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虚数的超常用法
古今汉语数词的语法功能大都是相同或相近的。但在文言文中,有一种特殊的数语,它并不像一般的数词那样表示事物或行为的数目或次序,而是很有些“言过其实”。这类数词表达的数目与实际相去甚远,它仅仅泛指极言其多或极言其少,常常有夸张的色彩。我们把这种修辞性很强的数词叫虚数。例如:
①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货殖列传序)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辞)
③半匹红纱一丈绫。(卖炭翁)
④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孙子兵法·作战篇)
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虚数,它们并不表示确定的数量概念,“三”、“九”、“十二”表示数目之多,“一”、“二”表示数目之少。这些虚数的运用,作者皆在增强表达效果,其修辞性十分鲜明。从下面一首词中更能看出这一点。
“明月列枝惊鹤,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词中用“七八个星”、“两三点雨”极传神地勾勒出了夏夜优美的自然景象。如果把“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当作实数,就大煞风景了。
为了使这类虚数更具表现力,往往把极言其多和极言其少这两类数字放在一起使用,以增强对比效果,如“九牛一毛”、“千钧一发”、“九死一生”、“一刻千金”等。古汉语中,“三”、“九”、“五”、“十二”、“三十六”、“七十二”往往有特定用法。训诂学家俞樾说过“古人之词,少则曰一、多则曰九、半则曰五、小半曰三、大半曰七。”古汉语中虚数的这些特定用法是怎样产生的呢?关于三,古代早就有“三时”、“三辰”、“三光”的说法。三时“春、夏、秋”,三辰“日、月、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赋予这个表示特定的内涵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五”的固定化,应当与“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和“东、西、南、北、中”这“五方”有关。“九”有所谓“九功”、“九州”、“九有”、“九皋”。“三十六”可能与“三六十日”有关。至于“七十二”有人说是“三百六十日”的五等份,“十二”则跟“十二辰”有关。看来,古人的数字观来源于自然观,这跟“天人合一”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是相辅相成的。
正因为“三”、“五”、“九”、“十二”、“三十六”、“七十二”的特定用法,形成了许多套数用法。
①三山 三川 三王 三皇 三春 三秋
三世 三族 三圣 三老 三少 三哲
②五礼 五戒 五霸 五伯 五帝 五方
五经 五谷 五福 五教 五品 五禁
③九天 九方 九州 九京 九土 九门
九府 九光 九色 九日 九游 九皇
④十二时 十二子 十二哲 十二律
十二藏 十二训 十二卿 十二宫
⑤三十六计 三十六行 三十六宫 三十六雨
⑥七十二拜 七十二家 七十二凤 七十二行
虚数的特殊用法,不仅古汉语有之,现代汉语中也有之,“三、九、十二”及其倍数,“百、千、万”等,在现代汉语中有时不表示实数,而是表示多的意思,如“三思而行,十拿九稳、十二分感谢、十八般武艺、十分高兴、三十六计、七十二行、千锤百炼、万紫千红”以及“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上八下、七拼八凑”等,这些都是虚数的超常用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