专业英语口语课小组互动情况的实证研究

一项关于专业英语口语课小组互动情况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项关于专业英语口语课小组互动情况的实证研究蔡翠云[1]摘 要:本文参照Roger Nunn的框架结合设计好调查问卷,通过让114名英语专业学生对自己在口语课上的小组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和总体的小组互动水平作自我评估并描述造成其目前水平的主要原因加以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项关于专业英语口语课小组互动情况的实证研究

蔡翠云[1]

摘 要:本文参照Roger Nunn的框架结合设计好调查问卷,通过让114名英语专业学生对自己在口语课上的小组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交际能力和总体的小组互动水平作自我评估并描述造成其目前水平的主要原因加以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小组互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对策

一、引言

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是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的关键。小组互动是指一个团体中成员彼此互动因而相互影响的行为。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个共同目标相互合作,组员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的交流并传播实践、认识的成果,是建立师生互动的有效机制。小组活动是口语课常用的交流方式。

二、文献回顾

课堂小组活动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了语言练习机会;(2)有利于个性化学习;(3)减少了学生焦虑感;(4)模拟了课外交际活动(Long&Patricia 1985)。小组互动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人人参与,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现,共同研究,共同解决,共同创造,共同实践。国内外对会话研究的侧重点有些不同。李悦娥(1996)和杨柳群(2002)对学生会话中的修补现象进行了探讨,而张道振(2004)研究了话轮替换在口语课堂小组活动中的应用。Varonis和Gass(1985)建立了一个非母语者会话意义磋商模式,由触发、暗示、回答及对回答的反应组成。这个模式促进了后来对话语磋商的研究。Doughty和Pica(1996)和Nakahama等(2001)则研究了交际任务和话语磋商的关系,发现双向交流比单向传递信息更能引起学生的会话磋商。但以往的研究都侧重于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对学生之间对话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或研究会话中的意义磋商。对作为主体的学生在互动中对自己目前的状态的自我认识与态度很少进行挖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两大问题:

1.学生在小组互动中的交互能力(包括某一具体能力与整体能力)如何?

2.造成现交互水平的原因是什么?

(二)研究对象

共有114位来自浙江工商大学英语专业大二5个班的学生参加此调查。其中,男性21人,女性103人,男女生比例接近1:5。年龄从19到22岁,平均年龄为20岁。平均高考英语成绩为120分。

(三)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取两份调查问卷的方式。一份是参照Roger Nunn的框架设计好问卷并翻译成中文。问卷从四个方面(包括交互能力与表达清晰度)让学生自我评估在15分钟口语讨论中的表现。每一方面(用1—4四个数字来代表)列出从失败到优秀的四个等级的描述。要求学生选择能代表他们目前水平的数字。另一问卷为开放式问卷,要求学生给出造成目前水平的原因并进行归类。

四、数据分析

(一)学生评估自己在小组互动中能力的反馈

学生的反馈由以下表格显示。为了制作表格的方便简洁,所列级别的内容在原来问卷的基础上作了简化。

表1 学生使会话进行下去的能力

表1显示仍有55.26%的学生小组互动时,不能自己启动话匣,仅仅是回应其他说话者,并仅能用有限的语域。仅5.26%的学生表示能相对自由的进行连续交谈,帮助其他有表达困难的学生并成功的交流。

表2 学生表达具体内容的能力

从表2可看出仍有28.07%的学生认为仅能交流一些最基本的信息与日常话题,而这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仅2.63%的学生能就广泛的话题交流想法和感觉。

比较下表格1和表格2可得出以下结论:69.3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就相当范围的话题进行交流,而只有39.4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选择话题,有足够的语域使会话进行下去。他们话题轮换与协商的能力远远低于内容表达的能力。这说明尽管他们有好多能说的,但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互表达出来。

表达清晰度表现的是微语言能力,由两方面组成:发音(个别语音的发音和语调)和词汇与语法。表格3显示85.96%的学生能被理解,其中23.68%的学生能恰当运用语音语调,然而还有14.04%的学生感觉由于语音语调运用不恰当和个别发音不准难以被理解。这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

表3 学生个别语音的发音和语调的水平

从表4可明显看出,学生运用语法与词汇的能力要好些,但是仍有7.02%的学生感觉他们句子结构差,词汇不足使自己难以被理解。

表3和表4显示仍有部分学生的表达清晰度缺乏。这与作者在口语课堂上的观察是一致的。教师与学生都应对这方面引起重视,因为清晰明了的表达是交流成功的关键。

表4 学生运用语法与词汇的水平

(二)学生对造成目前交互水平原因低的反馈

虽然一些学生认为只有第四阶段才代表完美境界。但大部分学生认为水平1和2代表了较低水平,而水平3和4代表了较高水平。他们列出的造成自己水平低或水平高的理由刚好是个明显的对比。因此,下面只归类了造成他们目前交互水平低的原因。

表5 造成学生目前交互技能的原因

表5显示学生认为交互能力跟他们的个性,动机,交流机会和语言水平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半的学生认为他们负面的情感状态导致他们表现差。而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他们交流机会不够。对于造成他们表达内容能力的缺乏的原因,有部分学生认为是交流机会不够。42%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词汇不足,而20%的学生认为是由知识面窄引起的,这也应引起重视。

表6 造成学生微语言能力缺乏的原因

关于语音不好,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他们缺乏练习。而部分学生归于基础差,不重视或心理状态不好。在语法与词汇方面,近半的学生认为他们掌握的词汇量与语法知识有限。而部分学生归因于缺乏练习与心理状态不好。同时,有21%的学生认为他们不够重视这方面。

从学生列出的造成他们水平较高的原因可看出,表达清晰度跟他们的自信心强、自觉性好、学习动机强与基础好密切相关。绝大多数语音好的学生认为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模仿老师、英语原声电影或磁带等。

五、提高学生小组交互能力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调查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认为基础差造成他们的交互能力低。而研究发现,学生的英语书面考试平均成绩与课堂英语口语平均成绩是成正比的。所以无论是采取传统语法教学法还是交际教学法,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调、词法及句法等都必须扎实地传授给学生。同时,我们还应鼓励学生从听、读两方面扩大英语的输入,因为英语口语是输出的过程,没有足够的输入谈不上很好的输出。要想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与扩大知识面。口语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对话层面上,还要培养学生就生活中或社会上某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的主题就事论事的能力并能就广泛的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从而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

(二)提供课堂内外足够的练习机会

调查得出,相当多的学生提出缺乏足够的练习。Hymes曾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即语言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而且要学会应用语言知识。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会话情景,让学生体会真实会话的感觉,让他们随情景的诱发自然地表达,而不是刻意地模仿,机械地表达。靠社会、校园等大环境也很重要。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对外交流,加强对外联系,形成一个开放、宽松的交流环境和校园文化。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上可以锻炼口语的活动。这样,学生会得到一个良好的英语氛围,英语口语自然就提高了。

(三)培养他们语用知识的能力

卫乃兴(2007)参照了Altenberg的框架体系,描述了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的短语学特征,包括词块的总体分布数据,词块的主要结构类、功能范畴及其数据特征。他发现,学生话语中用于表达命题内容的词块,明显地更加高度复现,如“陈述语”“述谓语”“名词性指称语”“目的表达语”等多个子类。与此相反,学习者用于表达语用功能的词块,复现度非常低。“安慰语”“认识性标签语”“强化语”“模糊标签语”等功能类词块,被学习者严重少用,甚至完全缺失。笔者的课堂观察与记录也验证了他的研究结果:学生的话语侧重于命题内容而差于语用品质的倾向。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是教师平时忽略了话语语用功能重要性的灌输,使学生在小组互动中没有形成话语的得体运用意识。话语的语用品质欠缺与语言能力和教学理念相关。教学中对一般语言知识的重视是必要的,但是近年来语用学研究的有关成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视点:话语的交互性、礼貌性、合作性、适切性等语用品质不容忽视。外语教学应更多地重视语用功能和话语品质。

六、结论

本文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课上的小组互动中的交际能力和总体互动水平的自我评估与造成其目前水平的原因的自我描述进行研究与剖析。再结合课堂上对小组活动的观察,认为在小组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与拓宽知识面,创造足够的练习机会,重视语用功能和话语品质。

参考文献

[1]DOUGHTY C,PICA T.Information-gap tasks:Do they facilitat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ESOL Quarterly,1996,30(8):305—324.

[2]LONG M H,PATRICIA A P Group work,interlanguage talk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ESOLQuarterly,1985,19(2):207—229.

[3]NAKAHAMA Y,TYLER A,LIER L V.Negotiation of meaning in conversational and 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a 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J].TESOL Quarterly,2001,35(3):377—407.

[4]NUNNR.Designing rating scales for small-group interaction[J].ELT Journal,2000,54(2):69—178.

[5]VARONIS E M,GASS S.“Target language”input from non-native speakers[C]//Paper presented at 17th annual TESOL convention,Toronto,1983.

[6]李悦娥.会话中的阻碍修正结构分析[J].外国语,1996(5):39—44.

[7]杨柳群.英语水平对英语学生口语自我修正行为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2002(4):74—76.

[8]卫乃兴.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的短语学特征研究——COLSEC语料库的词块证据分析[J].现代外语,2007(8):280—291.

[9]张道振.话轮替换在口语课堂小组活动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3):66—69.

【注释】

[1]蔡翠云,女,浙江杭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语用研究与英语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