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划总结类事务文书

计划总结类事务文书

时间:2023-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计划总结类事务文书计划总结类事务文书,包括两个十分宽泛的文种概念“计划”和“总结”。计划与总结之于实际工作或实际事务的作用和意义,在这个链条中也就显露无遗了。究其实质,计划是理想和目标的具体化,是打算与安排的书面化。计划是为加强管理、推动工作而制订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制订计划的出发点,也是计划的灵魂。计划是为实现目的而制订的,必须切实可行。

二、计划总结类事务文书

计划总结类事务文书,包括两个十分宽泛的文种概念“计划”和“总结”。至于实际工作中这类文书到底有多少种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则是无法统计的。计划和总结,是首尾相接、相依相存的两种事务文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们的循环往复实际上反映了工作或事务的全部内容及进程,即先计划,再付诸实施,然后进行总结,再在总结了成绩和失误、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拟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再付诸实施,然后再进行总结……如此循环往复,实际工作的进程和内容就包含在“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这一链条中。计划与总结之于实际工作或实际事务的作用和意义,在这个链条中也就显露无遗了。

(一)计划

计划是一个泛概念,是一个统称。简单地说,计划就是对今后一段时间所作所为的安排和打算,既可以是关于个人的,也可以是关于机关单位的。这里讲的计划,专指后者,即机关单位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生产、工作、学习等所作的安排与打算。作为事务文书,这种安排与打算必须是书面化的文字材料。

具体说来,机关单位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完成工作、生产、学习等任务,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单位具体实际,明确目的、任务及具体内容,提出要求,制订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确定完成时限,并将这些以书面文字固定下来,就是计划。究其实质,计划是理想和目标的具体化,是打算与安排的书面化。实际使用时,计划名目繁多,因为内容及其涉及范围不同、时限有区别,计划的提法(名称)多种多样。常见的规划、纲要、安排、打算、方案、要点、工作部署、工作布置、设想等,都属于计划。不同的名称和提法,有着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规定性。通常,“计划”是中性的,适用于各种计划性的文字;“规划”和“纲要”,则是时间长、范围广、带全局性和方向性的计划,内容比较原则和概括,比如《╳╳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方案”多是专业性强的单项工作的详细计划,内容完整,比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2009年关税实施方案》;“安排”则适用于短期的单项工作计划,内容具体,比如《╳╳大学寒假工作安排》;“要点”则是提纲挈领地明确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的计划,如《╳╳大学文学院2011年度工作要点》;“设想”是指粗线条的、尚未成熟和定型的初步计划,比如《╳╳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2009年度学生会工作设想》;“工作部署”是涉及面广、原则性比较强、富于指导性的计划,如《╳╳广电局2010年工作部署》。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事先做好预测和安排,实则是有序、有效开展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由此也可以看出,制订计划应该慎重,要让计划真正起到计划的作用。这就需要简单明确一下“计划”这样一种事务文书到底有哪些规定性,即有什么特点,只有弄清了计划的特点,才能制订出像样的计划、真正有用的计划。

计划是对未来的预定、设想,而且一旦制定即是行动的依据,它必须具有科学的预见性。没有预见,不成其为计划;预见缺乏科学性,不切实际或者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目标就永远无法实现。

计划是为加强管理、推动工作而制订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制订计划的出发点,也是计划的灵魂。没有目的性的计划,不成其为计划。没有明确目的的行动,只能是盲目的。

计划是为实现目的而制订的,必须切实可行。没有可行性的计划,根本无法付诸实践,无异于一纸空文。这就是说,计划既要遵循并体现方针政策,又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要求、目标、措施、办法及时限必须是能够或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和实现的。

制订计划是为了实施计划,并不是有安排和打算就行,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也就是说,计划是本单位内部的执行文件,一经认可或通过即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应该依计划行事。

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计划,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按范围分类,分为国家计划、系统计划、部门计划、单位计划等;二是按时间分类,分为长期计划(三年以上)、短期计划(年度、季度、月度、周)等;三是按性质分类,分为生产计划(企业、农村)、工作计划(机关、团体、学校等)、学习计划(政治理论、业务)、科研计划、教学计划、文体活动计划等;四是按作用分类,分为指导性计划(国家或部门所作的全局性部署,重在指导下级较长时段内的工作)、指令性计划(国家或部门下达的具有强制执行性的计划)、一般性计划(单位自订)等;五是按内容分类,分为综合性计划、专项计划。拘泥于分类标准或模式并无必要,因为实际工作中大量的计划都是可以重复归类的,如《╳╳大学教务处2009—2010学年工作计划》既是专项计划、年度计划、单位计划,也是一般性计划、教学计划。下面,我们按第五种分类法介绍计划的写作知识。

1.计划的一般格式及写法

计划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它的表述形式比较灵活,常用的有条文式、表格式、综合式。条文式,是以文字表述为主;表格式,是以表格形式体现计划的内容和项目;综合式,则是综合运用文字、表格两种表述形式。我们这里所说的计划的一般格式及写法,主要是针对条文式而言。

标题。计划的标题,没有固定格式和要求,常用以下三种标题形式和方法:四项式完整标题,即机关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计划种类,如《╳╳市商业局2006年财务工作计划》;省略式标题,前述四项中省略机关名称或计划内容,如《2009年度工作要点》和《2005—2010年科研工作规划》;一般文章式标题,或标题中写出计划内容或明确目标,如《抓学风,促校风》和《为扭亏为盈而奋斗》。要注意的是,未定稿的计划,要在标题后或下一行正中括注“草案”、“初稿”、“征求意见稿”、“讨论稿”、“送审稿”等,根据文稿性质括注成熟程度。个人计划,本人姓名应写在落款处。

正文。计划的正文一般为三分式结构,由前言、计划事项、执行希望三部分组成。

前言,即计划正文的导语,开头部分。一般是写制订计划的指导思想,诸如依据什么政策规定或有关指示精神、本单位的现状如何、制订本计划的意义和目的何在、有什么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总的任务和要求是什么,等等。具体到每份计划的写作,前言部分当然不可能包含上述全部内容。从根本上说,前言部分也并不是每份计划都必须具备的,它的有关内容分散到正文主体“计划事项”部分表述,也比较常用。有“前言”部分时,这部分主要是明确“为什么要做”(制订本计划)的问题,也可以同时回答“能不能做”及“主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写作时可灵活处理,没有定规和模式。总的要求是要能统率全文。

例如,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审议通过的《1987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其前言为:“1987年环境保护工作以强化监督管理为中心,继续以防治工业污染、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搞好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坚持‘办实事,见实效’,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这个前言提供的是:工作中心、主要内容、工作原则。

再如,《╳╳财政局2006年第四季度工作意见》的前言:“四季度是征收旺季,但我市财政收入要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力争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任务还比较艰巨,必须从生产上挖潜力,实现增产增收;在企业经营管理上下功夫,提高经济效益;以政策调动积极性,大力开源节流;从加强管理和监督入手,严肃财经纪律,纠正不正之风,确保全年财政任务的完成。”这个前言比上例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一般来说,以“根据……”为中心句的前言,重在提供制订计划的政策依据和对本单位现状的扼要分析;以“为了……”为中心句的前言,重在阐释制订本计划的目的和意义(可能性、必要性);以直接陈述(概括)总的任务和要求为主的前言,现状分析和意义阐述的分量就相对较轻。计划前言的写作,也是因事而异的,规划、纲要、方案、布置等较全面、完整的计划,前言部分多要求写得充分;而局部性特点明显、非全面系统的、内容较为具体的安排、要点等,“指导思想”中的内容往往侧重于一两项。

计划事项,是计划正文的主体和核心,它是紧接前言,回答“具体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的问题,即要具体明确目标、措施、步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的三要素”。

目标,即“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计划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和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也表述为“任务和要求”。任务要具体、明确,且重点突出;要求应有具体的量和质的标准,且切合实际,有达到的可能性。表述时,应条项分明,将整体任务分解成若干项,再逐项明确各自的要求。多部门协作时,也可以表格形式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要求。

措施,即“怎么做”,是要完成计划、达到目标的具体做法,包括拟采取什么决策、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创造什么条件、依靠和动员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排除和克服什么困难,以及领导措施、各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奖惩措施等。任何一项任务的完成,都必须有全面而得力的措施作保证,写作时应注意措施要具体、落实并且切实可行。

步骤,即“什么时候做”,是对完成任务的时段安排和设想,也就是什么时候完成哪些任务,整个工作分哪几个阶段进行,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等。通常说的“分几步走”、“几大环节”就是指的步骤。拟订计划时,应注意到任务或工作的阶段性、连续性特点,提供稳妥的步骤,以保证工作的有序和有效。

计划的三要素,实际写作时,文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三要素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表述顺序,也不是一定要以三大块文字或三部分表述。注意表述清楚四方面内容就行: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序?至于哪个内容在前哪个内容在后,则可灵活处理。正文可以几项或几个方面的任务(工作)分层结构;也可以“什么时候做”,即几个步骤(阶段)或环节分层结构。

执行希望,是计划正文的结束语,可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以鼓励本单位全体人员为实现计划而努力。现不写“执行希望”部分的计划更为多见。

落款。落款一般写明制订计划的单位或部门名称和时间。标题中已明确单位名称的,落款只注明时间(年、月、日完整标明)。

2.计划的写作要求

计划的写作,总的要求是: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时限、步骤、要求切实可行。尤其应该注意避免极端化和表面化倾向。极端化,是指只凭主观臆想,不顾客观条件和实际可能性,或者一味追求高指标作不切实际的空想计划,或者一味求稳妥作无视潜力的保守计划(甚至有意降低要求,期望“超额完成计划”的奖励以自满)。表面化,是指计划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不考虑实际效果,从文字上看可能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而实际上毫无现实依据及针对性,只是一纸空文。

另外,还应该注意,作计划和拟写计划应该留有灵活余地。计划毕竟只是预测性的安排和打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也可能因时间或条件的改变使原目标变得轻而易举或难以企及,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文例9-1】

╳╳市人民政府2004年第一季度工作要点

2004年,全市首季工作必须主攻“四大工程”,实现“四大指标”,确保首季开门红,夺取全年工作的主动权。

一、咬住目标进度,实现首季开门红

为了确保今年第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全年奋斗目标的25%以上,实现首季开门红,全市工业产值要达到4.76亿元,其中╳╳厅╳╳╳╳万元,其他工业╳╳╳╳万元;产品销售率要达到96%以上;预算内全民工业销售收入要增长40%以上……

二、明确目标,分解落实

一是要落实好全年计划目标。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目标要在元月中旬以前逐项分解,逐级落实到乡镇、部门和单位,各级机构要逐月按目标要求从紧从严抓好落实工作。二是要兑现上年考核结果,对各地的经济指标和工作目标的检查考核及奖罚兑现工作要在元月底以前全部结束。三是要落实好重点项目。对已经初步确定的18个技改续改项目和9个重点新上项目要专人负责,分头落实。

三、围绕重点,务实基础

1.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措施。

2.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强化农村工作。要及早动手搞好备耕,调运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及时发放农业贷款。

3.提高经济效益。

4.搞活商品流通,进一步强化市场建设。

5.突出综合治理,强化中心意识。各行各业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深入开展“扫黄”、除“六害”活动,保证全市人民过一个安全、文明、祥和的春节。

二〇〇四年一月三日

文例9-1为短期(季)综合性工作计划。开头自然段概述“指导思想”,虽然文字简短,但却有总的任务和要求、目的和意义等多项内容。“计划事项”部分,明确了工作要点(主要任务)、要求以及“确保首季开门红,夺取全年工作的主动权”的措施(甚至整个“计划事项”部分均可看成是这一目标的措施)。

【文例9-2】

╳╳县三月份植树造林工作安排

根据县人民政府今年2月5日下达的《今年3月份植树造林要求》(╳╳府办[2010]25号)的精神,经县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并征求群众意见,特制订我县今年三月份植树造林工作安排:

一、任务

在马鞍山荒坡上造林60亩,在南石山地造林40亩,并在池塘、水渠和房前屋后普遍植树,要求抢在春耕前10天内完成。

二、措施

1.人力分配和时间安排

①在马鞍山60亩荒坡上挖坑,由县绿化委员会组织60个强劳力负责,3天完成。植马尾松22000棵,由东村和西村负责,7天完成。

②在南石山地造林40亩……

③在池塘、水渠和房前屋后植树……

2.具体做法和质量要求

①马鞍山荒坡每亩植马尾松380棵,株距行距都在4尺左右要做到苗正、根舒、土实。

②南石山地(略)

③池塘(略)

3.树苗来源(略)

三、检查评比

由县长和各村代表组成检查评比小组,于3月28—29日检查评比。出色完成任务的,全县通报表扬;完成任务不好的,返工补种。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五日

文例9-2为短期专项工作计划。前言提供了“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说明了计划形成过程。正文为两大部分,“计划事项”分条列项,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质与量的要求以及时限都比较具体,还提供了奖惩措施。应该说本例是一份比较规范的计划。

通过文例9-1和文例9-2可以看出,计划的格式和写法是比较灵活的,它只有一个总要求,即写清为什么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至于具体表述则因事而异。

(二)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某段时期或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评价,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得出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事务文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对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总结是在工作或活动进行到一定阶段(暂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进行的,也是各项实际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有工作就有计划和总结,计划是为保证工作的有序、有效,克服工作的盲目性;总结是为了不断提高,有所改进,有所发展,推动工作的前进,以期取得更大成绩。总结与计划,既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是相互促进的:下一阶段的计划,要依赖上一阶段实践的总结;总结又是以计划为依据的,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如此相互促进和提高。它们的任务和目的,各有区别。计划是在实践之前,总结是在实践之后;计划是对实践进行科学预测、克服实践的盲目性,总结是对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提高实践的自觉性;计划是预测“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总结则是检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做到了什么程度”等;计划主要是叙述和说明事先的安排和打算,总结主要是叙述、分析和评价(议论)具体实践,表述方式也有区别。

概括起来,总结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首先,总结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总结是事后回顾,所回顾的都是客观存在的,做过什么、成功与否等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其次,总结具有主观自觉性。一方面,总结是对本组织、本部门、本单位或本人的实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自身实践是总结的对象;另一方面,总结是实践主体自觉地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否则就失去了意义。最后,总结具有理论性和概括性,它是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重在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得到规律性认识,简单地复述(重复)具体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有所侧重、有所概括、有所分析研究。

1.总结的分类

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种类较多,如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习总结、思想总结、科研总结、教学总结等。它们既可以是行业或部门的,也可以是科室或班组甚至个人的;既可以是年度的、季度的,也可以是月份的、学期的、阶段性的。将总结分为综合总结和专题总结两大类,是比较常用的分类法。

综合总结,是对本部门、本单位或本人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这类总结的内容涉及面广,涵盖本单位或本部门某段时间的所有工作,能反映出全貌,综合性特点明显。如《╳╳县人民政府2008年度工作总结》,就包括╳╳县本年度农业、工业、科教文卫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的总结。当然,综合总结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它重在“综合性”,往往是比较全面地总结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情况,做到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面”侧重概括和综合;“点”则具体详细,常常是指取得突出成绩或存在明显问题、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的几项主要工作或几方面工作。

专题总结,是对某项工作或某方面工作的单项总结,内容单一。如班主任工作总结、计划生育工作总结、某单位某年度财务工作总结等。专题总结多侧重于某项或某方面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也称经验总结。

2.总结的一般格式及写法

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落款与计划的落款写法相同,标题则比计划的标题更灵活。总结的标题,写法多样,不拘一格,常用的标题形式是“总结单位+总结时间+总结内容+文种”,如《╳╳市2009年环卫工作总结》、《╳╳大学人事处2008年度人才引进工作总结》。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标题揭示总结的观点或概括经验或表明范围和内容的形式也比较常见,如《技术开发的关键是人才开发》(某集成电路厂的总结)、《我们是怎样做计划生育工作的》、《县办工业企业扭亏增盈的几点做法》等。正副题结合的总结标题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如《坚持党的领导,促进文艺繁荣——╳╳省2004年文化艺术工作总结》。正副双行标题,一般以正题揭示主旨,以副题明确总结的单位、时间、范围,并加“总结”或“回顾”等表明文种。

正文的基本内容。总结的正文,一般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情况概述、主要成绩及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今后努力的方向(也可概括为:基本情况、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这四方面内容,表现在文面形式上,多为三分式结构,中间两个方面的内容常合二为一。

基本情况概述,即正文的开头。一般是简要说明(交待)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具体任务、进程、任务完成情况、成绩、经验及问题等,有时还要介绍背景情况(如工作基础、主客观条件等)。写作时,语言表述应有很强的概括力,力求对某项(某方面)工作或某时期工作有一个总的认识和评价。无论是总结生产、工作,还是总结科研、学习、活动等,完成任务情况能量化的都应尽量提供量的数据,有质的要求的都应尽量明确质的标准。当然,具体到不同的总结,因为总结的对象不同或总结的目的不同,“基本情况概述”(开头部分)所包含的内容也各有区别,并不是每份总结的开头都要求具备上述内容项,应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来概述“基本情况”。如某班级毕业教育实习总结,开头可能先明确时段(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接着写明总结主体(╳╳班多少同学),再明确地点(在哪里进行实习),然后明确总的任务及完成情况(比如在哪些年级、班级进行╳课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实习,共授课多少节,家访人次,批改作业份数,组织活动多少次等),最后可概括明确顺利完成或圆满完成了任务、概述总结主体对本次实习的感受或体会(含存在的问题)。而《╳╳饭店实行承包后营业情况总结》的开头则是:“我们饭店地处商业区,有职工90人。未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前,每年都完不成上交利润计划。自今年元月份实行经理承包责任制以后,饭店营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至今年六月底,半年营业额为╳╳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实现利润╳╳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劳动效率每人每天╳╳╳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元。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也就是说,总结的开头是提供基本情况的,只要能达成这一目的,表述形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

正文的主体,是写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其中成绩、经验是本部分的重点和核心。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简要明确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是主体部分惯常的写法。成绩,包括完成的主要工作或开展的主要活动、达到的效果等;经验,通常是分析归纳取得成绩的原因、采取的有力措施或有效措施(做法)、有什么体会等。写作中应注意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提供充分的典型事例和令人信服的统计数据,以肯定成绩,并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取得成绩的经验和体会。人们常说“成绩要讲够,缺点要讲透”,就是针对总结而言的,有成绩要给予充分肯定,有缺点和不足甚至错误也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只讲成绩不提缺点。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吸取教训,这正是进行总结的目的:发扬成绩,借鉴经验,指出不足,明确差距,不断改进和推动工作。

通俗地讲,总结的正文主体部分,要具体明确的是两个连锁问题。一是有什么成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怎么取得的?二是存在哪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原因造成的?什么性质的缺点?解答清楚了这两个连锁问题,一份总结也就基本完成了。

正文主体部分的表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几个部分或几个方面来写,也有全文贯通式和条目式的写法。分部分或分几个方面来写,通常又有以时间线索为主或以阶段为标志分层(部分)、以内容逻辑关系分层、以内容板块分层三种方法。这三种分层方法,实际上是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横式结构,另一种是纵式结构。纵式结构能反映出明显的时序及工作或活动进程;横式结构则打乱了时空顺序,突出具体内容,较纵式结构灵活。如以概括完成的几项或几方面主要工作或其成绩、经验的语句为小标题,以概括存在的几方面主要问题或问题症结所在的语句为小标题,以“主要工作及成绩”等为小标题,都是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则以概括阶段性特征、成绩的语句为小标题。以小标题明确表示部分或层次,常用于综合总结的正文结构。

条目式和贯通式,正文都没有小标题。条目式是在概述基本情况以后,按工作或活动的项目分条表述,每个条目下又有“基本情况”、“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等内容(但不标明)。贯通式则既不标小标题也不列条目,内容全文贯通,常是围绕主旨先谈认识、再叙情况、后谈经验体会、最后谈今后的打算。贯通式只适用于专题总结。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打算(努力方向),多单独作为总结的结尾部分。这部分一般侧重在打算,“存在的问题”实则在主体部分已明确,结尾部分只需概括提出“尚有不足”或“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等,然后明确今后的任务(发扬成绩、改正缺点、着重在哪些方面努力、主要解决哪些问题等)。

总结的正文,一般包括上述三大部分或四项基本内容。一般来说,综合总结的内容全面、复杂一些,四项基本内容应完备,在完备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专题总结则无需四项齐备,除必备“基本情况概述”外,其余三项可有侧重、有取舍(依总结的内容及主体意图而定),即专题总结中,如主要总结经验或成绩,“问题及教训”甚至“打算”均可视具体情况取舍;如主要总结问题及教训(存在的问题或失误),大谈“成绩及经验”则大为不妥。

四项基本内容,具体到写作表述,“基本情况”部分可有叙有议,以叙述为主;“成绩、缺点”要如实介绍,是叙述;“经验与教训”则以议论为主;结尾部分“打算”也是叙述。从整体看,总结的写作是叙议结合。

3.总结的写作要求

首先,应充分掌握材料。客观存在的事务(已经完成的工作或活动),是总结的对象和依据,离开了客观事务就无从总结,因此,总结的写作,最关键的是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材料。既要对客观事务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清楚其具体的局部情况(典型的点上的材料),同时还必须了解工作或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什么环境什么背景下进行并完成的(背景材料)。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材料,才有可能清楚某一方面工作、活动的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才能真正明确成绩有多大、缺点在哪里,并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离开了充分的、具体的材料,经验和教训都无从谈起,这样的总结只能是空谈,无异于杜撰捏造,有害无益。

其次,总结的写作必须注意实事求是。有成绩要肯定,有不足要指出来,并且要准确具体。做过哪些主要工作,有多大的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和缺点,绝对不能夸大其词或者熟视无睹,应该毫不走样地进行总结。

再次,总结的写作,即使是要求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总结,也应该做到突出重点。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总结,表面上好像事无巨细全都说到了毫无遗漏,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说。总结的写作,应该注意抓典型、出重点,提供有普遍意义、有规律性的东西,否则就没有进行总结的必要。一般来说,取得突出成绩的某项工作、活动或有突出效果的做法,应作为总结的重点;有普遍意义、有借鉴作用的经验或教训,应作为总结的重点;除专为反思过错失误、总结教训的一类总结外,一般的总结都应突出“成绩及经验”。综合总结要求全面系统地回顾、检查、评价,但也要求有主次、有详略、有重点。

实际上,通常说的“情况清、经验新”即是总结写作的总要求。“清”、“新”都有突出重点的要求。没有重点的“情况”尽管全面,却难以让人把握,不能算“情况清”;写不出“新”经验,做法、体会都与别人的总结相同,等于没有经验。也就是说,总结经验,应重在独创或独特的做法及体会。

另外,应该注意,总结的写作要体现出一定的理性色彩,有所总结有所思考、分析、研究,将感性的认识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能否写好“经验”这项内容,是衡量一份总结优劣的重要标志。而要写好“经验”,就必须对情况、成绩、措施、问题及缺点作认真的分析研究,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介绍、说明,应该抓住重点和实质。总结的写作要求,虽然可作如上的分条列项,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整体,各条项是相辅相成的,彼此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说到底,总结的写作,应体现文体特征,自始至终注意自觉地贯彻制文意图,以便最有效体现总结的作用,达成总结的目的,即“总结是实践的本质概括”、“总结就是提高”,这两句话是必须牢记的,要自觉地在写作中贯彻下去并体现出来。

【文例9-3】

╳╳电力学院“八五”教育事业发展回顾

在电力部和╳╳网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全院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八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专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不断深化改革,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1.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初见成效。为适应电力系统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几年来,我们增大了对电、热、财三大专业的投入,加强了对师范专业的改造,我院的专业设置更加紧贴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全院现有10个系14个本科专业(方向),5个专科专业;有师范专业5个,非师范专业9个。与1990年的8个师范专业、5个非师范专业相比,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2.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3.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现有教职工954人(不含大集体2168人),专任教师43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由1990年的13人增加到28人,副教授由83人增加到12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由90人增加到166人。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学历、职称、专业等结构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4.科研、科技开发有较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八五”期间我院教职工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727篇,出版专著、教材104部。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8项,有我院教师参与完成的课题获国家级奖l项、省部级奖17项。

5.办学条件有了改善。

“八五”期间我院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学院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工作思路、方法还不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管理工作跟不上改革及发展的形势;师资队伍的结构、行政人员和教师的比例不合理;还缺乏稳定和引进人才的有力措施和办法;专业改革和专业建设的任务还相当大,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备、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办学需要。

“九五”期间我院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八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赖于全院教职工共同努力,使之尽快得到解决。“九五”期间,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使我院教育事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文例9-3为条目式的综合总结(就总结主体高等院校来说),开头部分高度概括了“基本情况”;主体部分侧重写“成绩及问题”,又以成绩(发展实绩)为主,简要明确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尾部分为“努力方向”。主体部分写了5个方面的发展实绩,事实具体,重点突出(“教育事业发展”涵盖的内容很广,只写了有较大发展的5个方面工作);指出的“问题和不足”有概括力,从感性材料和事实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注意体会文体部分的写法。本例侧重“成绩”,故以概括发展实绩的语句作各条目的提要性语句。通常,以成绩为主的总结,正文主体各部分小标题或条目提要语,均以概括成绩最为常见;以经验为主的总结,正文主体各部分小标题或条目提要语,以概括做法、措施或体会(认识)最为常见〔如一份关于县属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总结,有这样三个部分标题:“从整顿入手,健全经济责任制”、“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挖掘企业潜力”。另如文例9-4,各层次侧重具体做法。

【文例9-4】

╳╳县林业局2010年度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有关要求,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行为,提高办事效率,以公正便民、廉洁廉政为基本要求,切实推进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民主监督,方便了群众办事,有力地促进了林业行政各项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实行政务信息公开,让群众了解政府工作,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先后多次召开领导办公会议,精心部署,落实责任,成立了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在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时,按照“规范、及时、便民”的原则,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布有关政务信息,采取常年公开、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更新已公开的内容。我局还把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任务落实到各科室,作为年终检查评比的重要依据。

二、规范程序,突出重点,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公开

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中,讲求实效,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在公开内容上,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重点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林业行政事务。

三、加强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

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安排全局干部学习《条例》,确保《条例》全面、正确、有效施行。多次派有关人员参加市林业局举办的文秘信息人员培训学习和县政府信息办、县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各类信息知识学习班,不断提高信息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信息质量。

四、创新思路,真抓实干,推动林业政务公开工作全面发展

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局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政务公开与全年综合目标考核工作相结合;二是把政务公开工作与社会服务承诺工作相结合;三是把政务公开工作与开展行风评议工作相结合;四是把政务公开工作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这“四个结合”,有力地推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促进了领导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通过政务公开,充分发扬了民主,让群众及时了解当前全局各项政务活动,提高了干部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推进了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和高效化。通过政务信息公开,使政府内部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促进了依法行政,提高了依法办事的水平。同时,有助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形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三)增加了行政工作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政务信息公开使得政府的各项行政行为均处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五、2011年政务公开工作计划

2011年,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全县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促进林业事业健康稳步发展。一是完善公开载体,继续加强政务公开网站建设,做好信息上报,争取实现政务公文全部上网。二是完善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局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强化岗位职责制度,确保全局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三是完善考核体系,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纳入重要管理日程,加强考核;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机制,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进一步推进公开信息的电子化,为公众信息查询提供便利。对于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虚心接受,认真分析,切实加以改进,促进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文例9-4为专项工作总结。第五部分小标题中有“工作计划”,即为下一步工作安排、打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