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控制的角度看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
我国外语教学(主要指英语)中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费时低效,二是分割重复(戴炜栋2002:26)。究其原因,可能会涉及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有教学大纲方面的原因(井升华1999:21—23),有教师的、教材的、教学设施的,还有外语测试的等诸多原因(戴炜栋2001:2;牛强2001:140—143)。对于这两大难题的解决措施却只有一条:在我国英语教学界尽早实施“一条龙”教学改革(杨惠中2000a:4)。由此看来,“一条龙”教学改革似乎成了救治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两大顽疾的唯一良方。
其实,英语教学的“一条龙”改革,又名“一条龙规划”(范文芳2000:442)、“一条龙服务”、“一条龙管理”(吕中舌1999:19)和“大、中、小学外语教学一条龙管理模式”(范晓彬1999:62)。这个思路最早由周恩来和陈毅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当时,我们外语人才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毅根据周恩来的意见,责成当时的教育部落实。50年代后期,教育部普教司成立专门小组,召开了关于外语教学“一条龙”管理的会议,制定了6个语种的初步大纲,编写了6个语种的示范教材并开办了一些外语学校。后因政治运动,未能进行下来。但“一条龙”管理的思想却在一定程度上从日后外语专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英语人才的培养上体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目前正在全面推行的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正是借鉴了50年代“一条龙”的思想。归纳起来,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历程回顾
1992—1997年:这一阶段可视为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启蒙期。90年代初,陈晓忠(1992)、倪传斌(1993)等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主体,就医学专业分别开展了类似“一条龙”的调查研究。陈晓忠通过对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倪传斌(1994:22—25)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英语社会需求之间的衔接,并从需求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加强衔接的相关措施。到了1997年,倪传斌(1998:37—40)和刘治等就中、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方面开展专项调查,他们发现:(1)中学生上大学后,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听力方面;(2)大学生英语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主要是自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才是高中的英语基础;(3)高中教师大量提前讲解大学英语内容,提前率高达57.31%;(4)大学教师盲目重复高中的教学内容,重复率高达46.52%。
1998—2000年:这一阶段可看成是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探索期。1998年上半年,清华大学在原国家教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大、中、小学英语教育‘一条龙服务’”课题研究小组,并选择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等五所拥有附属中学和小学的学校进行试点。于同年7月,邀请我国40多位高等教育界和基础教育界权威人士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基础教育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在吉林通化市召开的“英语教学大、中、小学‘一条龙’管理研讨会”。与会代表结合当时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英语实行大中小学“一条龙”教学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王军1999:89—90)。同年11月,吕中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全国大中小学应该制定统一的大纲,从根本上理顺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合理衔接各阶段的教学,分清各自职责,从而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邵永真1998:7)。通过初中、高中和大学各个大纲的对比,吕中舌(1999:123—128)领导的清华大学外语系“一条龙”课题组发现:(1)在教学目的方面,各阶段的教学重点不明显,职责不清楚,忽视了语言应用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2)在教学要求方面,有些术语,如“掌握”、“认读”、“领会式”和“复用式”等,在各阶段的教学大纲中的意义不一致,教学要求和所分配的学时不成比例,对有些技能的要求,大学要求似乎比高中的低;(3)在大纲词汇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阶段存在严重的重叠,其中,初中与小学的重复率为51.5%,高中与初中的重复率为40.5%;大学与高中的重复率为44.5%;(4)在语法方面,初中与高中的语法要求基本相似,只不过是在掌握的程度上略有不同。大学大纲在语法方面有80%是高中出现过的,只不过换了一个术语。这反而使中学老师不大明白,更难以衔接(吕中舌1999:121)。
2000以后:这是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实施期。经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由戴炜栋(2002:26—27)主持的“关于我国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研究”(主要指英语)课题已于2000年初如期结题。课题主体项目进行了一年半。该项目在大量实地调查工作中,构建了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具体设想,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理论依据,探索了新世纪高精尖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结构,对全国外语教学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和可行性建议。在培养目标、教材建设、教学实施、师资培训和组织机制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戴炜栋2001:2)。
从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出,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基本思想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英语教学体系。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体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小中大学各个阶段。每个阶段虽根据各自的要求建立起阶段性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测试等,但都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他们为了自身系统的完善,每一阶段(尤其是小学、初中和高中)总是从头教起,重叠现象极其严重。这不仅造成了英语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种各自为政的教学体系,严重束缚了英语教学的整体发展与提高。
另一方面是宏观调控英语教学活动。从理论上讲,我国英语教学活动应该在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小学为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然而,我国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却显得缺少章法。大学甚至研究生英语教学,仍将大量时间用于基础英语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专业课程学习,既不利于大学提高办学效益,也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从而形成了“费时低效”的尴尬教学结果。
2.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思想的哲学基础
如果把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基本思想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和提升,我们不难发现: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所蕴含的基本哲学思想,其实就是系统控制的思想。教学体系的建立属系统论的范畴,教学活动的宏观调控属控制论的范畴。
系统论和控制论是20世纪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普遍应用意义的新兴学科。系统论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系统,其核心是整体观,其思想是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系统,从整体的角度协调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系统达到整体最优。控制论就是研究各种系统共同存在的控制规律理论。
3.系统控制哲学思想的引入
若从系统论这一角度分析我国英语教学体系,该体系可从两个维度进行分解。从纵向(历时的角度)上看,学生一生的英语学习可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按“一条龙”的思想看成一条龙,那么从学生开始学习英语到英语正规学习结束可分别看成是“一条龙”教学中的“龙头”、“龙体”和“龙尾”。从横向(共时的角度)上看,即从英语学习这条“龙”上任何一点观看龙的横剖面,该剖面由两个部分构成: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和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
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包括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和英语本身的研究。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涉及理论语言学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等领域。这些领域的研究基础均为需求分析。英语本身的研究包括言语和语言研究两个方面,主要涉及英语词汇、语法结构、交际功能和语言技能等研究内容。其研究结果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教材,其基础仍是需求分析。
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涉及课程的设置、学习者背景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语言测试的实施等。其中,教学是第一性的,语言测试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测试只是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其任务是正确地评价考生的语言能力(杨惠中2000a:3)。英语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其基础还是需求分析。
如从控制论的角度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的宏观控制模式应该是三维的:即在需求分析、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专家与学者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其主要思想是:由国家相关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一些专家与学者,根据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综合考虑后制定出与学习者需求相符的宏观教育政策。所制定的政策将宏观控制我国英语“一条龙”教学的全过程,从宏观上把握我国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从微观上指导我国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
4.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基本原则
上面论述了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理想状态下的基本框架。怎样从理论上具体指导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实践?如何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系统控制的思想,使我国英语教学走出困境?在改革中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特从系统控制的角度阐述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基本原则。
1)从根本上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人们在分析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总是“费时低效、分割重复”、“应试教育”等,却很少追根溯源。如果我们从系统控制的角度,来分析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不难发现: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外语教学行政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管理体制混乱。我国教育部英语教育管理部门的归口看上去好像分工严明:小学和中学归基础教育司,大学归高教司,硕士生部分又归研究生学位办,各部分划分非常清楚。从管理的成绩来看,好像各部门都比较“突出”:基础教育司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抓得有声有色,有条件的地方,小学也开始了英语课。高教司的大学英语教学“上了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学位办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也毫不逊色。但正是这种严明的分工,加上各自“斐然”的成绩,掩盖了这种体制上缺乏统一管理的致命弊端。也正是这一弊端,为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设置了无法跨越的障碍。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体制,国内的学者和师生们再努力,其结果也逃脱不了“费时低效”的命运。
其二,宏观调控的措施不得力:由于体制上存在“缺乏统一管理”这一致命的缺陷,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措施,就显得苍白和乏力。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从提出到现在,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相应的建议提了不少。即使有国家教育部和大学英语教学委员会的人员参与,可是已经具体实施的措施却很少。我们可以大胆地估计,如果教育管理体制不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仍是纸上谈兵。
2)基本上保留原有的教学体系
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中应谨防贸然激进。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原有英语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主要原因是:(1)英语教学的主要阶段仍然是学生学习阶段,即小学到大学期间。这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我们不可能全部推翻原有的教学体制,在学龄前或大学毕业后开展英语教学。(2)原有每一个小体系内的管理非常完善而且成绩卓著。以大学英语阅读速度为例:1962年的大纲规定学生的阅读速度为:17词/分钟;1985年的大纲改进为:50词/分钟。现行的大纲规定:70词/分钟。这些成绩应归功于我国主要基于小中大学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各个阶段根据各自的要求,建立起阶段性的且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测试等。从系统控制的角度看,虽然各自为政、教学内容重叠现象严重,但每个系统本身的体系还是较为完善的。不足的只是:各自为政的局面,造成了外语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束缚了外语教学的整体发展与提高。(3)如果加强了统一管理,克服了“费时低效”的问题,教学学时可以适当缩短,但不可能缩短到只需在中小学开展英语教学。所以,整体框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可能打破原有教学体系,把英语教学全部放在中小学。
3)需求分析是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基础
需求分析不仅是英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英语教学过程的核心,而且还是国家英语教学管理政策制定的向导。如果从系统控制的角度看待英语需求分析,可以说:没有需求分析的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和英语教学,没有需求分析指导的国家英语教学宏观政策的制定均是盲目的、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
诚然,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可能各不一样,且每个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不同阶段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和动态性有规律可循且趋势集中。如果我们能够找出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学生英语学习在每一个阶段的需求的集中趋势,再从系统控制的角度分析,以英语学习结束(“龙尾”)后总的社会需求分析为主体,把需求转换成各项具体的技能,最后分解到各个阶段(龙头、龙体和龙尾)中去,这一系列的工作将为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引起外语教育界的重视。
4)英语教育专家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英语教育专家在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中的地位非常关键。从需求分析到政策实施,起桥梁作用的是英语教育的专家们。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结果是一些客观的指标,必须由英语教育专家们转换成具体的,能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读得懂的内容后,外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才能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此外,专家们为了提高自身的决策水平,他们在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理论上为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把握方向。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一种盲目照搬外国教学模式的倾向。其实,中国的英语教学体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教学体系有许多独特之处:人数多,老师是本土的,应用环境在国内。这既不同于国外的二语教学,也不同于别国的外语教学。所以,别国的经验只能供参考。我们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体系。可以说,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上,我们刚刚摆脱了“人云我云”的阶段。我国外语教学专家们任重而道远。
其二,加强科学试验研究,把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与中国的现状结合起来。对有些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争论又比较激烈的问题,专家们完全可以开展科学试验研究,用试验研究的结果加以解决。比如:对于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小学是否有必要开设英语?如果有,如何开设?以什么技能为主?如果组织一些专家,开展务实的科学试验研究,其结果比目前从理论到理论的纸上谈兵,肯定会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陈晓忠,1992,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西安医科大学科技英语系硕士毕业论文。
戴炜栋,2001,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7期。
戴炜栋,2002,对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思考(专家访谈录)[J],《外语界》第1期。
范晓彬,1999,大、中、小学外语教学“一条龙”管理模式的理论探索[J],《内蒙古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范文芳,2000,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胡文仲,2001,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7期。
井升华,1999,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吕中舌,1999,关于“一条龙”服务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吕中舌,1999,大、中、小学英语教学实现“一条龙”十分必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期。
倪传斌,1993,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英语社会需求分析[D]。西安医科大学科技英语系硕士毕业论文。
倪传斌,1994,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英语社会需求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第2期。
倪传斌、刘治,1998,中、大学英语衔接情况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
牛强,2001,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邵永真,1998,《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讨会议纪要(摘编)》[J],《大学外语教学通讯》第4期。
邵永真,1999,《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王淑荣,1993,《系统科学与成功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
王军,1999,谈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实施[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期。
杨惠中,2000a,迎接21世纪挑战,力争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J],《外语界》第1期。
杨惠中,2000b,从四、六级考试看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实际英语能力[J],《外语界》第1期。
载《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高教研究专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