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全学程交叉模拟实习构想
王光全 吕明臣
吉林大学文学院
【摘 要】 全日制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是一个新的教育品种,能否达到“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可行。本文基于目前的办学条件提出一种实践模式——全学程交叉模拟实习。论文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应用型;全学程交叉模拟实习
一、实习的困难及对策
1.实习的困难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突出的是能力,在所有的能力中更要突出的是课堂能力,而课堂能力的各个环节要经过实习训练方能形成。
实习环节很重要,这是所有培养单位的共识;然而实习安排有困难,这也是所有培养单位都要面对的难题。随着招生数量的扩大,实习安排的困难越来越突出。实习要进真实的课堂,要面对留学生。派往国外实习,经费有问题;国内实习也有困难。目前有留学生的学校倒是不少,但不太愿意接受实习生。尽管建了一些挂牌的实习基地,可是并没有谁规定人家有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义务,管理我们的学生在他们看来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负担,在我们不能提供经费补偿的情况下,人家表现出不积极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一件需要两方积极合作才能圆满完成的事,现在只是一厢情愿,出路何在?
2.对策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实习学校接受我们一个实习生并不意味着增加一分负担,而是得到一个帮手,那么人家就愿意接受了,这样就是两厢情愿了,问题就圆满解决了。可是这意味着我们的学生在实习时已经不再是一个青涩的学生,已经有七八分成熟了。问题是,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本文给出的答案是在正式进入实习之前,要完成一个模拟实习过程——实习的实习——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被催熟。
二、模拟实习及其课堂仿真度的营造
模拟实习并非我们首倡,美国的师范教育在正式实习之前就有一个模拟实习(simulated teaching practice)环节,“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并在有实践经验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去解决种种个案”[1]。有的国家叫见习,“见习是教育实习的前奏,练兵阶段。在英国、德国、日本运用普遍。……前苏联的师范生不但实习时间长,从一年级到毕业每一学期都安排有实习,而且实习形式多样,实现了教育实习的制度化、序列化、系统化”[2]。
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不具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模拟留学生课堂教学情境的条件,而且我们认为那种模拟效果不会很理想,因为学生知道他面对的学生是虚拟的,课堂是假的。一切模拟的成败,都取决于仿真度的高低。课堂仿真度(classroom fidelity)是决定模拟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美国那种模拟成本很高,可是课堂仿真度并不高。模拟实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设法提高课堂仿真度。模拟实习课堂仿真度由陌生化的程度(简称“陌生度”)决定。陌生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际陌生度。讲者与听者越陌生课堂仿真度越高。这很好理解:在没有真正师生名分的一群熟人中,便于聊天,不便于讲课。
(2)环境的陌生度。学生在自己每天听课的教室里试讲,不如换个教室。全新的体验最好有全新的环境。
(3)内容的陌生度。如果讲授的内容都是听者知道的东西,则不存在传授过程,没有传授过程则课堂氛围不存在,课堂仿真度也就无从谈起。
提高课堂仿真度就要围绕以上三方面进行。现在我们来考察下面四种情况的课堂仿真度。
班内实习。本班讲课环境是每天生活的环境,环境陌生度为零。加之学生之间太熟悉,讲课者刚做出讲课的架势,全班已经笑成一团,使得模拟无法正常进行。由于此种做法课堂仿真度太低,难以营造逼真的课堂氛围,效果不好,是意料之中的事。
班际交叉。如果有不止一个班,则可让一班学生到二班模拟实习,二班到一班讲课。环境陌生度和人际陌生度都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仿真度,但由于同届同学也都比较熟悉,仿真度仍不理想。
校内年级交叉。如果在校生有两个以上年级,则可施行不同年级间的交叉,三年级到二年级,二年级到一年级,一年级到三年级等。由于学生之间比较陌生,环境也较陌生,课堂仿真度大为提高。
校际交叉,有的城市有不止一个培养单位,比如北京就有北大、北师大、人大、语言大学等多家培养单位,如果在学校之间交叉模拟实习,环境陌生度和人际陌生度都大大提高,这不仅使课堂仿真度最大化,而且还会带来竞争意识,学生为了学校的荣誉会比着讲课,会花样叠出,而我们则坐收“1+1>2”的效果。这是最理想的模式。
通过将听课对象陌生化和环境的陌生化可以提升仿真度,但是如果讲授的知识不是陌生的,一样会降低课堂的仿真度。比方说拿初级课本的一个课文对话,先解词,接着让听课者你读一遍,我读一遍,教者、听者都会兴味索然,觉得没什么意思,课堂就冷下来了。如何提高内容的陌生度我们在“4.1”里会交代。
三、模拟实习的目标
模拟实习的目标取决于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教师的能力也是分层次的,可分为一般能力(general ability)和专业能力(special ability)。前者如处理教材的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是任何一个教师都要具有的能力。后者是学科教学能力,比如教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学科教学能力,这个能力语文老师就不必具有。美国的“师资能力培养法”认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教师必须具备下列多方面的能力:教学能力、实验指导能力、科研能力、革新能力、与学生交往能力、学生社会活动组织能力、教科书处理能力、学生升学就业指导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示范能力、自制力、推理能力等”[3]。这份能力清单上的能力都是一般能力。考虑到国际汉语硕士毕业后工作的特殊性,参照美国“师资能力培养法”规定的能力清单,结合《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目标,我们把国际汉语硕士的一般能力概括为以下几种:
(1)处理教材的能力
(2)授课能力
(3)管理课堂的能力
(4)教学研究能力
(5)与外国学生沟通相处的能力
(6)中华文化推广传播能力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模拟实习环节不能包揽一切能力培养,什么都要,往往什么都得不到。那么,我们在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哪些能力呢?三个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授课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如果给我们的培养对象从教师类型上定个性的话,就是反思型教师(reflective teacher):“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用“教学研究能力”来体现培养目标中的“高层次”,用“教材处理能力”和“授课能力”来体现“应用型”。这三个能力可具体描述为:课堂上有规范的教态,教材处理有层次、重点突出,且与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衔接,形成规范的教案。语言点讲解得法,学生听了清晰、易懂。至于“管理课堂的能力”、“与外国学生沟通相处的能力”以及“中华文化推广传播能力”,因为真实的教学对象不在场,不放在模拟实习中培养。即使这样,应该说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目标很美好,重要的是如何达到,为此,我们设计了针对上述目标的操作程序。
四、模拟实习的操作程序
1.模拟授课内容的设计
(1)陌生度要求
模拟实习的内容要分层次——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但总的要求是陌生化,陌生化才有可听性,从而保证真实传授过程的存在,讲、听双方才有课堂感。所以在任何层次的模拟实习内容都必须保证一定的陌生度。一套汉语教材对我们的研究生来说,没有哪里是陌生的,那么,如何达到陌生化呢?其实不然,学生固然是对哪里都不陌生,但未必哪里都说得清楚,比如下列选题就不是每个学生都说得清楚的:
“不”和“没”的区别
“二”和“两”的区别
“又”和“再”的区别
“马上”和“立刻”的区别
“情景”和“景象”的区别
……
这样的题目俯拾皆是。这些词语我们的学生都懂,自己用都不错,但是给外国人说清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外语说清楚则更难。就是说,在怎样说清楚这部分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是新的东西,因而具有可听性。
(2)选题的层次
不同实习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目标要靠不同的选题来实现。
实习第一阶段,尽量不选一篇完整的课文作为讲课内容,而是选择一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训练讲课能力,暂不考虑所传授知识的系统性问题。具体做法是老师出若干题目,学生任选其一。如果选择一篇课文为讲课内容,也要省略朗读、正音、解词等环节(这些环节对外国人必要,对本土学生不必要),直接进入课文规定的语言点。第一次模拟实习(学生第一次登讲台),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借助一个很小的题目寻找到作为老师的初步感觉,暴露在教态方面的毛病以便纠正,问题说得透彻与否不作为重点,因此题目要小,容量为15分钟。这个阶段我们叫做“专题试讲”。这一阶段就是找感觉、练胆儿、规范教态,考查有无说清一个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实习,学生会发现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做一个老师;老师则可以发现哪些学生在本阶段的考查目标上已经没有问题,可以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哪些学生还需要更多的训练机会。
第二阶段进入课文处理阶段。课文处理的主要内容是说课训练。就是一篇课文打算怎么讲,并提交教案。这一阶段考核目标是课文处理能力。
第三阶段是实际讲课,完整地讲解一篇课文,课文不选自现有教材,无教参等资料可用。
2.模拟实习讲评
讲评是对学生的实习表现给予评价。每个学生的每次试讲都必须有评价,评价要恰如其分。评价最忌空洞的定性,一定要具体。课讲得好,好在哪里,要能说出所以然;课讲得不好,哪里不好,是什么导致的,要能找出原因。
评价过程包括询问,询问中有三个问题必须问:一是讲课者讲授本课知识参考了哪些文献;二是讲课者是如何将这些文献转化为讲课内容的;三是讲课者使用了哪些教法(自然教学法、功能教学法、认知教学法等)。第一个问题考查学生是不是有围绕课程内容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从而转化为教学成果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如果他有参考文献,说明他有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他做得是否成功,要看他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第三个问题考查的是他是否有教学法意识,教学不能只凭感觉,教学是一种理性的实践,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必须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在学生毕业出校后他将把这种习惯带走,成为他以后的工作习惯。这三问其实也是三个要求,当我们作为要求提出来以后,又会促进学生钻研已有的学术成果,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所谓高层次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所以,任何学生,任何内容的实习,都必须回答这三个问题,从而保证我们的实践是理论指导下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非凭感觉行事。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用这三个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也会形成评价课程的能力。
3.时间安排及内容分布
如果把实习的内容排个顺序的话,应该是下边这个序列:
课堂观摩─→专题试讲─→说课─→讲课
在这个序列里没有教案设计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内容,不是我们疏忽了这两个方面。教案设计已经蕴含在“专题试讲”、“说课”、“讲课”三项之中,不作为独立的实习专题。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方面的内容只做目标管理,不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如今的大学生使用电脑的能力都很强,做PPT课件都没有问题,要求教案中要有这方面的体现,但不作为课程开设,不作为独立的实习项目。同时提醒学生PPT课件越简单朴素越好,不要用花哨的形式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能不用尽量不用。有一位老师特别擅长制作PPT课件,在他的课件里,当要呈现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时,一个小飞机从左下角起飞,盘旋三圈才把那个要呈现的内容放在页面上,学生看得目瞪口呆。等到课堂内容已经转换,小飞机还在学生头脑里盘旋,由小飞机送出来的内容却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花哨的手段绑架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实际教学内容,这是极为有害的。
课堂观摩入学就开始,由老师先讲解观摩要点,让学生懂得观摩不是看热闹,老师要告诉学生观摩要注意“观”什么。观摩可以看讲课录像,当然,有条件的话,进入真实课堂实地观摩更好。观摩后要讨论、评价得失。观摩不宜多搞,两次就行,大约需要4个学时。
观摩之后就进入专题试讲,学生至少应该有三次登台机会。第一次找感觉,第二次根据讲评进行调整,第三次把刚刚获取的教学心得通过实践巩固一下。这个过程结束时,学生收集文献、整理文献并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已经基本形成,至少是熟悉了教案形成的操作套路。一个班级按30人算,每人讲15分钟,讲课人答辩和师生讲评发言15分钟,每个人每次30分钟,30人轮三次需要60课时。
说课每人一次,连讲评算在内30分钟,30人轮一次是20课时。
讲课是完整地讲一篇中级班课文,每人连讲评在内2课时,共60课时。总的算起来是184课时。让这184课时平均分配在前三个学期里(两年制的),每个学期62课时,大约每周4课时(按16周算)。如果是三年制的,184课时平均分配在5个学期里,每个学期37课时,每周2课时多一点(按16周算)。在模拟实习阶段学生登台5次,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但课堂管理能力与外国学生沟通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培养,这个任务留给最后的实地实习阶段。
五、结 语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与其他专业硕士学位有所不同,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教师,因而带有浓重的师范色彩。在实践课程设置上要参考、借鉴国内外师范院校的一些成功经验。我们让实践课覆盖全学程,大大拉长了实践课的时间,增加了实践课的内容。这也是受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启发,“其他一些欧美国家,师范生实习时间更长,在15周的最低保障时间的基础上,美国多则半年,法国27周,德国则多达72周共18个月”[4]。英国教育部1985年发布的《新教师培养课程批准准则》中规定:“两年制、四年制教育学士的专业课程,必须有75—100天的教学实习,并规定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要安排学生到中小学进行教学体验。实习要在整个学习时间内连续安排,最后一个学期要安排一次集中的上岗。”[5]一个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需要具备很多能力,但核心能力是讲授汉语的能力,而讲授汉语的能力又不是一个单纯的能力,而是由教学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外语能力等集成的复合能力。能力是锻炼出来的,纸上谈兵永远一事无成,因而必须提供足够多的锻炼机会。除了机会的保障以外,实践设计是否科学,指导是否到位,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全学程交叉模拟实习只是一个构想,它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实践课程方案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陈俊坷、徐彦伟:《国外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特点与趋势》,《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杜广才、霍金根:《论新〈课程要求〉背景下的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纪勇平、黄镇根:《欧美等国高等师范教育实习经验借鉴与启发》,《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3期。
[4]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5]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郑东辉、施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启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注释】
[1]陈俊坷、徐彦伟:《国外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特点与趋势》,《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郑东辉、施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启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3]参见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陈俊坷、徐彦伟:《国外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特点与趋势》,《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转引自杜广才、霍金根:《论新〈课程要求〉背景下的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纪勇平、黄镇根:《欧美等国高等师范教育实习经验借鉴与启发》,《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19卷第3期(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