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示与隐喻
卡纳·玻尔森的图示隐喻及其语义互补模式,是隐喻性认知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通过该模式,我们不但可以进一步了解隐喻性思维的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语言学本身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玻尔森在《语义、模式和隐喻》(Meanings,Models and Metaphors)一书中,探讨了语言学中的隐喻化图示和语义解释的关系问题,并从隐喻理解的角度对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做了研究并提出了互补性的理论框架。这对我们正确理解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模式及隐喻机制本身均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本书试图对玻尔森的指导思想和论证方法及理论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
玻尔森是受隐喻理论的启发提出自己的互补理论设想的。
隐喻研究认为,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里的实体、状态和事件中,隐喻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要弄清楚语言使用者的全部事实,分析语言的隐喻式结构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赫斯纳克·阿伦特(Hsnnach Arendt,1961:532)指出:“人类推理中的范畴、思想植根于人类的感知,所有概念化和形而上的语言实际上是严格意义上的隐喻”(1961:532)。博林格(Bolinger)更进一步指出:
“以相似或不相似对事物进行组合与分类是人们日常司空见惯的行为,但却不是偶然随意的。通过这样一种隐喻机制,客体及语言在形式、规则和应用诸方面得以有序的组合和有机构建。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隐喻体系。人们的隐喻机制自孩提时期就已开始了。大自然并不是以有序的方式自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儿童被赋予这种能力以感知这个世界,儿童生来即有辨认相似性的能力,这种能力超越其他任何潜能。
(Bolinger,1980:141)
隐喻建立在感知基础之上,视觉是感知能力的一部分。那么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图示隐喻同样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乃至表达学术研究理论中起重要作用。科学家一直在使用图示来演示他们的思想和理论。语言和视觉上的图示应同样是隐喻式的。
语言学家所使用的图示能够反映其理论见解。而图表的选择很可能受到该模式的局限。语义或句法上的隐喻化图示可能产生固定的程式化作用,进而妨碍人们从其他角度理解和解释同一问题。读者头脑中对图示的印象比相应的文字印象往往更加强烈,譬如转换生成语法,虽然其内容被多数人认为已过时,其树型图却依旧给人留下长久的印象。然而,在二维空间的纸面上,复杂抽象的理论有时很难用图示表现清楚。
受语言学理论与其图示都是隐喻性的这一命题的启发,玻尔森意识到了术语概念与图示理论应是对等一致的,但他发现,无论语言学家在制图时还是一般读者在理解时,并非人人都遵从这一简单标准:语言学家有时不可能通过图示隐喻将其理论完全表达清楚;读者有时在理解上也有偏颇。那么就有必要用隐喻的理论机制还原语言学家理论的本来面目。当然玻尔森的这种还原不是简单的解释,而是用隐喻的思维还原隐喻的理论,其中包括了研究者创造性的语义理解。
玻尔森从图示隐喻(Graphic metaphor)角度对语言学的理解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包括语义、句法、语用、文体、语义内包、语义对立等。但其核心为语义问题。下面我们采用玻尔森的两个个案分析,一是“语义成分分析”和“原型理论”互补模式,二是“语义三角”模式的隐喻解读,从中看出隐喻对语义的阐释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