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象域描写与语言技能

对象域描写与语言技能

时间:2023-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对象域描写与语言技能(一)对象域中的特征认知描写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本质在词汇中的体现与在句子和篇章中的体现具有一致性。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这方面却提出了统一的解释:不定式表示某一情景是以个例为出发点被感知的,而动名词表示某一情景被当作一个完整的认知输入。

五、对象域描写与语言技能

(一)对象域中的特征认知描写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本质在词汇中的体现与在句子和篇章中的体现具有一致性。在词汇层面揭示的隐喻规律同样存在于句子和篇章层面上。词汇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只涉及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或概念网络,在现实世界中同时是一个较易辨识的独立客体或情景,而句子和篇章却要涉及多个概念及概念网络之间的复杂关系。但这些复杂混沌的关系恰恰能在隐喻的审视下变得晴朗许多。

如隐喻理论认为,任何描写都是对认知域部分的、选择性的描写。例如,面对“半杯水”这样一个简单的客体,我们可以做多种可能的描写:

A.The glass is half full.

B.The glass is half empty.

C.The glass holds water.

D.The water is in the glass.

(Langacker,2004)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目的看待这个客体:当我们关注下半部分时说A,关注上半部分时说B。如果结合语境,还可以给出更多的描写,如“Here is the tea.”等。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一切句子都不过是作者对认知域有目的的选择表征,亦即概念化制约语法化和语篇化。客体是不变的,但认知描写只能是动态的。

在传统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不定式和动名词的区别,对其用法只能一一说明,因而成了学习的难点。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这方面却提出了统一的解释:不定式表示某一情景是以个例为出发点被感知的,而动名词表示某一情景被当作一个完整的认知输入。也就是说,不定式用于将要发生或意欲发生的具体事物,而动名词用于对事件、事实一般的陈述或描写正在进行的动作或心理经历。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动作词(如agree,decide,promise等)只能用不定式,而一些否定意义的动词(如avoid,delay,postpone等)和一些表示心理经历的动词(如consider,enjoy,dislike等)后面只能用动名词。同时也说明了一些后面既能用不定式又能用动名词的动词(如like,remember,stop等)在接不同形式时的区别。

把动态的认知过程引入语法分析,是认知语言学的又一个鲜明特点。同样的一个对象由于情景中某些成分的突显程度不同,人们观察、认知事物或情景的角度、过程和注意力的不同,会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表达句式。这种认知视点变换与语言结构的选择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叫做“诠释”或“视解”。在这方面,兰盖克关于“杯子和水”的四个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此外,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一个过程,但人们不可能用语言表达整个过程,而只能选择不同的阶段作为描述对象,这种选择也决定了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的不同,比如下面这些句子是从不同的突显点和阶段描述炸弹从飞机上落到地面的过程:

a.The plane dropped off the bomb.

b.The bomb fell through the air.

c.The bomb fell onto the ground.

这里出于语篇需要,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表达句式:

a.The plane dropped off the bomb,pulled up and flew away.

b.The bomb fell through the air with a whistle,and the people below were running for their lives in great panic.

c.The bomb fell onto the ground and destroyed a couple of farmhouses there.

对于一个已经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不会再变化的事实,但是在描写中,它同样可以做动态的认知。作为事件,一个认知域,有其参与者、背景、时间、地点等特征形成的概念网络。如“Bob hit Bill this morning.”是一个真实“打架”事件,对它的认知有不同的侧面,我们选择突显哪个侧面,取决于我们对它赋予什么样的价值(value),也就是取决于我们看这次“打架”的角度:

1.“Bob hit Bill.”概念网络突显特征:“Bob”打了“Bill”;语法选择特征:一般陈述句、过去式、名词主语与名词宾语(人名);

2.“Bob is hitting Bill.”概念网络突显特征:“Bob”在打“Bill”;语法选择特征:一般陈述句、现在进行式、名词主语与名词宾语(人名);

3.“Bill was hit.”概念网络突显特征:“Bill”被人打了;语法选择特征:被动句、主语为“Bill”;

4.“Bill was hit by Bob.”概念网络突显特征:“Bob”打了“Bill”。“Bill”是受害者;语法选择特征:被动句;名词主语与名词宾语(人名);“Bill”为主语;“Bob”为介词宾语;

5.“Bob was hit by Bill.”概念网络突显特征:“Bob”是受害者,“Bill”是加害者(尽管可能与事实相反);语法选择特征:被动句,“Bob”为主语,介词宾语,Bill为介词宾语;

6.“Bill’s mouth was bleeding.”概念网络突显特征:“Bill”的嘴在流血;语法选择特征:陈述句,名词,所属格,进行式;

7.“They fought fiercely.”概念网络突显特征:两人打架,凶狠;语法选择特征:陈述句,代词主语,动词,副词。

8.“The police ignored the two people fighting in the street.”概念网络突显特征:警察,看到两人在大街打架,不作为;语法选择特征:陈述句,“警察”为主语,“两人”为宾语,大街为地点状语;

9.“They were fighting with many lookers-on.”概念网络突显特征:他们,打架,许多旁观者,语法选择特征:代词,进行式,介词短语为状语;

10.“It was on the street that they were fighting.”概念网络突显特征:他们,打架,大街上;语法选择特征:强调句,地点状语,陈述从属句;

11.“How rude people are these days!”概念网络突显特征:惊叹,人们现在太粗野;语法选择特征:惊叹句,名词,现在时,感叹词,形容词;

12.“They were fighting over the money dispute.”概念网络突显特征:他们,在打架,缘由为金钱问题;语法选择特征:代词,进行式,介词引导原因状语;

13.“The street is quiet again.”概念网络突显特征:大街现在安静了;语法选择特征:陈述句,名词,现在时,形容词表语,副词状语;

……

把这些句子进行对比,我们会比较清楚地看到概念网络和语言的关系。如前两句比较,虽然两者都是陈述,但前者关注已发生的事实,后者关注的则是正在发生的,在概念网络中分别提取的是“过去”和“现在”,因而在表达式上也出现时态的区别。句3中,说话人只关注Bill被打,至于“被谁打”、“几个人打他”不是他关注的对象,在概念网络中突显的是Bill,而Bob被隐去,句子突显了Bill,并显示为被动语态。句4中Bob重又出现,是因为说话人关注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关系,句5可能不是事实,但却是说话人的真正主观意识(即使真的存心说假话)。同时说明语言表达的主观性特点。句6关注事件中的细节,而句7则关注激烈程度,但连名字也未提及,只用代词取代。句8所关注的只是与此事件相关的警察的态度,并不是本次打架事件的直接描写。尽管如此,“警察”仍是这个事件所引发的认知特征之一,即仍然存在于说话人“打架”的概念网络中,在其他条件下未被突显,在一定条件下会处于中心位置,句9至句13都未提及打架者的名字,而且更多地突显了说话人的评价。

因为一个事物的出现有多种因素,人们对一种事物的认识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这种可能描写在理论上讲是无穷尽的,它体现了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反映了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认知对象的无限性。每一个描写都是一个可能选项。以上例句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是说话者即时的表述,说话者亲眼目睹打架事件,所讲者现场经验的反映表达;一是事件已经过去,说话者凭借记忆,对过去的经验进行表达。这两种情况都离不开说话者大脑神经网络的刺激并引起说话人对事件中多种特征进行选择。

(二)语言技能

从上面分析看出,语言至少具有三个层面的结构:认知域、概论网络、语言表达式。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从这三个语言层面的本质特性出发,思考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1.语言输出技能。语言输出(output)与这个过程相吻合,是一个创造过程。首先是确立认知域(写什么和说什么),认知域应该是自己了解和熟悉的事物,能够具有多种潜在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特征的选择(突显什么),最后是语言表达的选择。语言的创造不是凭空的,它的根源在于客观世界中的认知域中的主体经验,在此基础上概念网络得以建立。在认知域和概念网络两个层面主要解决不同民族的认知和思维习惯问题,而在语言层面主要解决不同语言表达习惯问题。

2.语言输入技能。语言输入(input)则是个反向认知过程:从语言结构到概念网络结构再到认知域。外语学习者从语言结构出发,听者和读者通过外语表达式,进入原文作者/说话人的概念体系(作者/说话人的意图等)从所突显特征中掌握作者/说话人所指认知对象域。真正的理解不仅仅是理解语言的概念特征,而且还包括那些在认知域中与这些特征的相关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input”同样是一个创造性过程。

3.翻译技能。从这个角度看翻译教学,可以得出不少启示。翻译是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这个过程涉及输入和输出正反两个完整的认知过程。理解原文就是通过表达式进入原文的概念网络,翻译就是通过所理解的概念网络特征,进行再创造。如果停留在语言结构层面进行,则会是字面的翻译,其译文可能是无意义的。只有同时考虑到概念网络的对应及认知域的对应,才是等效的、好的翻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