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lystok的语言学习模式
Bialystok的语言学习模式[1]
马广惠
1.引言
7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研究人员相继提出了一些语言学习的模式。这些模式把涉及外语学习的诸方面因素纳入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力图揭示出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外语学习的规律。比较有影响的学习模式包括Selinker(1974)的“中介语言假设”,Schumann(1978)的“文化移入模式”,Sampson(1978)的“渐进体系模式”,Krashen(1978)的“监控模式”及Bialystok(1978)提出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模式[2]。用Stern(1983)的话说,“这些模式提供了解释第二语言学习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的框架。这些模式对我们的探索很有帮助,因为它们建立了一种我们需要的总的看法。它们指明了那些被认为是基本的因素或变项,并且指出不同变项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了解这些模式揭示出的外语学习规律并加以吸收利用,会对我们的外语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Bialystok提出的语言学习模式。
2.Bialystok的模式
Bialystok的模式有三个特点:普遍性、描述性和解释性。Bialystok指出,这个模式的关键之处在于它的普遍性。它是一个原则性的理论框架,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二语学习的一般方式和过程。模式的运作效率用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学习者提高的水平不同。这个模式的描述性在于它吸收了外语教学文献中与二语学习有关的若干因素,包括语境、知识、学习策略和语言行为。这个模式还具有解释性,它勾画了二语学习的过程,解释了上述因素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同时,它的解释性还在于它有一定的预测力,因为从模式中诸条件的满足状况可以预测语言学习的结果。
图1:Bialystok的语言学习模式
Bialystok的模式(见图1)是一个三级框架模式,由三个层次组成——输入层、知识层和输出层。这个模式体现的语言学习理论是,语言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四个因素:语言输入、语言输出、知识和学习策略。前三个是必要条件,用实线表示,最后一个是任意条件,用虚线表示。
2.1 语言输入
输入层指的是学习者接触目标语的语境,也就是学习者在从事语言学习活动时所处的环境。学习者可以在课堂上接触语言,或者通过书本接触语言,或者通过在目标语国家生活接触语言。不同的输入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2.2 知识
在Bialystok的模式中,知识层由三种知识组成:显性语言知识、隐性语言知识和相关知识。显性语言知识指的是学习者意识层中的所有与目标语有关的语言知识。学习者可以将这些知识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些知识可以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显性语言知识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寄存新信息,起一个过渡的作用。一些新的语言信息首先进入显性语言知识,暂时存储在那里。这些信息经过不断的操练和使用,最终进入隐性语言知识。显性语言知识的第二个作用是储存那些始终要明确化的语言信息。这些信息起一个提示的作用,提醒学习者在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注意使用正确的形式。例如,一些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有时也说,他们需要有意识地注意区分“lie”和“lay”的差别,以防用错。显性语言知识的第三个作用是“明确阐述”隐性语言知识。必要的时候,学习者可以将隐性语言知识调入显性语言知识内,并清晰地表达出来。比如,一个英语学习者通过“沉浸法”习得了英语冠词“a”和“an”的用法,然而他未必能明确地叙述出两者的使用规则及差别。经过对一组句子的分析和判断,他注意到两者的用法,并且能叙述出来。这时学习者的隐性语言知识便进入了显性语言知识。
隐性语言知识是指那些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它们处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中,往往不为学习者所察觉,但又支配着学习者的语言行为。当学习者不加思索流利地使用语言的时候,当学习者认为某个句子“听起来”或“觉得”正确的时候,他使用的便是他的隐性语言知识,他的“语感”。隐性语言知识同样可以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隐性语言知识只有一个作用,即起一个操作系统的作用。它包含产生高度自然和流畅输出所需的目标语方面的全部信息。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外语学习者想非常熟练地、不加任何思索地用目标语理解或表达,他必须具备隐性语言知识。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隐性语言知识越多,他熟练使用目标语的程度就越高。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容易进入显性语言知识?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容易进入隐性语言知识?Bialystok根据Krashen(1976)的“习得”和“学得”理论提出,隐性语言知识储存复杂规则,显性语言知识储存简单规则。Krashen认为,复杂的规则是“习得”的,而简单的规则是“学得”的。然而,Bialystok进一步指出,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的区别在于功能而不在于内容。任何语言信息都可以进入显性语言知识或隐性语言知识。两种语言知识的性质和容量的不同可以产生学习者能力上的极大差异。大量的隐性语言知识意味着学习者能够相当流利和熟练地运用目标语。大量的显性语言知识表明学习者具有许多目标语的语言形式和规则的知识,但不一定意味着他能够有效和熟练地使用这些知识。
相关知识指的是学习者从事第二语言学习时使用的除目标语语言知识之外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母语知识在内的非目标语语言知识,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世界知识等等。相关知识常常是语言学习的背景知识。学习者们常常发现,即使他们有了相当数量的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无法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或者无法与本族语者沟通。
2.3 语言输出
输出层指的是目标语的理解与表达。一般认为理解包括听和读,表达包括说和写。在Bialystok的模式中,输出有两种方式:瞬时输出和延时输出。两者的差别在于时间性。瞬时输出的特点是无需思考、即时反应。延时输出是在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才做出反应。两种方式分别对应不同熟练程度的语言行为。阅读可能更接近延时输出,因为学习者可以反复阅读学习材料而且几乎没有多少时间限制。口语因为要求流利,可能强制产生瞬时输出。
2.4 语言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由两个部分组成:输入过程和输出过程。输入过程将输入层和知识层联系起来,把输入的信息分门别类,归入三种知识源内,以备将来使用。这意味着输入过程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学习过程。学习者的任务是获取和储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接触语言的方式决定信息的归类。传统的课堂教学很有可能扩展显性语言知识,因为这种教学的重点是语言的规则。沉浸法教学最有可能扩展隐性语言知识和相关知识,因为这种教学的重点在交际,在意义和所涉及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而不在语言形式本身。输出过程将知识层和输出层联系起来,描述学习者如何运用目标语进行理解和表达。Bialystok认为,语言运用主要是隐性语言知识的作用。只有需要监控时,才会调动显性语言知识,用来检验、修改或纠正语言输出。
2.5 学习策略
Bialystok的学习模式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学习策略。在这个模式中,学习策略定义为“利用可用信息、提高第二语言熟练程度的可选性方法”。所谓可选性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学习任务和学习阶段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在该模式中的作用,用Bialystok的话说,是“将那些与提高第二语言熟练程度有关的信息带入学习任务”。从Bialystok后续对学习策略的具体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策略具体上是指学习者用来获取、贮存、提取或使用信息时所从事的活动。Bialystok在模式中将学习策略分成四大类:形式操练、功能操练、推断和监控。
2.5.1 形式操练与功能操练
形式操练是指学习者为掌握目标语的语言形式所使用的方法和从事的活动。语言形式是指语言单位的外在形式,如语音形式、词汇形式和语法形式。学习者可能在两种情况下使用形式操练。第一种情况是学习者在接触到新的语言形式后,为使其进入显性语言知识而从事的活动,比如,参考语法书,请教他人关于新语法规则、新词素和新语音方面的问题等等。这种活动是对正规形式训练的一种补充。第二种情况是对显性语言知识中原有的信息进行处理,达到熟练运用,使之转入隐性语言知识。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
功能操练指从交际出发从事的语言活动。这包括看原文电影、同本族语者交谈、阅读原文书籍等等任何针对意义的活动。这种操练重在意义和交际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因此对隐性语言知识的作用最大,对显性语言知识的作用最小。学习者在各种各样的交际环境中可以提取大量的语言信息。由功能操练建立的语境与隐性语言知识之间的联系类似于Krashen(1976)提出的语言“习得”过程。学习者通过交际语境而不是通过对形式系统的正规学习实现语言的内化。
2.5.2 监控与推断
在Bialystok的模式中,监控与推断被认为是互补的一对策略,因为监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表达策略,而推断是一种理解策略。此外,监控更适合做形式策略,而推断更适合做功能策略。这里监控的概念类似于Krashen(1977)“监控理论”的概念。Krashen指出,语言知识可以用来检验、修改或纠正语言输出。监控的作用就是将显性语言知识带入学习任务,用于检验或纠正输出。推断是学习者用于得出未知语言信息的策略。在Bialystok的模式中,推断有三个信息源:相关知识、隐性语言知识和上下文。这三个信息源的终点都是显性语言知识,也就是说,推断过程是一个将三种信息带入显性语言知识的过程。首先,学习者可以利用主题知识、环境因素、身势、非目标语语言知识等等进行推断。例如,目标语中的一个生词或许与学习者母语中的一个词相似。两者的比较可以使学习者推断出生词的意义。主题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使学习者对未知内容进行合理的猜测。其次,学习者可以用隐性语言知识进行推断。还有,上下文本身也可以用于推断未知内容。
参考文献
Bialystok,E.1980,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K.Croft(ed.),Readings o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2nd edition).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
Stern,.H.H.1983.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UP.
【注释】
[1]原载《国外外语教学》1997年第1期,有改动。
[2]见桂诗春,1985,《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