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漂流,漂流

漂流,漂流

时间:2023-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 漂流,漂流也许因为不是伦敦人,我才如此深受它。通过他们的努力,英国式的随笔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题材更广泛,文笔更灵活。与随笔相比,更具英国特色而又对欧洲大陆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散文小说。与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不同,《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一个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鲁滨逊·克鲁索形象。

第七章 漂流,漂流

也许因为不是伦敦人,我才如此深受它。

当我们这些孤独的异乡人撑一根长篙,在剑桥下,在埃文河(Avon River)寻梦时,另一批英国人早已开始了他们的寻梦之旅。这些惯于安静地生活在自己的农舍、庄园或城堡里的英国人,被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1)和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的大潮冲撞得七晕八倒:一方面他们满怀期待和热情地去迎接应接不暇的新生事物;另一方面,滚滚而来的工业烟尘和财富使得他们忙于挣钱以便养家糊口,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又惆怅于曾经拥有的宁静生活,思想和情感危机日见端倪,期刊、随笔和现实主义小说应运而生。

18世纪的英国,经济腾飞,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New Classicism),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理查德·斯梯尔(Richard Steele)创办《闲谈者》(The Tatler),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创办《旁观者》(The Spectator),将街谈巷议和俱乐部里的幽默故事写上了期刊。后来,笛福(Defoe)、斯威夫特(Swift)、菲尔丁(Fielding)、约翰逊(Johnson)、哥尔德史密斯(Goldsmith)等名家都曾主编期刊或为期刊撰稿。通过他们的努力,英国式的随笔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题材更广泛,文笔更灵活。与随笔相比,更具英国特色而又对欧洲大陆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散文小说。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1719)成型于一个万象更新的转型社会,人们奔波往复于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双重迷宫,鲁滨逊·克鲁索这个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以其勃勃生气、天真的信心、坚韧的奋斗精神和对自身的严肃省察唤起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和深思。这部作品也奠定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自此,英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如Robinson Crusoe(Castaway),Robinsonade(To Describe the Genre of Stories Similar to Robinson Crusoe),Man/girl Friday(Refer to a Dedicated Personal Assistant,Servant,or Companion),《鲁滨逊漂流记》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作家,新闻记者,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笛福生于英国伦敦,本姓福(Foe),后来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听起来如同贵族的“De”的前缀,形成了“笛福”(Defoe)这一笔名。作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笛福的创作开辟了以写实为风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道路。

img92

丹尼尔·笛福纪念碑(Daniel Defoe's Monument in Bunhill Fields Burial Ground,London)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在大海深处的孤岛中

我望着夕阳

这亲爱的世界

余霞正缓缓熄灭

大海那头的世界

多么遥远

远得就像梦境

——《鲁滨逊漂流记》

“我的脚步想要去流浪,我的心却想靠港”表达了现代人肉体无以为寄、四处飘荡与灵魂厌倦流浪、渴望宁静之间的矛盾与撕裂。世上爱流浪的和偶尔要流浪的人不少,吉普赛人,行吟诗人,流浪歌手,背包客,他们从一个异乡来到另一个异乡,一晌贪欢,一路寂寞。与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不同,《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一个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鲁滨逊·克鲁索形象。这个形象是当时不断扩张、不断攫取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典型产物。他不安现状,三番五次地离开家园,出海闯天下。他遭遇海难流落到孤岛上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把孤岛改造成了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他流浪多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取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完成了他那个时代的典型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鲁滨逊·克鲁索这个充满活力、勇于冒险,相信常识而不信天命的人物形象激起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和深思。

笛福59岁时写成该故事,而故事的结尾,鲁滨逊在62岁的高龄又开始了新的冒险并回到了他曾经生活过28年的孤岛上,那里已经兴旺发达起来,成了一块幸福宝地,后来他又去过几次小岛。作者本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梦到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狮子一样,梦到自己从容地把小船划向惊涛骇浪?

img93

鲁滨逊和佐力逃离海盗

哦,船长,我的船长

在海洋文化中经常可以看到船长的形象。电影《泰坦尼克号》里,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沉没前,史密斯船长指挥营救乘客,拒绝登上救生船并和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在大洋之中。为纪念带领战后美国胜利驶过危险航程的总统林肯,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歌《哦,船长,我的船长》(O,Captain,My Captain)。《鲁滨逊漂流记》也描写了几个船长形象。如果说他19岁成人后第一次免费搭乘海船前往伦敦靠的是朋友的父亲这样一层关系,那么后面的几次航海则都与船长有关。在伦敦,鲁滨逊认识了一位船长,这位船长听说他要出去见识一番就对他说,如果他愿意一起出行,可以免费搭乘他的船。由于船长的正直无私,鲁滨逊赚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学会了一些航海知识,既成了水手又成了商人。这些都为他后来的航海打下了基础。第三次航海因为碰到了海盗船,鲁滨逊成了海盗船长的奴隶,当他乘着一艘小船千辛万苦逃离海盗的控制后,救他的又是一位善良的葡萄牙船长。这位船长不仅救了他,还买下了他的物品,使得他能够在巴西买下一些未被开垦过的土地。不仅如此,这位船长还成了他的好朋友,每次航海经过巴西都给他带来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货物,他的种植园大获成功,卖出的货物也赚了不少钱。鲁滨逊在第三次出海前还立下了他的救命恩人葡萄牙船长作他的种植园和财产的全权继承人。鲁滨逊在孤岛生活了28年后来到葡萄牙,老船长依旧健在,巴西的种植园一直由他经营管理且完整无损,鲁滨逊还拿到了一万英镑的收入。鲁滨逊回到英国后把一个侄儿培养成了有教养的人,把另一个侄儿托付给一位船长,5年后,鲁滨逊看见这个侄儿成长为一个通情达理、有胆识、有抱负的青年,就给他买了一艘好船,让他航海去了。至此,又一位船长诞生了。如果说He who doesn't want to be a general isn't a good soldier(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那么,不想当船长的水手也不是个好水手。这些正直无私、有魄力、有担当的船长形象,反映了海洋文化中水手或航海员的船长情结。

知识就是力量

自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至今,知识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丰功伟绩毋庸置疑。鲁滨逊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历经无数的险情,后来整艘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成功地离开了孤岛,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知识的巨大力量。

鲁滨逊等人扬帆前往几内亚,途中船只遇难,他历尽艰辛来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一切生活来源就是一艘在海上搁浅了的船只。他想方设法来到船上,里面有三只船员用的箱子,他用第一只箱子装走了食品,孤岛生存木匠工具很重要,于是他又拿走了木匠箱子,枪支弹药对他来说更重要,所以他把两桶火药和枪支也拿走了。从搁浅船只返回后又碰上了激流,他都运用自己的常识确定航线、等待时机,终于回到了孤岛。后来他又几次返回那艘船,拿走了另外一些重要的工业文明时期的工具,如纸、笔、墨水、望远镜、刀叉、木板、钱币等,这些物品为鲁滨逊的孤岛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工具和资料。为建一个防备野人或野兽袭击、遮蔽风雨的栖身之所,鲁滨逊也运用了自己的知识,选择地址时要求它满足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阴;第三,要能避免野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上帝让什么船只经过,就不至于失去获救的机会。文明社会学得的知识所赋予的智慧加上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一个人的孤岛生存成为可能。

记日记、阅读、祈祷——孤岛生存的心理加油站

在孤岛初建家园,鲁滨逊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可想而知。他感叹上天的不公:“苍天为什么要这样作践自己创造的生灵,害得他如此不幸,如此孤立无援,又如此沮丧寂寞呢?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理由要我认为生活对我是一种恩赐呢?”为了避免忘记时间,他开始用刀子在柱子上刻下时间,并决定把生活情况从头到尾如实记录下来。他记日记,不是为了留给后人看,而是为了“抒发胸中的心事,每日可以浏览,用来自我安慰”。以这种方式,鲁滨逊渐渐振作起来,不再灰心丧气,并尽量自勉自励。他还把当前的祸福利害以“借方”和“贷方”(Debtor and Creditor)一一列出加以比较,最后发现“即使在这样恶劣的处境中,也是祸福相依,有让人值得庆幸的地方”并“希望世上的人都能在不幸中把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用来自我安慰,鼓起自己生存的勇气”。通过比较,鲁滨逊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了些许安慰,也就不再对着大海望眼欲穿,乞求船只经过了。他开始筹划自己的生活,并尽可能地加以改善。

可是上苍似乎故意要考验鲁滨逊,一次地震加上随之而来的飓风和暴雨让鲁滨逊在岛上的努力前功尽弃,一场疟疾又几乎让他丧命。夜阑卧听风吹雨,他边学巴西人嚼烟叶治病,边开始读起了从来无闲暇也无意去阅读的《圣经》,他再一次从死神的手中逃了回来。从此,他每天早晚认真地读起了《圣经》,“虽然生活依然很艰苦,但精神轻松多了。由于读圣经和祈祷,精神有了寄托,内心也有了更多的安慰。”

同伴与枪

《圣经·创世纪》(Genesis 2:18):那人独居不好。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动物。鲁滨逊劫后余生,在孤岛上发现自己孑然一身,孤苦伶仃,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伙伴,对于一个处于完全孤独中的人,无异于雪中送炭。当他听到搁浅的船只上传来呜咽声时,“我很奇怪,真是上天要送给我一个伙伴,来安慰我孤寂的灵魂吗?”当他登上船,一条狗、两只猫急切地向他冲来,亲昵地在他身上蹭来蹭去时,他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觉得仍有生命存在也是很大的安慰。这几只小动物成了鲁滨逊最初的伙伴。后来他还驯服了一只鹦鹉,下雨天不能出门时边工作边跟鹦鹉闲聊,把教它说话作为消遣。在小岛上安定下来之后,鲁滨逊又萌生了到小岛的另一边去看看并在那里发现奇迹,最终找到逃生办法的愿望,于是他做了一个独木舟,进行了他的环岛航行,结果被暗流冲走。当他几经周折,回到小岛,在一棵大树下昏昏沉沉地睡着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叫着他的名字:“鲁滨逊!鲁滨逊!鲁滨逊·克鲁索!可怜的鲁滨逊·克鲁索!你在哪儿,鲁滨逊·克鲁索?你在哪儿?你去哪儿啦?”两“人”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高兴。

这个声音的主人就是星期五。星期五的到来使鲁滨逊不再孤独。鲁滨逊从野人的口中救出星期五,帮助他戒掉吃人的恶习和可怕的吃相,跟他一起分享各种美味,星期五发誓再也不吃人肉了,这是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的最愉快的一年。最关键的是,鲁滨逊还教会了星期五英语,星期五慢慢学会了说英语,还喜欢一天到晚跟鲁滨逊说话。鲁滨逊的舌头终于又可以用来说话了。这种快乐无与伦比。鲁滨逊后来还给星期五灌输宗教知识,星期五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甚至比他自己还要虔诚。总之,按鲁滨逊的话来说,他们的日子过得完满幸福,两人成了亦主亦仆、亦师亦友的好伙伴。“Man of Friday”在英语中也具有了“最忠诚的朋友”的含义。

对于像鲁滨逊这样一个流落孤岛、缺乏安全感的人,除了伙伴之外最需要的就是武器了。枪支和火药是他的救命稻草。鲁滨逊逃离海盗时就是用一支鸟枪逼走随行的摩尔人的。从此,所到之处,只要遇到危险或异常状况,鲁滨逊就举起他手中的枪。枪支和火药的确发挥了它们的威力,帮助鲁滨逊一次次脱离险境,也成为他孤岛生存中便利的工具。这也是他为什么像珍藏生命一样保存火药的原因。

幸福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中还有一个话题,即幸福问题。

在小说的第一章,笛福借鲁滨逊父亲之口,对幸福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父亲头脑聪明,为人慎重……他十分恳切地对我规劝了一番。他问我,除了为满足我自己漫游四海的癖好外,究竟有什么理由要离开父母,背井离乡呢?在家乡,我可以经人引荐,在社会上立足。如果我自己勤奋努力,将来完全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他对我说,一般出洋冒险的人,不是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就我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即一般所说的中间阶层。从他长期的经验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这种中间阶层也最能使人幸福。处于中间阶层的人既不必像处于社会底层的人那样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依旧生活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他说,我自己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认识到,处于中间阶层的人生活确实幸福无比;这就是,人人都羡慕这种地位,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后果,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贫贱与高贵之间的中间阶层。明智的人也证明,中间阶层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裕。’他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唯中间阶层灾祸最少。处于中间阶层的人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而且,处于中间阶层的人既不会像阔佬那样因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而弄得身心俱疲,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搞得憔悴不堪。唯有处于中间阶层的人可享尽人间的幸福和安乐。中等人常年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乐趣,都是中等人的福分。这种生活方式,使人平静安乐,怡然自得地过完一辈子,不受劳心劳力之苦。他们既不必为每日生计劳作,或为窘境所迫,以至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熏心而狂躁不安。处于中间阶层的人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味人生的甜美,而不用经受任何的艰难困苦;他们能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第12次登上搁浅的船只搜寻用得着的物品时发现一个抽屉里有许多钱币,对于人们(包括他自己)拼命攫取的金钱,他发出了如下的感慨:

“在另一个抽屉里,还发现了许多钱币,有欧洲的金币,有巴西的,有西班牙银币,我感到好笑。“噢,你们这些废物!”我大声说,“你们现在还有什么用处呢?对我来说,现在你们的价值还不如粪土。那些刀子,一把就值你们这一大堆,我现在用不着你们,你们就留在老地方沉到海底里去吧,根本不值得救你们的命!”可是,再一想,我还是把钱拿走了。”(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知道自己已经不能离开小岛后,心安定了下来,用劳动创造幸福:

“和以往一样,我以虔诚和欣慰的心情,度过了我上岛的周年纪念日。我常常阅读《圣经》,并认真付诸实践,再加上上帝对我的恩宠,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新的认识。对我来说,世界是遥远的;我和它已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任何期望。可以说,我于世无求。总之,我与世界已无什么牵连,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发生什么关系。因此,我对世界的看法,就像我们离开人世后对世界的看法一样:这是我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但现在已经离开了。我完全可以用亚伯拉罕对财主说的那句话:“你我中间隔着一条深渊。”首先,我在这里摆脱了一切人世间的罪恶。我既无“肉体的欲望、视觉的贪欲,也无人生的虚荣”。我一无所求,因为,我所有的一切,已尽够我享受了。我是这块领地的主人,假如我愿意,我可以在我占有的这片国土上封王称帝。我没有敌人,也没有竞争者与我来争权争势。我可以生产出整船的粮食,可是这对我没有用处,我只要生产足够我吃用的粮食就行了。”(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不贪婪者最幸福:

“总之,事理和经验使我懂得,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即使是世界上最贪婪、最一毛不拔的守钱奴,处在我现在的地位,也会把贪得无厌的毛病治好,因为我现在太富有了,简直不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我心里已没有任何贪求的欲念。我缺的东西不多,所缺的也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东西。前面我曾提到过,我有一包钱币,其中有金币,也有银币,总共大约值三十六金镑。可是,这些肮脏、可悲而又无用的东西,至今还放在那里,对我毫无用处。我自己常常想,我宁愿用一大把金币去换十二打烟斗,或换一个磨谷的手磨。我甚至愿意用我全部的钱币去换价值仅六个便士的英国萝卜和胡萝卜种子,或者去换一把豆子或一片墨水。可是现在,那些金钱银币对我一点也没有用处,也毫无价值。它们放在一个抽屉里,而一到雨季,由于洞里潮湿,就会发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抽屉里堆满了钻石,对我来说也毫无价值,因为它们毫无用处。”(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幸福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与当初上岛时相比,我已大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况。我不仅生活舒适,而且心情也安逸。每当我坐下来吃饭,总会有一种感激之情,惊异上帝万能,竟然能在旷野为我摆设筵席。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的由衷安慰,实难言表。在这儿,我写下这些话,就是希望那些不知满足的人能有所觉醒:他们之所以不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上帝的恩赐,正是因为他们老是在期望和贪求他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我感到,我们老是感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事实上,在教导他的时候,我所采用的方法,诚意多于知识。同时,我也必须承认,在向他说明这些道理时,我自己在不少问题上也获得了很多知识;这些问题有的我过去自己也不了解,有的我过去思考得不多,现在因为要教导星期五,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想,凡是诚心帮助别人的人,都会有这种边教边学的体会。我感到自己现在探讨这些问题的热情比以前更大了。所以,不管这个可怜的野人将来对我是否有帮助,我也应该感谢他的出现。现在,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整日愁眉苦脸了,生活也逐渐愉快起来。每当我想到,在这种孤寂的生活中,我不但自己靠近了上帝,靠近了造物主,而且还受到了上帝的启示,去挽救一个可怜的野人的生命和灵魂,使他认识了基督教这一唯一正宗的宗教和基督教义的真谛,使他认识了耶稣基督,而认识耶稣基督就意味着获得永生。每当想到这里,我的灵魂便充满快乐,这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欢愉。现在我觉得我能流落到这荒岛上来,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而在此之前,我却认为是我生平最大的灾难呢!

我怀着这种感恩的心情,度过了我在岛上的最后几年。在我和星期五相处的三年中,因为有许多时间同他谈话,日子过得完满幸福,如果在尘世生活中真有‘完满幸福’的话。”(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有什么人能比此时此刻的鲁滨逊更快乐呢?

文学常识

European sentimentalism(感伤主义)arose during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at the same time as sentimentalism in philosophy.It lasted from around 1720 until the tim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arising in France and England as early as 1700.Philosophically,sensibility is a seeming antonym of its rival rationalism.While rationalism pervades the analytic mind,sentimentalism hinges truth upon an intrinsic human capacity to feel.For the sentimentalist this capacity is perhaps most important in morality.Sentimentalism asserted that over-shown feeling was not a weakness but rather showed one to be a moral person,and privileged the private life(as opposed to absolutism's privileging the public life).Arising from religiously-motivated empathy,it expanded to the other perceptions—for example,sensual love was no longer understood as a destructive passion but rather as a basis of social institutions.

【注释】

(1)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原义“发光”)是17—18世纪发生在西欧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推进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运动,开创于英国,蓬勃于法国,实践于美国,之后扩大到整个世界。康德(1724—1804年)在他的《什么是启蒙》(1787)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接过反封建、反教会的旗帜,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他们用这些思想启发和教育群众,去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上述思想被称为启蒙思潮,宣传这种思想的活动就被称为启蒙运动。英国18世纪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启蒙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8世纪前半期,以启蒙主义理性为核心的新古典主义思潮统治英国文坛,并促成了散文的兴盛和小说的兴起。诗歌的创作也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到了18世纪后半期,新古典主义思潮开始衰落,感伤主义开始流行,英国文学中也出现了感伤主义诗歌、哥特式小说等文学样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