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是”“非”颠倒怎么译
世界上多数人摇头表示不同意,点头表示赞成,“摇头不算点头算”。但也有人反其动作而行之。“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人们相互交往时,往往彬彬有礼地摇头。他们礼俗是:向左摇头则表示赞同、尊重或认可,点头则表示不同意。”有时候,英语的“yes”,汉语要译作“不是”,“no”则要译作“是”。有时候,英译的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却为否定。碰到这种“是”“非”颠倒的情形,译者可要警惕了。
一、Yes为“非”No作“是”
例1:You are not from here,are you?
你不是本地人,对吧?
对这么一个问题,回答有两种选择:
答话之一:Yes,I am.不,我是本地人。
答话之二:No,I am not.是啊,我不是本地人。
为什么英汉两种语言在字面对等和意念对等之间存在着这么大的矛盾呢?这又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
英语的“是”与“非”(yes和no)是对所述问题的事实本身而言。无论你怎样设问,“我”是本地人回答总是“Yes,I am”,前后一致,都是“肯定”的表达;“我”不是本地人,就总是回答“No,I am not”,前后也一致,都是“否定”的表达。
相比之下,汉语的“是”与“非”是对所述问题的判断表述而言,是对设问的这句话(You are not from here)认可与否的问题。因此,当“答话之一”用英语思维说“yes”之时,表示“我”本身是“本地人”这个事实,译成汉语时当然要用汉语思维认为这句话说得“不对”了。
然而,如果上例的设问不是以否定的形式提问,情况就不一样,而英汉两种语言在字面对等和意念对等上就没有矛盾了。这也是值得留神的,切勿一本黄历翻到底了。
例2:You are from here,aren't you?
你是本地人,对不对?
—Yes,I am.是啊,我是本地人。
—No,I am not.不对,我不是本地人。
这种字面上和意念上“是”“非”颠倒和不颠倒的情况,许多人在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已经学过。可是到了告别课堂,走进社会,独自进行翻译的时候,有的人却不小心地、神差鬼遣地陷入误译的境地。就连大专家偶亦难免。
下面是两本比较权威的词典的误译例子:
误译例句之一:Won't you come?No,I won't.
误译:你不愿意来吗?不,我不愿意。(《远东英汉大词典》)第1404页)
应译:你不愿意来吗v?是的,我不愿意。
误译例句之二:Aren't you busy?No,I am not.
误译:你不忙吗?不,我不忙。(《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714页)
应译:你不忙吗?是啊,我不忙。
上述两例,误译在汉译时沿用英语思维,而没有转回符合译文表达规范和习惯的汉语思维,根据上述所言,汉语的“是”与“非”是对所述问题的判断表述而言,上述两例的“No”,都应译为“对”或“是的”才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列出误译两例,只是表明“是”“非”颠倒的结构务必要充分留神,如此而已。
二、“是”“非”结构
这种“是”“非”颠倒的结构,表现在英语的肯定和否定的表达上,是表达形式和实质内容有时候互为颠倒。由于这种情况的翻译处理又属于“否定结构”的翻译技巧,故在下一节中再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