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似性创造的可能性

相似性创造的可能性

时间:2023-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相似性创造的可能性前面所讲的创造性隐喻说明简单类比也可以创造相似性,因为这些创造性隐喻都可以用简单类比来解释,如“女人的眼睛像政治家的大话”、“婴儿吸取母乳像树木汲取大地的营养”等。鉴于此,认为隐喻是建立相似性基础之上的认知论学者,不会解释“相似性创造”的问题。图4.4以上几何认知充分说明相似性的创造是完全可能的。

三、相似性创造的可能性

前面所讲的创造性隐喻说明简单类比也可以创造相似性,因为这些创造性隐喻都可以用简单类比来解释,如“女人的眼睛像政治家的大话”、“婴儿吸取母乳像树木汲取大地的营养”等。这样理解隐喻是很容易的,然而,这种简单化的文字解释方式不能说明隐喻所起的心理作用,它不能说明隐喻之前有无这种相似性。因为在隐喻建立之前“女人的眼睛”和“政治家的大话”之间并无相似性。

在非语言认知的环境下,简单类比也可以创造相似性。著名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ier Bohr)发现电子绕原子核运行,恰似行星绕太阳运行一样,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应用轨道运行的类比,建立起原子结构理论。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形象地应用“多米诺骨牌效应”(domino effect),建立了“一个倒,全部倒,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或经济理论,称为“多米诺理论”。

语言中的对称类比与简单类比一样,都可以创造相似性,那么感知(视觉)层面上的对称类比是不是能创造相似性?

要解决感知(视觉)层面上的对称类比问题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它可以充分说明相似性是创造的,二是让我们进一步去认识相似性是怎样创造的。所以在此我们详细讨论为什么感知对称类比似乎不会创造相似性。

勿庸置疑,语言概念一般不会同时将所有的联想一次性地出现在一个人的头脑中。鉴于此,认为隐喻是建立相似性基础之上的认知论学者,不会解释“相似性创造”的问题。当让一个人对比两个词语,诸如“树木”和“婴儿”、“英文”与“肉屑”,他不会同时想到与这些概念相关联的所有特征,然而,当一个合适的语境出现,潜在的特征通过联想便立即突显出来,这时才会看到其相似性。持“比较论”观点的人,也许会认为其相似性原来就存在。前面图4.1中的图形只是摆在我们眼前的简单几何图形,没有任何其他涵义(如代表某种标志)。这些图形十分简单,我们只不过从对比中看其相似性。其中任何发现都是在这两个图形之间内部可能存在的。条件的改变可以从中提取不同的相似性,但不可能在它身上添加任何东西。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图4.2(图4.2~4.4,引自Indurkhya,1992),这是三个几何图形,将A与B,B与C,C与A分别进行对比,看它们有什么相似性。

img5

图4.2

下面再看4.3,这四个图形是否构成对称性类比(A is to B is C is to D)。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A与C的相似性,然而它们仍分别是图4.2中的A与B。

img6

图4.3

再看4.4中包括4.2中的A与C的图示。这同样是一个推理类比关系。相信我们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img7

图4.4

以上几何认知充分说明相似性的创造是完全可能的。“比较论”对这种相似性创造的解释,一般采用表面的方法,认为一个(些)特征突显了,另一个(些)特征隐去了,然而,对客观世界中的任何客体或事物潜在特征做详尽描写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图4.2中的A这样一个简单几何图形,其潜在特征描写方法也是困难的:四个平行四边形的某种组合,三个(交叉呈120度的梯形,六个(相交边呈60度的)三角形,等等。这里还没有考虑到其线条粗细,其载体纸张等。而这些也可以与B、C条件形成对称类比。所有这些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图形。

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相似性被认为自开始就自然存在,就等于说客观世界中的每一客体都已被描写,而这种描写即便不是无限的也是数量巨大的。否则,在解释某个隐喻时,总是会漏掉可能用于解释的一些特征。然而,在特征描写如此浩繁的描写中寻找一个合适的特征几乎不可能做到。在图4.2的A中就涉及所有的可能视角,我们可能花费相当长时间才看到这个包括六边体对角线形成的全部几何图形。

如果我们承认相似性可以创造,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我们只是拥有对客体可操作的少数几种描写特征,但可以在它们的相似性(共有特征)基础上建立起隐喻。这就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然而有时现存描写没有相似性,新的相似性便被创造出来。

图4.3和4.4还揭示了相似性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注意,在理解每一个类比时,我们必须对4.2A采用不同的视角,做出不同的描写。对4.3中的类比来说,它必须被描写为平行四边形的某种组合,在4.4中的类比中,它又必须被描写为三个120度交叉角的梯形。这样每一次的描写都发生变化,新的描写被创造出来,被创造的相似性与描写相联系。这样,相似性的创造就变成了重新描写的问题。

把相似性创造归结于重新描写并非新的观点,利科等(1975)早已提出过。但是这还不能完全说明相似性的创造。如相似性来自哪里?创造相似性需要哪些限制?等等。就重新描写来说也存在相同的问题,新的描写来自哪里?什么限制描写的任意性?等等。

这就涉及人们认识事物时的本质。回答以上问题就要分析认知主体为什么要辨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它与事物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认识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