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专业师资能力发展模式研究[1]
赵永健[2]
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教育潮流。翻译专业硕士学位(MTI)的设立旨在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将有力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但我们应认识到,合格师资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翻译硕士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提高翻译师资队伍水平对翻译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国现实出发,对MTI翻译教师的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对翻译教师能力发展模式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MTI;教师能力;教学;科研;翻译
一、引言
“翻译专业硕士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缩写为MTI)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1月批准设置。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硕士学研究生学位(MA),MTI偏重于笔译和口译实际能力的提升,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口笔译实际操作能力,学习结束应该达到专业学位的三大要求——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简言之,与翻译本科和博士学位的教学不同,MTI教学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兼顾学术性与实践性。对于这样一个实践性强、要求高的新专业而言,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只有提高翻译教师的素质,翻译专业的学科发展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有质量的保证。
国务院学位办在《关于申报开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翻译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的比例不低于70%;笔译教师应承担过30万字以上的正式笔译任务,口译教师应担任20次以上的正式场合的连传同传任务。”(仲伟合2007:10)而国内的现状是,优秀的口笔译师资比较匮乏,具有大量实战经验的口笔译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很难给学生提供专业性和职业性的指导。虽然国务院学位办在《通知》中还规定可以“有一定数量的来自翻译实际部门的资深翻译工作者任兼职教师,”(仲伟合2007:10)但长期聘用实战经验丰富的职业译员任教并不现实,职业译员担任教师除了上课时间不稳定之外,往往有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常常出现脱节。在相当一段时间里,MTI师资的主要来源仍然是校内的外语教师。如何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师资源,使其在翻译教学和专业指导中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国内相关院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打破了传统外语教学主要培养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注重结合社会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本进行设计,这对教育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毫无疑问,这种学科定位必然要求教师探索和开拓新的职业发展模式,也必将导致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理论的深刻变革。
根据MTI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笔者将MTI翻译教师的能力结构大致分成三个方面: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翻译实践能力。MTI教师应以这三种能力为抓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总结和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素养,切实提高翻译技能,逐步自我完善。
二、师资能力发展模式
(一)翻译教学能力
中国外语人才济济,但出类拔萃的翻译人才却少得不成比例。除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客观原因之外,部分翻译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混淆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这两个概念,忽视了“翻译”的职业性特点,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仍比较陈旧、单一,重语言知识传授,轻翻译转换技能,缺乏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MTI翻译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根据课程要求和职业要求,努力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并借助多媒体工具使翻译教学生动化,选取时代感和实践性强的教学材料语序,培养出符合翻译市场要求的优质人才。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先生曾多次强调MTI教学内容的社会性和现实性,他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社会需求,加强案例教学,培养翻译的实干能力”。(黄友义2010:50)对于MTI这种应用性和职业性强的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学生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教师应不再是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而仅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仲裁者,激发学生口笔译练习的欲望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合作式学习,使课堂成为语言输出的主要场所。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翻译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设置更多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建立操作性强的翻译教学规范。应该针对翻译课程的具体要求,竭力使自己的课程多样化,可以采用翻译工作坊教学①、案例教学②、情景模拟教学实训教学等教学模式,使教学更贴近翻译实践和市场要求。在现代社会,翻译服务呈现出职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工具化等特点。各种翻译工具和软件已经成为职业译者必备的助手,因此如果条件成熟的话,翻译教师还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口译教学中突出实践内容,带领学生熟悉职业译员的翻译工具、工作方式,帮助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翻译从业环境。
教材是翻译教学中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设计精当、编写合理的教材是教师授课的有力支持,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虽然正式出版的翻译教材已经有一千多种,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编写体系不合理。(2)重句子翻译,轻语篇翻译。(3)缺乏创新性。(4)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5)引证有误。”(曾剑平,林敏华2010:41—42)翻译的专业化或职业化对翻译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教一辈子书”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翻译教学的要求。翻译教师应选择内容新、易操作的教材(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MTI系列教材”),选择符合实际、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材料,甚至应该大胆创新,灵活多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具体要求,独自或与课程小组一同编写教材。笔者认为,不宜采用固定的一两本教材,应该博采众长,根据现实情况从多种文献中选择材料,编写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经济文化特色的翻译材料作为补充。
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经常阅读相关书刊和外文杂志,不断提高自己的中英文水平,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要善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但不要完全模仿和照搬,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发扬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逐步形成个人风格。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学校和相关学院应该推出优惠政策,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授课能力。校方和学院应该认识到,要培养出高质量的翻译专业人才,师资培养是关键。学校可以有计划、分批地对教师进行翻译教学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提高自我素质。中国翻译协会从2007年开始,基本每年都会举办MTI翻译教师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MTI办学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多多参加这种高水平的培训班,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可以通过报告和讨论会等形式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学校也可以定期举行外语授课方法研讨会,加强教学研讨,让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积极交流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之间的听课、说课、观摩、研讨等形式都是非常好的现场交流形式。学院也可以定期举办翻译专业教师教学比赛等活动,以激励翻译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翻译科研能力
学生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学质量的高低与翻译教师的素养密不可分。翻译教师的素养应该是全方位的,其中理论素养是翻译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虽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侧重实践,兼顾理论,但倘若没有翻译理论的指导,翻译教学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翻译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提升对理论的认知,加强翻译教学理论的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用翻译理论来武装自己,以理论指导实践教学,用科研为自身发展提供平台。
许多翻译教师对理论天生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是脱节的,对翻译工作指导作用不大。这种观念非常狭隘,其实误解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真正的关系。虽然MTI教学对翻译理论要求不像学术性翻译硕士教学要求那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翻译理论不重要。相反,对于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翻译人才而言,系统地教授理论是很有必要的。翻译教师应该熟稔基本的翻译理论,在教学中具备理论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尤其应该加强“教学法研究”和“实证研究”。对于MTI这种全新模式的教学实践,翻译教师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将自己的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困难或困惑进行思考、研究,找到解决办法,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样反过来又会使教学更具科学性、系统性,最终教研相长,帮助教师实现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换;翻译教师还应善于从翻译的实际操作中厘清和归纳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翻译理念,并将这些翻译理念进行理论提升,丰富自己的翻译教学。
此外,MTI教育的职业性和市场导向性非常明确,它“是一个开放式体系,与翻译市场、翻译客户有着紧密联系”(柴明颍2010:17),因此翻译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不能将翻译与社会和市场孤立起来,而应该“考虑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更多地为社会、为翻译视野的发展服务。”(黄友义2010:50)许钧先生也有此同感,他表示“我们的翻译专业教育仍应将学术性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只是应当进一步扩大翻译研究的范畴,从更广阔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翻译’,将翻译与行业、与市场的关系也列入考察范围”(许钧,2010:53)。在这方面,经贸类院校的MTI教师尤其应予以重视,应根据自身特长、地域经济和地方文化特色,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为翻译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为MTI教育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MTI教育指导委员会十分重视MTI教育的科研工作,2008年批准6个项目立项③,2009年又有11个项目立项④。由此可见,MTI教育领域的科研工作是大有可为的。MTI翻译教师应抓住这个大好的历史时机,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翻译市场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
(三)翻译实战能力
翻译是一项社会活动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MTI教育的职业指向性明确而又清楚,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化的翻译实践人才。但长期以来,中国外语学院的翻译教学常常围绕文学翻译展开,而科技翻译和经贸翻译等实践性较强的翻译练习相对受到冷落,翻译课程的科学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这种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说与我们翻译教师的翻译素质和翻译能力不高有关。现实中,有些翻译教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但翻译实践却少得可怜,这种老师既不能让学生心服,更培养不出合格的学生来。常言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口笔译实战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大量的翻译实践的基础之上,没有大量翻译实践,只是待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因此,MTI教师不仅要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精通翻译理论,教学经验丰富,还应通晓至少一个专业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只有具备这些条件,上课内容才能更加丰富而又生动。要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MTI教师本身也应是专业化的翻译人才,因为任何空洞的说教都不及一次真实的经历更能让人信服。
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不是学会的,而是练会的。翻译教师应抓住各种机会在实战中摸爬滚打,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多在实践中“拳打脚踢”,避免只是“纸上谈兵”。教师可以主动与出版社和翻译公司联系,通过兼职等形式,获得锻炼的机会,通过身体力行了解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从而确定教学重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经贸类院校的MTI教师除了了解经贸类英语词汇和基本知识之外,还应借助本校的学科优势,了解最新商务、外贸等经济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并参与政府或大型公司的商务谈判,在真实环境中感受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翻译教学模式。另外,教师也可以主动参加一些翻译比赛(如《中国翻译》杂志主办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译文出版社主办的“卡西欧杯”翻译竞赛、复旦大学主办的“优萌杯”翻译竞赛),考取社会上权威而又实用的翻译证书(如CATTI翻译证书、北外的CETI翻译证书、上外的高级口译证书),通过比赛和考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除了教师自己的努力之外,学校或学院也应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与外资企业、会展中心、政府外事机构、翻译公司等翻译需求量大的单位合作,鼓励教师从课堂和书斋中走出去,为教师翻译能力的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办学单位应充分意识到翻译市场和翻译产业的具体特点和区域要求,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积极对翻译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实现富有活力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
(四)翻译本地化能力
进入21世纪,被誉为“企业全球化的助推器”的本地化行业(亦称GILT产业,即Globalization全球化、Internationalization国际化、Localization本地化、Translation翻译)已经成为翻译产业的未来趋势。本地化服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意指“对客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项目的语言材料、程序、包装方案、用户界面等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下进行翻译和改编设计,以适应特定国家和地域的市场需求的过程。”(苗菊,朱琳2008:30)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在营语言服务企业为15039家,语言服务企业所消化的服务和本地化业务年产值已达到120亿元以上,约占全球外包语言服务市场产值的7%。”(姚亚芝2011:101)据预测,中国正在成为继爱尔兰之后的全球多语言信息技术处理中心,本地化是其核心业务。可以说,中国作为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翻译本土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但面对如此庞大的产业,我国高校在培养本地化翻译人才方面的经验几乎是零,这方面的师资极其匮乏,学界对本地化产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要培养出本地化翻译人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产业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何种素质条件。欧美本地化产业的资深从业人士曾对本地化公司所需要的语言(翻译)方面的人才的能力进行了如下的总结:“(1)目标语的母语能力;(2)计算机应用的高级知识;(3)使用机辅翻译工具(如翻译记忆)的经验;(4)专业领域(如财经、医药等)知识;(5)对于委托项目进行进度安排、预算、质量把关的职业技能;(6)术语管理的基本知识。”(苗菊,朱琳2008:32)从这几项能力要求上来看,本地化产业需要的是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翻译人才。要成为合格的本地化人才,除了出众的翻译能力之外,还应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对IT技术和项目管理等领域有相当的了解。随着MTI学位的设立,中国翻译人才培养与本地化翻译产业的结合必定会越来越紧密。本地化课程的开设必将加速中国翻译职业教育从语言技能转换教育向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的转变。本地化对中国而言是个新事物,培养本地化人才,我们可以借鉴欧美许多高校的培养模式,MTI学位教师也可以因此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重新进行定位。在西方,本地化教育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世界各地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了一些与本地化相关的课程,如爱尔兰的莱姆瑞克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德国梅恩茨大学、西班牙洛维拉·依维尔基里大学等,这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各有特色。以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为例,该校设置了“翻译与本地化管理硕士”(Translation,Localization Management)专业学位点,着力培养与本地化服务相关的翻译技能,如机辅翻译、翻译软件、翻译记忆库、术语工具和术语标准管理、翻译项目管理等。
中国教师可以通过网站浏览或出国访学等方式,了解和学习欧美高校本地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此外,翻译教师还应该密切关注中国市场需求,通过出国短期进修和接受本地化公司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翻译本地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素质和能力,熟悉本地化产业的最新趋势和技术,在教学中强调现代化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如机器翻译、各类翻译软件(翻译记忆、术语管理、本地化工具等)、语料库、网上信息搜索等,努力理解本地化技术的方方面面,培养出既有翻译实践能力,又有本地化相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MTI项目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掌握翻译的基本技能,还应当了解现代翻译技术和翻译项目管理知识,为职业生涯提供多种选择,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也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虽然不是每一所MTI办学机构都能开设与本地化相关的课程,但毋庸置疑,本地化行业代表了翻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这给翻译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翻译教师应知难而上,抓住机遇,积极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更好地融入到全球化这股洪流中。
三、结语
MTI教育是翻译学科的一个新兴领域,现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许多方面尚不成熟,却充满了发展空间。在MTI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国务院学位办的领导提出了MTI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到2020年,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基本完善,研究生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需求。”⑤面对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广大MTI翻译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专多能,以极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翻译人才。
注 释
①更多了解,请参阅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32—36.
②更多了解,请参阅冯全功、苗菊.实施案例教学,培养职业译者——MTI笔译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2009(6):28—32.
③这六个立项题目分别为“MTI口译教学的技能化研究和探索”“两岸三地翻译教学比较研究”“MTI口译教材体系规划”“MTI课程设置”“MTI笔译教学的试验探索与理论研究”及“MTI笔译教材体系规划”。
④这十一个立项题目分别为“MTI单双证实施方案研究”“MTI单双证入学考试研究”“MTI理论教材编写研究”“MTI笔译能力与培养研究”“MTI口译能力评估研究”“MTI管理体系研究”“MTI培养质量评估研究”“MTI教学特点研究”“国内翻译质量调查与分析”“翻译市场MTI教育需求研究”及“MTI专业实习研究”。
⑤引自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学资源网(http://mti.fltrp.com/news/detail/686.html).
参考文献
[1]柴明颍.对专业翻译教学建设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东方翻译,2010(1):54—56.
[2]黄友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J].中国翻译,2010(1):49—50.
[3]苗菊,朱琳.本地化与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翻译,2008(5).
[4]许钧.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10(1):52—54.
[5]姚亚芝.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以欧美高校的实践为例[J].语文学刊,2011(1):101—105.
[6]曾剑平,林敏华.论翻译教材的问题及编写体系[J].中国科技翻译,2010(11):41—43.
[7]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的建设[J].中国翻译,2007(4):9—10.
【注释】
[1]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校级课题一般项目《翻译硕士专业师资能力发展模式研究——以经贸类院校为例》(编号:1070KU112030)研究成果。
[2]赵永健,男,山东烟台人,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翻译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