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中国认知方式的特点
张忠利、宗文举在《中西文化概论》一书中对中西文化的差异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们对中西文化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归纳了以下文化特征是文化之最小限度的有意义的单位。文化特征可分为四种:1)规范特征,一个文化系统中,对文化分子的思想、行为甚至情感,规定其应当或不应当、善与恶等等预规、或应迫,就是规范特征。伦理和道德是规范特征的总汇。2)艺术特征: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歌唱、装饰……都属于艺术特征。3)认知特征:认知特征是一个文化的文化分子对他们所在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以及人事周遭所做的认知了解的总和,这一特征的典型成就当然就是经验科学。4)器用特征:是一种文化的文化分子因生存或求知等需要而采用的工具之特征(张忠利、宗文举,2002:26-28)。他们对中西文化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归纳了以下几个根本差异:静止与运动,和平与斗争,平均与非平均;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精确与模糊,整体与个体,性善与性恶,人治与法治等几大特征。
从广义上说,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它与中国人文文化是互为表里的;从狭义上说,由这种思维方式所建构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致意于做人的“明智之学”(荣开明,1989:122)。中国传统认知方式的内倾性的主导方面是将自然包容于心,“万物皆备于我”,以人为天,天人合一,还原为心。任何一种类型的认知方式,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组织环境中,人们思维活动的逐步演变和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中国传统认知方式亦是如此。
(一)以人伦为中心,以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主客互融的认知倾向。
西方人把自我意识与意识对象(自然界)的界限划得很清楚,因此他们有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古希腊哲学认知发端于自然哲学。它所提出的问题首先是,什么是自然界的本原,然后是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它的核心是自然主义、理性主义和形式逻辑。而中国人基本上不在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之间划出界线,而认为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轻自然、重伦理、反天道、重人道的社会思潮,古代思维中以人道、伦长为视点这一特征,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作为一种致思倾向发展下来,成为中国传统认知方式的显著特点。例如关于“爱情”的古典小说,中国古代的许多戏剧小说在描写爱情故事时,往往是描写这样的情节:男女主人公双方费了很多功夫,走了很多曲折的路之后达到一个大团结、大团圆的美好结果。特别喜欢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去描写,侧重于对爱情、婚姻的道德评价,也热衷于抨击那些负心郎和薄情的妇女(张卫中,2000:171)。
(二)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的认知特征。
在古代中国,自然科学的停滞不前,中国传统认知方式的直觉性、整体性、模糊性却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认知方式有代表性的特征。
1)意会体悟的直觉性。中国传统认知强调向内寻找,如“反求诸己”、“反身而诚”、“反求自识”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人们也就只能靠感觉、体验、意会、领悟来把握它,而勿需理性的、逻辑思维的成分。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主体意识,强调参与,认为人是宇宙主体。
2)笼统朴素的整体性。整体性认知对世界的把握是笼统的而不是精确的。在整体性认知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它一产生出来便是一个整体,注重和谐,认为世界浑然一体,习惯于融会贯通地把握事物,而不主张从局部、从细节上把握事物。宋代哲学家张载的“气—元论”、“太虚即气”的宇宙同一论,王夫之的“太虚一实”、“气”的普遍无限性等就是这方面的体现。
3)朦胧的模糊性。中国传统认知方式,重视对事物作质的判断,而忽视量的分析;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疏于推理和逻辑性思考。模糊性特征在汉语里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疏于逻辑推理、忽视理论体系的认知格局。
中国传统认知对事物的把握,往往是通过感觉、体验、意会、领悟的方式,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不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十分重视“经世致用”,重现实、重人伦,探讨理论的目的在于为了眼前当下的实用。中国传统思维不重视宏观、系统的理论表达方式,忽视理论体系的构建,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总体而言,汉民族表现出一种重整体、重悟性、重主体的认知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