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让孩子的冷漠被热情融化
冷漠作为人性的弱点,反映在口语表达上,一样是不尊重别人感受的表现,不会替别人思考问题,给别人带来的可能是致命的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士兵回到国内,在旧金山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个忙,我要带一个朋友回家。”
“当然可以。”他父母回答说,“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有些事必须告诉你们,”儿子继续说,“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了一个地雷,失去了一个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来咱家和我们一起生活。”
“我很遗憾地听到这件事,孩子,也许我们可以帮助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
“不,我希望他和我们一起住。”儿子很坚持。
“孩子,”父亲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这样一个残疾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不能让这件事干扰我们的生活。我想你还是赶快回家的好,把这个人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儿子的消息。
几天后,旧金山警察局打来一个电话,告知他们的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而亡,警察局认为是自杀。
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看到儿子的尸体,他们愕然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人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冷漠的口吻和态度跟人讲话,给人的伤害之深,完全出乎意料。
对孩子来说,冷漠是人性的最大弱点,冷漠也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父母也许没有意识到冷漠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一位老师曾经听一位出租车师傅说:“我不会再去免费送那些考生了。”
老师问这位师傅为什么。
师傅说:“我送两位考生去考场,为了安全,我坚持不能在红绿灯下下客,把车停在可以停的地方,不过就是让这两个孩子多走二十来米路,那两个小妹就骂我,还把三块钱零钱扔了一地。”
老师把司机的摇头抱怨描绘给了他的学生,不出所料,孩子们都很气愤和震惊。虽然,孩子还是冷漠的少,但冷漠的孩子却伤害了好心的人。
孩子之所以冷漠,是因为他们没有去想,司机叔叔这些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群生活很艰辛,他们可以免费送考生回报社会,但也一样需要孩子们给予尊重的微笑;而且,孩子不知道,冷漠是可以传递的,你瞪了别人一眼,别人就不会有好脸色给他身边的人。
所以,作为父母,有权利和义务让孩子放下冷漠之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锻炼。
1.让孩子经常与人交流
生活中不愿意与人交流的人最终都会变成冷漠的人,也许连他们最后也会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始变得不爱说话了。
经常与人交流对克服冷漠非常重要。因为经常与人交流,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人各自不同的喜怒哀乐。接触到的有感情的事物很多,孩子的感情也会变得丰富起来,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是不会漠视别人的。
2.教孩子体谅别人的困境
有这样一个故事:
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贫民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6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穷苦的老太太因偷窃面包而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吗?”
老太太低着头,羞愧地说:“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面包。”
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因为饥饿吗?”
“是的。”老太太看着法官说道,“我是饿,但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两行泪水从她那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流过。
旁听席上响起叽叽喳喳的低声议论。
法官沉默了一会,严肃地说道:“请肃静,下面宣布判决。”法官看着老太太说:“被告,虽然我很同情你,但我必须秉公办事,执行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听完判决后,一脸痛苦和悔过的表情,她说:“法官大人,我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可怜的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罚金的判决。”说着,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你们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瓜地亚。随后,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地起立,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因为自私自利,人才会冷漠,才会出言不逊,才会让人讨厌,一个人一旦把付出爱心当作一种责任,把开心地跟别人交谈当成一种乐趣,相信孩子就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太关心孩子,不要刻意向孩子隐藏生活的艰难。有些父母总是自己累死累活,但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却无条件地满足。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缺乏爱心。正如教育学家刘绍禹所说:“不要太关心儿童,太关心容易养成孩子的自我中心心理,结果变成自私自利的人。”
要学会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艰辛,让孩子从小就学着与父母一起分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知道关心体贴别人。
父母还可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的境遇和要求。如果别人有困难,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孩子可以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尽可能地主动帮助他,那对方一定会感激不尽,并把你当成知心朋友。有时也许只是举手之劳,却能换来长久的友谊。
3.教孩子付出自己的真心和热情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要你付出自己的真心和热情,就会收获别人的关爱。父母要教育孩子,对待他人要付出自己的真心和热情,哪怕他人刚开始是冷漠的。用热情的心可以感动冷漠的心,这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原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犹太教传教士,他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散步,无论见到什么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有一个叫阿密勒的年轻人,对传教士的这声问候,起初反应很冷漠。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
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也摘下帽子,向传教士道了一声:“早安。”
好多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了。
有一天,传教士和村中所有的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时,一个手持指挥棒的军官,在前面挥动着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边的必死无疑,被指向右边的还有生还的可能。
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了,他浑身颤抖地走上前去。当他无望地抬起头来,眼睛一下子和指挥官的眼睛相遇了——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安,阿密勒先生。”
阿密勒虽然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但仍然禁不住地问候一声:“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
最后,传教士被指向右边——意思是还有生还的可能。
传教士良好的说话习惯,感动了无情的纳粹分子,得到了生存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