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朗读前的准备

朗读前的准备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朗读前的准备朗读与朗诵必须做到以下基本要求:语音标准。只有通过自己对作品的鲜活感受而发出的有声语言才能使作品活起来,才能具有“表情”,才会有生命力。

第二节 朗读前的准备

朗读与朗诵必须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1)语音标准。要做到每个字声、韵、调读音标准;语流音变准确;要忠于原作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换字;多音字、异读词的读音准确规范。

(2)吐字清晰响亮。要想取得好的朗读效果,吐字必须清晰、圆润、有力。不能含混不清、滑音吃字。

(3)语调自然流畅。要用普通话语调自然流畅地朗读。不读“破词”“破句”,不能重复,也不能按词读。做到连贯顺畅、语速得当;停顿断句符合语意表达的需要。

(4)声音圆润而富有变化。运用正确的呼吸方式,自如控制共鸣方式,使音色优美、音量适中。

(5)感情自然贴切。朗读时应以情带声,恰当运用各种朗读技巧。如能根据不同内容、不同风格,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读,或慷慨激昂、或轻松愉快、或深沉含蓄、或缠绵悱恻……

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朗读者把书面语言变为能准确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是朗读前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要熟悉、感受作品;第二是朗读的实践阶段,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及感受运用朗读技巧对作品进行设计、准确表达。朗读者要提高自己朗读水平,除了第一节训练的基本功外,还要从以上两个阶段下工夫,这一节我们要探讨第一阶段:朗读前的准备阶段。

一、加深理解,把握基调

拿到朗读的材料之后,我们首先要熟悉作品,规范读音。遇到不认识或没有把握的字词应马上查字典,这是保证准确朗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另外我们还要了解作品的内容、结构、语言特色、写作背景等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明确文章的立意即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情感倾向、作品的主题等等。有了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作品的基调也就容易把握了。

所谓基调,是指作品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总的态度倾向,不是指某一句或某一段的感情色彩、分量、态度。朗读的基调体现的是朗读者对作品的整体认识、感受,朗读者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语音风格)把作品中基本的情感色彩、态度表现出来。感情色彩有喜、怒、哀、乐以及激昂、深沉、恬淡、平和等;态度有肯定、否定、赞扬、批评等,还有程度、分寸的区别。朗读者只有先理解了作品,表达才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只有透彻地理解了作品,才能寻求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例如,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父亲的爱》,文章的内容是作者记忆中从小到大有关父亲与“我”之间的一些事:“我”偷了糖果父亲的态度;“我”打秋千跌断了腿父亲的表现;“我”生日会上父亲的表现;拍照片的记忆;父亲教“我”学骑自行车的情景;“我”读大学时来的家信、与家里通的电话;“我”结婚时父亲的表现;从小到大父亲总对“我”说的一些话……作者将父亲的点滴表现安排得井井有条,文章从头至尾似乎都在说父亲“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如果我们停留在这种表面化的解读,认为作者是在埋怨父亲对自己太冷淡甚至冷漠,而完全采用一种埋怨、责怪的语气来朗读,这显然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不符。作者对父亲的爱,小时候是不理解的,但当作者长大成人却逐渐领悟父亲严厉的表面下却是一种细致、和蔼、深沉的爱。朗读者应正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特别是文章末尾的点睛之笔:“爸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我们应该感受到作者朴实言语之下的真实情感,即文章表现的是父亲在平凡琐碎中表现出的含蓄的爱、在看似不近情理的言语中表现出的深沉的爱,这是长大成人后的作者的感悟,也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在,相信作者一定希望朗读者能准确理解他的用意。根据上面的分析,本文的朗读基调应是:情感朴实、真切、自然。

基调是贯穿一篇作品的朗读始终的,它影响着局部文字的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通篇朗读都用一个固定的腔调,不同内容、不同人物、不同语境还是应有不同的表达,只是应使生动的有声语言体现出内在的和谐,在基调的统领下做到异中有同。在朗读中,开头定下基调是关键,同时要突出能显示作者创作意图、揭示作品主题的地方。

还是以前面所举的《父亲的爱》为例,要体现朴实、真切、自然的朗读基调,文章的开头:“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朗读时我们不能语气中带埋怨的色彩,甚至不能把爸爸和妈妈的对比突现为“妈妈爱我们而爸爸则是冷酷的”。为了与全文的基调和谐,我们应将这种对比表现为“作者内心的不解与疑惑”;而在最能显示作者创作意图、揭示作品主题的文章结尾处,特别是“除非……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朗读者应读得耐人寻味、重点突出,让人细细品味之后领悟作者的真实情感,那就是对父亲含蓄、深沉的爱的理解与感激。

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朗读成功的关键,朗读技巧应在情感的统领之下,所以说,最高的朗读技巧是把一切技巧隐藏在真实饱满的情感之中,不露痕迹,使听众根本觉察不到你设计的痕迹,你的朗读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二、感受作品,积淀情感

感受作品,是指朗读者通过作品的文字刺激所产生的内在体会和体验的过程,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过程,感受是从理解到表达的桥梁。只有对作品的理解而没有感受,朗读还是不会生动。只有通过自己对作品的鲜活感受而发出的有声语言才能使作品活起来,才能具有“表情”,才会有生命力。

透过作品的文字我们如何感知呢?要完成从理解到表达过程中的形象、逻辑、内在语感受,朗读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在生活中培养自身敏锐的感受能力。平时应多积累,注意观察、用心体验。

(2)感受作品时调动自己的生活储备。

(3)感受作品时展开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4)在判断逻辑关系时,要注意关联词的作用,关联词有助于我们增强逻辑感受。

(一)形象感受

这种感受主要来自作品中的形象性的词语,朗读者要善于抓住那些表达事物的“实词”,使作品中情、景、物、人等形象的东西在朗读者内心“活”起来,让人似乎“看到”、“听到”、“摸到”、“嗅到”、“尝到”一样。

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这一段描写中,“层层的叶子”、“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微风”、“缕缕清香”、“渺茫的歌声”等短语不断刺激着朗读者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从而让朗读者产生形象感受,朗读者若能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就能置身于清朗的月光下,站在荷花池边,看到荷花、嗅到荷香、拂到微风、听到歌声,带着这种内心的形象感受去朗读,再能结合恰当的朗读的声音技巧,一定能再现材料所表现的情和景,从而感染听众,把听众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

(二)逻辑感受

逻辑感受是朗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感受到的作品内容中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层次等关系,包括感受并列、对比、递进、转折、主次、总括等关系。

例如: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这是《再别康桥》中的诗句,其中“但”这一关联词语给读者以强烈的逻辑感受,“但”将转折关系鲜明地表现出来,将诗人情感的跌宕起伏很好地体现出来,也给朗读者设计有声语言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我们根据情感的发展脉络可以这样设计:朗诵“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两句时语势渐强、语调渐高、语速稍快,“但”字后一顿,接着放慢语速,用稍显低沉的声音吟出“我不能放歌”。

(三)内在语感受

内在语是指作者在作品语言中不便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的语句及其语意,即人们常说的“话外之音”。感受内在语的话外之音需要朗读者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同时细心揣摩,用心感受,赋予语言真正的思想、态度和情感色彩,否则就有可能曲解作者的意图。

例如:

学校的答复是:我们不愿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课不能停》(普通话朗读材料作品20号)中这段文字除了已经表露出的意思外,还有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语意及其情感(内在语)。即未完全表达的语意:每个人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有尊严,而且是神圣的,应当被尊重和保护;未完全表达的情感:坚持这么做的学校和决策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明确了这段话的内在语,我们在朗读时就应用沉稳庄重的语气、稍慢的语速、并将“最高原则”、“保持”、“尊严”处理为重音,掷地有声地将学校的这一宗旨突现出来。

三、调整状态,激发欲望

朗诵是一种艺术活动,创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朗诵的效果。所以如果参加比赛或演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就会有创作的热情,就能调动自己的情绪,激发创作的欲望。如果作品不是自己能挑选的,那就努力通过所讲的“加深理解,把握基调”、“感受作品,积淀情感”,使自己喜欢的作品更有感觉,不喜欢的作品成为喜欢的,并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创作的冲动和欲望。

【朗读前的准备训练】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也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材料中任选几篇做下面的练习)。

(1)理解作品的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品的主题,最后确定朗读的基调

(2)完成第一项任务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发挥联想与想象,用心灵去感受作品。在对作品进行充分的形象、逻辑、内在语感受的基础上尝试着朗读

触摸春天  

   吴玉楼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四年级下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五年级上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