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音和语音学

语音和语音学

时间:2023-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语音和语音学一、语音的性质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语音的生理性质和声学性质,都属于自然性质。说话时横膈膜放松;由腹肌收缩,使腹部内脏器官向上挤压横膈膜,排出肺里的空气,经气管而达声门。声门的开度主要由于杓状软骨的动作。发嗓音时声门位置相对地收拢,而呼吸时相对地展开。这种声门以上的各腔统称为声腔。

第一节 语音和语音学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语音一般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方式不同,就决定了语音的不同性质。这是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的声波与其他声音一样,具有各种声学性质。语音的生理性质和声学性质,都属于自然性质。另外,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其功能就是区分不同的语言符号。而某种语音能否区别不同的语言符号,不仅仅取决于语音的自然性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环境。语音的这种区分不同语言符号的功能,就是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外壳。①语音是一种声波,同光波、电波一样都是物质世界里的东西,语言凭着语音而存在于物质世界里。②语音是言语信息的载体,一定的语音单位表达一定的语义,人们约定俗成,通过这一物质外壳,表情达意,实现交际目的。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一)发音器官的生理

人的发音器官(如图4-1所示)大致可分为3个部分:①喉下,②喉部,③喉上。喉下用来呼吸,并且也作为发音能源的各器官,包括气管、肺、胸廓、横膈膜和腹肌。喉部是声源器官,包括喉头、声带。喉上是用共鸣作用或阻碍作用来调节声音的各器官,包括口腔中各部及鼻腔。

img2

图4-1 人类的发音器官

肺是供给发音能源的主要器官在胸腔内是一团有弹性的海绵状物质。它呼气和吸气的动作受胸腔内各种肌肉如腹肌和横膈膜的控制。说话时横膈膜放松;由腹肌收缩,使腹部内脏器官向上挤压横膈膜,排出肺里的空气,经气管而达声门。这股气流就作为使声带颤动或冲破声腔中各阻碍、产生爆发或摩擦的动力。

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组成。甲状软骨是喉头最大的软骨,前部突出部分称为喉结。在颈部前方紧接在甲状软骨上边由肌肉联系的是形如马蹄的舌骨,作为舌的基础。环状软骨的结构形如指环,紧接气管上端。能吞咽食物的食道位于环状软骨后面。环骨下部的两边有一对关节面和韧带联系着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作上下移动而甲状软骨作前后的斜向移动。这种运动与声带的音高变动有关。杓状软骨有一对,是喉的另一重要结构,由环杓关节连在环状软骨的后部。这些关节使杓骨能作跨动和滑动。滑动使杓骨与关节轴作平行移动,而跨动使杓骨在关节轴的垂直方向作周围转动,使杓骨展开或收拢。这些动作关系到声带的松紧和声门的开闭。

在喉头结构中,最复杂的是声带。声带位于喉的下端,是语言的发音体,主要由两片厚的韧带薄膜(或称声韧带)组成,还有纤维片(又称弹性圆锥)和肌肉纤维构成一个狭缝状的声门,成为呼吸时和说话时能够开闭的活塞。从冠状切面可见到这些甲状软骨、杓状软骨和声门的位置。声门的开度主要由于杓状软骨的动作。发嗓音时声门位置相对地收拢,而呼吸时相对地展开。声带的上端有一对假声带,位置靠边一些,在真假声带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腔室,称为“喉室”,假声带也称“室韧带”。假声带不能发音,但如收拢时就影响语音的音质。

会厌软骨如一片树叶,由韧带连在甲状软骨前方,最上端靠拢舌背后面,而由两边及中央的舌会厌襞联系。会厌的主要功能是在吞咽食物时关闭喉的通道,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声门展开时形成三角形,在发音时声带先闭拢,由肺送来的气流在一定压力下冲开声门,气流冲出后压力减弱,声带又因本身的弹性而重新闭合。这时由肺继续送来的气流又因压力增大而再度冲开声门,如此连续开闭,使声带颤动而成声。声带每开闭一次称为一个周期,每秒钟的周期次数就是这个音的频率数。短而厚的声带频率高,长而薄的频率低。同一声带拉紧时频率高,放松时频率低。

气流通过声门,经过咽腔、口腔(或鼻腔),从唇部(或鼻孔)发出我们所听到的语音。这种声门以上的各腔统称为声腔。声腔内由于通道的扩展、收缩或变形而把声带的音调节成各种各样的音。

口腔有3部分:①口壁,包括双唇、上下齿、齿龈、硬腭、软腭、小舌。②舌,分舌尖、舌叶、舌面和舌根。③咽。口壁中从上齿到软腭基本上是不动的器官,舌是动的器官,它的动作最灵敏,能作前后、上下等运动,与不动的器官靠近或接触而调节出各种音色。软腭的终端是小舌,它如同一个阀门,在发口音时,软腭抬高,抵住上咽壁、关闭鼻腔通道而成口音。发鼻音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道,同时口腔中的某部分闭塞,而成鼻音。

(二)听音器官的生理

语音由发音器官产生,达到对方耳中,通过听觉神经到大脑,表达了意义。所以人耳是感受语音的第一个门户,通称听音器官。人耳主要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3个部分。外耳由从耳的外部可以看到的耳郭和向里面延伸的耳道组成。外耳对听觉作用较小,但也有聚音的作用。耳道是一端敞开、一端封闭的管子,整个外耳形如喇叭。在收拢的一端封闭处是鼓膜,又称耳鼓,是一块椭圆形的薄膜。耳道收集来的声波使鼓膜振动,由于耳道共鸣作用,鼓膜上的声压要比本来的声压大好几倍。中耳由鼓膜与外耳隔开,它包括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锤骨形如带柄的圆头锤子,柄端连着鼓膜,随着鼓膜而振动,锤子这一端紧接砧骨,它把振动传到形如马镫的镫骨,与中耳尽头的卵圆窗接触,使空气中的声波推动卵圆窗而达内耳。内耳是一个小而复杂的体系,包括前庭窗、耳蜗和半规管。其中最主要的是耳蜗。这是一条腔管,卷起来形如蜗牛的壳。蜗管内部充满黏液,由一层薄膜分隔为两部分,称为基底膜,上面附着2万多条毛细胞,这是声音的感知器。声波振动从镫骨传到前庭窗,激发了基底膜的毛细胞,使它对不同频率作出响应。距前庭窗近的位置响应高频,而远的响应低频,这种振动通过听觉神经反应到大脑,使人感受到音色的区别和声调的高低。

(三)语音的生理分类

语音学家向来把语音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这两类都可以按生理机制的特征再分成若干类别。元音是经过声腔各部的共鸣调节作用而造成的不同音色的嗓音。这种调节主要由舌的动作来担任。因此,元音习惯上按舌位来分类。一般是按“舌高点”(也就是舌尖或舌面靠近上腭的一点)的升高和降低,分为高、次高、半高、中、半低、次低、低;又按其前伸或后缩,分为前、央、后等位置。据此作出的示意图称为元音舌位图。这些位置都是凭人的感觉而定的。有了X光照相的实验手段后,舌位就更清楚了。各个元音除了舌的高低前后有所不同外,咽腔的宽窄,唇和下颌的开闭也各有不同。所以单纯用“舌高点”来定舌位不完全符合生理条件。

三、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四要素:从物理学方面来讲,任何语音都具有以下几个要素:

(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音波振动的次数——频率,与人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2)音重:声音的轻重或强弱。取决于音波振动着的空气粒子的压力——振幅,与呼出气流的大小、发音时用力程度有关。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4)音质:声音互相区别的基本特征。造成语音这一区别有三个方面原因:①不同形状的共鸣腔;②发音方法;③声带(发音体)振动与否。只要其中一个原因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