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女人,别样的天空
任世界繁花似锦,我独自细水长流。在狄更斯、萨克雷等文学巨匠为世界留下一长串经典名著的19世纪,女性作家不知不觉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扮演了重要角色,为英国文学画卷涂上了重重的一笔,使得女性作品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朵奇葩。
10.1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
简·奥斯汀肖像画
“女性如果不幸求得学问,必须尽量隐藏”,这是简·奥斯汀对当时女性命运的概括。她自己就是这样,在弟弟爱德华(Edward)位于Chawton的房子里,在操持家务之余,偷偷地进行写作,她的“大部分写作都是躲在公共起居室里的角落里完成的”(1),当别人进起居室时,她就得将手头的创作悄悄地藏起来,以免遭到耻笑。她在7年半的时间里写成了6部非凡的小说:《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1811)、《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1814)、《爱玛》(Emma,1816)、《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1817)和《劝导》(Persuasion,1817)。1817年奥斯汀因结核病逝世,奥斯汀的哥哥亨利(Henry)在她去世后出版《诺桑觉寺》和《劝导》,并公布了她的真名和身份。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感伤小说(Sentimental Novel)和哥特小说(Gothic Novel)充斥英国文坛,简·奥斯汀的小说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续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Realistic Novel)的高潮揭开了序幕。她的作品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虽然多是男婚女嫁之事,却犹如“二寸牙雕”(Two Inches Wide of Ivory on Which I Work)一样纤巧精致、玲珑剔透,让人们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
简·奥斯汀故居(Jane Austen's House)
这栋17世纪的房子,是简·奥斯汀的弟弟爱德华给母亲及妹妹们居住的房子。简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时光(1809—1817年)。她在操持家务之余,偷偷地进行写作,在7年半的时间里写成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
简·奥斯汀故居有一扇著名的“声响之门”,其响声能使奥斯汀事先知道“有人来了”,以便悄悄地收起她正在写作的纸笔。故居里还展示着奥斯汀的许多手稿和亲笔信,以及她当年写作用的据说是来自中国的桌子。
英语中有一个名词叫Janeite(简迷)。据说,早在1894年,一位名叫George Edward Bateman Saintsbury的著名批评家在给《傲慢与偏见》写序的时候,就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个Janeite。奥斯汀的同代人、大名鼎鼎的历史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就对她相当推崇,而且认定,喜欢奥斯汀的就一定非常喜欢,要么就完全不喜欢。1831年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麦考利(Thomas Macaulay)在信中提到,在一次Party上,人人都将奥斯汀吹上了天,有个人说,人人都喜欢《曼斯菲尔德庄园》,但是否真是奥斯汀小姐的信徒,是不是她的真正“选民”,得看他是否欣赏《爱玛》。麦考利本人就是个“简迷”,而且还把奥斯汀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据说一战后英国医院就推荐用奥斯汀的小说来辅助治疗战后创伤综合征。不过,“简迷”这个名字真正流行起来,要归功于吉普林(Kipling)192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The Janeites,这部有趣的小说讲述了一帮英国士兵靠奥斯汀的小说熬过了一战的疯狂和残酷的故事。从此,“简迷”的说法就广为人知了。
史蒂文顿教堂(Steventon Church)
奥斯汀的故乡史蒂文顿(Steventon)位于英格兰南部的汉普郡(Hampshire),在奥斯汀生活的年代它是英国最繁荣、最稳定的乡村之一,以乡绅(Gentry)为主导的中产阶级文化氛围浓厚。长期生活于此使得奥斯汀对乡绅社会的价值体系、人际关系和思想感情的基本特征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认同。奥斯汀的小说风格因此也深受乡村文化的影响,具有自在奔放、清新幽默的特点。
也许由于她的性格过于敏锐甚至尖刻,奥斯汀本人并不受欢迎,她被人描述成“一根令人生畏的拨火棍”,平生唯一遇到的一次爱情(也许称不上爱情)也以失败告终。奥斯汀深受打击,从此把自己埋藏在文字背后,在文字中咀嚼理想中的爱情和婚姻。就在奥斯汀的写作生涯达到顶峰的时候,这个薄命的女人早早谢世,年仅42岁,埋葬在温切斯特大教堂(Winchester Cathedral)。但是她成为了一个里程碑,柔美地站在他乡的门口,启迪和鼓舞着无数的后来者前行。
简·奥斯汀博物馆(Jane Austen Museum)
文学常识
Irony(反讽)is the use of words to mean something very different from what they appear on the surface to mean.Jonathan Swift uses irony in A Modest Proposal when he suggests the eating of babies as a solution to overpopulation and starvation in Ireland.Modern theories of rhetoric distinguish among verbal,dramatic and situational irony.Jane Austen uses a variety of verbal,dramatic and situational irony through the novel Pride and Prejudice.
10.2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
维多利亚时期的才女中,乔治·艾略特就像路边的野菊花,怒放得最决绝、最持久。她冲破了种种藩篱,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已有妻室的乔治·亨利·刘易斯(George Henry Lewes,1817-1879)结合,其勇敢、智慧和潇洒,让男儿也在她面前汗颜。艾略特和刘易斯结合后,在爱人的鼓励下,才华更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势不可挡,写出了许多得意之作。她披荆斩棘,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出生在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纽尼顿乡(Nuneaton,Warwickshire)纽迪吉特家族(Newdigate Family)庄园(Hall Estate)的一个农场。1820年伊万斯一家搬到了位于庄园边界的奇尔弗斯科顿的格里夫宅(Griff House),在那里,玛丽·安·伊万斯度过了她幸福的童年。1824年玛丽·安·伊万斯被送到附近的莱瑟姆小姐女子学校(Miss Latham's Boarding School),4年后她又转到纽尼顿的沃灵顿小姐女子学校(Mrs.Wallington's Boarding School),在这里,受老师玛丽亚·刘易斯(Miss Maria Lewis)的影响,玛丽·安·伊万斯对基督教表现了极大的兴趣。1832年,13岁的玛丽·安·伊万斯前往考文垂市(Coventry)的富兰克林女子寄宿学校(Miss Franklin's School),训练出了一副音乐般低沉的嗓音(The Low,Well-modulated,Musical Voice),还综合学习了法语和写作,才华初显。
纽尼顿镇中心的乔治·艾略特雕像(The statue of George Eliot in Nuneaton's town centre)
1839年因母亲去世,19岁的玛丽·安·伊万斯辍学回家,担当起照顾父亲和家人的责任。在家的这段时间,玛丽·安·伊万斯热衷于参与当时席卷英国的福音教派(Evangelicalism)活动,潜心阅读圣经,天天祈祷,虔诚得像一个苛刻的清教徒。她学习了意大利语、德语、希伯来语、拉丁语和希腊语,还自作主张地去掉了自己名字安妮中的妮字(即去掉Anne中的字母e),声称对父母这种法国式贵族的虚荣感到羞辱(2)。
1841年,玛丽·安·伊万斯和父亲搬到考文垂市(Coventry)东郊的富利斯希尔(Foleshill)。年轻的玛丽·安·伊万斯很快就结识了一批自由思想家和政治激进分子。受他们的影响,以及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玛丽·安·伊万斯对自己曾经迷恋的基督教产生了怀疑,最终与之决裂。当时,她拒绝同父亲前往教堂参加礼拜,父亲恼羞成怒,提出要与她断绝父女关系,最后经亲戚朋友的耐心劝说,这场父女间的“圣战”以双方的妥协而结束。20多年后,乔治·艾略特给曾经的一位邻居写信回忆此事时依然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后悔不已。她这次大胆果断的叛逆行动不仅表明了她与传统宗教的决裂,而且也是对整个西方社会尤其是英国农村中产阶级传统观念和思想体系的反叛。此后,在玛丽·安·伊万斯的个人生活与艺术生涯中,宗教信仰一直是最根本的内容与主题(3)。她早期翻译过德国神学家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D.F.Strauss)的《耶稣传》(Life of Jesus,Critically Examined,1846)、德国著名人文主义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的《基督教的本质》(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1854)和荷兰哲学家巴鲁克·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的《神学政治论》(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1849-1850)及《伦理学》(Ethics)。
1849年父亲罗伯特·伊万斯去世。悲伤过度的玛丽·安·伊万斯不得不放弃手中正在翻译的《神学政治论》,由朋友布雷夫妇(The Brays)陪同前往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地旅游散心。在此期间她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幸运的决定:前往伦敦,凭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进军知识界。她跟布雷夫妇在伦敦Rosehill住了数月,在那里认识了《耶稣传》的出版商,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约翰·查普曼(John Chapman),查普曼盛情邀请玛丽·安·伊万斯担任他的《威斯敏斯特评论》(Westminster Review)的助理编辑。在这个位置上,玛丽·安·伊万斯很快以她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见解、公允的评价和娴熟优美的文字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结识了当时的许多国内外文化名人和精英,包括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赫伯特·斯宾塞(Hebert Spencer)(4),T.H.赫胥黎(T.H.Huxley),托马斯·卡尔勒(Thomas Karle),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爱默生(Emerson),等等,其中也包括乔治·亨利·刘易斯(George Henry Lewes),一个改变了她今后个人生活和成就的男人。
刘易斯虽然身材矮小、相貌平庸,但他博学多才,是语言学家、科学家、小说家、诗人和智者;他写过传记、哲学著作、剧本;做过专栏记者、演说家甚至演员。几经交往,二人从此惺惺相惜,玛丽·安·伊万斯帮助刘易斯校对文稿,刘易斯也开始改变自己——他修齐了胡须,梳理了头发,亮黄色的领带变成了整洁的烟灰色,甚至有时候他还给靴子刷了油(5)。1854年7月,查普曼先生接到了他副主编的辞职信,玛丽·安·伊万斯和刘易斯私奔到德国,开始了他们长达25年的有实无名的夫妻生活,时年玛丽·安·伊万斯35岁。这个勇敢的女人,从此背上“道德败坏”的十字架,众叛亲离,人们对她处处设防、百般鄙视、恶意中伤,在同居的头几年,她和刘易斯只能过着隐居式的生活。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这对苦命鸳鸯始终相亲相爱、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携手直到刘易斯生命的尽头(1878年61岁的刘易斯死于胃癌)。
乔治·亨利·刘易斯
深居简出的玛丽·安·伊万斯在刘易斯的一再鼓励下开始创作小说,她以“乔治·艾略特”的名字发表小说,以避免维多利亚时代对女作家的歧视。第一部作品《阿莫斯·巴顿牧师的不幸遭遇》(The Sad Fortunes of the Rev.Amos Barton)(6)由刘易斯出面接洽出版事宜,1857年1月在《布莱克·伍德杂志—爱丁堡月刊》匿名发表,故事的成功发表和较好反响调动了她积蓄在内心深处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从此,乔治·艾略特踏上了文学创作的征途,最终成为维多利亚时期一颗明亮的文坛巨星(7)。
《亚当·比德》(Adam Bede)
乔治·艾略特早期的作品《亚当·比德》(Adam Bede,1859)是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讲述了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个充满了奶牛酸味和干草芳香的乡村”里,乡村男孩亚当如何从一个近乎苛刻的、自以为是的、不成熟的青年成长为一个充满理解和宽容的成熟男性的故事,通过他对漂亮但无知虚荣的海蒂(Hetty Sorrel)一厢情愿的痴心到对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黛娜(Dinah Morris)的追求,表现他情感成熟的过程。人只有走出“自我”这个狭隘封闭的世界,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幸福才能到来。同时,故事还传达了一个简单而严肃的道义,即因果报应(Retribution)(8)。小说问世后大获成功,好评如潮,传遍欧洲各地。虽然众多的猜测使得她的真实身份被暴露,招来了一些人身攻击和指责,但乔治·艾略特在英国文坛的重要地位从此得到了普遍认可。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
如果说《亚当·比德》是一个乡村男孩的成长故事,那么《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1860)则讲述了一个女孩为成长所付出的代价,“言说着女性情感的觉醒与幻灭,抒发着回归女性配角位置和皈依男性统治的无奈与凄惶”(9)。女主人公麦琪(Maggie Tulliver)是一个充满生活激情和幻想的浪漫主义者,身为女孩,她天资聪慧,向往知识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杰出的才智不但没为她赢得喝彩反而使她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只好在遐想中寻找幸福的自我。她空虚、烦躁却情不知所往。童年与哥哥汤姆一起在荒野的河边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与哥哥的同学菲利普(Philip Wakem)的友谊却因为两家因产业纠纷成为仇敌而放弃,宠爱她的父亲去世了,为了生存她去镇上一所学校任教,从此更是凄惶度日。在一次多德森家族(The Dodsons)的聚会上,她认识了表姐的男友斯蒂芬(Stephen Guest),异性欣赏的目光让她一直受压抑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后来在一次划船出游中,她和斯蒂芬意外地与他人离散,两人的小船在河上漂流了一夜才靠岸。丑闻传遍全镇,哥哥和亲戚对她关上了大门,社会舆论的谴责也把她放逐到野外。在牧师的劝导下,她毅然决定放弃与斯蒂芬私奔的念头,回到了小镇。但是,她的内心依然痛苦,在个人意志与社会道德之中,她不知该如何选择,唯有沉浸在对过去的幸福回忆中而暂时忘却眼前的痛苦。这时,弗洛斯河洪水来袭,她划着小船前去营救被困在磨坊里的哥哥汤姆。一个浪头打翻了小船,兄妹俩紧紧地拥抱着,消失在滔滔的洪水中。
麦琪在家庭由盛到衰再由衰到盛的巨变中经历了爱情、亲情的一番磨砺。她的成长历程:少年时无拘无束、热烈而纯真;青年时自我压抑、切割心灵;成年时矛盾却又充满成熟魅力,展示出当自我面对人生的巨变、爱情、亲情、友情、人格独立这一系列难题时的挣扎和犹豫,也演绎出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遭遇过的心理困境。
人到底是应该实现自我还是服从社会?这是麦琪的痛苦,也是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人成长中的艰难选择。或许,作者借麦琪读到的那段话给出了她的答案:“你们要明白这个世界上自恋最害人。要想追求自己的意志和享受,就永远少不了麻烦。宁可追求十字架,跟它走。那些听从上帝的召唤,而不是尘世的呼声的人有福了。听从真理,它来自心灵。它给你唯一的指引:走出自我,不要沉溺于自恋;放弃自我,你就会获得内心的平静。”(10)这也许就是青年时期的乔治·艾略特自己最彻骨的人生感悟。《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被认为是乔治·艾略特的自传体小说。
1880年5月6日,在刘易斯去世一年半后,乔治·艾略特再次挑战传统,以61岁的高龄在伦敦的圣·乔治教堂与比自己年少20岁的爱慕者、她和刘易斯的朋友及家庭金融顾问约翰·沃尔特·克罗斯(John Walter Cross)结婚。遗憾的是,新婚仅半年后乔治·艾略特就因病去世。虽然乔治·艾略特在文学、文化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与声誉,但由于个人生活的“堕落”,她死后被拒绝进入“诗人之角”,而安息在伦敦北郊海格特墓地(Highgate Cemetery)刘易斯的身边。直到1980年,在她逝世一百周年时,人们才终于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乔治·艾略特竖起了一块墓碑。
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墓地(Highgate Cemetery),艾略特和她的丈夫刘易斯都葬在这里。这是墓地西边的一个著名景点“Entrance to the Egyptian Avenue”。
乔治·艾略特的主要作品(Major Works):
● 《教区生活场景》(Scenes of Clerical Life,1856-1858)
● 《亚当·比德》(Adam Bede,1859)
● 《揭起的面纱》(The Lifted Veil,1859)
●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1860)
● 《织工马南》(Silas Marner,1861)
● 《罗慕拉》(Romola,1862-1863)
● 《雅各布哥哥》(Brother Jacob,1864)
● 《激进党人菲利克斯·霍尔特》(Felix Holt,the Radical,1866)
● 《西班牙吉卜赛人》(The Spanish Gypsy,1868)
● 《朱巴尔传奇诗集》(The Legend of Jubal and Other Poems,1874)
● 《丹尼尔·德龙达》(Daniel Deronda,1876)
● 《西奥弗拉斯特斯·萨奇的印象》(The Impressions of Theophrastus Such,1879)
文学常识
A bildungsroman(German:novel of education,成长小说)is acoming-of-agekindofnovel.ItaroseduringtheGerman Enlightenment,and in it,the author presents the psychological,moral and social shaping of the personality of a usually-young main character(the protagonist).The bildungsroman generally takes the following course:
● The protagonist grows from child to adult.The protagonist has a reason to embark upon his or her journey.A loss or some discontent must,at an early stage,jar him or her away from the home or family setting.The process of maturation is long,arduous and gradual,involving repeated clashes between the hero's(protagonist's)needs and desires and the views and judgments enforced by an unbending social order.This conflict bears some similarity to Sigmund Freud's concept of the pleasure principle versus the reality principle;a prominent example is the book and movie A Clockwork Orange by Anthony Burgess and Stanley Kubrick,respectively.
● Eventually,the spirit and values of the social order become manifest in the protagonist,who is ultimate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ciety.The novel ends with the protagonist's assessment of himself and his new place in that society.
10.3 勃朗特三姐妹(The Bronte Sisters)
勃朗特三姐妹雕像(Charlotte,1816-1855;Emily,1818-1848;Anne,1820-1849)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女作家,她们像三朵艳丽的奇葩,绽放在英国文学的壮丽画卷上。这三朵生长在同一屋檐下的姐妹花,因为性格不同、人生体验各异,因而其代表作呈现了不同的内心世界和生命意识,在无垠的苍穹下画出不了同的弧线。可恶的肺结核,从兰开夏(Lancashire)科恩桥(Cowan Bridge)的女子教会学校一直尾随到劳渥德学校(Lowood School),甚至流窜到世界许多地方,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耗殆尽。勃朗特家族的孩子几乎个个都英年早逝,其中艾米莉和安妮不到30岁就先后逝世,活得最久的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11)也仅仅活到39岁。
《罗切斯特与简·爱》
在三姐妹中,姐姐夏洛蒂身上那种直率、顽强、冲动、执拗的气质像简·爱一样迷人。夏洛蒂不像奥斯汀那样把自己隐藏于文字背后,她把自己写进了作品,“我爱,我恨,我痛苦”,她笔下的人物赤裸裸地追求爱情和自由;虽然显得有点庸俗和幼稚,可是力量和精神却大放光芒。(12)“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13)这个家庭女教师,在桑菲尔德庄园(Thornfield Manor)的家庭女教师(14)对她的主人说出的这番话,真是振聋发聩,石破天惊!
哈沃斯牧师住宅(Haworth Parsonage,the Bronte Family Moved to This Parsonage in 1820)
勃朗特姐妹的家在一座古老教堂的旁边,与教堂墓地仅一墙之隔。
相比之下,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的个性显得更为沉郁、神秘和富于传奇色彩。夏洛蒂曾说:“她比男人还要刚强,比小孩还要单纯,她的性格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外表沉静的弱女子,柔弱而敏感的心灵中蕴藏着无可比拟的热情,她用一双柔弱的手,挣脱了现实人生的羁绊,把无从宣泄而又异常强烈的满腔激情倾注到人物灵魂之中,缔造出一个惊心动魄而又凄美绝伦的爱情悲剧——《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从而在沉郁的现实中快意人生。Let me in,let me in,凯瑟琳的魂灵在约克郡的荒原上飘荡着,穿越生死,亘古不灭。无怪乎《呼啸山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黑色英雄”小说作品之一,有“文学中的斯芬克斯”(15)、“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之誉,它是“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英国作家毛姆评价道:“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16)
整个故事阴冷而暴力、神秘而怪诞,粗犷中又隐含着神圣的温情,它像一把利剑,直刺人的内心深处,让人不忍卒读,唯恐被卷进那撕心裂肺的熊熊爱火之中。
呼啸山庄原形的废墟,一个废弃的小农庄。或许因为长期的荒原生活,艾米莉·勃朗特形成了解不开的荒原情结。《呼啸山庄》典型地体现与阐释了艾米莉·勃朗特的这种荒原情结,全书散发着浓郁的荒凉与粗犷气息,自始至终呼啸着荒原上强劲的、尖利的北风。
三姐妹中最小的安妮·勃朗特(17)还没有走向成熟和伟大就匆匆告别了人世,她像约克郡荒原(The Yorkshire Moors)中的一朵孤独的小花,几场凄风冷雨后就不幸告别了人世。
约克郡荒原(The Yorkshire Moors)
《呼啸山庄》片断:
(凯瑟琳与女仆交谈)
“我在这世上最大的苦恼,就是希斯克利夫的苦恼;他的每一个苦恼,从刚开头,我就觉察到,切身感受到了。我生命中最大的思念就是他,即使其他一切都毁灭了。独有他留下来,我依然还是我。假使其他一切都留下,独有他毁灭了,那整个宇宙就变成一个巨大的陌生人,我就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
(凯瑟琳临终与希斯克利夫会面)
“我但愿我能一直揪住你,”她辛酸地接着说,“直到我们两个都死了为止!我可不管你受着什么样的罪。我才不管你受着什么样的罪呢。为什么你就不该受罪呢?我是在受罪呀!你会把我忘掉吗?——那就是凯瑟琳·恩肖的坟墓呀。从前我爱过她,我失去她心都碎了。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啦。这以后我又爱过不少人。如今我的孩子,比从前的她,对于我更亲呢。有一天我也死了,我不会感到不高兴:因为好去跟她会面了;我只会因为不得不把孩子们丢下而感到难过。”
哈沃斯(Haworth)小镇风光
勃朗特三姐妹生活的哈沃斯(Haworth)小镇,美丽而气质不凡,美丽是她的天性,不凡是因为勃朗特三姐妹的存在。哈沃斯,未曾谋面就已相知,不曾离开就已想念,只是因为,我们和勃朗特姐妹,有一个今生来世的约会。
文学常识
Gothic fiction(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Gothic horror,哥特小说)is a genre of literature that combines elements of both horror and romance.As a genre,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have been invented by the English author Horace Walpole,with his 1764 novel The Castle of Otranto.English Gothic writers often associated medieval buildings with what they saw as a dark and terrifying period,characterized by harsh laws enforcedbytorture,andwithmysterious,fantastic,and superstitious rituals.Prominent features of Gothic fiction include terror(bo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mystery,the supernatural,ghosts,haunted houses and Gothic architecture,castles,darkness,death,decay,madness,secrets,and hereditary curses.
10.4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
“继续地爱,爱我如深海。”——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自古红颜多薄命。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最受尊敬的诗人之一,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18)的人生轨迹为女性特别是才女们的命运画上了最温暖、最动人的一笔,让我们在为勃朗特三姐妹的苦难人生不胜唏嘘之时破涕为笑。是的,当我们走出神话和传奇,寻找人世间真正动人的爱情故事时,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的爱情就更显完美——瘫痪的腿、哀婉的心都能在爱情的荣耀中焕然一新,然后女诗人排除万难,与爱人远走阳光灿烂的佛罗伦萨,相亲相爱,最后在爱人的怀抱中安然辞世……这样的爱情故事,怎能不让人内心温暖而湿润呢?“继续地爱,爱我如深海”,连厌世自绝的伍尔夫都为勃朗宁夫妇的旷世情缘所打动,一改惯常的灰色笔调,用从未有过的生动、热情描摹勃朗宁夫人的爱犬,并借爱犬之口为主人的爱情作传。
看看这张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的肖像画,你是否被她的某个特质所打动?
那是怎样的故事呢?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19)1806年出生在英国达勒姆(Durham)一个富足的家庭,她是家里12个孩子中最大的。伊丽莎白的家境优越,父亲早年在牙买加经营甘蔗种植园,赚取了大笔财富,后来在Malvern Hills购买了一座500英亩的庄园,名为Hope End。她和她11个弟弟妹妹在庄园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骑马、读书、游玩。伊丽莎白在10岁前就遍读了莎士比亚的名著、《荷马史诗》,熟读了英国、希腊和罗马的历史。
1821年,15岁的伊丽莎白因为骑马的时候坠马,健康状况一路恶化,以至于逐渐无法行走,处于半瘫痪的状况。因为当时医生为她开了鸦片,她终身都未能离开鸦片。伊丽莎白后来开始学习希腊文,并且阅读了大量的希腊文巨著。
后来,伊丽莎白父亲的财务状况逐渐恶化,不得不出售了Hope End,全家人于1832—1837年间搬到了伦敦。此时的伊丽莎白已经是一位成熟的诗人,开始以自己的名字出版诗集《天使及其他诗歌》(The Seraphim and Other Poems),在这本诗集中,伊丽莎白在一首诗歌中称赞了诗人罗伯特·勃朗宁(20)。
1838年,伊丽莎白的健康状况恶化,她与她最心爱的弟弟爱德华一同移居到了海边。不幸的是,1840年爱德华溺水身亡,伊丽莎白伤心欲绝,终生未能释怀。伊丽莎白搬回了伦敦的家中,从此瘫痪在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1845年,罗伯特·勃朗宁给她写了第一封信。此时的罗伯特·勃朗宁已经是小有成就的年轻诗人,32岁,帅气、活力、健康,周游了欧洲,与作家卡莱尔(Carlyle)、雪莱(Shelley)成了好友。此时的伊丽莎白已经是英国著名的女诗人,39岁,半身瘫痪,遁世于伦敦父亲的家中,在近5年的时间里不出卧室,不见外人。在信里,他将伊丽莎白的那些诗篇比作开放的花朵:“假使让这些花晒干,把透明的花瓣夹进书页,对每一朵花写下说明,然后合起书页,摆上书架,那么,这里就可以称为‘花园’了。”伊丽莎白回信说:“心灵的共鸣是值得珍爱的……一位诗人的共鸣对于我更是达到同情的极致了。”从这一天以后,每一天,伊丽莎白最盼望的就是在家家户户吃晚饭的时候,“悄然一人”听到邮差送信的脚步声。春天来了,勃朗宁第一次前去看望伊丽莎白。她靠在一个大大的沙发里,那双忧郁的黑眼睛令勃朗宁以后再也没能忘怀。伊丽莎白的疾病没能使勃朗宁却步,在他们初次相见的第三天,他就写给她一封求爱信。她已经39岁了,又拖着有病的身体,于是她告诉他,以后再也别说这种“不知轻重”的话——“为了我,请忘了这件事吧。”女诗人认定自己的生命将像“青苔一样寂寞”,但是勃朗宁依然坚持每个星期去看望伊丽莎白一次,每次陪同他一起去的还有鲜艳的玫瑰。后来,伊丽莎白将这些日子称为“一整个昏暗的星期中最明亮的一天”。伊丽莎白开始离开她蜷缩了多年的屋子,先是被人抱着下楼,接着可以在搀扶下自己下楼了。她告诉勃朗宁:“人人都大吃了一惊。”而勃朗宁鼓励她:“下次再试试,一定!你周围的一切都在这样恳求你!”第二年的春天,在遇见勃朗宁之前在病床上躺了14年的伊丽莎白可以自己走到大街上了,爱情所创造的生命奇迹终于使她可以回报勃朗宁的执著了:“如果到了天气暖和的时候,我的健康更好一些,那么到那时候,由你决定吧。”伊丽莎白不再对勃朗宁说“舍弃我,走吧”,她现在唯恐失去她的爱人——“继续地爱,爱我如深海”。
勃朗宁拜访伊丽莎白(Robert Browning visits Elizabeth Barrett)
两年的时间里,他们相互书写了600封书信(1898年,这批书信被他们唯一的儿子Robert Pen Browning结集出版:The Letters of Robert Browning and Elizabeth),她的瘫痪也奇迹般地好转。在他们从相识到结婚的两年时间里,她写作了大量表达自己心情的十四行诗,从拒绝、担忧、疏离到相见、接受、热爱……婚后她把所有的诗送给自己的丈夫,这就是诗集《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Sonnets from the Portuguese)(21)。
1846年9月12日伊丽莎白和勃朗宁结婚了,他们移居到了温暖的佛罗伦萨,诗歌和爱情令勃朗宁夫妇过着“太幸福”的生活。勃朗宁说:“我们就像树洞里的两只猫头鹰那样快乐,‘巴’胖了,脸色红润了。”而伊利莎白给妹妹写信说:“我叮嘱他,千万不要逢人就夸妻子跟他一起去过这儿去过那儿了,好像能用两条腿走路的妻子是天下最宝贵的。”(22)
他们在一起度过了15年的幸福时光,从不曾分离过一天,就像他们结婚前从不曾有一天中断过情书一样。
1861年6月29日,伊利莎白只是患了轻微的感冒,晚上,她依偎着她的爱人,“用最温存的话表达她对他的爱恋”,直到在他的胸前睡去。
伊莉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再也没有醒来,但她留下了维多利亚时代最美丽的爱情诗和她与丈夫的所有通信以见证他们永恒的爱情和传世的浪漫。
伊莉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埋葬在佛罗伦萨。意大利人为她铸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刻着:“在这里,E.B.B生活过、写作过。她将学者的智慧、诗人的灵性和女人善良的心融合在一起。她用她的诗歌铸成了黄金的链环,把意大利与英国联结在了一起。”2006年,佛罗伦萨市议会在勃朗宁的墓前放置了一个桂冠花环以纪念她诞辰200周年。
How Do I Love Thee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How do I love thee?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
My soul can reach,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I love thee to the level of everyday's
Most quiet need,by sun and candlelight.
I love thee freely,as men strive for Right;
I love thee purely,as they turn from Praise.
I love thee with a passion put to use
In my old griefs,and with my childhood's faith.
I love thee with a love I seemed to lose
With my lost saints,—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tears of all my life!—and,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我是如何爱你
——伊莉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我是如何爱你?让我逐一细述。
我爱你之深邃,之宽广,之高远
尽我的灵魂所能及之处——犹如探求
玄冥中神的存在和美好之极。
我爱你如每日之必需,
阳光下和烛焰前都少不了。
我自由地爱着你,像人们争取他们的权利;
我纯洁地爱着你,如人们在赞美前会垂首。
我爱你,带着我昔日悲伤时的
那种激情,童年时的那种诚意;
我爱你,抵得上往日对圣者怀有的
如今似已消逝的那种爱——我用呼吸,
用微笑,用眼泪,用我整个生命来爱你!
假使上帝愿意,我死后将更加爱你!
文学常识
A dramatic monologue(戏剧独白)is a piece of spoken verse that offers great insight into the feelings of the speaker.Not to be confused with a soliloquy in a play(which the character speaking speaks to themselves),dramatic monologues suggest an auditor or auditors.They were favored by many poets in the Victorian period,in which a character in fiction or in history delivers a speech explaining his or her feelings,actions,or motives.The monologue is usually directed toward a silent audience,with the speaker's words influenced by a critical situation.An example of a dramatioc monologue exists in My Last Duchess by Robert Browning,when a duke speaks to an emissary of his way,Porphyria's Lover also by Robert Browning,The Captain of the 1964 Top of the Form Team by Carol Ann Duffy,and Lady Lazarus by Sylvia Plath,Mother to Son by Langston Hughes.
10.5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
弗吉尼亚·伍尔夫
这是个一生都在漂流的灵魂,她所创立的意识流就跟她的住所一样飘浮不定又似乎终有所归。她应该是水做的,美丽,晶莹,透彻,脆弱,无所不往,所向披靡,而又不可捉摸。她来自水,又归于水,她在水中,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菲利亚,如飘浮在水中的一朵盛开的百合花。
是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个明净而寒冷的早晨,从花园里自己的一间房里走出来,越过长满水草的河边,梦游般走进位于她家附近的欧塞河(River Ouse),走进那一片浓绿的水中,其间有无数鱼儿“遨游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闪着亮光”(23)。那是她一个人永远的房间。
关于她,能说些什么呢?她出生名门(24),优雅、感性而深邃,含羞草般敏感,玻璃般易碎。她美丽的容颜、不凡的才情和气质使得她成为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斯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25)的“王后”。她以一部《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1929)吹响女权主义(Feminism)的号角,以《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海浪》(The Waves,1931)等作品扯起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旗帜,作为20世纪现代主义(Modernism)的先锋之一,她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位置无人替代(26)。她的意识流小说《远航》(The Voyage Out,1915)、《墙上的斑点》(The Mark on the Wall,1917)、《达洛卫夫人》(Mrs.Dalloway,1925)、《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等,犹如一部“女性的心灵史”,从中,“幽暗朦胧地、忽隐忽现地,可以看见世世代代妇女的形象”。(27)
弗吉尼亚·伍尔夫,上帝的宠儿,同时也是上帝的弃儿;女同性恋者(Lesbian),抑郁症患者(Depression),歇斯底里精神病人。毕业于剑桥大学的高材生雷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因为欣赏弗吉尼亚的娴雅风度和超凡智慧,于1912年与30岁的伍尔夫结婚。然而少女时期曾遭受同母异父的哥哥性侵犯落下的性恐惧和性冷淡,使得她的婚姻生活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28)。雷纳德起初认为自己能像王子唤醒睡美人那样唤醒弗吉尼亚体内的性意识,几经努力却徒劳无功。他曾在小说《智慧的童贞女》里心怀不忿,“那些长着白皮肤和金色头发的苍白的女人……是冰冷的,同时也使人冰冷。”弗吉尼亚“精神雪崩”,雷纳德从此认命,转而追求精神之爱这一更加高远的境界。弗吉尼亚不时发作的精神病使她痛苦万分,多次自杀未遂。然而,病愈后她激情喷涌,写出一部部惊世佳作(29)。幸运的是,每次精神病发作,雷纳德都陪伴在她身边,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于丈夫的包容和呵护,弗吉尼亚的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1930年,弗吉尼亚告诉一位朋友,没有雷纳德,她可能早就开枪自杀了。弗吉尼亚能以多病之身取得非凡的文学成就,雷纳德可谓居功至伟。
这个天才的、玻璃般易碎的女人,一生生活在怀疑和挣扎之中。她的《达洛卫夫人》(Mrs.Dalloway,1925)用意识流的手法,表现了这一情绪。这个故事讲述了52岁的议员夫人一天的生活,“以一天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30):从达洛卫夫人早上买花、筹备晚会写起,一直写到子夜晚会结束、宾客离去为止。就是这一天里,达洛卫夫人时时刻刻在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怀疑,上层社会表面上的华丽舒适的生活方式,与内心的空虚交织在一起,使达洛卫夫人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就如伍尔夫在《达洛卫夫人》中所说的:“人类既没有善心,又没有信念,也没有宽容,有的只是能增加眼前快乐的东西。他们成群结队去猎食,他们一伙伙搜遍沙漠,尖叫着消失在荒野里。”芸芸众生中的真相,残酷却又真实。
《达洛卫夫人》(Mrs.Dalloway)
弗吉尼亚的一生似乎都在践行着她在《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1929)中说的一句话:“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A woman must have money and a room of her own if she is to write fiction)。她不停地从一处住所搬到另一处住所,有时是因为文学,有时是因为战争,更多的是因为精神疾病。1941年3月28日,预感到另一次精神崩溃即将开始,弗吉尼亚担心自己永远不会好转,在留下分别给丈夫雷纳德和姐姐Venessa的两封短信后,她用石头填满口袋,自沉于Monk's House附近的欧塞河(River Ouse),终年59岁。这个终生精神都在流浪的女人,终于回到了她一个人永远的房间。“我们的自我像深海里的鱼,在昏暗中来往,穿梭在巨大的水草之间,游过阳光闪烁的海域,不停地游向前去、前去,游向幽暗、寒冷、深邃、不可思议之处。”
《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
海德公园门22号,弗吉尼亚出生的地方(22 Hyde Park Gate,Virginia Woolf's Birthplace)。
幼年时全家避暑所居住的康沃郡的Talland House在弗吉尼亚的幻想和作品中起了重要作用。
戈登广场(Gordon Square)
1904年2月,父亲Leslie去世。5月,弗吉尼亚第二次精神崩溃,并试图跳窗自杀。年末她和Vanessa,Thoby,Adrian搬到位于布卢姆斯伯里的戈登广场46号(46 Gordon Square,Bloomsbury)。
1907年弗吉尼亚和Adrian搬到费兹罗伊广场(Fitzroy Square)29号,着手写第一部小说《远航》(初名Melymbrosia)。
1911年弗吉尼亚搬到布伦瑞克广场(Brunswick Square)38号。雷纳德·伍尔夫12月搬来,在这里他爱上了弗吉尼亚。1912年8月10日他们结婚。布伦瑞克广场38号在一战中被炸毁,现在的The Pharmacy College at 38 Brunswick Square建立在原来的旧址上。
霍加斯出版社(Hogarth House)
1915年弗吉尼亚一生中最严重的一次精神病发作,持续9个月。其中有6周的时间她试图开始写婚后的第一批日记。3月她的《远航》(The Voyage Out,1915)出版。伍尔夫夫妇搬到霍加斯(Hogarth),为缓解妻子的注意力,减轻她的工作疲劳,1917年,伍尔夫夫妇买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机,在家中的地下室建立了霍加斯出版社(Hogarth House)。弗吉尼亚开始继续写日记,直到去世。后来,伍尔夫夫妇又买下Rodmell的Monk's House。
蒙克之屋(Monk's House)
蒙克之屋里弗吉尼亚的写作间(Virginia's Writting Lodge,Monk's House)
在这个写作间里,弗吉尼亚写下了多部重要作品,从早期的《达洛卫夫人》(Mrs.Dalloway,1925)一直到生前最后一部小说《幕间》(Between the Acts,1941),以及大量的随笔、评论和书信。就是在这里,读罢最后一页《海浪》(The Waves,1931)的雷纳德告诉她那是一部杰作;就是在这里,她对《岁月》(The Years,1937)倾注了几个月的艰辛创作,并试图降低自己对烟草的依赖(从每天早晨六七根减至1934年的每天一根);最后,在1941年3月28日的那个星期五,一个寒冷的春日早晨,就是在这里,弗吉尼亚写完给雷纳德和姐姐Venessa的遗书,于欧塞河(River Ouse)自尽,空留一屋子凌乱的草稿。
弗吉尼亚写给雷纳德的遗书:
“最亲爱的:
我感到我一定又要发狂了。我觉得我们无法再一次经受那种可怕的时刻。而且这一次我也不会再痊愈。我开始听见种种幻声,我的心神无法集中。因此我就要采取那种看来算是最恰当的行动。你已给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你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这种可怕的疾病来临之前,没有哪两个人能像我们这样幸福。我无力再奋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蹋你的生命;没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你看,我连这张字条也写不好。我也不能看书。我要说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幸福都归功于你。你对我一直十分耐心,你是难以置信地善良。这一点,我要说——人人也都知道。假如还有任何人能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确信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继续糟蹋你的生命。
我相信,再没有哪两个人像我们在一起时这样幸福。维”
I feel certain that I am going mad again.I feel we can't go through another of those terrible times.And I shan't recover this time.I begin to hear voices,and I can't concentrate.So I am doing what seems the best thing to do.You have given me the greatest possible happiness.You have been in every way all that anyone could be.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til this terrible disease came.I can't fight any longer.I know that I am spoiling your life,that without me you could work.And you will I know.You see I can't even write this properly.I can't read.What I want to say is I owe all the happiness of my life to you.You have been entirely patient with me and incredibly good.I want to say that—everybody knows it.If anybody could have saved me it would have been you.Everything has gone from me but the certainty of your goodness.I can't go on spoiling your life any longer.
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han we have been.V.
欧塞河(River Ouse)
完成《幕间》(Between the Acts,1941)后,弗吉尼亚于1941年3月28日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投入了位于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欧塞河(River Ouse)自尽。
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墓(Virginia Woolf Tomb)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主要作品(Major Works):
● 远航(The Voyage Out,1915)
● 夜与日(Night and Day,1919)
● 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1920)
● 达洛卫夫人(Mrs Dalloway,1925)
●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
● 奥兰多(Orlando:A Biography,1928)
● 海浪(The Waves,1931)
● 岁月(The Years,1937)
● 幕间(Between the Acts,1941)
随笔
● 普通读者Ⅰ(The Common Reader,1925)
● 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1929)
● 普通读者Ⅱ(The Second Common Reader,1933)
● 三个几尼(Three Guineas,1938)
● 罗杰·弗莱传记(Roger Fry:A Biography,1940)
文学常识
Stream-of-consciousness(意识流)writing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special form of interior monologu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ssociative leaps in syntax and punctuation that can make the prose difficult to follow,tracing a character's fragmentary thoughts and sensory feelings.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nd interior monologue are distinguished from dramatic monologue,where the speaker is addressing an audience or a third person,and is used chiefly in poetry or drama.In stream of consciousness,the speaker's thought processes are more often depicted as overheard in the mind(or addressed to oneself)and is primarily a fictional device.The term was introduced to the field of literary studies from that of psychology by philosopher and psychologist William James,brother of writer Henry James.In literary criticism,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s a narrative mode that seeks to portray an individual's point of view by giving the written equivalent of the character's thought processes,either in a loose interior monologue,or in connection to his or her actions.
【注释】
(1)谭颖沁.简·奥斯汀与女性写作.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2)马建军.乔治·艾略特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马建军.乔治·艾略特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据说玛丽·安·伊万斯和赫伯特·斯宾塞年纪相当,彼此吸引,相互赞赏。玛丽·安·伊万斯在1852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道:“斯宾塞很让人亲近。和他相处总是很开心,每次和他见面后都会感觉更好一些。我们都觉得没什么不能让我们更经常地见面,只要想见就可以。”后来,她进一步写道:“我生命中的亮色,在孩提时代的伙伴之后,再一次因为和赫伯特·斯宾塞的友谊而焕发出来。我们每天都见面,几乎每件事都分享到彼此之间愉快的同志情谊。如果不是有他,我的生活肯定无聊沉闷到了极点。”见:艾伯特·哈伯德.逝去的大师.饶春平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5)艾伯特·哈伯德.逝去的大师.饶春平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6)《阿莫斯·巴顿牧师的不幸遭遇》(The Sad Fortunes of the Rev.Amos Barton)、《吉尔菲尔先生的爱情故事》(Rev.Mr.Gilfil's Love Story)、《珍妮特的忏悔》(Janet's Repentance)这三个小故事组成了《教区生活场景》(Scenes of Clerical Life,1856-1858)。
(7)马建军.乔治·艾略特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马建军.乔治·艾略特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9)单新荣.解读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女主人公麦琪的情感历程.山东文学,2009(8).
(10)马建军.乔治·艾略特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1)夏洛蒂于1816年出生在约克郡的索顿,在勃朗特夫妇6个小孩中排行第3,也是勃朗特三姐妹中年纪最大的。1820年4月因为父亲帕特里克在哈沃斯担任副牧师,全家搬到了哈沃斯(Haworth)。母亲玛丽亚于1821年因癌症病逝,所以夏洛蒂与其他5个兄弟姊妹由阿姨伊丽莎白·布伦威尔(Elizabeth Branwell)来照顾。在1824年8月,夏洛蒂与姊妹艾米莉、玛丽亚与伊丽莎白一起被送到位于兰开夏(Lancashire)科恩桥(Cowan Bridge)的女子教会学校(后来夏洛蒂在《简·爱》中将它描述为劳渥德学校)。学校的状况相当恶劣,这对夏洛蒂的健康造成了永久的影响,可能也导致了夏洛蒂的两个姐姐玛丽亚(1815—1825年)与伊丽莎白(1814—1825年)的死亡。她们在1825年离开学校不久之后就死于肺结核。在哈沃斯生活期间,夏洛蒂、艾米莉与安妮开始创作。夏洛蒂的弟弟布伦威尔·勃朗特在1848年9月因慢性支气管炎与过量饮酒造成的衰弱而去世,虽然夏洛蒂相信他是死于肺结核。艾米莉与安妮也分别在1848年12月和1849年5月因肺结核而去世。所以只剩下夏洛蒂与父亲帕特里克一起生活。
(12)见:http://www.rongshu.com/Reader/3901319.aspx
(13)Do you think,because I am poor,obscure,plain,and little,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You think wrong!—I have as much soul as you—and full as much heart!And if God had gifted me with some beauty and much wealth,I should have made it as hard for you to leave me,as it is now for me to leave you.I am not talking to you now through the medium of custom,conventionalities,nor even of mortal flesh: it is my spirit that addresses your spirit;just as if both had passed through the grave,and we stood at God's feet,equal—as we are!(Jane to Mr.Rochester)
(14)夏洛蒂于1831年至1832年间在米菲尔德(Mirfield)的学校就读,1833年,夏洛蒂以韦尔斯利(Wellesley)的名义创作了The Green Dwarf。1835年至1838年,夏洛蒂在米菲尔德的学校担任教师。夏洛蒂从1839年开始在约克郡担任多个家庭的女教师,一直到1841年为止。后来在1842年夏洛蒂与妹妹艾米莉前往一间位于布鲁塞尔,由康斯坦丁·黑格尔(Constantin Heger,1809-1896)与妻子克莱尔(Claire Zoé Parent Heger,1804-1890)所经营的私立寄宿学校。为了报答黑格尔夫妇提供食宿与教学,夏洛蒂教导学生英文,而艾米莉则教导学生音乐,不过她们的教学因为夏洛蒂的阿姨伊丽莎白·布伦威尔(Elizabeth Branwell)于1842年10月去世而中断。夏洛蒂在1843年1月独自返回布鲁塞尔的寄宿学校,担任教师的职务。这次在布鲁塞尔的寄宿学校期间,夏洛蒂并不快乐,因为她变得孤独、思念家乡并深深地爱恋着黑格尔。最后夏洛蒂在1844年1月回到了哈沃斯,后来的这段经历也成为了夏洛蒂创造小说《维莱特》与《教师》的灵感。
(15)“the sphinx of literature”,called by Angus M.Mackay in The Bront3s: Fact and Fiction(1897)
(16)见:http://www2.gxtc.edu.cn/Sannong/article/200812/46345.html
(17)安妮·勃朗特(Annie Bronte,1820-1849)的《阿格尼斯·格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部很有深度的优秀现实主义小说,作者站在那个时代的进步立场上,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对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安妮·勃朗特的小说风格更接近于简·奥斯汀而与她的两位姐姐不同。夏洛蒂的文笔华丽,以想象力的自由驰骋见长,艾米莉充满幻想和激情,甚至有“现代主义”的某些特点,而安妮·勃朗特则完全按生活的原貌再现生活,没有过分的夸张,决不把生活浪漫化或情节剧化。她的风格朴素淡雅、真挚自然,有节制,有分寸感,读来让人回味无穷。见:http://baike.baidu.com/view/411804.htm
(18)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的主要作品有《天使及其他诗歌》(The Seraphim and Other Poems,1838)、《诗集》(Poems,1844)、《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Sonnets from the Portuguese,1850)、《奥罗拉·李》(Aurora Leigh,1857)、《大会前的诗歌》(Poems Before Congress,1860)等。
(19)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94f330100f1j4.html
(20)19世纪的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是世界一流的诗人,他在浪漫主义衰落后另辟蹊径,开创一代诗风,作为戏剧独白诗(Dramatic Monologue Poetry)大师,对现代诗产生了巨大影响。罗伯特·勃朗宁的诗作非常富于独创性,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而趣味无穷。
(21)1847年的4月,他们移居到温暖的佛罗伦萨。在这里,伊丽莎白将一摞诗稿献给了勃朗宁,它们始作于他向她求婚的那一天,止于他们结婚的那一天。勃朗宁看到一半时就知道“这是自莎士比亚以来最出色的十四行诗”。这些诗稿后来出版时,伊丽莎白为了隐其身份,将之命名为《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另一说法是因为伊丽莎白皮肤比较黑,勃朗宁昵称她为“葡萄牙人”。
(22)http://baike.baidu.com/view/1410053.htm
(23)据说弗吉尼亚·伍尔夫死前曾带着女仆来到她家旁边的一个莲花池边,对女仆说了类似的话。
(24)1882年1月25日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生于英国伦敦肯辛顿海德公园门(Hyde Park Gate)22号,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Virginia Stephen)。父亲莱斯利·斯蒂芬(Leslie Stephen)爵士是维多利亚时代出身于剑桥的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和传记作家。
(25)The Bloomsbury Group was a group of authors and painters who met in London during the 1920s to share ideas.Members included Virginia Woolf,her sister Vanessa Bell,Lytton Strachey,John Maynard Keynes,Clive Bell,Vita Sackville-West and Leonard Woolf(Virginia's husband).Dorothy Parker wrote that the Group“comprised pairs who had affairs in squares”.Their relationships were complicated,promiscuous,and frequently homosexual or bisexual.
(26)易晓明.优美与疯癫——弗吉尼亚·伍尔夫传.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
(27)王开林.她故事·外国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8)弗吉尼亚在自传《存在的瞬间》(Moment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同母异父哥哥的性侵犯。
(29)弗吉尼亚的侄子昆汀·贝尔这么评说她的疾病:“是不是她的病引起了这场智性革命,这一点是无法断定的。”见:昆汀·贝尔.伍尔夫传.萧易,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0)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孙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