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选择复句的变化
选择复句表示从所表述的事情中选择其一。古今汉语中的选择复句,大都使用关联词。
古汉语中表示选择的关联词主要是“且、抑、其”等。如:
①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
②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③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史记·孟尝君列传)
这类选择复句,大多为疑问式选择关系,句末大多有语气词,前后句的语气词常常相同,但也可不同。
古汉语中,也常用“与其……孰若……”、“与……宁……”、“与其……勿宁……”、“非……则……”等套式关联形式表示选择。如:
①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论语·子罕)
②比其反也,非彼死,则臣心死矣。(吕氏春秋)
③非魏并秦,秦即并魏。(史记·商君列传)
随着判断词“是”的普遍使用,唐宋时期,出现了“不是……即是……”的选择形式:
①若水曰:“不是去年冬,即是今年春,也未甚主得仔细也。”(三朝北盟会编)
②只亏了我,不是番罗革子,便是大绫。(张协状元)
“不是……便是……”这种选择句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就”替代了“便”后,才出现了“不是……就是……”的句式。如:
①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红楼梦)
表示选择关系的“或是……或是……”出现的比较晚,但“或……或……”这种选择形式,在东汉时就开始形成发展。“或是……或是……”这种形式,在元明时期才增多了。如:
①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是法则。(水浒传)
②或是驾了云头,或是下河负水,不消顿饭时,我就过去了。(西游记)
用“还”表示选择,始于晚唐五代,到了宋代趋于成熟。宋以后,“还”表示选择的用法已基本消失,大量见到的是“还是”。如:
①你这个师父,还是自幼出家的,还是中年出家的?(西游记)
②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水浒传)
③是独姐姐你没看见呢?还是你也看见了不信呢?(儿女英雄传)
现在汉语中表示选择关系复句的关联词,大都由古汉语中表示选择的关联词演变而来。
第一类,表示数者选一的。主要有“还是、或者”以及“或……或、或是……或是、或者……或者……、是……还是”等。
第二类,表示二者选一的。主要有“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要就是……要就是”等。
第三类,表示已选定的。主要有“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决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