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义和语义学

语义和语义学

时间:2023-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一、语义的性质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语义是人们对词语所指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如汉语中表示亲属称谓的“叔叔、伯伯、舅舅”等,在英语中只有一个“uncle”;汉语中表示稻米的不同状态有“稻、谷、米、饭、粥”,而英语中只有一个“rice”。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一、语义的性质

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语义是人们对词语所指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

(一)语义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语义作为人们对词语所指事物现象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世界,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另外,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而属于主观世界。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角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一致,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语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讲,语义是对世界的分类和指称。因为分类和指称的对象是客观的,所以语义也有客观的一面。正是因为这样,不同语言之间才可以互通互译。语义的客观性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事物现象。譬如,表示实有事物现象的词语如“山、水、牛、羊、高、低、红、黑、吃、走”等,其语义就直接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即使是表示虚构事物现象的词语如“龙、天堂、上帝、孙悟空、鬼、神”等,其语义也间接地、曲折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对象在客观世界虽然并不存在,但仍然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移花接木式的反映。此外,新事物的出现会造成新的语义单位的产生。新词新义的产生,有其客观背景,同时也反映了客观的情况。例如“电脑、电视、股市、倒爷、摇滚、蹦极”等词语的产生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但是,语义的分类是根据人的需求和思维方式来进行的,所以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成分,这就造成了不同语言间的民族特色,于是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不可通约性,给不同语言间的完全互译设置了障碍。语义的主观性首先表现在一些表示人的精神世界范畴的语义单位,如“自由、幸福、爱、恨、思想、美感”等,其所指的对象本身就是主观的,或带有主观的成分。其次,一般所谓的“文化意义”都是在语义中反映出来的。如汉语的“猫”、“狗”与英语的“cat”、“dog”虽然在所指上没有区别,但这两组词的内涵意义却差别很大。“猫”用在人身上,一般表现为“猫腻”、“腥”,而“cat”则是“包藏祸心的女人”。所以如果把“她是一只猫”译成“She is a cat”,在客观事物层面好像达到了一致,但它们在文化内涵或隐喻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再如同样的语义范围,在一种语言中有较多的词项表示,被切分成较细的类别,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则词项较少,切分较粗。如汉语中表示亲属称谓的“叔叔、伯伯、舅舅”等,在英语中只有一个“uncle”;汉语中表示稻米的不同状态有“稻、谷、米、饭、粥”,而英语中只有一个“rice”。这表明聚合性单位的相对数量及复杂性与其文化重要性成正比。不同的语言在语义单位的相互搭配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汉语中的“坚持”在英语中可能被翻译成“hold”(坚持真理hold firmly to the truth),“adhere”(坚持原则adhere to principle),“persist”(坚持错误persist in one’s errors),或“stick”(坚持工作stick at one’s work)。而英语中的“put down”在汉语中则有可能被译成“放下”(put down airs放下架子),“镇压”(put down a rebellion镇压叛乱),“制止”(put down the gossip制止流言飞语),“记下”(put down sb.’s address记下某人的地址)等。这些差别是语言任意性的表现。甚至同一文化范围内,由于地域的差异也可能表现出语义的差异来。如各种杂粮的名称,汉语各方言区就很不一样,番薯有叫“红薯”的,有叫“红苕”的,还有叫“地瓜”的,这是名异实同。还有一些名同实异的情况,如“大豆”在一些地方指“黄豆”,在另一些地方指“蚕豆”。

(二)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

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即把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归在一起,给以一个名称,使它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1.一般性。在词义的概括中,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按共同特点归为一类,命名为一个语词,如:

黑猫、白猫;大猫、小猫;家猫、野猫;灵猫、波斯猫……→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趾底有肉垫,行走无声,善于捕鼠。→“猫”,māo([mau55])。

兴建工程或进行大宗商品交易;公布标准和条件,提出价格;采用公开方式使人前来,确定承办者。→“招标”。

2.模糊性。通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词义的指称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如:

春天:一年的第一季,大体是农历正月至三月。

胖——瘦 高——矮 早晨——傍晚 甜——酸

3.全民性。具体语言社团有阶层、性别、年龄、社会分工的不同,对同一个词的词义作出各自独特的理解,这一现象表现一定的阶级性,而词义却是全民性,保留着全社团“约定俗成”的、普遍认可的东西,如:

警察: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力量,也指构成这种力量的人员。

基因:英文gene的音译,指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能力的遗传单位。

(三)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

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语义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固性。但是语义又必然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因为语义是反映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的,而客观事物现象总在不断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语义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和人认识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客观事物有些是连续体,如光谱从红色到紫色并没有截然的分界线,又如人从出生到长大,直至老死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语言如果要反映这些连续变化的事物,就必须把它们分段,将它们的各个部分离散开来。连续的光谱在汉语中被切分为七段:红、橙、黄、绿、青、蓝、紫。人的一生在汉语中有多种切分,如年龄的切分有“婴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的多值切分,也有“小孩、大人”的二值切分。这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作出的不同的切分。对客观的连续体进行人为的切分,这是语言离散性的表现。

语言世界所表现的对象似乎是泾渭分明的,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区别大多是模糊不清的。即是说,那些离散的语言单位,看似明明白白,而实际上是边界模糊的。比如“中午”、“傍晚”的时间界限,恐怕没人能说清楚是从几点到几点。语词所代表的客观实在中的各类事物或现象之间往往存在着过渡状态,这些过渡状态是语词模糊性的根源。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交际所必需的,因为人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并不都是以精确的方式进行的。譬如,一般情况下要描述某人有多高只需一个大致的“高”或“矮”或“跟谁差不多”等的描述就可以了,而无须精确说出这人有多少米、多少分、多少厘米。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不是科学,并非一定要用精确的数字来表示。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模糊语义的产生并非语言的无奈,而是语言适应交际的需要的正常反应。当然,语义的模糊性与精确性并不矛盾,在需要强调准确的日常生活场合(如购物以及金融计算等),尤其是在专业研究领域,在语义的选择和表达上就不能有丝毫的模糊了。

(四)系统性

语义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一个与语音和语法相并列的同属于语言系统的子系统。同其他系统一样,语义系统由若干层次的下位成分构成,下位成分之间又具有相对稳定的联系,而且它们之间各有其功能特征。语义的系统性表现在:

1.语言单位的意义之间有系统性。

2.多义词各义项之间有时也具有系统性。

3.与外部世界的系统的相关性。外部世界的系统性必然会反映到语义系统中来,譬如,亲属关系是一个社会的系统,与之相应,在语义中也存在一个亲属语义场系统。

狭义的语义系统是指共时的、排除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的语义系统,即第一种情况。下面主要阐述狭义的语义系统。

语义系统受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的制约。在语义系统中,语义的众多成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隶属,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序的聚合体。这个聚合体具有层次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因此可以从结构成分或结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语义单位有自然单位和分析单位两种形态。自然单位是人们语感所能感受到的语义单位,如“人”、“男人”;“树”、“大树”;“牛”、“牛犊”等。分析单位是因为语义分析的需要而设立的单位,如将“男人”分析为“[男性][成年][人类]”等。方括号里的词是语义的分析单位,叫做义素,是语义的最小单位。语义的自然单位从理论上讲就是由这些义素一级一级组合而成的。各级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别,这就是语义的层次性。

语义的系统性表现为相互隶属、相互制约的网络关系。网络有上下层关系,也有平行关系。语义单位之间有上下义关系、平行关系、集合关系(语义场)、组配关系、语义指向关系等。正因为有这样一些关系,计算机自然语言识别研究才需要对语义有一个成系统的描写,将语义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描写成“树”形结构或网络结构。树形结构要求只能有一个最高的层次“根”,其他层次都是从“根”上分化出来。每一个语义单位被称为“节点”,一个节点可以衍生出若干下位节点,但只能有一个上位节点,正如一棵树的形状,所以称为树形结构。网络结构是一个节点可以衍生若干个下位节点,同时也可以有几个不同的上位节点,形成网络状态。语义单位之间的关系多数是网络形态。

二、语义单位

(一)义项

义项,又称义位,是由语汇形式表示的、独立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义项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义项是由语汇形式(语素、词和固定短语)表示的。一个语汇形式表示的一种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2.义项是能独立运用的。无论是单义词还是多义词,每一个义项都能独立运用。

3.义项是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二)义素

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中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等。

义素是通过一组相关词语的比较而分析出来的相互区别的语义特征。义素是没有特定语音形式的抽象的意义单位。义素不与任何特定的语音形式相联系。

(三)义丛

义丛是由不成句的自由短语表示的语义单位,由若干义项组合而成。有些短语有几种意义,每一种意义就是一个义丛。

三、语义学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语义的各种性质、类型、语义关系、语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语义的形成和演变等。语义学可分为语汇语义学和句法语义学两大分支。

四、语义的组合

(一)句子的意义

句子的意义涉及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语言层面,构成三种不同的意义。

1.逻辑意义

逻辑意义反映语句与现实的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句子的逻辑意义由句中实体本身的意义和相互间的语义关系构成,不涉及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性质。

2.语法意义

句子的语法意义是由词语的语法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主要由词语的语法形态,虚词或语序等表示。

3.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是说话人说出该句子时的交际意图和交际价值。交际意图与语言环境密切相关。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说出来,可能有不同的交际意图。这种交际意图就是句子的语用意义。

五、语义的演变

1.词义演变的方式和途径

①现实现象的变化,引起词义变化。如:布,古代用麻枲织成,与“帛”相对;今是棉、麻、化学纤维织物以及混纺织物的统称。

②人们主观认识的发展,引起词义变化。如:虹,古人认为是一种有生命、能吸饮的虫类;今指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彩色圆弧。

③一个词的意义变化,引起与它有联系的词的意义变化。如:

深:a.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距离大。b.程度高。深奥;深刻。c.(颜色)浓。深蓝。

浅:a.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距离小。b.程度低。浅显;浅薄。c.(颜色)淡。浅黄。

④组合关系的变化,引起词义的变化。如:甘→甘甜、甘美;甘霖、甘露;甘心、甘愿。

⑤通过引申产生新义。如:张(开弓)→引申出“打开”义→帐、账、胀、涨。

2.从词义演变结果看新义产生的三种情况

①词义扩大。演变后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如:嘴(鸟嘴)→一切动物的嘴;睡(坐着打瞌睡)→一切形式的睡眠。

②词义缩小。演变后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范围比原来的小。如:金(金属的总称)→黄金;亲戚(族内、族外的亲属,包括父母兄弟)→族外亲属。

③词义转移。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如:羹(带汁的肉)→汤;行李(行人、旅客,或外交使节)→旅行、出差时所带的衣物用品等;拉丁语pecunia(牲畜)→货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