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

时间:2023-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过分强调符号的内指性,忽视语言的意义要到外部去找所指对象。长期以来,索绪尔的“任意性”被看作是语言的特性之一。韩礼德也非常强调语言的非自主性。

5.9.1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

王寅在近几年中发表了十几篇有关象似性的论文,并于1999年出版了《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一书,对象似性现象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首次尝试运用象似性理论进行英汉双语对比研究,还将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起来,论述了象似性也是一种重要的辞格,他是国内研究象似性最为突出的学者之一,但他对语篇层面的象似性未曾进行研究。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早在1836年出版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1997:72)一书中指出:“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相似,语言通过其结构激发人的最高级、最合乎人性的力量投入活动,从而帮助了人深入认识自然界的形式特征。”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他过分强调符号的内指性,忽视语言的意义要到外部去找所指对象。“它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任意的,因为它们只是某些声音的近似的,而且有一半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模仿”(索绪尔,1911: 105)。霍凯特(Charles F.Hockett)在1958年出版的A Course in Modern Linguistics(索振羽、叶蜚声译,1987:309)指出:“人类语言在其语义的约定方面几乎是完全任意的。”John Lyons(1991:94)则进一步认为:“一般的‘自然语言’,其各个结构层次上的象似性要比语言学传统的名言警句所告诉我们的大得多。”

长期以来,索绪尔的“任意性”被看作是语言的特性之一。后来的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的理论将任意性观念推到了极致。韩礼德认为:突出是语言显著的统称,是语篇的某些语言特征以某种形式凸露出来。他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否定性的,是违反常规的;一类是肯定的,是建立常规。前者称之为“失调”(incongruity),后者称之为“失衡”(deflection)(Halliday,1985)。韩礼德也非常强调语言的非自主性。

戴浩一(James H.Y.Tai,1989,叶蜚声译,1991:31)在《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一文中指出:“语法象征着人类在身体构造和动作的约束下所体验和感知的现实……语言共性就是人类的感知机制和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自然结果。”胡壮麟(1998)认为:“语言的任意性在语言学界在较长时间内占主导地位。今天,人们更多地强调语言的非任意性。”他(1996)还指出:“语言符号象似性的总趋势是不可避免的。”1985年John Haiman编辑出版了《句法象似性》一书,收集了14位著名学者的论文,从各个不同侧面和角度论述了句法结构中普遍存在的象似性现象。近年来这方面的论文还在增加,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