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格兰的玫瑰

英格兰的玫瑰

时间:2023-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 英格兰的玫瑰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听,在人与天堂的对望中,这英格兰满园的玫瑰都在歌唱。在华兹华斯那个时代里,只有他是正确地对待人性,并绝对信赖人性的人。华兹华斯和妹妹多萝西经常在此散步。这幽深的山谷里面,已完全被她的歌声充满。

第八章 英格兰的玫瑰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听,在人与天堂的对望中,这英格兰满园的玫瑰都在歌唱。

8.1 云是一朵馥郁的花——威廉·华兹华斯(1)(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

img94

威廉·华兹华斯

在英国众多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华兹华斯是最幸运的。

英格兰湖区(Lake District)清澈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森林包容着他,格拉斯米尔(Grasmere)弥漫着鸟语花香的山林呵护着他,洁白的云朵、六月的微风陪伴着他,终身相知相伴的妹妹多萝西(Dorothy)在他失落时鼓舞他,青梅竹马的妻子玛丽在他寂寞时陪伴他……他的生活,除了宁静,就是恬适。其他的同时代的诗人都犹如流星般倏地滑过夜空就不见了,而他,却能抗拒时间的乱箭,在激情梅毒般耗尽生命活力的文学江湖凌波微步,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还是宁静的心灵所创造的奇迹?

用爱默生(Emerson)的话来说,他活了很久,他见证了他为之奋斗的那场革命,“看见了他曾经预见的一切”。在华兹华斯那个时代里,只有他是正确地对待人性,并绝对信赖人性的人。他在真正的顿悟中把握了诗的主旨,《不朽颂》就是那个时代最完美的结晶。他的勇气赋予了诗王国以新的意义、新的境界。他的诗歌是这个追名逐利、野心勃勃时代里的健康心声(2)

img95

格拉斯米尔教堂(Grasmere Church)

img96

华兹华斯故居(Wordsworth House in Cockermouth,the Birthplace of William Wordsworth)

img97

鸽子山庄(Dove Cottage),华兹华斯1799—1808年住在这里。

img98

华兹华斯博物馆(The Wordsworth Museum)

img99

莱德山庄,华兹华斯1813—1850年住在这里。

img100

莱德山庄附近的空地,旁边是圣玛丽教堂(The Churchyard of St.Mary's Church at Rydal)。华兹华斯购置这块土地准备用来建房,女儿多拉死后就葬于此,并种上水仙花(Daffodils as a Memorial to Dora)。华兹华斯和妹妹多萝西经常在此散步。

华兹华斯作为“湖畔诗人”(Lake Poets)的代表人物,用自己一贯的恬淡与平静对抗这个喧嚣的世界,他的诗,平淡中见真情,平凡中见独特,正如他的姓氏Wordsworth,字字珠玑。

在华兹华斯诗歌的花园里,随手捡起一片落叶,都可以看到四季轮回中每一丝柔和而锐利的阳光。

孤独的割禾女,千年的孤独

The Solitary Reaper

Behold her,single in the field,

Y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Stop here,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O listen!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unt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Of trave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Among Arabian sands: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s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For old,unhappy,far-off things,

And battles long ago:

Or is it some more humble lay,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Some natural sorrow,loss,or pain,

That has been,and may be again?

Whate'er the theme,the Maiden sang

As if her song could have no ending;

I saw her singing at her work,

And o'er the sickle bending;—

I listen'd,motionless and still;

And,as I mounted up the hill,

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

孤独的割禾女

看哪,那孤独的高地姑娘——

形单影只地在那田野里!

她独自收割,她独自歌唱。

停下听,或悄悄离去!

她一个人割,她一个人捆,

唱的是一种哀怨的歌声;

听啊!这幽深的山谷里面,

已完全被她的歌声充满。

旅行在阿拉伯沙漠的人,

疲乏地歇息在阴凉地方;

夜莺的歌受他们的欢迎,

却比不上这种歌唱;

春天里,杜鹃一声声号啼

在最远的赫布里底响起,

打破群岛间海上的寂静,

但不如这歌声激动人心。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什么?

也许这哀哀不绝的歌声

在唱早已过去的辛酸事

或很久以前的战争;

要不,她在唱通俗的小曲——

唱如今人们熟悉的东西?

或者是痛苦、损失和悲哀?——

它们曾发生,还可能重来。

不管这姑娘唱的是什么,

她的歌却好像没完没了;

我看她一边唱一边干活,

看她弯着腰使镰刀;

我一动不动默默听她唱;

后来我走上前面的山岗,

她的歌我虽再也听不见,

那曲调却久久留在心间。

——黄杲炘译

一位苏格兰少女野花般散落在空荡荡的苏格兰原野,等着你来或干脆不等你,独自劳作,独自歌唱。日子平静地向前,也许是镰下的那抹嫩绿触动了女人内心最柔软的那一角落,使得她不由得独自歌唱,“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思念之苦,如昙花飞落,一念千年(3)。“也许这哀哀不绝的歌声,在唱早已过去的辛酸事,或很久以前的战争;要不,她在唱通俗的小曲——唱如今人们熟悉的东西?”时间瞬间凝固,世事沧桑,偶然、卑微、琐碎的现实世界在时间上延伸,在空间上扩展。那歌声优美动人,“这幽深的山谷里面,已完全被她的歌声充满”;“旅行在阿拉伯沙漠的人,疲乏地歇息在阴凉地方,夜莺的歌受他们的欢迎,却比不上这种歌唱”,“春天里,杜鹃一声声号啼,在最远的赫布里底响起,打破群岛间海上的寂静,但不如这歌声激动人心”。那歌声如此动听,抹去了人们内心的孤独,又传递给读者一种莫名的忧伤。难怪朱光潜说,“谁没有见过在田里收割的农夫农妇?但是谁——除非是米勒、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在这中间见着新鲜有趣的诗?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

“为人如何,所见即如何”(As a man is,so he sees)——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姑娘那忧伤的歌声为什么让诗人如此的感动?与其说割禾女孤独,不如说是割禾女的歌声使诗人感到孤独。也许诗人在借以抒发自己对理想的追求的失落感;也许歌声唤起了他的压抑、孤独和苍凉之感。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有一部分女人,在社会上不被关注,没有话语权,卑微地生活着,辛勤地劳动着,默默地承受着,抚育了一代又一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一辈子离群索居的华兹华斯,虽然自得其乐,也难免有壮志难酬的孤独感。华兹华斯用他独特温婉的方式表达了对普通女性乃至全人类命运的悲悯、体悟和喟叹。

长歌一曲,余音缭绕。读罢此诗,令人感觉痛快淋漓,稍顷又隐隐作痛,旧伤添新痕,欲罢不能。

同样是纵情山水,华兹华斯跟我们中国的几位田园诗人,如王维、陶渊明等相比,在诗歌的境界上略逊风骚。中国的田园诗人擅长描绘空灵的境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这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坐观天上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是华兹华斯的诗歌所望尘莫及的。

华兹华斯的主要作品(Major Works):

● 抒情诗及其他诗歌作品(1798)

  ○《我们是七个》(We Are Seven)

  ○《早春诗行》(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

  ○《规劝与回答》(Expostulation and Reply)

  ○《荆棘》(The Thorn)

  ○《丁登寺旁》(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

● 抒情诗及其他诗歌作品(1800)

  ○《抒情歌谣集序》(Preface to the Lyrical Ballads)

  ○《我曾有过奇异的情感悲伤》(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

  ○《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A Slumber Did My Spirit Seal)

  ○《我曾远游海外》(I Travelled among Unknown Men)

  ○《两个四月的早晨》(The Two April Mornings)

  ○《采坚果》(Nutting)

  ○《废毁的茅舍》(The Ruined Cottage)

  ○《小猫在玩耍》(The Kitten at Play)

● 诗歌作品(1807)

  ○《决心与自立》(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

  ○《我似流云天自游》(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心雀跃》(My Heart Leaps Up)

  ○《不朽的征兆》(Ode: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责任颂》(Ode to Duty)

  ○《孤独的割禾女》(The Solitary Reaper)

  ○《挽歌》(Elegiac Stanzas)

  ○《世界给予我们太多》(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 诗歌作品(1814)

  ○《漫游》(The Excursion)

● 诗歌作品(1850)

  ○《序曲》(The Prelude)

文学常识

Romanticism(浪漫主义)is a complex artistic,literary,and intellectual movement that originat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in Western Europe,and gained strength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It was partly a revolt against aristocratic social and political norms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and a reaction against the scientific rationalization of nature,and was embodied most strongly in the visual arts,music,and literature.

The first in England were the Lake Poets,a small group of friends including William Wordsworth and Samuel Taylor Coleridge.These early romantic poets brought a new emotionalism and introspection,and their emergence is marked by the first romantic manifesto in English literature,the Preface to the Lyrical Ballads.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romantic poets includes George Gordon Byron,Percy Bysshe Shelley,Mary Shelley and John Keats.

8.2 御风飞翔,歌哭由我——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

img101

谁不愿意重做少年呢?呵,快乐又幸福的年岁!——拜伦(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Canto Ⅱ,Stanza 23)

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是有数的吧,时间、空间和生命的质量组成这个数,有的人,靠时间的延长和空间的拓展来维系这个数,而有的人,他的生命就像一颗原子,瞬间爆发出生命的全部能量,倏地就消失了,而在他消失后很久,他的能量还在冲击着宇宙的每个角落。拜伦就属于这一类人。这个有着天使般的脸、宙斯(Zeus)般的天才的瘸腿少年,生命还未开到荼糜却花事已了,让我们这些追风者(Wind Chaser)徒叹奈何。

img102

“但如今,年方三十我就白了发,

(谁知道四十岁左右又该如何?

前几天我还想到要戴上假发——)

我的心苍老得更快些;简短说,

我在五月就挥霍了我的夏季,

现在已打不起精神与人反驳;

我的生命连本带利都已用完,

哪儿还有那种所向披靡之感?”

——《唐璜》(Don Juan,Canto I,Stanza 213)(查良铮 译)(4)

出身名门的贵族子弟拜伦一生站在风口浪尖之上,以一己之力,对抗他所生活的时代。

这个瘸腿的美少年、没落贵族、诗人、自由主义者,善于谈吐,博览群书;他是社交界的宠儿,所到之处,引起人们如潮的骚动和诟病。他的“公然放浪行为”和他的“不检的诗篇”使得他在死后不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获一席之地(乔治·艾略特也因为与刘易斯的婚姻遭到如此待遇)。1969年,在拜伦去世145年后,时光冲走了所有的浮渣和泡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终于改变了初衷,在“诗人角”里安放了一块铜牌来纪念他。

“他生前在红尘的狂涛中沐浴,洗涤他遍身的斑点……他是一个骄子:人间踏烂的蹊径不是为他准备的,人间的镣链也无法锁住他的鸷鸟的羽翅。他曾经丈量过巴南苏斯的群峰,曾经搏斗过海理士彭德海峡的凶涛,曾经在马拉松放歌,曾经在爱琴海边狂啸,曾经践踏过滑铁卢的泥土,这里面埋着一个败灭的帝国。他曾经实现过西撤凯旋时的光荣,丹桂笼住他的发鬈,玫瑰承住他的脚踪,但他也免不了他的滑铁卢;命运是不可测的恐怖,征服的背后隐着谬辱的狞笑,御座的周遭显现了狴犴的幻景;现在他的遍体的斑痕,都是诽毁的箭镞,不更是繁花的装缀,虽则在他的无瑕的体肤上一样的不曾停留些微污损……太阳也有他的淹没的时候,但是谁能忘记他临照时的光焰?”(5)

img103

阿伯丁文理学校的拜伦雕像(Aberdeen Grammar School,with Byron Statue)

他学生时代开始写诗。19岁在牛津出版的诗集《闲暇的时刻》(Hours of Idleness,1806)遭到当时声望很高的《爱丁堡评论》(Edinburgh Review)的攻击,使他异常敏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他以《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1809)这首用英雄双韵体(Heroic Couplet)写成的讽刺长诗进行反击,诗中对包括瓦尔特·司各特、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等人在内的许多诗人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毫无顾忌的挖苦嘲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认为是年轻狮子的怒吼(The Roar of a Young Lion)。

1809—1811年,拜伦与好友约翰·霍布豪斯(John Cam Hobhouse)到西班牙、希腊等国进行了历时两年的漫游(Grand Tour(6))。游历归来的拜伦1812年发表了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09-1818)的前两章。长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四方的流浪者恰尔德·哈罗德(Childe在古英语中指正在等待接受骑士身份的年轻贵族)的形象(7):他想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把自己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却始终摆脱不掉忧郁的情绪和孤独厌世的人生观,在很多方面都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出身高贵、智力超群、感受敏锐、富有教养、举止优雅。这首长诗轰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I woke up one day and found myself famous”,他一夜成名。

1812年至1816年间,他又相继写出叙事诗《异教徒》(The Giaour,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Abydos,1813)、《海盗船》(The Corsair,1814)、《莱拉》(Lara,1814)、《柯林斯之围》(The Siege of Corinth,1816)等颇具异域风味又略带感伤情绪的东方题材故事诗。

一直生活在感情旋涡中的拜伦因为婚姻的失败及英国贵族和教会随之而来的攻击报复,在1816年4月永远地离开了英国,他离开得异常决绝:

别了,别了!故国的海岸

消失在海水尽头;

汹涛狂啸,晚风悲叹,

海鸥也惊叫不休。

海上的红日冉冉西斜,

我的船乘风直追,

向太阳、向你暂时告别,

我的故乡呵,再会!

船儿呵,全靠你,疾驶如飞,

横跨那滔滔海浪;

任凭你送我到天南地北,

只莫回我的故乡。

我向你欢呼,苍茫的碧海!

当陆地来到眼前,

我就欢呼那石窟、荒埃!

我的故乡呵,再见!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一章《去国行》,杨德豫译

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他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反动统治者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共同爱好使他们结为了密友。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09-1818)、故事诗《锡隆的囚徒》(The Prisoner of Chillon,1816)、悲剧《曼弗雷德》(Manfred,1817)、长诗《青铜世纪》(The Age of Bronze,1823)等。

img104

1825年版《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卷首插画(Frontispiece to the 1825 Edition of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节选)

第一章(节选)

5.

像传说中希伯来漂泊者的忧郁,

那是注定的命运,无法脱离,

他不愿窥探黑暗的地狱,

又不能希望在死以前得到安息。

6.

往哪儿逃,能摆脱身内的不幸,

即使漂流到越来越遥远的地方,

不论逃到哪里,它还是缠身,

这毒害着生命的恶魔似的思想。

——(Childe Harold,Canto 1)杨德豫 译

第三章(节选)

1.

可爱的孩子,你的脸可像你妈妈?

上次相见,你天真的蓝眼珠含着笑,

我的家庭和心灵的独养女儿,艾达!

然后分手了,——可不像这一遭,

那时还有希望。——

猛然间我才惊觉:

周围已是起伏的海浪,风在唏嘘;

我走了;漂泊到哪儿,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那海岸已经在我眼前隐去,

阿尔比温是再也不能使我欢欣,或者使我忧郁。

2.

又到了海上!又一次以海为家!

我欢迎你,欢迎你,吼叫的波浪!

我身下的汹涌的海潮像识主的骏马;

快把我送走,不论送往什么地方,

虽然那紧张的桅杆要像芦苇般摇晃,

虽然破裂的帆篷会在大风中乱飘,

然而我还是不得不流浪去他乡,

因为我像从岩石上掉下的一棵草,

将在海洋上漂泊,不管风暴多凶,浪头多么高。

3.

在青春的黄金时代,我曾歌咏一人,

那反抗自己抑郁心灵的漂泊的叛逆;

现在来从提过去说开头的事情,

像疾风推浮云前进,让我把它说到底。

从这故事,我发现往昔思想的痕迹,

还有干了的眼泪,它们逐渐地湮灭,

但留下一条荒凉的小径;就从这里,

以沉重的脚步,踏着生命的沙土,岁月

逝去了;这生命的最后的沙土,没有一花一叶。

4.

也许因年轻时欢乐和苦痛的激情,

我的心、我的琴都折断了一根弦,

它们都会发出刺耳的嘈杂声音,

现在重弹旧调,怕也难以改善;

虽然我的曲调是沉闷的,抑郁不欢,

然而为着这歌儿能够帮助我脱离

自私的悲欢梦境——那是多么可厌,

而使我陶醉于忘掉一切的境界里,

它至少对于我(也只对我)不算是无益的主题。

5.

谁要是凭着经历而不是靠年岁,

熟知这悲惨世界,看透了人生,

那么他就会把一切看得无所谓;

尘世上的荣誉、野心、悲哀、斗争、爱情,

都再也不能用那尖刀刺痛他的心,

留下无声而剧烈的痛苦,在他心坎上;

他知道何以思想要到寂寞的洞穴里退隐,

而那洞穴里,却充满着活泼的幻想,

在拥挤的脑海里还留着陈旧而完好的形象。

113.

我没有爱过这人世,人世也不爱我;

它的臭恶气息,我从来也不赞美;

没有强露欢颜去奉承,不随声附和,

也未曾向它偶像崇拜的教条下跪,

因此世人无法把我当作同类;

我侧身其中,却不是他们中的一人;

要是没有屈辱自己,心灵沾上污秽,

那么我也许至今还在人海中浮沉,

在并非他们的、而算作他们的思想的尸衣下栖身。

——杨熙龄译

第四章

178.

在无径可通的林丛有一种乐趣,

在寂寞幽僻的海滨有一种狂欢,

这里是一个无人侵扰的社会:

面对大海,乐声伴着涛声呜咽。

我不是不爱人类,但我更爱自然。

从我和人们的交往,从过去的经历

或今后可能的遭遇,我悄然脱身

和那茫茫广宇融成一体,我的心绪

绝非言语所能表达——但也无法隐匿!

179.

翻滚吧,你深邃幽暗的海洋——

一万艘战舰在你身上徒劳无益地掠过,

人类给大地撒下毁灭的印记,但他的统治

却在你的岸边终止——你的底层残骸交错。

这些都是你的业绩,而人类却留不下什么

他恣意蹂躏的踪影,除了他渺小的自己

恰似一滴雨珠,一刹那间向海上坠落,

汩汩地冒泡、呻吟,沉没在你深深的怀抱:

没有坟墓——不闻丧钟、不见棺椁,无人知晓。

——黄宏煦译

这首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反映了一位厌倦了世俗生活的年轻人,希望在旅行中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幻灭感的故事。这是一代人的孤独和悲伤。诗人在第一章描述了主人公恰尔德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见闻,反映了拿破仑铁蹄下当地人民的苦难、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第二章缅怀希腊光荣的过去,哀叹现在的懦弱,希望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土耳其的统治。第三章凭吊滑铁卢战场,咏叹拿破仑的命运,抨击神圣同盟,追忆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和卢梭。第四章以高昂的自由信念号召意大利人民起来斗争,以争取独立。恰尔德是忧郁而孤独的漂泊者,是“世纪病”家族的一员,这首诗反映了欧洲一代知识分子的失重情绪(8)

1818年在写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四章后,拜伦开始创作叙事长诗《唐璜》(Don Juan,1819-1824),到1823年即去世的前一年为止,共完成了16章又14节,计16 000行。诗人利用早年在欧洲流行的关于唐璜的传说并对其进行改造,把主人翁从一个纨绔子弟转变成善良的热血青年,让他在一场婚姻纠纷之后离开西班牙东游到希腊的一个小岛,经历了一段牧歌式的爱情,被卖入土耳其宫廷为奴,逃跑后又因战功成为俄国女皇的宠臣,最后奉命从彼得堡出使英国。一系列千姿百态、形象各异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这些女性伴随着唐璜“海盗式”远征的全过程。女性,既是诗人情感历程的起点,同时又是终点。长诗通过主人公奇特、复杂的经历,广泛描述了欧洲的社会生活,抨击了虚伪、残暴、专制,歌颂了纯真的爱情,以及主人翁的正义、勇敢和为自由而斗争的英雄气概。长诗的构成,故事中有故事,叙事中有写景,还夹杂着诗人的议论、感叹、反思,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十分丰富精彩,代表了19世纪英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作家瓦尔特·司各特说《唐璜》“像莎士比亚一样地包罗万象,他囊括了人生的每个题目,拨动了神圣的琴上的每一根弦,弹出最细小以至最强烈、最震动心灵的调子”。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诗歌文学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鲁迅称拜伦是浪漫主义的“宗主”,盛赞其人其诗“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

1823年7月,为支援希腊的民族独立战争,拜伦率领着自己组织的远征军亲赴战场,于翌年在希腊病逝。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全国致哀21天。

img105

拜伦像(Byron's Stone near Tepelene)

img106

拜伦纪念堂(Byron's Memorial:St.Mary Magdelene Church)

img107

拜伦墓上的墓志铭

但我生活过,而且也不是白白活了一场:

我的思维也许会失去力量,血液会失去炽热,

我的躯体甚至会在压倒一切的痛苦中消亡,

但是我内心中有一种东西,它会使得

痛苦和时间疲劳,在我死后它继续生存;

那不是一种尘世之物!我们对此漫不经心,

宛如铭记在心中的无声的七弦琴,

它将渗透入人们的铁石心肠中,

使他们回忆起往日对爱情的悔恨。

拜伦的主要作品(Major Works):

● 《闲暇的时刻》(Hours of Idleness,1806)

● 《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1809)

● 《异教徒》(The Giaour,1813)

● 《阿比多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Abydos,1813)

● 《海盗船》(The Corsair,1814)

● 《莱拉》(Lara,1814)

● 《希伯来歌曲》(Hebrew Melodies,1815)

● 《柯林斯之围》(The Siege of Corinth,1816)

● 《帕里西纳》(Parisina,1816)

● 《锡隆的囚徒》(The Prisoner of Chillon,1816)

● 《梦幻》(The Dream,1816)

● 《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1816)

● 《黑暗》(Darkness,1816)

● 《曼弗雷德》(Manfred,1817)

● 《塔索哀歌》(The Lament of Tasso,1817)

●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09-1818)

● 《唐璜》(Don Juan,1819-1824,incomplete on Byron's death in 1824)

● 《但丁预言》(The Prophecy of Dante,1819)

● 《该隐》(Cain,1821)

● 《审判的幻景》(The Vision of Judgement,1821)

● 《天堂和人间》(Heaven and Earth,1821)

● 《青铜世纪》(The Age of Bronze,1823)

其他作品(Minor Works):

● 《初吻》(The First Kiss of Love,1806)

● 《致一位美丽的教友会教徒》(To a Beautiful Quaker,1807)

● 《致一位年轻的女士》(Lines Addressed to a Young Lady,1807)

● 《雅典的少女》(Maid of Athens,Ere We Part,1810)

● 《她在美中徜徉》(She Walks in Beauty,1814)

● 《我心境阴暗》(My Soul Is Dark,1815)

● 《昔日依依别》(When We Two Parted,1817)

文学常识

Spenserian stanzas(斯宾塞体)includes 9 lines,first 8 lines are iambic pentameter;the ninth is iambic hexameter.The rhyme is ababbcbcc.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became a vehicle for Byron's own beliefs and ideas;indeed in the preface to Book III Byron acknowledges the fact that his hero is just an extension of himself.According to Jerome McGann,by masking himself behind a literary artifice,Byron was able to express his view that“man's greatest tragedy is that he can conceive of a perfection which he cannot attain”.

Byronic hero(拜伦式英雄):The figure of the Byronic hero pervades much of Byron's work,and Byron himself is considered to epitomize man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literary figure.Scholars have traced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Byronic hero from John Milton,and many authors and artists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show Byron's influence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and beyond,including Charlotte Bronte and Emily Bronte.

The Byronic hero presents an idealized,but flawed character whose attributes include:great talent;great passion;a distaste for society and social institutions;a lack of respect for rank and privilege;being thwarted in love by social constraint or death;rebellion;exile;an unsavory secret past;arrogance;overconfidence or lack of foresight; and,ultimately,a self-destructive manner.

8.3 不羁的精灵,永远的歌者——“疯子”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

img108

珀西·比西·雪莱

img109

牛津大学内雪莱纪念馆雕像(Edward Onslow Ford's Sculpture in the Shelley Memorial at University College,Oxfor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Ode to the West Wind)但这位少年,终于没能等到春天,就耗尽了所有,徒留这冰冷的石雕,使人们感到无边的寂寞与无奈。有什么能抗拒时间这把钝剑,除了这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雕像?不,不,哪怕这雕像,也流露出漫长时光的痕迹。“过十里春风,尽荞麦青青”,生命如此热烈地燃烧过后,凝固成彻骨的冰凉,任寂寞的风,在身边低吟浅唱。

img110

雪莱的墓志铭

1822年12月,雪莱(9)的心脏和骨灰葬于罗马新教徒墓地,在儿子威廉和挚友爱德华·威廉斯的坟墓之间。墓碑上刻有“珀西·比西·雪莱——众心之心”(Cor Cordium,拉丁语)及墓志铭“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Nothing of him that doth fade,but doth suffer a seachange,into something rich and strange.——莎士比亚《暴风雪》)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冀的种子摧送到/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Ode to the West Wind,Stanza 1)你一定睡在甜美的梦里,等待着下一个轮回。

该来的来,该走的走吧,虽然大家都要不可避免地撕心裂肺一回。“流云像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对濒死的一年/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的凝结;/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Ode to the West Wind,Stanza 2)

在死的冥床,春天的风将你唤醒——“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在水天辉映的波影里抖颤,/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森林/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Ode to the West Wind,Stanza 3)

谁不愿像风一般呢?“哎,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天空/(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我跌在生活的荆棘上,我流血了!/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Ode to the West Wind,Stanza 4)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哪怕我的叶片像那树林一样凋零/你那气势恢弘的激情/定会和树林一起奏出深沉的秋颂/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狂暴的精神/化作我的灵魂,愿我和你一样激情汹涌!/请把我枯死的思想扫出宇宙,/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凭着我这首诗歌做符咒,/向人间散播,就像从不熄灭的火塘/飞出的火星,把我的话语传遍人类/让预言的号角从我的唇间吹响/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哦,西风/要是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么?”(Ode to the West Wind,Stanza 5)(10)

只有疯子雪莱的体内才能奔腾着如此神奇瑰丽的想象,如此一泻千里的情感,如此壮阔的境界罢!生与死,只是一念之间;但希望的心不死,哪怕它跌落在生命的荆棘上,鲜血淋漓:“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To a Skylark)

img111

雪莱故乡苏塞克斯郡霍舍姆(Horsham Town in Sussex,Shelley's Hometown)

img112

苏塞克斯郡霍舍姆的雪莱喷泉(The Shelley Fountain in Horsham,Sussex)

img113

圣玛格丽特教堂(St.Margaret's Church),雪莱在此受洗。

img114

位于马洛镇西街的雪莱之家(Albion House in West Street,Marlow)。雪莱的妻子哈丽特(Harriat)1816年自杀后,绝望的雪莱与玛丽居住在这里并结婚。正是在这里玛丽完成了惊世之作《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img115

1814年10月,16岁的玛丽(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结识了父亲的朋友、年轻的诗人雪莱,虽然雪莱当时已经成家,却很快为玛丽非凡的容貌、举止和才智所折服。2个月后,他们不顾众人反对,一起私奔离开了英国。1816年,雪莱的第一个妻子哈丽特·韦斯特布鲁克自杀后(他们是1811年结婚的),雪莱和玛丽正式结婚。1818年,她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弗兰肯斯坦》出版,引起了当时的社会各界,特别是科学界的广泛争论。这部小说后来经过多次改编,以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并被搬上银幕,成为科幻题材电影最早的蓝本之一。《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除科幻色彩外,既有浪漫气氛,又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更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因子,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弗兰肯斯坦”一词后来用以指代“顽固的人”或“人形怪物”,以及“脱离控制的创造物”等)。玛丽的另一项贡献就是为亡夫编印遗作。雪莱死后留下了不少未发表的作品,那首500多行的未完成长诗《生之凯旋》就是一例。1824年,她出版了《雪莱诗遗作》,1839年又发行了一套《雪莱诗集》。她一生活得很苦、很累、很孤独。《怪物——玛丽·雪莱与弗兰肯斯坦的诅咒》([美],多萝西·胡布勒、托马斯·胡布勒合著,邓金明译)分析了玛丽这个女人不平坦的一生。

img116

在罗马著名的西班牙台阶东侧,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作“小红房”的两层老楼,那就是济慈—雪莱纪念馆(The Keats-Shelley House)。

img117

济慈—雪莱纪念馆(Keats-Shelley Memorial House)内景

img118

济慈—雪莱纪念馆(Keats-Shelley Memorial House)馆名

img119

雪莱教堂(Shelley Church),雪莱家族的人常去的教堂。

img120

油画:雪莱墓(Shelley's Grave in Rome by William Bell Scott)

雪莱的主要作品(Major Works):

● 《爱尔兰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09)

● 《无神论的必然性》(The Necessity of Atheism,1811)

● 《魔鬼出行》(The Devil's Walk,1812)

● 《麦布女王》(Queen Mab,1813)

● 《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1816)

● 《玛丽安妮的梦》(Marianne's Dream,1817)

● 《致大法官》(To the Lord Chancellor,1817)

● 《奥西曼提斯》(Ozymandias,1817)

● 《往昔》(The Past,1818)

●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1818)

● 《召苦难》(Invocation to Misery,1818)

● 《致玛丽》(To Mary,1818)

● 《钦契》(The Cenci,1819,五幕悲剧)

● 《伊斯兰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1818)

● 《给英国人民的歌》(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1819)

● 《1819年的英格兰》(England in 1819,1819)

●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1819)

● 《饥饿的母亲》(A Starving Mother,1819)

● 《罗萨林和海伦》(Rosalind and Helen,1819)

● 《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1820)

● 《云》(The Cloud,1820)

● 《致云雀》(To a Skylark,1820)

● 《自由颂》(Ode to Liberty,1820)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20)

● 《暴虐的俄狄浦斯》(Oedipus Tyrannus,1820,诗剧)

● 《希腊》(Greece,1821,抒情诗剧)

● 《阿多尼斯》(Adonais,1821)(为济慈写的挽歌)

● 《诗辩》(A Defence of Poetry,1821)

● 《一盏破碎的明灯》(Lines,1822)

文学常识

Terza rima(三行连环韵诗)is a three-line stanza using chain rhyme in the pattern A-B-A,B-C-B,C-D-C,D-E-D.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number of lines,but poems or sections of poems written in terza rima end with either a single line or couplet repeating the rhyme of the middle line of the final tercet.The two possible endings for the example above are d-e-d,e or d-e-d,e-e.There is no set rhythm for terza rima,but in English,iambic pentameter(五音步抑扬格)is generally preferred.

以Ode to the West Wind为例:

O wild West Wind,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a)

Thou,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b)

Are driven,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a)

Yellow,and black,and pale,and hectic red,(b)

Pestilence-stricken multitudes:O thou,(c)

Who chariotest to their dark wintry bed(b)

The winged seeds,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c)

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 its grave,until(d)

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 blow(c)

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and fill(d)

(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e)

With living hues and odours plain and hill:(d)

Wild Spirit,which art moving everywhere;(e)

Destroyer and preserver;hear,oh,hear!(e)

8.4 阳光照进朝北的窗——济慈(John Keats,1795-1821)

img121

他是一个圣徒,绝望而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他曾接受医学训练,却无法医治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他渴望太阳,用他羸弱的身体和敏感的神经感受阳光并向世界传递美丽和温暖。

A poet is a sage;a humanist,physician to all men.—John Keats

约翰·济慈(John Keats),出生于18世纪末的伦敦,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自幼喜爱文学,其父母在其青少年时期便相继去世,虽然与兄弟和姐姐相互扶持,但过早失去父母的悲伤始终影响着他。“在英国的大诗人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比济慈的出身更为卑微。”(11)

在恩菲尔德学校(Enfield School),济慈接受了传统正规的教育,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济慈受到了师长查尔斯·考登·克拉克(Charles Cowden Clarke)的鼓励。年轻的济慈非常推崇诗人维吉尔(Virgil),14岁时,他将维吉尔的长诗《埃涅阿斯纪》(The Aeneid)翻译成英文。1810年,15岁的济慈被送去当药剂师学徒,5年后济慈考入伦敦的一所医学院,但不到一年,济慈便放弃了从医的道路,而专心于诗歌写作。1817年,济慈的第一本诗集《恩底弥翁》(Endymion)出版。这本诗集受到了一些极为苛刻的攻击性评论。济慈没有被吓倒,他在第二年的春天复印了新诗集《恩底弥翁》(Endymion)。1818年夏天,济慈前往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旅行,途中得知兄弟汤姆患了严重的肺结核(Tuberculosis),济慈即刻赶回家照顾汤姆。1818年底,汤姆去世,济慈搬到一个朋友Charles Brown在汉普斯特得(Hampstead)的房子去住,现在人们已将那所房子视为济慈之家(Keats House)。在那里,济慈遇见并深深地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女邻居,芬妮·勃劳恩(Fanny Brawne)。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疾病与经济上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济慈,但他却令人惊讶地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长诗《恩底弥翁》(Endymion)、《伊莎贝拉》(Isabella,1820)、《圣阿格尼斯之夜》(The Eve of Saint Agnes,1820)、《海伯利安》(Hyperion)等。此外,他还写有著名的《希腊古瓮颂》(Ode on a Grecian Urn,1819)、《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1819)、《心灵颂》(Ode to Psyche,1819)、《忧郁颂》(Ode on Melancholy,1819)、《秋颂》(To Autumn,1819)、《明亮的星》(Bright Star,1820)等颂歌。

1820年3月,济慈第一次咳血,1821年2月23日,因为迅速恶化的肺结核,济慈于去意大利疗养的途中逝世。去世的时候,只有年轻而忠诚的朋友画家塞文陪伴着他。他的墓志铭(Epitaph)写着: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img122

济慈的墓志铭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的诗篇一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他主张“美即是真,真即是美”(Beauty is truth,truth beauty),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事物外貌,表现景物的色彩感和立体感,重视写作技巧,语言追求华美,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他的美学思想即“消极的张力”(negative capacity)也为世人所推崇。“济慈是在商品拜物教泛滥之初高高地举起人文艺术的旗帜……他是用想象中的艺术世界来抗衡现实中的金钱社会,从而实现自己在人世间的诗意栖居。”(12)

因为诗歌,诗人没有了自己。正如诗人在《致乌德浩斯》中所说:“……谈到诗人的性格……它不是它自己……它没有性格——它欣赏光线,也欣赏阴影;它淋漓尽致地生活着,无论清浊、高低、贫富、贵贱……然而这是事实:我所说过的东西,都不可以假定为从真正本性中产生出来的见解——因为我根本没有本性。(They(Poets)have not any individuality,any determined character)”。济慈推崇的是一种想象美的生活,他认为诗人要欣赏五官所感受到的美,陶醉于美,沉迷于美,逐渐忘掉自我,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这样才能写出自然的诗来。因此,唯美主义者(The Aesthetes)视他为唯美主义(Aestheticism)的先驱,沉浸在诗意的白日梦(Poetic Daydreaming)之中,忘却世界的丑恶。

在济慈众多的颂歌中,《秋颂》(To Autumn)被认为是英国抒情诗的典范,也是济慈颂歌中最为成熟的一首。在这首诗里,诗人不再是个梦者,也不试图飞离现实,而是沉浸在真实的大自然里,在具体而生动的意象(Vivid and Concrete Imagery)中感受秋天,感受秋天的景色、秋天的声音。在秋天成熟的过程里,诗人完全接受了大自然的秋天,有瓜果飘香,有丰收,有时光的消逝,有生命的凋零。一切都是必然,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叹,有的是对待生命的旷达。

TO AUTUMN

1.

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

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 sun;

Conspiring with him how to load and bless

With fruit the vines that round the thatch-eaves

run;

To bend with apples the moss'd cottage-trees,

And fill all fruit with ripeness to the core;

To swell the gourd,and plump the hazel shells

With a sweet kernel;to set budding more,

And still more,later flowers for the bees,

Until they think warm days will never cease,

For Summer has o'er-brimm'd their clammy

cells.

2.

Who hath not seen thee oft amid thy store?

Sometimes whoever seeks abroad may find

Thee sitting careless on a granary floor,

Thy hair soft-lifted by the winnowing wind;

Or on a half-reap'd furrow sound asleep,

Drowsed with the fume of poppies,while thy

hook

Spares the next swath and all its twined

flowers:

And sometimes like a gleaner thou dost keep

Steady thy laden head across a brook;

Or by a cyder-press,with patient look,

Thou watchest the last oozings hours by

hours.

3.

Where are the songs of Spring?Ay,where are

they?Think not of them,thou hast thy music

too,—While barred clouds bloom the

soft-dying day,

And touch the stubble plains with rosy hue;

Then in a wailful choir the small gnats mourn

Among the river sallows,borne aloft

Or sinking as the light wind lives or dies;

And full-grown lambs loud bleat from hilly

bourn;

Hedge-crickets sing;and now with treble soft

The red-breast whistles from a garden-croft;

And gathering swallows twitter in the skies.

秋颂

1.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

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

使葫芦膨胀,鼓起了榛壳,

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

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

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

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窠。

2.

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

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

你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

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

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

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

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

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

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

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

3.

春歌何处?是呵,何处?

但不要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乐章——

当如波的晚霞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让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

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

红胸的知更鸟群起呼哨;

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地默默地哀鸣;

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查良铮译

在第一节里,诗人以流畅唯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日丰收图:朦胧的雾,成熟的太阳,坠满葡萄的藤,压弯了枝干的苹果,浑圆的葫芦,肥硕的榛子,满溢的蜂巢。秋色,通过一系列直扑眼帘的形象,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喜获丰收、暖意融融的画面。

在第二节里,诗人直接把秋天描写成一个徜徉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倚在谷仓旁、田野里、打麦场上,发丝随着簸谷风轻飘,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倒卧在收割了一半的田垄里,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一幅悠然自得、气定神闲的老农乐秋图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三节,春歌何处?年轻的诗人还没有尝够这秋天的美景就意识到生命的冬天即将到来,诗人在片刻的伤感后马上告诉自己,秋天的歌自有秋天的旋律,这秋歌,这秋天的交响乐,因为冬天即将到来,因为所有动物的鸣奏而变成了生命的最强音。特别是最后一句“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为全诗留下了一个高远的意境,季节的更替,生命的生灭,人生的况味,都在这些南飞的燕子身上了。

中国诗人的咏秋诗中,自宋玉开“悲秋”之先河后,就很少能摆脱“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意境。而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意境上与济慈的《秋颂》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学常识

Ode(颂)is an elaborately formal lyric poem,often in the form of a lengthy ceremonious address to a person or abstract entity,always serious and elevated in tone.There are two different classical models: Pindar's Greek“choral odes”devoted to public praise of athletes,and Horace's more privately reflective odes in Latin.Pindar composed his odes for performance by a chorus,using lines of varying length in a complex three-part structure of strophe,antistrophe,and epode corresponding to the chorus's dancing movements,whereas Horace wrote literary odes in regular stanzas.Close English imitations of Pindar,such as Thomas Gray's The Progress of Poesy(1754),are rare,but a looser irregular ode with varying lengths of strophes was introduced by Abraham Cowley's Pindarique Odes(1656)and followed by John Dryden,William Collins,WilliamWordsworth(inOde:Intimationsof Immortality,1807),and S.T.Coleridge,among others;this irregular form of ode is sometimes called the“Cowleyan ode”.Odes in which the same form of stanza is repeated regularly are called“Horatian odes”:in English,these include the celebrated odes of John Keats,notably Ode on a Grecian Urn and Ode to a Nightingale(both 1819).

【注释】

(1)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雪莱、拜伦齐名,代表作有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合著的《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长诗《序曲》(The Prelude)、《漫游》(The Excursion)。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诗人(Lake Poets),是文艺复兴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桂冠诗人。他认为诗歌的创作过程是:在平静之中回忆起过去的感情(“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from emotions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进而逐渐发展成新的感情,并开始诗歌创作。感情书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华兹华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2)爱默生.英国人的特性.张其贵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安意如.思无邪.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4)http://www.cnpoet.com/waiguo/uk/byron.htm

(5)徐志摩.巴黎的鳞爪.1924.见:http://www.sanwen8.com/mingjiasanwen/xuzhimo/200905/13712.html

(6)From the early 1600s until the mid-1820s,every young Englishman of wealth or noble birth departed on the Grand Tour,a lengthy trip to the European continent to study the art,music,literature,etiquette,and societal values of what men believed to be refined countries.For several months or even years,privileged young men traveled from England to Paris,Switzerland,Italy,Greece,Austria,and any other country deemed a place of culture.After completing the Tour,the new and improved English gentleman returned home,bringing with him an aura of sophistication and glamour.

(7)拜伦式英雄(Byronic Hero)是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的一系列形象,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这些形象的共同特征都是勇敢倔强,对现实强烈不满,蔑视“文明”社会的宗教和道德,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与罪恶的社会势不两立。同时他们又脱离群众,忧郁、孤独、高傲,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和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拜伦式英雄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悲剧的含义是某种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拜伦式英雄的悲剧性在于其理想主义的努力的失败,他们往往怀着满腔热情,夸父逐日般地奔向永恒的理想,但最终还是不免会失败,甚至毁灭个体生命。拜伦是恶魔派诗人之一。恶魔派诗人的主要特征有:a.富有动态创造性,不拘泥于严格的规则与次序,充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生命的自由委身于无限的流动之中,探求奔放的情感表现。b.重视个性,追求自由,强调表现个人的内心感受或作者的精神生活,自我独白的倾向显著。c.惯于采用热情的语言、奇特的幻想和豪放的夸张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d.崇尚理想,喜欢从理想出发批判现实或将其理想化,肯定个体对社会的反抗。e.钟情于自然山水,采用民间题材,喜爱异国情调,憧憬遥远的国度,探求“无限”的理念,赞美中世纪,等等。(见:http://baike.baidu.com/view/72125.htm)

(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82386.html

(9)珀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8月4日出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其祖父是受封的男爵,其父是议员。雪莱6岁时开始学拉丁文,8岁时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12岁进伊顿公学。18岁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有“骂自己的父亲和国王的习惯”,被同学称作“疯子雪莱”和“不信神的雪莱”。不久就发表了《无神论的必然性》,甚至寄了两份给主教,因此而被学校开除,也被自己的父亲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哈丽特·韦斯特布鲁克(Harriat Westbrook)。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个少女私奔。1814年10月,雪莱和哈丽特抱着朝圣的心情访问葛德文,见到了葛德文三个女儿中的两个——范妮和珍妮,随后又和他17岁的女儿玛丽(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成为朋友。玛丽对雪莱产生了爱情。玛丽与雪莱出奔国外,珍妮自愿追随,过了一段穷困潦倒的流浪生活,同年底返回英国。1816年,哈丽特自沉伦敦海德公园河中,同样爱着雪莱的范妮服毒自尽。大法官因雪莱“道德有问题”而剥夺了他对子女的监护权。1817年,雪莱与玛丽正式结婚,定居于伦敦附近的马洛镇(Marlow)。1818年,雪莱永远地离开了英国,前往意大利,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819年写下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西风颂》和政治抒情诗《给英国人民的歌》等名篇。雪莱和拜伦同往地中海,一起泛舟、骑马、射击、谈诗。1822年7月8日,雪莱驾帆船出海,暴风突起,舟沉而死,年仅29岁。

(10)引文部分来自查良铮译《西风颂》,部分文字根据刘守兰编著《英美名诗解读》,有改动。

(11)屠岸.《济慈诗选》序.http://www.douban.com/review/1259423/

(12)傅修延.济慈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