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唯权威逆向思维——韩军:由“举一反三”到“举三反一”
唯权威逆向思维,就是不能认为凡是权威说的都是对的,不能凡是权威指示的都始终不渝地照办。谈到唯权威逆向思维,我们不能不提起马寅初先生。20世纪50年代,当提倡多生多育,争当英雄妈妈时,马老不畏权威,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新人口论”,主张控制人口,节制生育。
自中世纪以来,欧洲教会地位至高无上,当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传播开来时,英国教会曾召开过一次辩论演讲会。会上,一位大主教突然对赫胥黎教授进行人身攻击,他说:“赫胥黎教授就坐在我旁边,他是想等我一坐下来就把我撕成碎片的。因为照他的信仰,他本来是猴子变的嘛!不过,我倒要问问,这个猴子子孙的资格,到底是从祖父那里得来的呢,还是从祖母那里得来的呢?”赫胥黎针锋相对地回答:“我断言——我重复断言:要说我是起源于弯着腰走路和智力不发达的可怜的动物,我并不觉得羞耻;相反,要说我起源于那些自称很有才华,社会地位很高,却胡乱干涉自己所茫然无知的事物,任意抹杀真理的人,那才是真正可耻!”雄辩的哲理使大主教瞪着大眼,无言以对。
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演奏时,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他认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不如意。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地说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面对着一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突然大喝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台上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们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终因屈从于权威而遭淘汰。小泽征尔则不然,因此,他在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中摘取了桂冠。
面对权威,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要相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尊重他人的意见,但也要有勇气发出自己的声音。
对比两位竞争者,小泽征尔有勇有谋,不畏权威,最终摘取桂冠,当属实至名归。
中小学生没有形成思维定势,“初生牛犊不怕虎”,往往敢于挑战权威。
2009年1月7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在重庆八中演讲。一位学生提问:杨爷爷,你对中国的基础教育评价很高。可是,你是否知道,在当今中国,学生最苦。小学生苦,初中生更苦,高中生苦上加苦,高三学生更是苦不堪言。这样的苦读,对于成才真的那么重要吗?
礼貌而又挑战性的提问,获得了在场学生和记者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逆向思维,表达了与杨振宁院士不同的观点。在这次提问中,用了递进关系的排比句,一连六个“苦”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学生读书之“苦”。
对于学生,教师可以说是权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陶行知先生受业于杜威。杜威说:“学校即社会。”而陶行知却说:“社会即学校。”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而陶行知却说:“生活即教育。”逆向思维,立刻使人耳目一新,顿觉含义扩展,意境高远。因此,杜威说,陶行知是我的学生,但见解却比我高过千倍。
某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央视演讲,驾驭经济好比骑自行车。骑得越快,自行车越稳;骑得慢,左右摇摆;一旦停下来,则非倒不可。教师以骑自行车为例,要求写一比喻论证的作文。一位学生不赞同此观点,他以“骑自行车越快越平稳吗?”为题目,写道:骑自行车欲平稳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路况,二是车况,三是骑自行车的人的车技。如果公路坑洼不平,且有急弯,你敢骑快吗?如果自行车是“除了铃铛不响,全身都响”的破车,你能骑快吗?如果骑车人的车技不敢恭维,在这样的车况和路况下,你会骑快吗?骑快车的后果不堪设想。
这篇作文获得了教师的好评。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运用三个反问句,有力地驳斥了权威经济学家的论断。
对于学生,书本,尤其是教科书,也可以说是权威,但教材的某些观点还是可以探讨的。
比如,在赏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后,启发学生思考:“本文说明了人处逆境利于成长,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这在一定的条件下固然有它的道理,然而它绝非是一条普遍真理。我们若从它的反面作一番逆向思维,可以想到些什么呢?”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便有学生争着发言了。有的说:“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能使人有所作为,但顺境更有利于成才,成才的机遇更多。如同行船,逆水行船只要努力撑当然可以到达目的地,然而如果是顺水行船再加上自己努力,前进的速度则更快。”有的说:“国无忧患易遭灭亡不合乎现实,我国这几年发展这么快,其一是因为改革开放,其二正是因为没有外患。如果天天打仗,就不可能有发展。”显然,通过这样的一番思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开启了学生的思路,有效地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认识,何乐而不为?
再如,小学语文课文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原作写鸭妈妈孵“丑小鸭”都“不耐烦”了,她看到这个丑陋的“大个子”,觉得他“不正常”。当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对他喊“让猫抓走你吧,你这个丑八怪”的时候,鸭妈妈终于下决心驱逐他了,她说:“你最好走得远远的吧!”显然,在大师的笔下,鸭妈妈并不是一个死心塌地地爱着自己孵出的这个“异类”的伟大母亲。而我们的教材根本无视原作对鸭妈妈这一角色的定位,一厢情愿地改写成了“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或许,改写者的初衷是好的,不愿让涉世未深的孩童看到人世的种种苦难,但是,苦难是这样如影随形地追击着我们,我们不直面它,又怎能迎击它?
在作文教学中,也可训练学生的唯权威逆向思维。如下列作文材料: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很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做任何事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建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建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
附文1:
由“举一反三”到“举三反一”
韩 军
“五四”后,中国语文教育在操作上的总体思路,即四个字:“举一反三”。每学期以二三十篇文章为“例子”,进行非常“科学”细致地“拆解”、深入地“鉴赏”、精心地“把玩”、反复地“历练”,以此达到让学生“循例”学会听说读写,“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言语的目的。前面师生对二三十篇“例子”文章的拆解、把玩、历练,即“举一”,后面学生“循例”“繁衍”大量言语即“反三”。
“举一”的“一”,还指语言学习的局促性:一本教材、一个教师、一个教室、一个班的四五十个学生。每学期只凭一本教材、在一个教室中、在一个语言导师指导下、一班的四五十个学生一起学语言。一本教材就“典范”地代表了所有语言,一个群体四五十个学生就代表了整个生活,一个教师就是语言的唯一导师。
“举一”,讲究求甚解、深解,不厌其深透、细微,一篇文章讲三四课时不在话下。“举一”的目的在于“反三”,让学生通过此“例子”,看语言怎么用。“举一”,是数量少,“反三”是数量多。每学期最多30篇文章,一年也就60篇,中学6年最多也就360篇。试图通过360个例子的学习,让学生“繁衍”远远超出360篇的言语。因此,“举一反三”的妙谛就在于“以少胜多”。
这种“举一反三”的思路,实际就是一种完全科学化、理科化的路子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的路子。学数理化等理科课程,讲深讲透一个例题后面就附着相当数量的习题;学生学会一个例题,就会做数量相当多类似的习题。这种总体思路,有成效,但不大,几十年中国语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费中徘徊,与此大有关联。
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加大后,才“奔涌而出”。进一步说,语言学习,不是仅凭一本教材,在一个封闭的教室中,在一个语言教师的“苦心调教”下,反复把玩几十篇文章所能奏效的。因此,数量的巨大,例子的极大丰富,交往范围的扩展,生活接触的广泛才是形成言语能力最根本的通衢!婴儿学口语的事实颇能说明这个问题。孩子呱呱坠地时,一言不会,一周岁左右说出最简单的“妈”“爸”“水”等,两周岁左右就能自如运用语言,说出奇妙的句子。为何口语学得这么快,效率如此高?他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更不讲究什么“深细透”的方法,他是在一个小社会中,在与众人的交往中,接触了“天文级数量”言语“例子”!以平均每天听100句话计算,每句10字,每天就是1000字,一年即36.5万字,两年即73万字!就是说,孩子学会口语,等于两年“读”(用耳)了五六部长篇小说!学书面语,中学6年教材才多少字!所以我坚定地认为,语言学习的规律绝非“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新语文,总体思路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复归生活,引入大社会(与生活交往、阅读名著、接触网络等所有媒体),由阅读一本小书到阅读众多大书,纵身跃入语言(“交往”)的汪洋大海!
附文2:
熟难生巧
王院华
九百年前,卖油翁的一句戏言“无他,但手熟尔”,经欧阳修的生花妙笔一渲染,竟被初出茅庐的生手们奉为金科玉律。
但“熟”与“巧”真是因果吗?
其实不然。
“熟”是熟练,是机械式的重复,是没有科技含量的简单劳动,它像一道围墙,遮挡了人们探寻的目光。
驴子在磨道里拉磨,一圈又一圈,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它一生都被囚禁在狭小的磨坊里,技艺再精熟,驴子也永远无法变成麒麟。
青蛙在一潭井水里蹦来跳去,它看到的始终是熟悉的一方天空;类人猿从生活了几万年的树上爬下来,放弃了最熟悉的生活方式,却渐渐演变成了万物之灵的人类。
老师对学生说:熟能生巧。于是,题海战术让学生成了“解题机器”,但他们对社会与人生却一无所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放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从1977至2008年32年间,没有一位“高考状元”成为学术、商业、政治等方面的顶尖人才。“熟”已经够多了,“巧”又在哪里?
事实上熟练产生惰性。科学研究证明,当人们长期重复一些不用动脑就能很熟练的工作时,大脑就会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这样,因缺乏刺激便难于迸发灵感的火花。
而“巧”是聪明,是灵性,是匠心独运,如一根火柴,点燃了创新的希望之光。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两个泥水匠同样在工地砌墙,一个人每天只是机械式重复着前一天的工作,另一个却在想,“我是在建筑一座人生的高楼大厦”,于是边干活边钻研设计知识。十年后,不断重复的那个人仍然是泥水匠,而那个用“巧力”的则成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厨师做不出饭;但再好的米,如果天天用同样的程序,做同样的饭,也会令人生厌。
人满为患的现代社会并不缺少熟练的技术工,却最需要求新求变、独当一面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说,“熟”只是照葫芦画瓢,“巧”却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熟练只能产生匠人,而不能产生大师。“熟”的流水线上只会制造同一模式的产品,而“巧”的天空却能尽情展现绚丽壮美的智慧之虹。
因此,熟能生巧只是感性的朴素愿望,而熟难生巧才是理性的实践真知。
附文3:
一个外国孩子眼中的字典
陈亦权
有一天晚上,英国小朋友小约翰很有兴致地说要自学中文,他翻字典掌握字义,正这么翻着,突然,他冲着我大声喊:“陈老师,为什么‘猪’的解释是这样的?太不可思议了!”
“猪”的注解哪儿不对了?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只见字典上这样写着:“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
我看了看后对小约翰说,这是正确的,小约翰没点头也没摇头,但内心里却似乎保持着他自己的某种想法,他沉思了片刻又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对‘猪’的解释,那‘牛’字的解释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刷刷几下就查到了“牛”字,这下,他似乎更加惊讶了,他用不可置信的口吻大声念了起来:“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小约翰用惊讶的神色看着我,我也很纳闷地看着他,这没有什么不妥啊,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小约翰眨了眨眼睛,居然又来了主意,要去查一查“驴”字的注解,我不禁也好奇地站在一边看着,查到“驴”字后,只见上面写着:“驴,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小约翰似乎对眼前的这本字典失望至极,他问我这类字典是不是给中国学生学习用的,我告诉他说大多数时候是学生们用的,但成人有时候也需要。小约翰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太令人震惊了,居然这样解释这些动物!”
我纳闷地说:“你觉得字典上的解释是错的?”
“当然,而且还是非常错误!”小约翰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大自然里的每一种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要爱惜它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去利用它们。你看字典中解释,不是用来吃,就是用来做劳动工具,甚至要把他们杀死后做成产品,这完全不是他们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那些注解会让中国学生从认字开始就觉得动物并不值得尊重,会觉得动物只是用来杀掉吃的食品或者是用来使唤劳动的工具,甚至是一种产品,这和‘保护动物’的呼吁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小约翰的这番话使我怔住了,从他这个角度去理解,字典里对一些动物的解释确实缺乏“尊重”与“平等”,不是站在“朋友”的立场去介绍,而是站在一个屠夫的立场,对动物做出了残忍的、不人道的、野蛮并且自私的注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