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写作课程的影响因素调查与体裁任务教学
张露茜[1]
摘 要:高级英语写作课程作为学院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如何基于影响学习者写作的因素,创设有效的课堂成为首要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先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影响选择这门课程的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写作的因素。问卷结果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学生个人、与同伴的课内外交流、同伴与教师的帮助三因素共同影响学生的写作学习。描述性分析发现学生不赞同学习英语写作仅仅是为考试,且学生个体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有学好写作的内在动机。而多变量分析发现需重视男女生在问卷回答上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综合以上问卷结果进行讨论,设计出了高级英语写作课程的体裁任务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级英语写作;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同伴和教师的影响;体裁写作任务教学
一、引言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下,对国内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为适应这个趋势,学院在已有英语写作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高级英语写作课程。高级英语写作课程作为学院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如何基于影响学习写作的因素,创设有效的课堂成为首要需解决的问题。高级英语写作课程面向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都已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且基本通过了考试。之后要面临的就是大四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所以,为满足学生的考试与今后就业的双重需求,高级写作课程内容既包括八级写作考试题型,也包括实用性英语写作。但在课堂教法、教材的选择上要如何体现写作的高级进阶,对于教师提出了挑战。而这需建立在了解影响学生写作的具体因素上。
(一)影响学生写作的三因素
1.学生个人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将写作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学生往往忽略其实际上是听、说、读、写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广惠和文秋芳(1999)建立了一个多维的英语写作理论模型,发现汉语写作能力、英语表达知识和能力、英语口语能力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英语阅读通过表达词汇的提取对英语写作有间接的影响,英语听力则通过听力对口语的直接影响对英语写作有间接的影响。可见,学生个体的英语写作能力与听、说、读技能相关。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马广惠和文秋芳(1999)建立的英语写作理论模型关注的仅仅是学生个人层面。然而,李真(2010)提出阻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障碍存在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在学生方面,传统的写作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命题、到学生写作、再到教师批改的模式。但在这个过程中呈现的一些问题使学生的写作兴趣无法被激发,如教师命题脱离生活实践使学生无法自由发挥、学生缺少有效的指导等。在教师方面,由于课时有限,教师通常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技能训练和口语练习。同时写作练习被布置为课外作业,无法保证学生能在课后认真按要求完成作业。另外,母语干扰的问题没有受到重视,重英语知识传授、轻视语言思维能力训练的结果是使写作如语法规则堆砌的中译英练习。但是不难看出,李真提出的两个阻碍因素实际上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3.同伴对学生的影响
但是,上述文章都没有关注同伴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姚小文(2013)通过问卷调查一所高校的大二与大三英语专业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同伴评改对其英语作文能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综合以上内容,本文将从学生个人的作用、同伴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三方面共同来研究高级英语写作课程的影响因素。
二、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回收与分析
本文问卷研究的目的是要发现合理的高级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1)影响学生高级写作课程的因素有哪些?(2)如何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设计有效的高级英语写作课堂?问卷开始部分要求学生填写基本信息,如班级、性别等。问卷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5题为调查学生个人的写作,6—10题为调查同伴对个人写作的影响,11—15题为调查教师对个人写作的影响(见表1)。问卷设计为六级的莱卡特量表,每题在数字1(=非常不同意)-6(=非常同意)之间选择单项进行回答。问卷在高级英语写作课程的第一次课间发放,面向选择此课程的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发出了120份问卷,回收108份,回收率90%。问卷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先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确立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再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和方差分析(潘玉进2005)。
(二)问卷结果
表1 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和均值
续 表
自行设计的问卷首先要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显示,KMO检验系数>0.5,p=.000<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的四个因子累计解释的变异量为57.17%,且问卷题目的因子负荷均>.40(见表1),问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四个因素按照其内容依次调整标注为“学生个人”(1—5题)、“与同伴的课内外交流”(6—9题)、“同伴与教师对个人写作水平的帮助”(10—13题)、“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4、15题)。但最后一个因素“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包括两个题目,涵盖指标太少,考虑删除,由此问卷共由三个因素共13项题目组成。各因素的信度Cronbach's alpha分别是“学生个人”(α =0.75)、“与同伴的课内外交流”(α=0.67)、“同伴与教师对个人写作水平提高的帮助”(α=0.72),且三因素问卷的总信度为α=0.70,各项信度系数都>0.60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其次,描述性统计发现所有的题目数据都呈正态分布,除了第二题均值为2.78小于3,倾向于不同意之外,其他题的均值介于3.41—4.40之间,即倾向于同意(见表1)。由此可见,在英语写作上,学生并不认为练习英语写作就是为了英语考试,但是学生也都认识到自己在英语写作上存在的不足。在与同伴的交流上,学生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是比较愿意与同伴进行英语写作的讨论与交流。另外,学生也比较认同同伴和教师的帮助能提高其写作水平。
最后,方差分析采用多因变量法进行,将学生性别作为固定因子。结果显示,多变量检验中的四种计算方式均显示,p=0.011<0.05,认为性别对写作有显著的影响。男生在9、12、13题的均值上大于女生,而在其他题目上都是女生比男生的均值高(见表1)。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希望同伴在课堂上当面指出其文章中的错误”,更觉得“老师推荐的课外参考书”和“老师很仔细地修改了我的作业,每一个错误点都写上了评论”对其写作水平提高很有帮助。
三、体裁任务教学模式
体裁任务课堂模式适合实现高级英语写作课程内容的教学。课程在第一学期学习英语专业八级写作考试的四种类型,第二学期学习实用英语写作的多种类型。逐个写作类型建立任务型教学,便于学生区分掌握不同体裁写作的特征。同时,借鉴面向学院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课使用的启发式、提问式、交际法、写长式(鼓励学生尽量把作文写长)等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多向立体互动IDEAL创新人才教学培养理念(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再结合问卷结果进行讨论,设计出了高级英语写作课堂的体裁任务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体裁任务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问卷结果显示教师在学生写作前要充当激发者、写作中充当资源、写作后充当反馈的提供者的三重角色(Harmer 2001)。在学生个人方面,一个可喜的发现是高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将应试考试放在首位,且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自身写作上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汉语思维的影响和词汇、语法的表达上,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写作前,教师要作为激发者,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令写作不再是那么难而痛苦的一件事。首先,教师在课内外提供与学习体裁相关的文章供学生阅读,令学生从语言意义与结构上把握题材的特征。如问卷就发现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和推荐有用的课外参考书对学生的写作有帮助。然后,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展开头脑风暴,就体裁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写作主题与提纲。之后,与同桌两两分享自己的主题与提纲,讨论出合适的例子等。
问卷发现与同伴的课内外交流方面,学生喜欢私下而不是面对全班的形式,如参与小组讨论。也愿意进行同伴互评,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完成课后的写作作业后。与姚小文(2013)的发现一致,学生认为同伴评改对其写作很有帮助。在写作中,教师就是资源,要常在课堂中走动,鼓励与帮助学生,随时准备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学生首先要独立、合理地使用在阅读中与体裁相关的表达语言来写出自己的文章。接着,学生在完成一稿之后就要进行小组评改,在小组成员帮助下集思广益来改进文章后,再进行下一稿的撰写与小组评改直至完成第三稿。这个过程有时不止经历两次,依据学生个人文章修改进度而定。
在写作后,教师作为反馈的提供者,学生依据教师评改的意见进行修改定稿。问卷发现学生觉得教师仔细地修改出其文章中的每个错误点对写作有帮助。但教师要提供正面鼓励性的反馈,就要批出学生的主要错误类型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不会过分打击学生的写作信心。此外,英语专业班级女生通常较多,一个二十几人的班级只有寥寥几个男生。要实现因材施教,就不能忽视作为少数的他们与女生在问卷结果中呈现的细微不同之处。
四、结语
本文问卷发现高级英语写作课程的三个影响因素:学生个人、与同伴的课内外交流、教师与同伴的帮助。男女生存在差异要求因材施教。体裁任务写作教学模式显示教师在学生写作前要充当激发者、写作中充当资源、写作后充当反馈的提供者的三重角色。
参考文献
[1]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3rd ed.England: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李真.学生英语写作的障碍及应对措施[J].教学与管理,2010(30):78—79.
[3]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34—39.
[4]潘玉进.教育与心理统计-SPSS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姚小文.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师、教材与教法——基于学习者角度[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0(2):129—133.
[6]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学大纲[EB/OL].(2012—02—28)[2013—08—04]http://flc.zjgsu.edu.cn/ArticleShow.asp?anid=3&nid=13&bookid=707.
【注释】
[1]张露茜,女,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