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朗读的一般技巧

朗读的一般技巧

时间:2023-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朗读的一般技巧朗读的第二阶段是实践阶段,即朗读者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及感受运用朗读技巧对作品进行设计并准确表达。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声音表达技巧和态势语辅助表达技巧。我们在朗读时同样需要一种能起到标点符号作用的表达方式,这就是停连。朗读或说话时一定要根据所要表达的语意选择正确的停连。

第三节 朗读的一般技巧

朗读的第二阶段是实践阶段,即朗读者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及感受运用朗读技巧对作品进行设计并准确表达。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声音表达技巧和态势语辅助表达技巧。这一节我们重点学习声音的表达技巧,它们能使声音带上“表情”,更好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体现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些技巧主要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语调、节奏、语速等,初学者应反复推敲作品,并将这些方法用符号或提示语体现出来。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朗读符号:

(1)停顿号:“︱”,表一般停顿;“‖”表较长时间停顿。不论有无标点处都可使用,用于有标点处,表示延长标点符号的停顿时间。停顿处可换气,亦可不换气。

(2)连接号:“img45”,只用于有标点的地方,表示缩短原的停顿时间或干脆不停顿连起来读。句中各短语词组的连读不需特别标注。

例: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3)重音号:“···”表主要重音;“。。。”表次要重音。

例: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作品4号 峻青《第一场雪》)

(4)语速号:“__________”表语速渐快;“________”表语速渐慢。

例: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作品1号茅盾《白杨礼赞》)

一、停 连

(一)停连的概念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帮助读者分清文章结构,辩明语气,正确了解文意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朗读时同样需要一种能起到标点符号作用的表达方式,这就是停连。在作品的段落、层次、语句、词组或词之间,有声语言因生理、心理等需要有中断、休止的地方,时间有长有短,这就是停顿。有些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特别是有标点符号而不中断的地方,就是连接。

(二)停连的作用及确定

完全按照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来确定停连,并不能将朗读者对作品语意的理解、情感的诠释完全体现出来或正确表达出来。事实上,停连作为有声语言的特殊标点符号应符合听觉规律,不一定按作品标点符号停连,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可能会连起来,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可能安排停顿。

合理的停连是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语句的目的安排的,不仅是生理上和语法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停连是朗读者思想感情的继续和延伸,绝不是中断和空白。合理的停连可以使语句结构清楚、语意鲜明、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同时还能给听者留出思索、回味、想象的时间,以更好地理解语意。

(三)停连的语音表现形式

虽然停连是声音的停顿与连接,但同时又是语意表达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应根据语句所表达的含义及情感,对不同位置的停连在声音形式上作具体的变化。停连的各种语音表现形式不是互不相容的,而往往可以重叠使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式:

停顿:①长停顿、短停顿(从停顿时间上区分)。

   ②斩钉截铁,戛然而止。

   ③声断意连。

   ④渐弱渐止。

连接:①缩短标点符号的停顿时间。

   ②完全连接,没有停顿。

(四)停连的分类

1.语法停连

这是显示句子的各种语法关系的停连。基本规律如下:

(1)在书面语中,标点符号已经标出了一部分停连的位置。如在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一般性的停顿,其停顿时间可参考:

省略号、破折号>句号、问号、叹浩>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2)段落、层次之间的停顿时间大致为:

段落之间>层次之间>句子之间

(3)句子中没有标点的地方,有时可按语法成分来停连,一般情况下,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谓语和较长的补语之间、中心语和较长的定语之间等等,都可稍作顿歇。例如:

①高兴,这是一种具体的︱被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所唤起的情绪。

      中心语和较长的定语之间        (作品33号《喜悦》)

②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谓语与较长宾语之间    (作品31号《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③一个月后,当他拿到自己赚的钱时,觉得自己︱简直是飞上了天。

      谓语和较长的补语之间       (作品3号《达瑞的故事》)

④一个大问题︱一直盘踞在我脑袋里

      主谓之间             (作品9号《国家荣誉感》)

⑤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

      状语与中心语之间        (作品10号《海滨仲夏夜》)

各标点符号、段落层、语法成分之间停顿的时间、连接的快慢是相对而言的,他们之间的变化会受语速的快慢影响。

2.强调停连

为了强调某种语意或感情而作的停连叫强调停连。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为了强调语意、观点,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作停顿或在有标点的地方延长原停顿时间;在有标点的地方缩短停顿时间或干脆不停顿连接起来,这种停连往往体现语句的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分合等关系。

二是为了突出某中感情而作的停连,在突出感情停连的地方往往配合着重音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等措施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彩。

例如:

①最贵的一张︱值八百美元。 (有一张画最贵,卖到了八百美元。)

 最贵的︱一张值八百美元。 (最贵的不止一张,每一张可卖八百美元。)

分析:强调停连的位置不同,将直接影响我们对语意的理解。朗读或说话时一定要根据所要表达的语意选择正确的停连。

②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作品25号《散步》)

分析:此处停连强调并列性语意,“母亲”、“我的儿子”是并列关系,用停顿显示;走什么样的路、为什么,也是并列关系,两处都缩短逗号的停顿时间,使语意更连贯。

③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作品10号《海滨仲夏夜》)

分析:这句话中标出的两处停顿强调了递进的语意。

④地球上的人都会有国家的概念,但未必︱时时都有国家的感情。

(作品9号《国家荣誉感》)

分析:此处停顿表达了语意、文势的转折变化。

⑤就让生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吧,犹如窗前的乌桕,自生自落之间,自有一分︱圆融丰满的喜悦。

(作品24号《朋友和其他》)

分析:这两处连接体现了语意、文势的承接顺应,使朗读更流畅自然。

⑥在我生日会上,爸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作品8号《父亲的爱》)

分析:“忙于”后面的停顿是显示语句的呼应关系的,“忙于”是呼,“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是应;“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之间的连接一方面体现并列关系,另一方面也很好地突现出父亲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停的身影。

⑦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雨巷》)

分析:这两处停顿是体现语意的分合关系的。“她是有”是领属性词句,所以后面停顿时间要稍长一些,“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对她的整体性描写,说明她的心理状态,是在中间三个并列关系句子之后的总括,所以这句前面也要延长逗号的停顿时间,这样语句的脉络就清晰了。

⑧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匆匆》)

分析:第一处连接,缩短逗号的停顿时间,强调“急切的心情”。“你告诉我”后短促的一顿,然后急吸一小口气马上将“我们的日子”轻轻吐出;后面两处停顿,不仅强调了疑惑之情,更为听者提供了想象、回味的时间。

⑨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三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到胜利的那一天。

(作品31号《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分析:“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两处停顿配合重音突出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崇敬、感激之情。

(五)诗歌中的节拍与停顿关系

停连既表现为声音的停顿与连接,又表现为有声语言的节奏。文章一般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作相应的停连,而有些诗歌则可根据节拍(又叫音步)作相应的停顿。古典格律诗有固定的音步,一般说来,五言诗是三个音步,七言诗是三至四个音步。例如: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现代诗歌格律不严,每句的节拍数可因诗句的长短和内容、感情的需要略有出入。例如:

摇 篮 曲  

    陈伯吹

风不吹,︱浪不高,    

小小的船儿︱轻轻摇,   

小宝宝啊︱要睡觉。    

风不吹,︱树不摇,    

小鸟不飞︱也不叫,    

小宝宝啊︱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    

蓝蓝的天空︱静悄悄,   

小宝宝啊︱好好地︱睡一觉。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情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停连单项训练】

(一)为下面的句子设计恰当的停连并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读一读。

(1)偶尔,也能够纵容自己放浪一下,并且有一种恶作剧的窃喜。

(2)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

(3)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割刈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晃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

(4)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5)说也奇怪,和新朋友会谈文学、谈哲学、谈人生道理等等,和老朋友却只话家常,柴米油盐,细细碎碎,种种琐事。很多时候,心灵的契合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

(二)根据下面的停连设计,朗读这首诗。朗读前细心体会这些都是什么停连,应采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再仔细琢磨一下其中的道理。

雨  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支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它带给你的感受。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设计出恰当的停连并做上停连符号,然后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朗读。

这也是一切  

    舒 婷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风暴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二、重 音

(一)重音的概念

朗读、朗诵、讲故事、演讲等有声语言的表达,是由许多语句组成的,语句中的词或词组并不是完全并列、同等重要的,要准确、明晰地表达出具体的语言目的和思想感情,有些词或词组重要些,有些次要些,对那些重要的词或词组,口语表达时我们要着重强调或突出一下,这就是重音。

(二)重音的作用及确定

重音能很好地体现作品的内容、词语的主次关系,能很好地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重音在语句中的位置没有固定的格式。朗读者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每句话的目的性、针对性,才能找准重音的位置。

(三)重音的语音表现形式

句中的重音也有主要重音和次要重音之分,朗读时要处理好重音与非重音,主要重音与次要重音的关系。重音并不是“加重声音的”的简称,朗读时应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情感的色彩、程度等的不同来确定具体的重音表现的语音形式。重音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运用中它们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几种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表现。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重音的语音表现形式:

①重音重读。      ②重音轻读。

③拖长音节。      ④连中有停。

⑤慢中显快或快中显慢。 ⑥低中见高或高中见低。

⑦弱中加强或强中忽弱。 ⑧实中转虚或虚中转实。

⑨一字一顿。

(四)重音的分类

1.语法重音

语句的主要信息往往体现在某些语法成分上,根据句子语法结构的需要,强调突出某些语法成分,就是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稍突出一些罢了。语句重音的主要规律有以下几点:

(1)一般句子谓语部分常是重音

①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

      重音是谓语     (作品12号《和时间赛跑》)

②蜕变的桥,传递了家乡进。步。的消息,透露了家乡。的声音。

      主要重音是谓语    (作品15号《家乡的桥》)

(2)一般定语比中心语突出

①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

      重音是定语     (作品19号《可爱的小鸟》)

②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种︱爱的冲。︱和。。

      主要重音是定语      (作品21号《麻雀》)

(3)一般状语比中心语更需要突出

①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

      重音是状语     (作品10号《海滨仲夏夜》)

②麻雀从巢里跌落下来,呆呆地︱伏在地上,孤立无援地︱张开两只羽毛还未丰满的。翅膀。

     重音是状语、定语      (作品21号《麻雀》)

(4)表示程度和结果的补语常需强调

①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紧很紧

     重音是状语、补语 (作品36号《一个美丽的故事》)

②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重音是补语 (作品30号《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5)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要突出。

①我想,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重音是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瑞雪”一词属强调重音(作品4号《第一场雪》)

②——是有。︱偷了他们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主要重音是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次要重音“偷”、“逃走”属强调重音(朱自清《匆匆》)

2.强调重音

根据上下文内容的提示或由其他语言环境所决定要突出某种语意或渲染某种感情而强调或突出的某些词、短语,就叫强调重音。有时把根据逻辑关系而强调的重音叫逻辑重音;把突出某种感情的强调重音称作感情重音。语句中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往往由表达的目的而定,强调重音往往与语法重音重合,但并不受语法重音的局限。

强调重音一般有以下几种作用:

(1)突出重点语意。例如:

在读英语。(回答:谁在读英语?)

②我在读英语。(回答:你在读什么?)

③我在读英语。(回答:你在干什么?)

④我读英语。(回答:你读读英语吗?)

分析: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2)强调重音往往用来体现某些并列、对比、照应、转折、比喻、排比、夸张等逻辑关系和修辞手法。例如:

①没有。绿叶,没有。炊烟,没有。泥土,没有。花香,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作品19号《可爱的小鸟》)

分析:前半句中“一片”、“一缕”等重音是表并列语意,是语句的次重音;后半句中重音“只有”与前面“没有”形成对比关系的强调重音,是语句的次重音;“水”与“云”既是并列关系又是本句中主要强调的语意,是语句的主要重音。

②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故乡》)

分析:“多子”、“饥荒”等是“叹息”的具体内容,也是一些并列的语句;“木偶人”是一个比喻性强调重音。

③人站得。,。有幸︱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有幸发现︱生命的立。诗篇。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这诗篇中︱一个、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

(作品39号《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

分析:“高些”是语法重音(补语),在句中是次要重音;“不但能”、“还能”体现语句的递进关系的强调重音,是语句中的次要重音;“生命的”既是语法重音(定语)又是强调重音,是语句的主要重音;“词”、“句子”、“标点”是比喻性强调重音,是语句的主要重音。

④阳光︱虽然为生命所必须,但是。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作品11号《海洋与生命》)

分析;“虽然”、“但是”是体现语句转折关系的强调重音;“阳光中的”是语法重音(定语),是语句的次要重音。

⑤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分析:此处重音体现诗人浪漫夸张的手法。

(3)强调重音还可以表达某种需要渲染的情感,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①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背上的︱同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作品25号《散步》)

分析:“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既是语法重音(状语、补语)又是强调重音,此处以“我”和“妻子”背着母亲、儿子走时的情状来强调内心“爱”的情感;“我”、“她”、“加起来”、“整个”都是强调重音,既强调语意又强调心中那种庄重的情感。

②他。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李本深《丰碑》)

分析:这是《丰碑》中的一个片段,当将军得知被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刹那的举动。“缓缓地”、“敬了”、“军礼”三个重音很好地表达了将军此刻内心激动、敬佩、沉重、庄严等复杂的感情。

【重音单项训练】

(一)根据句中所标出的重音以及重音的语音表现方式的提示,朗读下列句子。

1.它容易来也容易去,也不应该︱对它视而不见失之交臂,也不应该︱总是做那些︱使。不高兴也使。不高兴的事。

提示:两个“谁”、“使”、“也使”几处可以用实中见虚、稍增音强的方式表现;“总是”是主要重音,稍慢、稍重读,“总”字还可稍拉长。

2.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提示:重音重读、慢读,“猛”字拖长字音

3.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提示:重音轻读配合连中有停,注意停顿处声断意连。

4.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提示:这是王怀让的诗歌《我是中国人》最后一句。重音重读且一字一顿,并配合之前的一个停顿。

5.他。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提示:“深深”重音轻吐;“缓缓地”重音轻吐,语速放慢,实中转虚,配合停顿;“化为一体”重音重读、弱中见强,慢中显快;“敬了”、“军礼”快中显慢,配合停顿。读“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时语速渐快,在停顿(声断意连)之后,放慢语速念出“敬了一个军礼”。

(二)下面的诗歌已经设计好了重音,请再为诗歌设计停连,然后根据重音、停连的设计朗读短文。朗读前细心体会这些都是什么重音,应采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再仔细琢磨一下其中的道理。

你的名字  

   纪 弦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

    如,如,你的名字。

    如,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

    啊啊,多。,。,

    。也。。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短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它带给你的感受。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设计出恰当的重音并做上重音符号,然后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朗读。

忆 江 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四年级下册)

(四)在后面的普通话测试朗读材料中选择五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它带给你的感受。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设计重音,并按照设计进行朗读。

三、语气、语调

(一)语气、语调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语气,是由朗读者在内在思想感情的推动下的外在声音形式。思想感情与声音形式相辅相成,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对前者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思想感情的走向导致声音形式的变化,而恰当的声音形式能准确体现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语调,是朗读者根据作品思想情感的变化、语气的变化而使有声语言出现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趋向和态势,又叫语势。

语调和语气是密切联系但又不尽相同的概念,语调是从语句的声音形式进行来说的,它着重于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而语气是从语句的交际功能方面来区分的,听众是通过语音外壳感受到说话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情态的。

(二)语气与内在的思想感情

语气,从字面上理解,“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气”是支撑声音的“气息”,而朗读时不同的气息状态却是由内心的情感推动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产生什么样的气息,有什么样的气息,就会有什么样的声音状态,即内在的思想感情是语气的“神”,外在的气息状态和声音形式是语气的“形”,只有“神”、“形”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朗读有韵味。下面是语气“神”与“形”结合的一般规律:

喜:气满声高     爱:气徐声柔     静:气舒声平

憎:气足声硬     怒:气粗声重     急:气短声促

悲:气沉声缓     惧:气提声抖     冷:气少声淡

疑:气细声黏     讥:气浮声跳     媚:气虚声假

人类的情感千变万化,气息状态与声音形式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上面的举例仅仅是让初学者有一点感性的认识。朗读时不仅要注意文章总的感情基调,在语气的把握上还要注意每句话的情感色彩以及其中蕴涵的喜怒哀乐。例如:

(1)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冯骥才《珍珠鸟》)

分析:句中表达的是一种喜爱之情,朗读时气息徐徐流出,声音轻柔充满爱意,整个朗读给人一种促膝谈心、娓娓道来的感觉。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分析:这段话,是在闻一多先生极度愤怒的情绪下说的,时而严厉质问,时而轻蔑否定,时而愤慨斥责。所以朗读表达“严厉质问”及“愤慨斥责”的语句,气息是充沛的,声音是强硬的。朗读表达“轻蔑否定”的语句“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时,气多而浮,声略跳略黏。

(3)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戴望舒《雨巷》)

分析:这几句诗,很好地体现了整首诗的基调:虽然满腔愁怨,满腹迷茫,但依然在追寻新的希望。朗读时气息多而虚,声音低缓而空灵。

(三)语调的基本特征

语调是语气外在的快慢、高低、长短、强弱、虚实等各种声音形式的总和。言语表达中情感是千变万化的,语气也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语调的基本特征是随着语气的变化而“曲折变化”的。我们朗读时不能规定某种语句必须用某类语调朗读,否则就会造成固定腔调。下面举两则张颂老师在《播音员 主持人 训练手册》中关于语调(语势)的分析例子。

1.王之涣《登鹳雀楼》朗读语势图

img46

注意:

(1)“白日”,向西看,日将落,余晖耀目,但因近黄昏,“日”字去声稍长,有下行态势。此二字要明亮,出口点染西天的光亮,稍有喷口。

(2)“依山尽”,中条山脉山势高,“依”字不要下滑,平声稍长,渐弱。“山”字稍高,“尽”字轻落,缓收。

(3)“黄河”,向东看,水势汹涌,奔腾而下,两个平声字,“黄”字更强,“河”字稍扬而长。

(4)“入海流”,“入”字沿去声下行,有一泻千里之感,由强渐弱,与“海”字上声衔接,“海”字因是虚景,不应太实;“流”字要长,要渐强,表现滚滚而去,直奔大海的气势。

(5)“欲穷”,是一种心理愿望,声音轻而渐强,沿“穷”字阳平上行。

(6)“千里目”,更为广远宽阔的向往,“千”字沿阴平声延长,稍渐扬起,渐强,“里”字带过,不要太实。“目”字要着力,但不必完全随去声下降,至中途停住,收尾时反稍带上行趋向,以托住本句,并为下句突出做好准备。

(7)“更上”,身在楼中,还要再上一层,“更”字较高、较强,扬起,“上”字去声不下行,反而有上行的态势。

(8)“一层楼”,顺势逐步上扬,似拾阶而上,到最高层,以表现深刻哲理的现实性、普适性。

2.徐志摩《再别康桥》片断

img47

【语气、语调单项训练】

(一)阅读短文,找出情感、气息、声音上的不同变化,特别是画线部分,在下面标出朗读时情感、气息、声音的特点,最后根据语气的设计进行朗读。

钓鱼的启示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                  )(                  )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                  )(                 )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                                 )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             )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                )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                       )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的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                             )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6

(二)按照语调曲折性的特点,标出下面诗歌和句子的语势图。

(1)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

作品36号《一个美丽的故事》

(3)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品35号《小鸟的天堂》

(4)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三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到胜利那一天。

作品31号《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5)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作品25号《散步》

(6)啊!小桥呢?小桥躲起来了?河中一道长虹,浴着朝霞熠熠闪光。

作品15号《家乡的桥》

四、语速、节奏

(一)语速的概念

语速,指的是说话、朗读时单位时间里吐出的音节数量。单位时间内吐出的音节数量越多语速越快。语速是朗读中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又一重要形式。语速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节奏的快与慢。语速的快与慢没有绝对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只是凭听觉来判断快慢,是在语句的相互比较中感受到的。

(二)朗读中的语速变化

一般来说,朗读的速度比日常的说话要慢一些。但就朗读的语速而言,快与慢受作品表达的情感、场景、人物的情绪、人物的其他特性等不同特点的影响。

从情感、情绪与场景来看:表现压抑、失望、沉郁、沮丧、沉重、悲哀、为难、疑问等情感与情绪语速应慢些;表现沉思、回忆、庄严、庄重、安闲、宁静、幽静等场景与气氛语速应慢些;表现兴奋、愉快、激愤、急促、惊慌、紧张等情感与情绪语速应慢些;表现紧张、热烈、惊惧、争执、驳斥、反抗等场景与气氛语速应快些;感情平静、评判客观、一般性叙述、一般性说明等语速中等。

从人物的其他特性来看(包括拟人化的人物):①性别:一般女性语速比男性快。②年龄:一般小孩语速比大人快;年轻人比老年人快;牙牙学语的幼儿语速稍慢。③性格:一般性格急躁的人语速偏快;开朗活泼的人比沉稳持重或内向的人语速快。④体态:一般体态庞大笨重的语速稍慢;身材娇巧玲珑的语速稍快。⑤行动:一般行动敏捷的语速稍快;动作迟缓、拖沓的语速稍慢。⑥素质:机智勇敢的比愚笨胆怯的语速快。

例如:彭文席的《小马过河》中有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叙述者共五个角色,根据上面的理论,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

1.人物的一般性话语的语速区

img48

2.同一人物,但受情感、情绪的影响语速也要发生改变,以“小马”为例

img49

3.叙述性的语言也同样要受表达内容中情感、场景等的影响而发生语速的变化

img50

(三)节奏的概念

朗读的节奏,是朗读者在朗读作品时在有声语言的表现中所显示出的快慢、停连、轻重、抑扬、虚实等的种种回环往复的声音形式。它由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起伏所决定。

快慢与停连影响着节奏的快慢,轻重与抑扬是形成节奏强弱的重要因素。节奏是就整篇作品而言的,根据作品整体所表现出的节奏的声音形式特点,张颂教授把朗读中的节奏划分为六种类型(1)

(1)轻快型:多扬少抑,声轻不着力,语流中顿挫较少,且时间短暂,语速较快,轻巧明丽,有一定的跳跃感。如《春》。

(2)凝重型:多抑少扬,多重少轻,音强而着力,色彩多浓重,语势较平稳,顿挫较多,且时间较长,语速偏慢。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显得分量较重。如《在彭总身边》《草地夜行》。

(3)低沉型:声音偏暗便沉,语势多为落潮类,句尾落点多显沉重,语速较缓。如《包身工》《骆驼祥子》。

(4)高亢型:声音多明亮高昂,语势多为起潮类,峰峰紧连,扬而更扬,势不可遏,语速偏快。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带有昂扬积极的特点。如《白杨礼赞》。

(5)舒缓型:声多轻松明朗,略高但不着力,语势有跌宕但多轻柔舒展,语速徐缓。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显得舒展徐缓。如《济南的冬天》。

(6)紧张型:声音多扬少抑,多重少轻,语速快,气较促,顿挫短暂,语言密度大。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较急促、紧张。如《最后一次的讲演》、《麻雀》。

在朗读节奏的把握上,要避免把节奏看成是单一不变的,一说属于“轻快型”就从开头到结束,句句向轻快型靠拢;一说属于“高亢型”就句句上扬,最后实在不行了就声嘶力竭地叫喊……这样必然使有声语言变得呆板僵化,反而失去了有声语言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把握作品整体节奏的同时,要注意节奏的过渡转换。

还是以《小马过河》为例,从整体上把握,这是一篇属于轻快型节奏的文章,朗读时整体语速偏快、声音轻巧明丽,有一定跳跃感,但并不是句句如此,其中随着情节的发展也有例外,如: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小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为了表现小松鼠看到小马要过河时,在它认为的“紧张危急”时刻,迅速跳下树来制止小马的“危险行为”。朗读这部分应运用紧张型的节奏,声音形式体现语速快、气较促、顿挫短暂等特点,但这并不妨碍文章给人的整体感受。

【语速、节奏训练】

(一)注意下面诗歌、句子表达的不同思想情感,体会语速的变化,标上快慢符号。

1.       当你老了

    (爱尔兰)叶芝 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火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上的山上它缓缓地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2.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陈淼《桂林山水》

3.我的狗慢慢向它靠近。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飞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颗石子似的落到狗的跟前。老麻雀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恐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叫声,接着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扑去。

(作品21号《麻雀》)

4.在她死前的几天中,她写了近二百五十封信,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三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

(作品31号《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二)朗读《小马过河》,注意结合前面关于语速、节奏的分析。

小马过河  

   彭文席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小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有一条河挡住了,过……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一面回答,一面下了河,小心地蹚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三)阅读《桥》,分析文章的节奏类型,体会各句子的语速变化,标上语速符号,然后朗读。

桥  

谈 歌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五年级下册)

(四)课外选择不同节奏类型的作品各一篇,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节奏变化与语速、停连、轻重、语调、语气等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