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语法教学法
在各种语言里,语法是遣词造句的规则,并且是客观存在于每个语言使用者大脑中的。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如果能掌握其语法规则,就能用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把汉语的语法规则学好了,就能较为顺利地提高运用汉语来进行交际的能力。
可以参考,关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让外国学生学习的语法项目/语法点(3)。
其中,有甲、乙、丙、丁四级语法大纲:甲级语法129项,乙级语法123项,丙级语法400点,丁级语法516点,合计为1168项点。
从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来看,其中同样存在易于外国学生学习的方面,也有不易于他们掌握的方面。下面,对此做一简要举例说明:
易于外国学生学习的方面
1.在汉语里,词、短语、句子的基本构造方式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学生只要掌握其中一套规则,就能识别或生成不同的词、短语和句子的构造方式。例如:
构造方式 词 短语 句子
主谓式: 地震 集体讨论 他笑了。
动宾式: 保密 发展经济 他去北京了。
联合式: 道路 报纸杂志 我和他去公园。
动补式: 提高 听得清楚 他学得很认真。
偏正式: 力争 热情帮助 我马上去学校。
2.与印欧语言多屈折变化的形态特征相比较,汉语的形态变化是不丰富的。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把词按一定的语序排列就行了,并没有什么形态上的变化,也不用添加任何附加成分。从这一点来说,是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的。
以下列两句汉语与英语的比较为例,可以看到在汉语的句子中,代词不管处在什么位置,其词形都没有如英语中的变格,动词也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化:
汉语:我 爱 她。 / 她 爱 我。(代词、动词的词形不发生变化)
英语:I love her. / She loves me.(代词、动词的词形要发生变化)
又如:“现在我去学校”这一句,主语可换成“你、他、我们、你们、他们……”,时间可换成“前天、昨天、明天、后天……”,但动词都是“去”,不需要任何形式上的变化。
3.汉语的句式较丰富多样,在有的情况中,同一种意义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这也就有利于学生灵活使用。如以下“句式1”和“句式2”所表达的是同一种意义:
*句式1(A不比B…):我不比他高=句式2(A没有B…):我没有他高
*句式1(主动句):他关上了门=句式2(“把”字句):他把门关上了
可见,如果外国学生能掌握其中的一种句式(句式1或句式2),那么就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不易于学生掌握的方面
1.语序方面
由于汉语语法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序就成了汉语里表达语法意义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语序不同,语句的意义也就有所不同。例如:
你不可以去。(“不”在“可以”前,表示“禁止”义)
你可以不去。(“不”在“可以”后,表示“允许”义)
又如,“这一锅饭吃不了十个人”和“十个人吃不了这一锅饭”这两句中,由于词语排列的语序不同,在意义上也就存在着差异。前一句的意思是:这一锅饭不够十个人吃;后一句的意思是:这一锅饭十个人吃不完。
从不同的语言在语序排列上的特点来看,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英语国家的学生在使用汉语时,有时会受其母语的影响和干扰而常会在语序上出错,如:
×我想起床六点。
×他看书在图书馆。
×我想去公园跟他。
2.虚词方面
在汉语中,虚词是体现语法意义的另一个重要手段。用不用虚词,用什么虚词,不仅决定一个语言形式的结构关系,而且所表达的意义也会存在差异。
例如:“看书”和“看的书”在意思上是不同的;“吃了饭”和“吃着饭”所表达的意思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又如:有些虚词的用法非常复杂。如助词“了”、“的”、“地”,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什么时候可用可不用,有时也缺乏强制性。以“昨天我去他家,他让我认真学习”和“昨天我去了他的家,他让我认真地学习”这两句为例,要将其中用不用“了”、“的”、“地”的规则说清楚,恐怕并非易事。
3.量词方面
汉语中的量词很丰富,数量也很多。在使用时,不仅要根据名词的不同来选用不同的量词,而且还有一些复杂的情况:
例如,同一类事物往往可以有多种量词。以“细而长”的东西来说,可以用“条、根、支、棵”等量词;以“宽而薄”的物体来说,可以用“张、片、面、页”等量词。
又如,有些量词是合用型的,可适合于两种以上的对象。如“首”可用于“歌”、“诗”、“乐曲”等;“座”可用于“山”、“桥”、“城市”等。
再如,一个名词也有选择不同量词的自由,可根据语义和表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量词。以“水”为例,它具有形状多变的语义特征,因此可以有各种搭配:一滴水(点状)、一滩水(平面状)、一股水(细条汇聚状)等。
此外,还有一些违反通常搭配规律的“超常”现象,即将一般不能搭配的量词和名词组合在一起。比如,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过了八公里长的瞿瑭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
其中,量词“道”通常是用来修饰狭长的“路”或“缝”等的;量词“注”则通常与细而长的“水流”等搭配。但在该文中,这种超常搭配却能产生奇特的形象性表达效果:
用“道”显示山峡对峙,连蓝天也只露出狭长的一条的情状;
用“注”描写阳光透过云隙,具有像水流般倾泻下来的动感。
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能否正确地使用汉语的量词,也可以看作是衡量其汉语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4.代词活用方面
汉语中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它们还都有虚指的用法,表示不确定的对象。如:
人称代词的虚指用法:同学之间应该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指示代词的虚指用法:每个星期天,他都在家干这干那。
疑问代词的虚指用法:他好像有什么意见,你去问一下他吧。
此外,有的代词还可以用于任指(含有“任何”义)或列举。如:
表示任指的:他什么都爱吃。|他谁也不喜欢。|怎么说她都不听。
表示列举的:他去菜场时,什么鱼呀,肉呀,买了一篮子。
外国学生如果不了解代词的这些用法,那么在遇到以上各例句子时,就可能会难以理解其意思。
5.离合词方面
汉语中离合词的数量很多,如“见面、毕业、唱歌、跳舞、游泳、结婚”等。外国学生往往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或难以进行区分,或容易用错。如:
×我想见面他。
×他毕业大学了。
×你的唱歌很好听。
×她生气我了。
6.兼类词方面
汉语中的兼类词是指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而词汇意义密切相关的词。如以“丰富”这个兼类词为例:
学生的课外活动很丰富。(“丰富”是形容词,可用程度副词“很”修饰)
学校要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是动词,不能用程度副词“很”修饰)
由于兼类词也是缺乏形态标记的,而且在使用时还存在各种制约性条件,因此外国学生在学习时也往往很难掌握其用法。
7.补语方面
在汉语的使用中,用不用补语,用什么补语,以及补语表示的意义、补语的语义指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等,常常会使留学生感到困惑不解。
例如:既可以说“他昏迷了几天后才醒”,也可以说“他昏迷了几天后才醒过来”(在“醒”的后边加上补语“过来”,表示恢复到某种正常的状态)。又如:
补语指向动作的施事:鸟飞回来了。(鸟飞+鸟回来)
补语指向动作的受事:我气跑了他。(他气+他跑)
补语和宾语的位置:我看见了一个人。(宾语“一个人”在动补结构后)
坑挖浅了,再挖深一些。(宾语“坑”须在动补结构前)
8.同义异形的问题
前边说过,汉语的句式是丰富多样的,同一个意义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是,不同的句式在语义表达上或语用价值上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也往往是外国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例如,“我关了门”和“我把门关了”这两句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但由于二者在句式上的不同,而在语义表达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又如,“这件事不必问他”是陈述句,而“这件事何必问他?”是疑问句(无疑而问的反问句)。虽然这两句的意思基本相同,但由于语气类别的不同,而在语用表达上的目的和效果是不同的。
9.节奏的问题
在用汉语遣词造句时,不仅要考虑语法的正确性,而且还需要注意节奏的问题。例如,在外国学生的造句里,常可发现“他既聪明又努力学习”之类的说法。从语法上说,这一句不能算是错的,可总有点儿不协调。如果在“既”和“又”的后面都用一个双音节的词语,形成字数相等、音节对称、节律协调的“他既聪明又努力”,则不但读起来顺口,而且听起来也顺耳。
又如,某些双音节形容词要求所修饰的名词也必须是双音节的。如:宝贵(意见)、先进(经验)、严重(后果)、豪华(宾馆)等。
再如,在三音节段的组合形式上,动宾关系倾向于选择“1+2”的形式(如:描/图纸);偏正关系则倾向于选择“2+1”的形式(如:描图/纸)。因此,以动宾关系的“运粮”或“运输粮食”来说,也可以说“运粮食”,但用“运输粮”就不顺口;再以偏正关系的“彩照”或“彩色照片”来看,也可以说“彩色照”,但不能说“彩照片”。诸如此类音节组合形式的现象,都涉及到汉语的节奏问题。可以说,这也是外国学生相当难掌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