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固定的惯用语
秘书写作,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惯用语词和惯用句式。掌握并善用这些惯用语,能提高撰稿速度,更好地体现秘书写作的语体特征,并使秘书写作更趋规范化。
秘书写作中常用的惯用语,常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承转过渡处。
开篇起首的惯用语,较常见的有:根据……、遵照……、按照……、顷奉(接)……、兹将(因、有、介绍、证明、就、派)……、为了……、现将……、关于……、随着……、敬悉……得悉……、经与……等。
终篇收束的惯用语,较常见的有:此令、此复、此致敬礼(“祝词+颂词”形式,尚有顺颂……、即颂……等)、请予……、特此……、望予……、盼予……、恳请……;妥否,请……、当否,请……、以上……如无不当请……、谨呈、……为要、……为盼、……为荷、……为感等。
文中承转过渡处的惯用语,根据语义和性质的区别,可以分成不同的类。用于承转过渡的情形也多种多样,或用于层次、段落过渡,或用于语义承转过渡。欧阳造主编的《文秘写作学》[1]下编“文秘写作规范”中,列举了大量的惯用语,并进行了归类和释义,加注了用法说明,可供参考。
秘书写作中的惯用语,除用在开头、结尾和承转过渡处外,还有一些散见于文中各处,且并无承转过渡的作用,有时表强调(如必须、务求、务请、必要、悉数、当务之急等),有时表谦敬(如承蒙、谨奉、拜读、拜会、拜托、见教、莅临等),有时表称呼(如贵单位、本局、该校、你处、我委等),有时表时限(如届时、当即、即日、当前、最近、日内等),有时表态度(如不宜、不得、严禁、均系、不妥、不符、均应、责成、准予、为宜等),此外还有很多。
秘书写作的惯用语,有一个基本的使用原则,即要灵活得体。得体,首先是指要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并不是凡写作必有惯用语,要讲究“实用性”或“有效性”,即使用惯用语是为了行文简洁、庄重、平实、准确,既要体现秘书写作的语体特征,又必须是常用的、规范的语词语句。其次,得体也指一定要适合不同文体的需要(合体),比如请示的结尾惯用“请指示”、“请批准”等期请语,如果写成“此致敬礼”或“此请”、“特此函达”就不合适。同时因行文方向不同,惯用语的使用也有区别。比如“复函”,上级回复下级,结尾语常用“此复”或“特此函复”;下级回复上级,则应用“专此函复”。灵活,则是指不可拘泥古板,开头、结尾、承转过渡虽常用惯用语,但并不是固定的、严格的格式要求。灵活得体地使用惯用语,是秘书写作的一大特色,既是语言文字方面的特色,也是表述上的特色。与秘书写作的实用性相联系,秘书写作中惯用语的使用也是“务实”的。如果仅仅把惯用语当成一种形式或格式的东西来使用,虽能“得体”,但却很难“灵活”。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秘书写作有许许多多的规范和要求,这些规范和要求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秘书写作的“实用性”,正因为秘书写作讲究实效,才有这些规范和要求。因此,秘书写作的所有规范、要求,包括惯用语及其使用,也必须讲究实效,适应实际需要,有实际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