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构的基本属性

结构的基本属性

时间:2023-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结构的基本属性(一)结构的客观性文章既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文章的组织结构就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如果违背了结构的客观性,随意颠倒写作顺序,必将使读者在理解上产生困惑。可见,结构是具有主观性的,结构的主观性决定了作者在写作中到底采用何种结构方式,总是跟他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紧密联系,总是受作品的主题思想所制约的。

第二节 结构的基本属性

(一)结构的客观性

文章既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文章的组织结构就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古人谈写作,讲究“顺理成章”。这“理”就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它的变化规律。如不“顺理”,便不符合这种联系和规律,那么也就不能成为文章了。

拿一件事情来说吧,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过程;物象总有自己的特征、性质、状态;问题总有一个提出、分析、综合、解决的过程;场景一般总有东西南北的空间变换;人物必须经历成长、变化、成熟的阶段。上述种种客观现象,表现在文章之中便是各种文体的结构形式。可以说,各类文章的基本结构形式,大体反映了文章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在安排文章结构时,尽管可以、而且必须有适当的穿插、颠倒、调动,但基本的脉络总要符合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例如:记叙文,往往按照事件的发展或人物成长变化过程来布局,故其结构往往呈现为线索分明,情节完整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结构形式。偏重于说理的议论文则不同。一般按问题的内部规律、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就成了议论、说理文章通常的结构形式。散文的结构,最忌拘谨板一,当以“散”为能事,在“散”中显出散文特有的舒放、多变、潇洒的章法之美。散文结构的依据是作者的感情流动,散文结构的关键即是要精当地处理好诸部分与感情的关系。“开门见山”固然不失为一种常用的方式,然而喜抄远路,切近主题,在“散中求聚,放中见收,貌离神合,逸出旁枝”等,似乎更能体现散文结构的美学要求。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各类文章的结构形式,必须体现认识写作对象的正确思路,掌握结构客观性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对事物观察、理解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因而也有利于我们谋篇布局的能力培养。

以《芙蕖》为例,作者谋篇依据就是以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感知习惯,按眼、耳、鼻、口、手的感知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它写出了荷叶、荷花、莲子和莲藕在不同时期里“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的特征,给人以强烈的实感。如果违背了结构的客观性,随意颠倒写作顺序,必将使读者在理解上产生困惑。

(二)结构的主观性

我们知道,无论哪类文章,总是为了表现思想和反映客观现实。结构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使用的重要手段。表现思想姑且不论,即使是反映客观世界,也绝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至少它必须融注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因此,作为融注了作者主观意识的文章结构,不可避免地必将带有主观的色彩。

文章反映的内容和思想,是作者结构文章的依据和基础。但是,同样题材内容,同样主题思想,不同的作者却可以不同的结构方式来表达。可见,结构是具有主观性的,结构的主观性决定了作者在写作中到底采用何种结构方式,总是跟他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紧密联系,总是受作品的主题思想所制约的。

作者考虑文章结构,首先应从有利于主题的表现出发。只有这样才有“法”可循。才有可能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和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多余组成部分。王汶石在《漫谈构思》中指出:“思想的火花一旦燃起所有生活事实、细节,都被统统照亮,活动起来,向主题思想的光点聚集,各找各的位置,各显各的面目,一个作品的轮廓就明显起来,形成起来。”别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偶然性和多余的东西,所有的部分都从属于一个整体,一切都趋向于一个目的,一切都有助于形成一个美丽的、完整的、独特的东西。”这真是经验之谈。

李密《陈情表》全文结构严谨,脉络分明,呈现了很强的逻辑力量。它的写作目的是让晋武帝打消征召他的念头,但又担心再次引起司马炎的猜疑。所以在文章第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作为“悯臣”的依据,把自己与祖母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关系、迥异于一般的祖孙之情,作为了陈情的基础所在;第二段接写自己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巧妙地把矛盾摊开来,从被动中争取了主动;第三段抬出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先尽孝,再尽忠。寓理于情,于委婉曲折中,层层进逼,但又处处不露锋芒,婉转陈词,情感真挚,很显然,作者采用这样的层次结构安排,有利于让文章产生强烈的感人力量。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又比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为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热情赞扬小人物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采用了双线结构的情节,以常春藤叶的实与虚为线索来穿织全篇。作者明写青年画家琼珊生命垂危,悲观绝望,突然看到窗外最后的常春藤叶经过漫漫长夜的雨雪摧残仍傲然挺立枝头,故而激发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病情逐渐好转;暗写老画家贝尔曼为挽救琼珊的生命,在雨雪之夜画最后的藤叶,感染肺炎而丧生。两条线索一实一虚,以“常春藤叶”为纽带拧为一体,构成了本文的情节线;数“藤叶”悲观绝望——受藤叶“鼓舞”,起死回生——画“藤叶”舍己救人。这样巧妙的布局,不仅经济笔墨,而且使行文奇峰突出,造成悬念,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更主要的它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综上所述,文章结构虽然以“表现形式”出现,但它也体现了作者的主观认识过程。是作者思路的最高点,是思路发展的“终点站”。在写作中,只有把主题产生的思想轨迹表现得愈清楚,结构也就愈自然。把主题产生的思想轨迹表现得愈周密,结构也就愈严谨。

(三)结构的表述性

文章结构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这本身也是一个内容的问题。而它的表述并非完全通过语言的外壳来实现。有时也是通过结构本身来实现的。这就是说,结构本身具有表述性。古人谈文章爱讲“意在言外”。这个“意”既在“言外”,那么,它靠什么来体现呢?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借助于结构来体现的。王蒙在《谈谈短篇小说的创作》中指出: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语言,结构能告诉人们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光靠说话是说不出来的。

同样一句话,由于语序不同,也就产生不同的意义。据传,曾国藩在和太平天军作战时,经常打败仗,为了挽回败局,请求增兵。他让幕僚向咸丰皇帝打个报告。文中写有“臣屡战屡败”一句话,曾国藩颇不中意,便自己改为“臣屡败屡战”,很明显,句子结构一变,意义便发生了很大改变。前者意味着无能,后者却意味着百折不挠。再看看《药》这篇小说,其结构呈现出双线推进,殊途同归的特征:

img1

这一结构告诉我们,无论是作为愚民的华小栓,或是作为革命者的夏瑜,最终都难逃悲剧的厄运。华家与夏家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华夏”即中华民族)。这种结构必将引起读者的思索:为什么两种类型的人物都有共同的悲剧结局呢?什么才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真正的良药呢?作为内容服务的结构形式,能够启发读者,引起他们的思考,这足以证明结构是有表述性的。

了解了结构的这一属性,我们在写作时,就应充分发挥这无声“语言”的作用。在立定文章格局之前应养成认真思考,拟制写作提纲的良好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