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高职高专英语教材?——通过教材的选择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金彩萍
作者简介:金彩萍,助教,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宝山区杨鑫路200号25号信箱(201901)
电话号码:13501728007
电子邮箱:a_cai_annie@yahoo.com.cn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201901 中国上海)
摘 要: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教材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文章从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和学生学习的现状出发,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分析现行常用几种教材的弊端和不足,并提出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因材施教,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学习积极性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需求越来越高,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动力又相对缺乏,所以,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英语教材还不足以满足和适应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选择一本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现状的英语教材就显得越发重要。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学生学习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1.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市面上本科英语教材始终占主体地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也就一直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这也使得许多出版社在近两年的时间将重心移到了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编写上。因此,与前两年相比,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但由于编写者多为本科院校的教师,在高职高专教学方面经验相对缺乏,所以许多教材在编写上就显得比较粗糙,基本沿用了四年制本科教材的编写模式,没有很好地针对高职高专实用性的原则;而且,不同出版社教材与教材之间大致类似,这也造成了选择范围的相对有限。
2.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正如俗话所讲的那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动力的有无直接决定学生课堂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兴趣强烈的情况下,才能有较好的听课效果,从而产生明显的学习成果。
与四年制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同,高职高专学生主要是“三校生”以及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之后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所以这些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比较缺乏,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及刻苦钻研精神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小部分学生甚至连基本的日常用语都听不懂,所以对于日常课堂所教学的英语知识简直是望尘莫及。此外,社会对他们的容纳和接受持一种怀疑态度也直接导致了他们自信心的缺失。
3.教材问题和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有直接的联系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乏除了学生自身基础差和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其中比较显著的一个因素就是教材问题。相当多学生认为,课堂教材内容和社会需求相脱节,不能学以致用,他们觉得自己学习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之一是“教材内容无新意,学习内容脱离现实生活”;而且,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对于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帮助不大,也反过来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评价原则,分析现行教材的缺陷和不足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以实用为主,够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因此高职高专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基本要求”的宗旨,培养出一批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具体说来,英语教材的编写应持以下原则。
1.处理好语言基础与学以致用的关系
基础的厚薄决定了培养目标与教学时数。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由于教学时数与学生入学水平的限制,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第一线工作的需求,必须在“学以致用”的前提下打基础,“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只有学用结合,才能克服教学脱离实际、效果不佳的局面。
2.教学应紧紧围绕实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用它来进行日常交际。因此,英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能力。所以教材在内容上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的基础能力与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
“实际的交际能力”可以分层次,主要体现在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上。高职高专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与其业务有关的涉外活动,而不是专业翻译,只要能用外语解决实际业务问题就可以了。
3.实事求是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当实事求是地认识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局限性,在适当降低“学术阅读”要求的同时,加强“使用阅读”的训练与培养,即加强对实用应用文献的阅读和模拟套写训练,使“学”与“用”更紧密地结合,具体体现“培养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的方向和目标。
事实证明:很多英语教材的编写者已经注意到了高职高专教材的特殊性,注重围绕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评价原则。例如:复旦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以“听、说”为重点,将听、说训练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实际交际能力,并将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力求学生通过切合实际的学习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林出版社的《走出牛津》大学实用教程,注重教授学生应用文献(单证、说明文、专利、合同等)的阅读以及应用文(通知、商业广告、个人简历等)的书写就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地提高学生实用阅读和书写的要求。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部分英语教材内容中的一些不足。例如: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当代高职高专英语》文章中选用的例句,多数与浙江的景点有关,因此该教材的编写过于片面化,不适合浙江省外其他地区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又如:上外出版社的《大学英语》所选用的课文难度明显高于高职高专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而且文章基本脱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实际,不能很好地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归纳来讲,目前市面上常用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中所存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为:
1)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相对缺乏。有些教材在编写中还是更多地沿袭了四年制本科英语教材的编写模式,没有从实用性这个角度去考虑教材的编写并将“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此外,这些教材所体现的知识只是一种普通的导引性教材,具体到各地区、各行业、各学校就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2)内容组织和进度安排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要求。一本优秀的教材必须根据大纲要求和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内容和安排进度。目前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基本上都比较严格地按照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但遗憾的是,这些英语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都过于注重大纲的要求,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的不同特点考虑得太少。
3)教材编写过于片面化。有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片面强调了某些要求的训练,没有很好地将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可能造成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不能够协调地发展。
4)选材单一,主题陈旧。部分教材在选材上比较单一,内容偏重哲理性和说教性,例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这些文章大多缺乏内容的趣味性、信息性和实用性,脱离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和学习。此外,有些教材中的文章比较陈旧,明显与时代脱节,不能很好地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
5)教、学、考脱节。虽然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的最终以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但是和其他类型的院校一样,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要接受考试。如果教材偏离了考试标准,就可能失去其使用价值。例如:就衡量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PET考试来说,很多教材所配的大部分练习题目,在深度和广度上与PET考试题型相去甚远,没有很好地强调其“教、学、考”相互照应的特点。
三、合适的教材选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动力相对缺乏的特点,我们在选择教材上应慎之又慎,一本好教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兴趣。
第一,教师在教材选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职高专教材的评价原则,从“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角度来衡量,尽可能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同时,必须得留意教材中听说的比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协调发展。此外,还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带有漫画、插图的教材,从视觉上吸引学生并因此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二,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摒弃照本宣读,而是应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地进行删减、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之处。例如:在教材内容比较陈旧的情况下,教师应适时地增加一些课外补充阅读,尽量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使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完整、更全面,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多接触一些当代新兴的词汇,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粉笔加录音机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电子光盘、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载体。实际教学表明:比起单一的书本,学生更偏爱PPT等立体的教材,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将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虚拟的英语学习和训练环境,使之成为学生英语学习与训练的平台,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放映一些原版电影,使学生在移动的画面中学习地道的英语口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当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时,教材中的优越之处才能充分地被体现,学生才会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乐于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和实现高职高专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实验表明: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让学生上讲台讲课,将可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产生好感。
四、结束语
本文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实用为主,应用为度”的原则,就现行常用几本教材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必须指出的是,语言的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双方共同配合的结果。此外,编写一本基本上能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现状的教材,是我们所有高职院校教师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希望可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达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翟象俊,《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1—4)[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束定芳,《走出牛津》(2)[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翟象俊,《大学英语》(1)[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盛跃东,《当代高职高专英语》(1—2)[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Cunningsworth 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Oxford:Heinemann,1995
[9]Scrivener J.,Learning Teaching,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M],Oxford:Heinemann,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