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英语语篇对比修辞分析
中美大学生英语语篇对比修辞分析[1]
马广惠
摘要:中美大学生英语语篇对比修辞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主体句型是简单句,美国学生作文的主体句型是复合句。中国学生使用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的数量显著低于美国学生,使用连接词语的数量显著高于美国学生。虽然中美学生的作文在某些语篇特征的使用数量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在这些特征的分布顺序上却是一致的。
关键词:中美大学生、英语语篇、对比修辞、差异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语期刊发表了若干英语作文分析方面的文章,重点讨论了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林立,1991;王墨希等,1993;杨晓荣,1993;杨玉晨等,1994;张在新等,1995)。这些研究对于认识我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它们不是把中美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对比研究,而是先入为主地根据一些国外研究理论,如凯普伦(Kaplan)的对比修辞理论,去发现和解释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的错误,甚至对中国学生作文中一些正常的语言现象做出不当的解释。
本项研究利用出版的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进行了对比修辞分析。
2.研究设计
2.1 数据
研究数据为98篇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美国学生作文49篇,取自《美国大学生作文选》(王秋海,1999)。中国学生作文49篇,选自《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评改》(毛荣贵&Houston,1997)。该书共有英语作文100篇,选自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征文,内容与《美国大学生作文选》相同。书中正文是编者修改稿,本项研究采用了原稿。从第一篇开始,隔一篇选一篇,从100篇作文中选取49篇。
2.2 分析框架
研究的分析框架包括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见表1)。词汇层面包括作文词数和词比(TTR:type/token ratio)两个变量。句法层面包括七个变量。由于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数量较少,且又同属于名词性从句,合并为一个变量。语篇层面涉及衔接方面,包括五大类八个变量。
表1:语篇特征变量表
2.3 分析和统计工具
使用的语言分析软件为司各特(Scott)的“语言分析大师”(Word Smith Tools)和课题组成员刘欣亮设计的“英语语篇分析软件”。统计分析软件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0.0)。为使分析软件能够正确识别、分析和统计,对作文中的一些语篇特征作了标记。为使中美作文之间具有可比性,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具体做法是,用文章的总词数除以文章的句数和语篇特征数,然后乘以100。
3.结果与讨论
3.1 定量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表2)显示,美国大学生英语作文比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长得多(t=5.916,p=.000)。美国学生作文平均长度约799个词,中国学生作文平均约456个词,均值差为343。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1)选材原因,两本书的作者选材侧重点不同。王秋海可能比较注重选一些有一定长度、内容比较充实的作文,而毛荣贵和豪斯顿(Houston)可能比较注重选一些有典型语言和表达问题的作文,不重长度。(2)英语是美国学生的母语,是中国学生的外语。前者的英语作文比后者的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表2:语篇特征对比分析结果
续 表
中国学生作文的词比显著高于美国学生作文的词比(t=-7.051,p=.000)。中国学生的作文每100词中有近52个单位词,美国学生的作文每100词中有近43个单位词。罗一(2001)的研究也发现,中国学生英语论文的词比高于英美人论文的词比。这样的研究结果,很可能是由选样造成的。两项研究所选的英美人的文章均长于中国人的文章。柏勃(Biber,1988)指出,短篇文章和长篇文章相比,短篇文章的词比大于长篇文章的词比。Biber对各类文章的前400个词进行词比分析,结果发现平均词比为51.66。本研究选取的中国学生作文的平均长度为456个词,词比为51.8,应该说与英美人文章的词比没有根本的区别。
在句法层面,中美两国学生存在一些差异。中国学生使用简单句的数量显著高于美国学生(t=-3.663,p=.001),而美国学生使用复合句的数量显著高于中国学生(t=3.639,p=.001)。两者在并列句的使用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体到从句,美国学生使用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数量,显著高于中国学生(t=4.264,p=.000;t=2.733,p=.007)。中美学生在状语从句的使用上,接近显著性差异(t=1.952,p=.054),即美国学生使用状语从句的数量总体上高于中国学生。中美两国学生在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使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杨玉晨等(1994)在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句子类型后,发现中国学生的句型分布为:简单句第一,复合句第二,并列句第三。在这一点上,本研究的结果与他们的发现一致。另外,杨玉晨等人的研究还表明,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各种从句的分布是,状语从句第一,宾语从句第二,定语从句第三,其他第四。这与本研究中美国学生作文的从句分布一致。这说明,中美学生对各类从句在语篇中地位的认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美学生的思维模式,从从句的分布上来看,没有根本差异。本研究中,中国学生作文中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排列顺序有所变动,但两者在数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t=1.624,p=.111)。因此,可以说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从句分布与美国学生作文的从句分布总体上是一致的。
然而,本研究的结果却不能支持杨玉晨等人的某些见解。首先,他们认为(1994:39),“从(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各种句型分布的比例来看,简单句成为作文的主体,与操本族语者的写作没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中美学生在句型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学生使用简单句的数量显著高于复合句(t=2.295,p=.026),说明简单句是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主体句型。相反,美国学生作文的复合句明显多于简单句(t=3.444,p=.001),说明美国学生作文的主体句型不是简单句,而是复合句。其次,杨玉晨等认为,“大量复合句的运用是中国学生文章意义不连贯的原因之一。”(p.39)如果用复合句的多少来衡量文章是否连贯的话,如前面所述,美国学生作文的主体句型是复合句,而且显著高于中国学生的作文,那么似乎是美国学生的作文更不连贯。因此,认为大量运用复合句造成中国学生英语文章意义不连贯的看法是有偏差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主体句型是简单句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第一,学生可能受汉语修辞文化的影响。汉语提倡言简意赅,提倡用短句。《汉语修辞》(1983)一书认为,“如果从内容和修辞上考虑都没有用长句的必要,那么我们宁可把长句拆开,化为若干短句”(第133页);“为读者着想,应该尽量使句子的结构简单明了。能用几个短句说清楚的话,就不要用一个长句子说”(第135页)。从古今汉语的篇章结构来看,应该说短句是汉语的主体句型。这样的修辞思想作用到英语写作上,就可能导致简单句占主导地位。第二,中国学生可能有意避开使用尚无十分把握的句型,如像定语从句那样的复杂句型,从而导致整个复合句数量的减少。
在衔接方面,中美作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顺序一致,使用最多的是第一人称,其次是第三人称,最后是第二人称。中美作文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使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中国学生第二人称的使用数量显著高于美国学生(t=-2.517,p=.013)。中美学生在that和the的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美国学生使用this的数量显著高于中国学生(t=2.934,p=.004)。
中国学生使用连接词的比例显著高于美国学生(t=-2.114,p=.037)。这与其他一些研究的发现是一致的。菲里斯(Ferris,1994)发现,非本族语者在连接词语的使用频率上高于本族语者。罗一(2001)也发现,中国学生英语论文的副词连接词语的使用率高于英美人的论文。那么如何解释中国学生使用连词的频率高于美国学生呢?
一种比较可靠的解释来自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该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还是美国学生的作文,连接词的数量都与并列句显著相关(r=.510,p=.000;r=.554,p=.000)。这说明并列句使用得越多,连接词也就用得越多。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并列句多于美国学生,因此连接词语的使用数量也就多于美国学生。其他可能的解释有:(1)在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功能转移到了连接词语上。也就是说,中国学生由于使用简单句作为主体句型,本来可以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表示的一些逻辑关系,现在用连接词语来表示了。复合句数量的整体减少,可能意味着连接词语的整体增多。(2)可能与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强调在英语写作中使用连接词语有关。为了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连贯性,教师们在写作教学中可能会强调和鼓励学生使用连接词语,促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较多地使用连接词语。上述两种解释都只能视为假设,情况是否如此,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2 定性分析:you和this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美学生在you和this使用上的具体差异,对中美学生作文中you和this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定性分析。具体方法是使用Word Smith Tools中的搭配(concord)工具,对作文中you或this的所有上下文搭配进行检索,然后对检索出的数据进行分析。
3.2.1 you的用法分析
中国学生作文中,you有六种用法,但主要的用法是(1)和(2)。
(1)用于泛指,相当于英语的one,everyone和people in general,如:
No one can avoid doing foolish things in his or her life.Even a most shrewd person sometimes can be most stupid.The silly and ridiculous thing is that youthink others are deceived by you but finally youfind that it is youyourself who is really deceived.
(2)指直接交际的对象,话语的直接指向者;多用于直接引语。
a.“Excuse me,young man,”she said to me smilingly.“Can you do me a favor?”
b.He shot me a greedy glance,then said,“I’ll take you there.But you’ve got to give me five yuan.”
(3)指想象的读者
a.I think,after reading this passage,you will understand the next time you watch a film that it is the montage that makes the colorful flowers flash into a joyful crowd.
b.I don’t know what youthink about good manners.
(4)指自己
a.“Don’t be afraid,”I said to myself,“You have prepared well.If only youteach according to your plan,you will not fail.”
b.Yet this time,I am alone,walkman is my only companion for the sleepless but sleepy,lonely but crowded night....no matter howyou dispose yourself,youstill cannot feel any better.
(5)指情感抒发的对象
a.Thank you,military training! b.Hello,you beautiful world!
(6)指口语中的习惯用法
a.Yousee,he was blowing his horn again.b.You bet I will.
美国学生作文中,you的主要用法是(1)和(2),其次是(3)和(4),没有发现(5)和(6)两种用法。中国学生把you用于直接引语的次数高于美国学生。中国学生把you用于直接引语的数量占you总数的33.3%,美国学生占27.6%。这表现出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有一定的口语化倾向。这也可能是中国学生在写作时喜欢使用的一种写作策略,目的在于增强作品内容的生动性。另外,在英语写作中,中国学生用第二人称来指情感抒发的对象,可能是一种语言现象迁移。汉语有用“你”指称抒发情感的对象的用法,如,“我爱你,中国!”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中不止一次地出现用you来指称情感抒发对象的情况,很可能是受汉语修辞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应该视为正迁移,而不是负迁移,因为它不但符合英语语法,而且很得体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2.2 this的用法分析
从整体来说,中国学生能够正确地在语篇中使用this,主要用法是用this代替前面刚刚提到的事情或看法。他们在this的使用上比较突出的一点是,this多与表示时间(time/summer/season/month/moment)、世界(world)、种类(kind)的英语词搭配。此外,this出现在介词短语中的比率也比较高,如:in this way(case/mountainous area),by this means,at this question,despite all this,owing to this special profession。
相比之下,美国学生作文中this的用法比较丰富。除了上述提到的那些用法之外,还包括用this表示强调和表示下面将提到的事情。总体印象是,比起中国学生,美国学生较多用this连接上下文,用this表示心理距离近的人或事,以及用this表示强调。
4.结束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英语作文存在的主要差异是,中国学生的主体句型是简单句,而美国学生的主体句型是复合句;中国学生使用连接词的数量高于美国学生。另外,中国学生在某些语言现象的使用上与美国学生存在量的差异,但在使用的分布上没有差异。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83,《汉语修辞》[M]。北京:商务印书馆。
林大津,1994,国外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林立,1991,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讨[J]。《现代外语》,第4期。
罗一,2001,《中国学生英语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研究》[D]。洛阳解放军外语学院:未发表的硕士论文。
毛荣贵,Houston,D.S.1997,《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评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王墨希等,1993,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王秋海,1999,《美国大学生作文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杨晓荣,1993,从答卷看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杨玉晨等,1994,中国学生英文写作的句子类型及分析[J]。《现代外语》,第1期。
张在新等,1995,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Biber,D.1988.Variation across speech and writing[M].Cambridge:CUP.
Ferris,D.F.1994.Rhetorical strategies in student persuasive writing:Differences between 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J].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28,45-63.
【注释】
[1]原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